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962章 闻名而来的远方客人:就冲着你的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都等了李龙好几天,但贾天龙和黄磊两个都不是很急,在李龙回来后,都说让对方先来,李龙就让贾天龙先来,因为这边堆积的贝母比较多,比较占地方。
    而且据顾博远所说,贾天龙比黄磊先来两天,而且李龙还想着这位贾老板孩子还小,比自己家的明明昊昊还小一些,那就先紧着他。
    虽然是老朋友了,但检查贝母的质量成色以及重量这些事情,两个人都是一丝不苟。平时可以是相交不错的朋友,这个时候就是真诚的合作者了。
    谁也别坑谁。
    李龙这边把贝母从库房里往外提,贾天龙去找车和临时工。
    黄磊要给李龙帮忙往外拿,让李龙给拒绝了。
    他一手一个装满贝母的袋子,一袋子七八十公斤,提着很轻松的往外走。黄磊两手抓着一个袋子往肩膀上扛,差点闪了腰,李龙就让他停下来。
    “老黄,你就别干了,别忙没帮上再伤了你,那我这边可就真抱歉了。”李龙健步如飞的又提着两个袋子到了外面,放好后快步回来。
    “嗯,李龙同志,你这手劲儿可真大!”黄磊不得不服气,人家提着两袋子贝母跟提两袋一样,自己背一袋子跟背一袋土块一样——人比人,气死了。
    虽然黄磊去年到今年,从落魄失意变成春风得意,人的精神头也变了,看着精神了不少,他自己也挺得意的。
    但看向李龙的时候就发现,自己这一年过去,成熟了一些,“稳重”了一些,也就是说老了一些,李龙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这货不老吗?
    黄磊也只是私下吐槽,他觉得有空和贾天龙聊聊,看看是不是和自己一样的想法。
    三吨多的贝母,每袋差不多八十公斤,贾天龙把人和车找来的时候,李龙这边已经全都给搬了出来。
    最近收货主要就是蘑菇干和贝母。这两种特产收货量大,有些不干,有些不干净,现在后院大部分场地都在晒贝母和蘑菇干。
    把贝母全都提出来后,李龙看着院子,心说自己也就是租了几年,如果能行的话,是不是找县里问问,能不能把这个院子给买下来,免得到期的时候出什么岔子,到时官方不租了,自己还得重新搬,很麻烦。
    黄磊过来翻看着外面晾晒的那些蘑菇干,说道:
    “品质不错,修剪的也很干净。说实话,我去其他地方收过羊肚菌,那些地方的羊肚菌有些人会连根挖出来,收的时候根脚上带着土。
    你也知道,羊肚菌干货本身就轻薄,不压秤,别小看根脚上那点土,带多了都能有羊肚菌一半的份量了。”
    “我们这边你放心。”李龙笑着说道,“根脚都是剪掉的。我们收货的时候给人也说了,按自己吃的标准收,收的严格,如果有根有泥土的,那就压价。
    现在大家都有共识,到我们这里来卖货,只要质量好收拾的干净,那卖价就高。不仅限于蘑菇干,还有贝母也是一样的。”
    眼下六月初,黑虎掌菌还没长出来,进山采蘑菇的卖过来的就只有羊肚菌和草菇,杂着的一些牛肝菌、松树菇、金针菇还好认,其他的一些杂菇李龙不让收,因为辨别不出来容易中毒。
    平原地带的野蘑菇干就是苇菇,也就是中华美味蘑菇以及变种,都是土里出来的,这些地方叫“挖蘑菇”,因为是真的要挖。
    “去年这种蘑菇干我们没收多少,你今年可以试一试,味道非常的浓郁,很香。”李龙给黄磊推荐着,“比羊肚菌的味道浓,而且便宜。”
    “能便宜多少?”黄磊有些动心,主要是一靠近晒这种蘑菇干的大扁筐跟前,就能闻到浓郁的蘑菇味儿。
    “一公斤十块钱,”李龙说道,“炖汤炒菜都行,你也看到了,切片晒的,干干净净,一点土都没有,味道浓郁,能做出份量来。”
    李龙报价可不低。这种从土里挖出来的苇菇和中华美味蘑菇,只要找对地方,下过雨后一片区域可以挖几十公斤甚至更多。
    上一世李龙去伊犁旅游,在s315线nlk县城到乌拉斯台中间的山区碰到,那地方有一块出蘑菇的地方,几十年都出,四五月份开始有,一天能挖两三百公斤——六月下旬天气太热就没了,到九月份又有了。
    当时他碰到哈萨克牧民挖的卖的,一小编织袋蘑菇,重得有五六十公斤吧,牧民开价一百,和他一起旅游的人还价五十,就买下来了。
    还有北面塔城的托里,也是有这种蘑菇,牧民挖来自己不吃,就卖钱。
    最开始基本上给钱就卖,到后来会讲价,再后来价格就高了,等到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巴楚菇一公斤新鲜的也能卖到一百多块钱,羊肚菌就更贵了。
    商业意识提升上来了,也是好事。
    话说回来,这种苇菇和美味蘑菇个大肉厚,能晒出份量,李龙寻思着黄磊还个价,哪怕五六块钱呢,他也就卖了。
    毕竟因为这玩意儿不像羊肚菌,来卖货都是背着编织袋,一袋子干货也有二三十公斤的那种,量大。
    收购价是三块钱一公斤,然后把碎渣筛掉,剩下的整个货留下来。
    “行,十块就十块,我先收了,拉回去试试——不会有毒吧?”
    “绝对不会。”李龙打着保票,“收的时候我们分捡过的,不含其他蘑菇,咱也怕吃出问题来。”他挺开心的。
    两个人正聊着,贾天龙带着人和车就开进了院子里。
    接下来就是看货称货记录结算。
    三千二百一十七公斤特级贝母,每公斤收购价九十块钱,计二十八万九千五百三十;四百三十一公斤一级贝母,每公斤收购价是七十,计三万零一百七十块钱;还有一百多公斤贝母因为没收拾干净,李龙没卖。
    贾天龙一下子收了三吨多贝母,也挺高兴。
    虽然付出不少,但这些贝母拉到口里去,那些制药厂是抢着要的——不光是国内,泛东亚片区,对于国内目前的中药材需求量都很大,特别是东面小日子那边。
    李龙自然也高兴,近三十二万的毛收入,比想像中的可多多了。
    这其中至少有十五万是纯利,因为不知道今年贝母涨价这么多,李龙给收货定的价是一公斤特级五十,一级四十,杂货二十——就是没淘洗干净的。
    没晒干的那就降得更低了。
    现在看来,下个贝母季得把价格提上来了。
    贾天龙把钱付了之后,算是无钱一身轻,拒绝了李龙让他留下来吃饭的邀请,笑着说得赶紧把货运回去,然后回家看娃,这就开着车走掉了。
    黄磊要称蘑菇干,李龙没让,带着他去外面吃了饭之后才回来称蘑菇。
    羊肚菌有六百多公斤,黄磊看完之后给的均价是四十块钱一公斤,比去年贵不少。黑虎掌菌陈货有五六十公斤,按二十五块钱一公斤收的,草菇有一百多公斤,三块钱一公斤;然后就是四百多公斤的苇菇,这个是按李龙定的价,黄磊没讲,十块钱一公斤。
    总价是三万两千一百多块钱,李龙差不多也是对半赚钱——羊肚菌的收购价是二十左右,收来后把带土的根给剪掉;苇菇收购价比较低,但因为要筛选掉渣,除杂比较严重。
    蘑菇份量轻但占位置,黄磊也去租了一台车,倒是没雇人,他和李龙一起把蘑菇干装到车上,然后就开车离开了。
    库房里空了一大块,李龙这边也放了心,随后背着一袋现金去银行——没办法,贾天龙过来付的现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喜欢拿现金来付款。
    结果到银行,人家一问就知道了,贾天龙这货是临到县里过来才取的现金,现在相当于左手倒右手,又给送进来了。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李龙也没全存下来,留了十万作为流动资金。虽然现在山里的贝母已经陆续开,但他相信,大部分挖贝母的人才下山开始清理自己的收获,然后卖到各收购站。
    所以后续这大半个月,贝母仍然会是主力收购的特产。
    至于蘑菇干估计也是一样。
    回到大院子,李龙心情不错,任谁今天收入这么一大笔钱,情绪都会很好。
    第二天清早,李龙吃过饭后去了邮局,他要给自治区民委驻京办的那个戴主任寄些东西过去,人家给他落了这么大的人情,李龙自然不好让别人就这么白干。
    礼尚往来,就只是一些土特产而已。
    对于那个小王,李龙也寄了一些土特产过去,这回就真是土特产了,葡萄干、红枣、蘑菇干、核桃等等。
    他和小王聊过,因为是燕京本地人,工资水平在平均线上,家里好几口子,目前还没结婚,得给家里交饭钱。
    李龙寄过去的这些东西对他来说应该正合用,毕竟小王不像戴主任,得管着生活。
    所以送的东西要接地气。
    不光给这两位寄了东西,顾晓霞让李龙给妹妹顾晓雨也寄一些东西过去,就比如这个蘑菇干、葡萄干之类的,李龙自然照办了。
    从邮局回来,李龙路过收购站的时候,发现这里依然是人满为患,他想着回去事情也不多,干脆就进去帮忙。
    刚进去,顾博远就喊着他:
    “小龙,刚好,有两位远道而来的朋友,指名要见你……来来来,这两位,你是木拉提是吧?你是叫毛肯?这就是李龙,你们要找的人——小龙,你带他们去会客厅吧。”
    李龙看到的这两个人面容是哈萨克族,只不过打扮和普通的汉族客商差不多,衬衣西裤,如果不是每个人都带着大麻袋,李龙会把他们当成过来办事的公务人员。
    “请,到里面去坐吧。”李龙笑着说道,“外面人多。”
    两个人把麻袋放在柜台边上,然后跟着李龙到了会客室里。
    李龙给两个人倒了茶水,然后也给自己倒了一杯,这才静等着两个人说明来意。
    “我从伊犁来,巩留那边的,”先开口的是木拉提,四十多岁,和玉山江的气质有点类似,只是融入现代社会更久一些,普通话还挺标准的,“毛肯是我的亲戚,我们都是哈萨克族,是在报纸上看到了你的事迹,我们很感动!”
    李龙急忙说道:“我做的只是应该做的,我的哈萨克族朋友给我付出的也很多。”
    “我们哈萨克人很好客,对朋友很真诚,你说的这个我相信。”毛肯说道,“我来自精河,这一次过来,是表示我们对你的这项修路工作的支持。”
    “我们两个原来都是来自牧民家庭,不过出来做事比较早,我是从山里收购贝母转卖到收购站去;毛肯嘛,在精河那边收枸杞子,都是在做买卖。这些年嘛,我们也赚了一些钱,我们也给我们的部落里做了一些事情,但和你给你的牧民朋友做的事情相比,我们做的还很少。”木拉提说道。
    “木拉提带过来的是贝母,我带过来的是枸杞,我们把这些东西送给你,是给你的那项修路工作添一把力量。你一个汉人,为我们哈萨克人的生活在努力,我们不能光看着。”
    “就是,你一定要收下。以后我们会还会过来,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支持你,希望你一定要坚持下去!”
    两个人说完,站起来朝李龙鞠了一躬,就走了。
    李龙愣了一下,急忙追上去,再三要求才留下了两个人的地址——这两位现在还没装电话,就只有留地址了。
    “我一定会把你们这件事情告诉哈里木和玉山江他们,他们会对你们的行为表示感谢的,说不定抽空还会去找你的。”李龙认真的说道。
    李龙还要请他们吃饭,两个人拒绝了,他们还要赶着回去。精河距离这里有三百多公里,巩留更是有近六百公里,一天是到不了的。
    没留住人,李龙便只好把他们带着的麻袋拉到了后院,把里面的东西倒出来。
    贝母很干净,洗过,无杂,而且颗粒非常大。不知道这个木拉提是一直这么处理贝母的,还是专门挑出来的高货。
    反正这些贝母如果放在贾天龙那里,他肯定愿意出一百块钱一公斤。
    这一麻袋至少得有九十公斤——李龙都不清楚这个木拉提怎么把这些贝母搞过来的。
    这可是近万块钱的货啊——这位木拉提是真的舍得!
    嗯,有空得给他回寄一些东西过去,虽然对方是把这些东西给自己作为修路的资金,但李龙觉得这本身就是对自己行动的肯定。
    这人,可交。
    另外那一麻袋枸杞也是精选过的,虽然是去年的陈货,但颗粒分明,没有因为出粘在一起,这时候也没硫化工艺,抓一把出来闻一闻,味道甜香,很好闻的。
    这麻袋枸杞比贝母还要重一些,虽然目前枸杞的价格不高,一公斤三五块钱,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也是笔不小的资金。
    更何况,这两麻袋是满满的情谊啊。
    李龙心说自己目前是有点飘了,主要是修路的,最近表彰回来之后,基本上就没干这个了。
    还是得尽快去修一修路,把自己该干的事情干了再说。
    毕竟大话放出去了,虽然通往冬窝子的路修好了,但那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才是重中之重。
    至于这两麻袋东西,李龙觉得收就收了,到时回报一些东西就好了。等贾天龙过来,这两麻袋东西就卖给他了,得到的资金自然是用于修路了。
    把两麻袋东西放进仓库锁好门,李龙到前院开始和顾博远、孙家强一起接待那些卖家。
    李龙的出现让大部分卖家都挺激动的。对于他们来说,基本上听到的名人都是出现在电视广播或者报纸上,李龙算是他们亲眼看到并近距离接触的唯一名人,那再怎么说也得好好瞧瞧。
    李龙既然出现,就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他全程微笑,服务态度非常好。开了这两年收购站,对于各种物资的品相价格也都说得头头是道,因此其他人对他的服务态度非常的满意——在他们看来,李龙能出来收他们的货,本身就是对他们的一种认可。
    半看热闹半卖东西,这些人一个个心满意足的离开,估计等回去后,这番经历又会变成故事、八卦传播开来。
    这一天光贝母就收了四百多公斤,蘑菇干一百多公斤,各类春皮有二十多张。一天就出去资金近三万块钱!
    李龙心说这样出钱,一般人心脏是受不了的!
    好在他现在钱不少,现金流还是能应付得过来,唯一就是希望贾天龙过来收货的频率得高一些,不然的话,他也有点受不住。
    主要是最近自进行巡回报告会后,来这里卖东西的人太多了,基本上都是冲着他的名头来的,包括木拉提和毛肯。
    他们宁愿跑那么远过来把东西卖给李龙,其中未尝没有支持李龙修路的想法。
    纯朴且善良的人,是真的很多。
    李龙觉得哪怕为了这些人心中的那些善念,自己也得尽快把路修出来!
    ps:
    月票抽奖获奖的人尽快联系运营官报地址联系方式,因为今年小红杏已经上季好些天了,快下季了,五号截止,然后我就联系店家发货了,晚了我怕没货了。因为联系的是我们小区的团购群,群主自己去联系的杏园子,对于其他人我也无法保证会有货,就不给链接了。(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