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1221章 驻军
第1221章 驻军
虽说莽白和东吁王朝的前几任国王想法是一样的,缅甸和大明的宗藩名义基本已名存实亡,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向大明进行朝贡呢?何况莽白一心打着重振东吁王朝的想法,这些年琢磨着等自己继任国王之位后不仅要整顿军事对周边国家发动战争,更算计着大明在云南的领土呢,要不然当初缅甸也不会和沙定州暗中眉来眼去,谋划出兵云南的打算了。
但现在汤嘉宾被当着莽白的面给张献忠活活砸死,之前算计一切都成了泡影,再加上张献忠一副咄咄逼人又横蛮无礼的姿态,直接在声势上压制住了莽白。
莽白这时候又不想和大明翻脸,更不可能杀了张献忠给汤嘉宾报仇,别说现在大明已有中兴气象,内外忧患平定,国家蒸蒸日上,就算是之前崇祯皇帝在的时候,大明就算岌岌可危,却依旧是一个庞然大物,缅甸这样的小国或许可以在大象打盹的时候偷偷占些便宜,可一旦大象醒来暴怒,缅甸很难抵挡如此庞然大物的报复。
审时度势,莽白最终还是选择了低头,表示缅甸一直都是大明的属国,更一直都把大明当成宗主国。之所以前些年没去大明朝贡,其实并非缅甸的缘故,而是因为国内的情况不稳,国王莽达身体多病,再加上南方被葡萄牙人占据导致道路不畅,无法前去大明而已。
说到这些,莽白特意把自己的兄长莽达搬出来,告诉张献忠莽达年老多病,恐时日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无法朝贡大明,而他也需替代其兄坐镇王城,平定缅甸各处的叛乱,所以才疏忽了朝贡一事。
此外,就是南方的葡萄牙人了。虽然王朝建立之初,缅甸曾驱逐过葡萄牙人,收复了沙廉城,可随着开国国王的去世后,缅甸东吁王朝开始从极盛渐渐走了下坡路,过了数十年后,当初退出缅甸的葡萄牙人再一次卷土重来,仪仗坚船利炮再一次占据了沙廉,如此一来使得缅甸南部的港口落到了葡萄牙人的手中,而葡萄牙人在占据沙廉后还不断向北推进,这更让缅甸上下惶惶不安,同样也造成了缅甸无法从南部坐船出海前往大明的事实。
这两个理由听起来似乎不错,可在张献忠看来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如果缅甸真要朝贡大明的话什么法子不能用?难道这些理由真能阻碍缅甸朝贡么?就算国王和莽白脱不了身,也能派大臣或者使者啊!南方的海路不好走,不是还有通往云南的陆路么?这些理由无非就是一个借口罢了,张献忠一听就明白,但他却没揭穿,毕竟他仅仅只是想敲打一下莽白,没有想和缅甸彻底翻脸的想法。
张献忠出使缅甸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缅甸和沙定州私下联盟的问题,并且阻止缅甸向云南出兵的行为。这一点随着他当殿砸死汤嘉宾后已经完成了,随着汤嘉宾的死,莽白的算计全部落空,已不可能再和沙定州联合出兵云南,但这在张献忠来看还远远不够,虽然他和莽白仅只是第二次见面,但张献忠何许人也?一眼就看出了莽白是什么性子的人,这种人张献忠这辈子见得多了,更明白如何对付。
既然莽白找借口解释朝贡一事,那么张献忠就顺着这个借口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当即他表态对莽白的解释表示理解,不过还是严厉训斥就算有这样那样的难处,朝贡还是必须要朝贡的,这是作为藩属国应尽的义务,除非缅甸打算彻底脱离大明藩属,那么自然不需要继续朝贡,可缅甸这样做的话就得承受来自于大明的怒火。
对于这个说法,莽白连忙表示缅甸一直都是大明藩属从未有过脱离大明的打算,以后会继续按时向大明朝贡,就算自己去不了也会派大臣和使者前往大明,还请天使原谅。
此外莽白还提出了沙廉的问题,试探着希望张献忠能以宗主国使者的身份压制在沙廉的葡萄牙人,能迫使葡萄牙人放弃北上的想法,如果大明能为缅甸收复沙廉,重归于缅甸控制的话更再好不过,如此一来对于之后的朝贡也有利的多。
莽白心中的这些算计张献忠看得明明白白,心头不由得冷笑起来。他莽白倒是打着好算盘,居然向借大明的势力来解决葡萄牙人的问题,这无非就是驱虎吞狼之策。一旦大明出手,那么不仅能帮缅甸驱逐在沙廉的葡萄牙人,更能让缅甸轻而易举拿回沙廉,等到那时候缅甸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沙廉,反而大明得罪了葡萄牙人,岂非一举两得?
可莽白却不知道,如今的大明早就和葡萄牙人建立了正常外交关系,大明皇室和葡萄牙王室的关系也在蜜月期,双方各自派遣了使者,在对方首都设置了使馆。双方不仅在外交和商业上达成合作,就连军事方面也有合作,比如现在大明的海军中所建造的新式战舰不仅有着瑞典的帮助,同样也有葡萄牙王国的帮助,此外在远东,葡萄牙人的实力较弱,远不如西班牙和荷兰王国,而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大明掌控南海的主要对手同样也是西班牙和荷兰两国,所以双方在军事上的合作也同样成立,就连这一次张献忠能以如此快速抵达缅甸,并且顺利北上到阿瓦,葡萄牙方面也给予了诸多帮助。
莽白虽在缅甸算得上位高权重,而且也有一定的政治智慧和手段,可放眼天下,莽白却是一个很小的人物,再加上他久在缅甸消息闭塞,根本不知世界的变化,眼界所限自然对许多情况不了解,所以他这番说辞如果是其他人或者说对外事和军事不了解的文官或者可以蒙骗,可对张献忠这样的人物根本就是贻笑大方。
张献忠何等人也?他可是当年赫赫有名的八大王,如今又是大明的定边伯和骠骑将军,此外张献忠还在总参议部任职,是大明最高军事机构的参议,对于军事问题包括大明现在的外交状况是一清二楚,莽白意图用这种说辞来混淆视听,实在是可笑之极。
不过张献忠没有揭穿莽白话中的问题,反而做出了似乎信了对方的姿态。顺着对方的说法,张献忠考虑后就提出了既然缅甸担忧在沙廉的葡萄牙人,那么大明作为宗主国的确要护着藩属国。
不过因为葡萄牙人比较特殊,大明直接开战没有合适理由,所以鉴于缅甸的实际情况,张献忠提出可以由大明以宗主国的名义在沙廉北部也就是达贡(仰光)进行驻军,协助缅甸国阻挡南边的葡萄牙人对缅甸北部的侵入,如此一来缅甸就不用担心葡萄牙人会不断向北蚕食,甚至威胁到缅甸政权了。
当听到张献忠这么说后,莽白直接就愣住了。他怎么都没想到张献忠居然会提出这样的建议,一时间心中暗暗叫苦,更不知如何拒绝。
说朝贡为难的是他,说沙廉被葡萄牙人所占的也是他,说缅甸惧怕葡萄牙人北上的还是他。眼下张献忠却提出了索要达贡的要求,还准备让明军在这地方驻军以防范葡萄牙人北上,从宗主国的态度来看完全没有问题,按理说莽白应该高兴才是,可实际上的莽白却是偷鸡不着蚀把米,不仅没有达到挑唆大明和葡萄牙的目的,甚至连达贡都给了出去。
虽然达贡目前名义上属于缅甸,可实际上这个地方一直都算是自治领,直到当年莽应龙时期才归属于缅甸,而且随着之后沙廉再一次被葡萄牙人所占后,缅甸中央对达贡的控制力越来越弱,现在缅甸方面仅占了个名义,实际上此地已是半独立状态了。
张献忠不仅提出大明要在达贡驻兵,还提出租借达贡的想法,说什么这是大明鉴于现在缅甸的实际情况出手帮助的最好方案。面对张献忠提出的条件,莽白也不知如何拒绝,而且张献忠趁热打铁,直接对莽白威逼利诱,一时间乱了方寸的莽白无奈就同意了张献忠的请求,同意租借达贡给大明,默许大明在达贡驻军的行为,至于租借的费就以这些年缅甸一直没有朝贡的礼物和财物来进行折算抵扣,此外租借的期限暂定了个一百年,就这样一纸条约双方签署,白纸黑字落在了实处,并随着张献忠送往京师的奏折一起到了皇帝手里。
“一百年,哈哈哈,一百年,这个期限倒是不错。”朱慎锥不由得心中高兴,他没想到张献忠除了解决掉缅甸出兵问题外,还给了自己这么一个大惊喜。
租借达贡,直接拿下缅甸南部这个重镇,实在是出于意料之外。要知道达贡就是后世的仰光,是后世缅甸最大也是最繁华的城市,其地位甚至比实际首都内比都还出名许多。
而且达贡比邻沙廉,位于仰光河的北岸,和沙廉一样都是缅甸南方优良的港口城市。拿下这个地方,可以直接控制住缅甸最繁华和富庶的南方近半区域,大明在此驻兵不仅能压制住缅甸,更能在东南半岛靠近印度洋方向设下一个重要的港口基地,从而有利于大明对外的扩张政策。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