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1227章 子嗣
第1227章 子嗣
关于这件事最终就这样暂定了下来,但在事后朱慎锥找来地图仔细看了好久,尤其是把目光落在蒙古北部和西部的区域凝神细想。
对于沙皇俄国的潜在威胁,朱慎锥比任何人都明白,而且对方早就有了东进的意图并且进行实施,这在之前朝克图台吉南下中就已证明了。为了遏制对方的东进步伐,大明之前派使者出使欧罗巴,同波兰和瑞典进行联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西方联合沙皇俄国的对手来起到给对方找麻烦的目的,从而延缓对方东进的步伐。
可目前来看这远远不够,前不久刚传来消息,沙皇俄国在欧罗巴已和波兰立陶宛联邦开战了,双方打得颇为激烈。但就在这种情况下,沙皇俄国依旧没有放弃继续东进的意图,这从大明所得到的情报中就能证实。
虽说对方东进的规模并不大,可这种举动却颇为让人恶心。而且对方私下拉拢漠北各部的举动也对大明有着不利,这影响到了朱慎锥所制定的针对蒙古草原的政策。
但现在,大明直接出兵难度不小,倒不是大明没有军力和财力去打这一仗,而是没有这个必要。
一方面路途太远,出兵不便。第二方面漠北那边的情况复杂地盘又大,这仗实在不好打。此外就是对方的人数也不多,打这一仗有些小题大做,可不打的话任凭对方这样不断试探甚至蚕食,朱慎锥心中也是不安。
想着这些,朱慎锥的目光不由得朝着西边望去,最终落到了漠西蒙古区域,包括更西边的位置。
“或许可以利用一下准噶尔?”朱慎锥喃喃自语,准噶尔原本是属于卫拉特蒙古部落的一支,所谓的卫拉特蒙古曾经有个更响亮的名字,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瓦剌。
当年的瓦剌强盛一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衰败下去,并且势力逐步西移,从而退出了漠南核心地区,成为了蒙古各部在漠西的一个大部落。而之后,准噶尔渐渐在瓦剌各部分裂中崛起,到如今已彻底取代了曾经瓦剌的地位,成为了漠西蒙古最强大的部落。
如今的准噶尔占据了大半个漠西地区,其实力可以说不亚于当年的林丹汗,而且势头依旧在不断上升之中。
在之前漠北蒙古南下的一战中,准噶尔和腾格尔等部联手干掉了朝克图台吉,赢得了这一仗,在战后准噶尔顺势北上,占了中亚的一块地盘,因为他们所占地盘离着漠南较远,相比大明更远,所以无论是大明还是腾格尔全都采取了默许的态度,所以这几年中准噶尔的地盘再一次扩大,实力进一步增强。
这几年准噶尔虽有崛起的势头,但还没有达到最强盛的时候。目前漠西蒙古方面有四个大部落,这四大部落都是从之前的瓦剌分裂出来的,除去准噶尔外,还有和硕特、土尔扈特和杜尔伯特。
其中当年联手对抗漠北南下的固始汗就是和硕特的首领,也是参与之前漠北南下一战的其部之一。因为准噶尔在四大部落中实力渐强,和硕特避其锋芒向南发展,从而迁移到了青海和西藏一带,至于土尔扈特迁移到了前钦察的萨莱区域,杜尔伯特的实力最弱,如今只能勉强维持一片区域。
之前的归化城会盟,漠西各部并没有亲自前来,但却派了使者在事后送来礼物表示祝贺和臣。对方的这个态度在朱慎锥看来也较为满意的,从实际情况来看漠西各部对大明并不造成威胁,而且包括在准噶尔在内的四部的实力还远没达到让大明忌惮的程度,再加上现在的准噶尔虽然崛起,却远没有历史上之后的那么强大,既然这些部落已经臣服于大明,那么大明也没必要特意针对他们。
心中如此想着,朱慎锥渐渐有了计划,决定派人去一趟准噶尔部,让其遏制住沙皇俄国东进的步伐。假如能挑动噶尔部向沙皇俄国动手,双方直接打起来的话就最好不过,一旦这种情况发生不仅能阻挡住沙皇俄国的东侵,更能避免准噶尔在西边不断坐大,这对大明是极其有利的。
想到这,朱慎锥不由得笑了起来,心中有了决定。同时,朱慎锥又想到了在欧罗巴沙皇俄国和波兰之间的战争,也不知道这场仗现在打成什么样子了,双方的战况究竟如何。
毕竟大明距离欧罗巴实在太远,如是坐船前往单程就要近一年的时间,朱慎锥从欧罗巴那边得到的消息都是去年的消息了,哪怕大明在欧罗巴的外交官员通过来往远东的船只不断递送消息,这路程和时间问题也无法解决。
想着这件事,朱慎锥不由得又想起了已经返回欧罗巴的查理二世,从时间推算这小子应该已经回到欧罗巴了,但不知有没有回到他的祖国英国,是否能否夺回他国王的王冠呢。
就在朱慎锥这么想的同时,远在欧罗巴的里斯本,查理二世登上了一艘葡萄牙战舰,而在港口有连同他所乘坐的战舰一共有五艘,这五艘战舰是查理二世好不容易从他的老丈人葡萄牙国王若昂四世讨要得来的,而在这五艘战舰上的近千精锐八旗兵,也是查理二世这次夺回王位的底牌。
查理二世是三个月前回到欧罗巴的,其实按照行程他应该早就到了,不过中途发生了意外,倒不是他的船遭遇暴风雨的缘故,也不是遇到了海盗,而是他的妻子卡塔里娜公主在半路上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也是因为这个婴儿的出生,迫使查理二世无奈在莫桑比克停留了一段时间,直到卡塔里娜公主产后恢复,婴儿健康略大些后,这才继续接下来的行程。
这个儿子的出世可以说是一个意外,更可以说是查理二世根本预料不到的。因为查理二世心里非常清楚,他并非是这个孩子的父亲,而是卡塔里娜公主不知道和谁生的私生子。
查理二世和卡塔里娜公主的婚姻说实话只是一场政治婚姻,由于葡萄牙王国刚刚脱离西班牙的统治,若昂四世急于在欧罗巴王室中巩固自己的地位,确定他对葡萄牙的法理统治权,从而挑中了当时被驱赶出英国流落欧罗巴的查理二世进行联姻。
而那时候的查理二世因为国内的变动成为了流亡国王,在欧罗巴处处碰壁,各国王室都不愿意向他伸出援手,他带着家人四处流亡,最困难的时候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堂堂一个国王,过的却比普通人都不如,就连自己的祖国都回不去。这时候葡萄牙王室是唯一对他伸出援手的,愿意接纳自己和家人,而条件只有一点,那就是必须要娶卡塔里娜公主为妻。
从这点来说,当时的查理二世没有其他选择,而且卡塔里娜公主从身份来讲也足够匹配自己,就这样两人在葡萄牙成婚,成婚后查理二世和其家人就在里斯本居住了下来,也因为这场婚姻的缘故,让查理二世的处境大为好转。
从心里来讲,对于自己老丈人若昂四世,查理二世还是很感激的。可感激归感激,但他和卡塔里娜公主的婚姻却称不上幸福。这场政治婚姻从一开始就带着双方的政治目的,而且查理二世和卡塔里娜公主在结婚之前根本就没感情接触,他们的结合完全是政治的缘故。
此外,双方信仰也有着区别,英国是新教徒国家,查理二世信仰的是新教,但葡萄牙却是天主教国家,卡塔里娜公主却是一个非常虔诚的天主教徒。之前英国内乱的根本就是因为教义的原因,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的矛盾激烈化导致查理一世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再加上查理一世意图以国王的权威和手中的军权来逼迫教士和贵族们让步,最终却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鉴于这个缘故,查理二世和卡塔里娜公主的婚姻只能说是勉强,而且双方也没太多的感情可言。这点从当初查理二世曾经打算直接抛弃自己的妻子,单独跟随王夫之等人前往大明的举动可以看出,如果不是王夫之的坚持和考虑到大明和葡萄牙的外交因素,或许两人的婚姻早就破裂了。
虽然后来查理二世带着卡塔里娜公主去了大明,名义上依旧维持双方的婚姻,可实际上他们的婚姻已经名存实亡了。再加上查理二世原本就是一个不消停的人,他生性就不喜欢被单独的女人所约束,在欧罗巴的时候就处处沾惹草,就算后来到了大明后身边也从来没缺过女人,至于妻子卡塔里娜公主,对他来说仅只是一个摆设和吉祥物罢了。
或许是因为对婚姻的失望,还有独守空房的寂寞再包括对查理二世的报复心理,卡塔里娜公主同样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她到了大明后没过多久就适应了大明的生活,随后再以她特殊的身份和大明京师的一些勋贵女眷熟悉了起来,通过和这些人的交往,卡塔里娜公主也有了她自己的交际圈子,夫妻双方各玩各的,谁都不对对方的私生活进行干涉。
但没想卡塔里娜公主大意之间却玩出了“人命”,也不知她究竟和哪位勋贵子弟或者谁勾搭上了,居然在离开大明之前就怀了身孕。
怀孕的事估计连卡塔里娜公主自己都没想到,等他们离开大明走了一段路,船只都已经行至印度洋的时候,卡塔里娜公主才发生了孕吐,经过随船的医生确诊,这位公主居然有了两个多月的身孕。
面对这个情况,查理二世也是无语,他总不能当众宣布妻子怀的不是自己的孩子吧?如果这样的话他这个国王不就脸面扫地无地自容了么?无奈之下查理二世只能在医生和部下的恭喜下强颜欢笑,随后船只一路继续前进,等到达莫桑比克的时候,卡塔里娜公主已近临产,肚子老大没办法继续前往欧罗巴了。
无奈,查理二世只能带着妻子登陆暂且在莫桑比克休整,一个多月后卡塔里娜公主给他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或许是混血的缘故,长的格外漂亮可爱,而且面容渐开后更有罗马贵族雕像般的容颜轮廓,看着这张小脸,查理二世也不由得心软了,对外宣布和承认了自己这个儿子,并为这个孩子起了一个乔治的名字。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