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 第601章 刘璋意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01章 刘璋意曹
    司马朗是司马懿之兄,司马家这一代的老大。此时已经年过三十,前年从地方上被曹操徵调回京,出任廷尉正之职,秩千石。
    此番被曹操委以重任,入蜀联络刘璋和赵韙。
    黄权虽是蜀中名门之后,可比起河內名门司马家来,那差上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河內乃是司隶重镇,太平时年,司马家比起荀家来都是丝毫不差的。
    司马懿的祖父曾任潁川太守,因党錮而丟官,司马懿的父亲和两位伯父俱是两千石郡守,而司马懿之父司马防更是做到了京兆尹这样的顶级郡守位置,仅稍稍次於河內尹。
    司马防更是在京兆尹的任上举荐曹操出任洛阳北部尉,这可是曹操仕途的起点。
    可见司马家同曹家的关係是十分密切的,最少也是两代以上的交情。野史中所谓曹操徵辟司马懿,而后者装病拒不应辟,完全是在胡说八道,为司马篡魏造声势。
    司马朗此番出使,就是曹操特地指派的,並以虎士二十人扈从,保护他的安全。
    好在一路上顺风顺水,沿途都被汉中军所掌控,很顺利的就来到了雒城。
    不过自此处起,危险可就剧增了。
    一方面雒城的蜀军与赵韙军处在交战状態,同时,蜀军与汉中军之间也是宿敌,局面相当复杂,司马朗性格持重,自然不愿意冒险。
    於是,队伍在司马朗的带领下直接进了雒城,求见雒城守將黄权。
    在得知了司马朗的身份和来意之后,黄权陷入了迟疑之中。
    自家主公啥心思,黄权还能不了解吗?
    当年刘焉纵容张鲁在汉中坐大,为的不就是阻断道路,好让他在蜀中割地称王吗?
    刘璋虽比刘焉要有志气,想要藉助收回汉中而立威,以便收揽权力,但想法是好的,可做起来却是一塌糊涂。
    如今赵韙作乱,刘璋的自信更是跌入谷底。
    成都城里的张松等人都给自己传来消息,据他们说刘璋居然试探他们想要同赵韙议和的心思。
    黄权乍一听到这消息时,也气的火冒三丈。
    冷静下来之后,黄权就意识到刘璋很可能是真胆怯了。如今司马朗西来,並带著朝廷的旨意,刘璋很可能真的会向曹操请降。
    可从黄权的利益出发,他其实並不支持刘璋的这个做法。
    如今左將军势大,其人虽然明面上支持著赵韙,可实际上却並没有真正出兵配合对方。从现有的情报来看,左將军仅仅只是给与了赵韙一部分物资军械的补充。
    以黄权的眼光来看,若是左將军真要支持赵韙,僰道根本坚持不了那么久。对方顿兵於僰道城下很可能只是用来敷衍赵韙出兵请求的藉口。
    否则如何会这般巧合,赵韙刚刚被自己切断了退路和补给线,僰道那边就失陷了。而且仅仅只是失陷后几日,左幕军的先锋就已经到了武阳城外了。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可见左將军只是想要借著赵韙的名义入蜀,同时利用赵韙消耗蜀中的抵抗力量。
    从黄权以及本地派的利益出发,他们其实更希望投降刘封。
    一来刘封是强者,慕强是本地派特性,自然希望投靠最强者。
    二来则是以黄权的能力,不难判断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唯有投降最强者,才能最迅速的安定蜀中。
    若是他们投降曹操这样的次强者,只会让蜀中成为战场,到时候百姓固然生灵涂炭,本地士族豪强也必然会损失惨重。
    三来则是天下大势,黄权等眼光长远的士族豪强对於益州外的情报也是有所收集的。
    曹操的唯才是举其实並不受到黄权等士族的喜爱。
    这看起来像是一个很反常识的结论,可实际上却就是现实。
    曹操在推行唯才是举的过程中,绝大部分士族都是相当反对的。
    因为当时的唯才是举和后世的唯才是举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情。
    曹操所推行的唯才是举,核心是为我所用,简单的来说,就是只要你愿意效忠我曹操,然后你本人又具有一定的能力,哪怕你贪污腐败,哪怕你草菅人命,哪怕你名声败坏,我一样可以给你官做。
    这才是曹操推行的唯才是举。
    东汉末年的士族虽然腐化的严重,可很大一部分的士族子弟还是要脸的,远远没有后世大晋那般无耻。
    很多士族把名声看的很重,为的就是能靠名声做官。
    曹操直接来了一个唯才是举,这些士族怎么可能不反对?
    更別说曹操唯才是举出来的官吏,十个里有很可能就有五、六个是贪官污吏了。
    刘封这边却是截然不同,他对於天下士族採用的是后世的唯才是举,也即是既重道德,也重才干,人尽其用。
    尤其是刘封並没有中原情节,在他麾下徐州人、扬州人、荆州人、乃至於交州人都一样能出头,这可是给了益州如黄权这样有志之士极大的诱惑。
    益州士族在两汉可真是没什么地位,刘邦的龙兴之地可是汉中,並非益州,至於刘秀,那更是与益州只有仇没有恩。
    如今刘氏父子基业已成,虽然再也拿不到龙兴之功,但从龙之功总是有的,而且越早加入,以刘氏父子一视同仁的性格,还是很有机会能进入驃骑將军幕府和左將军幕府核心位置的。
    前提自然是刘璋愿意归顺左幕。
    可黄权却心知肚明,刘璋的选择很可能同益州本地士族的选择不一样。
    至於东州派,他们是有可能会支持刘璋的决定的。
    因为东州派主要来源於是关中三辅和荆州南阳地区,少量则是来源於荆州江夏郡。
    如今前两者都在曹操的治下,而江夏郡的东州派不仅人少,而且还都是刘焉的老臣,这些人並不受刘璋的亲近,话语权也远不如前面两者多。
    考虑再三,黄权最后还是决定將司马朗送去成都。
    作为臣子,他不能替自己的主公做抉择。
    只不过在这之前,他另派他人先行前往成都,將这消息通报给了张松等人,让他们早做准备。
    果然,当司马朗在黄权派人护送之下,抵达成都之后,立刻就得到了刘璋的接见。
    对於司马朗的到来,刘璋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虽然刘璋並没有答应司马朗的要求,归顺朝廷和曹操,但他表现的相当积极,双方见面之后,气氛十分和谐融洽,还特地设置了晚宴款待司马朗。
    司马朗在来之前就已经打听清楚,刘璋同张鲁之间有深仇大恨。
    招降刘璋很可能会引起张鲁的不悦和反弹,而在刘璋这一边,也会对曹操的招揽很是犹豫。
    在刘璋看来,曹操已经和张鲁站在一边了,而张鲁又是自己的仇人,若是自己归顺曹操,会不会被曹操出卖,这也是不得不思考的顾虑。
    好在此事戏忠和贾詡早已经知晓,並给出了解决方案,突破点就在张鲁身上。
    曹操以一个破天荒的礼遇,得到了张鲁的谅解。
    那就是传教权。
    曹操允许张鲁保持天师道的道统,並在日后入京之后,在京城和北方传道。
    当然,这种传道需要在朝廷的监管之下,可这对於张鲁来说却是天大的恩惠。
    原时空中张鲁本来就有意投降曹操,是张卫坚决不允,这才有了第一次阳平关之战。而传教权则是战后张鲁投降曹操之后,得到的恩典奖励。
    事实上如果曹操早点拿出这个奖励,张鲁的投降之心只会更加坚定,就连张卫也会犹豫是否还要坚持,曹操很可能最后能不战而得汉中。
    无独有偶,如今的曹操为了破局益州,同时拿下张鲁和刘璋,在戏忠和贾詡的建议之下,还是拿出了传教权这项法宝来说服张鲁。
    张鲁在得知曹操的打算后,最初显得十分震怒,可在看见曹仁的四万大军之后又重新冷静了下来。
    如今汉中可用之兵也就他身边的三千道兵了,就连黄金戍那边都靠教兵作为主力撑著。更別说他弟弟张卫那边的汉中主力可全在曹昂的节制之下了。
    张鲁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已经无力反抗曹操了。
    同时,曹操所给的补偿也的確是相当优渥,尤其是其中的传教权,的的確確挠在了张鲁的痒处上,让其十分动心。而且补偿並非仅仅只有传教权这一条,还包括了封侯拜將。
    曹操上表朝廷,表奏张鲁为征南將军,並赐爵“閬中侯”,食邑万户。
    原时空中张鲁是被表奏为镇南將军,只是这时空中的镇南將军刘表还活著,而且如今也归顺了曹操,在其麾下任官。
    镇东將军则为韩遂所得,早在初平三年(公元 192年)就已经由朝廷封拜。
    镇北將军则是由王邑於兴平二年十月所领,而这个位面中的镇东將军又为关羽所得,故此张鲁没能得到镇字將军,只能屈居征字。
    征南將军本为刘封所领,曹操如今故意將其赐予张鲁,也是有挑拨两者关係之嫌。
    不论如何,如今曹操对张鲁封侯拜將,给予尊崇地位,並赐予两汉极为荣耀的万户侯封赏,再加上中原的传教权,张鲁若是再不肯低头,那也是太不识时务了。
    事实上张鲁也的確低头了,不但表达了对曹操和朝廷的感激,同时还按照曹操的要求修书一封,委託司马朗带给刘璋。
    这封书信主要就是表態愿意化解旧日恩怨,前嫌尽弃,既往不咎。
    此时,这封书信就被司马朗贴身保存,別说先前在黄权处了,就是初见刘璋时也不曾取出。
    这可是杀手鐧,而且也是曹操了巨大代价才从张鲁处拿到的。
    这封书信固然对曹操极为有用,但对於张鲁本人来说,却是伤害极大。
    两汉以忠孝治天下,孝字更在忠字之上。
    张鲁如今愿意放弃母仇,哪怕是出於朝廷大义,也是绝对会受到当时世人非议的。张鲁等於是拿自己的清名来换取中原的传教权。
    故此,出於对张鲁的保护,曹操特地叮嘱司马朗,这封书信能不用,就不要用,即便要用,也一定要儘量低调保密。
    次日下午,司马朗再度求见刘璋。
    这一次,刘璋单独接见了司马朗。
    两人於密室中商谈良久,刘璋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倾向性,这让司马朗心中暗喜。
    想到张松等人昨日在堂会上比较生硬的態度,司马朗决心不再拖延,直接將曹操绝大部分的条件悉数托盘而出。
    其中包括曹操可以上表表奏刘璋为征东將军,封竟陵侯,食邑万户,先保证刘璋的地位绝不在张鲁之下,隨后又明確表示刘璋入朝之后,可在上三卿中挑选一职出任,同时暗示五年之內,必定可得一三公位。
    竟陵是刘焉、刘璋父子的祖籍之地,能以故乡之名封侯,在两汉是极其荣耀的事情,再加上曹操封赠的还是万户侯,那更是荣耀到了极致。
    如此的条件的的確確是极其优渥了,曹操如今也只是大將军,位同三公罢了,更重要的是,此时的曹操还没有开始酝酿復相,三公的权力还是相当大的。
    一想到如今破碎的益州,举兵作乱的赵韙,强占武阳的刘封以及染指蜀北的张鲁,刘璋是真的动心了。
    平心而论,刘璋的志向要比他老子刘焉大多了。
    虽然他的歷史评价是性格暗弱,可他做的事情却不暗弱,要不然也不会那么轻易就杀了张鲁的母亲和弟弟,更连年征討汉中。
    只是这一年来,刘璋所受到的打击太大了。
    征討张鲁连年不胜,严重的打击到了刘璋的威信,赵韙一举兵,整个巴郡俱反,叛军一路高歌猛进,东州兵连战连败,最后只能龟缩於成都城內,让刘璋的威信几乎扫地。
    东州派高层保存实力,益州本土派蠢蠢欲动,就连身边的近臣都別有心思。
    刘璋是真的累了,而曹操便是那个雪中送炭之人。
    对於曹操和朝廷所给的条件,刘璋心里是十分满意的。
    如今他名义上是益州之主,可实际上益州八郡如今还在他掌控之中的仅仅只剩下了蜀郡一地,而且眼下蜀郡还在战乱之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