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我的年代 - 第310章 ,春晚,一夜成名(求订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0章 ,春晚,一夜成名(求订阅!)
    “.没错,过年就是要图一个好彩头,我先送一个荔枝纹样,祝小朋友聪明伶俐;我再送一个符箓纹样,祝老人家福寿东海;我再送一个荷纹样,祝大家和和美美。”
    随着春晚男主持人李扬讲完吉祥祝福,女主持人鞠萍接话:
    “接下来是我们特别邀请的复旦大学李恒为大家演奏《故乡的原风景》,李恒今年才18,就已经用原创陶笛曲目阐述了他对于自然万物与山川土地的感怀,他将自己的生活、情感、心力、虔诚融入这片大自然中.”
    看着台上李扬和鞠萍铿锵有力的主持,余淑恒打趣问李恒:“做好今晚一夜成名的准备了吗?”
    李恒露出整齐洁白的牙齿,特阳光地笑笑。
    随后他看向周诗禾,后者巧笑点头。
    都准好了!
    随着主持人话落,随着春晚舞台灯光变暗,三人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有序地站在舞台中央。
    李恒一身黑白格子时尚打扮,脖子戴灰色围巾,手拿陶笛站在最中央面向台下观众。
    “特文艺范!”
    “这男的面相真好!”
    台下观众,不论男的还是女的,不论老的还是少的,此刻脑海中不约而同浮现出这样的字眼。
    而当他们目光投向左侧钢琴后面的周诗禾时,所有人的眼睛更是明亮几分。
    纷纷暗暗感慨: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啊!
    周诗禾本来就已经生得够美了,素颜就能随便吊打女明星!如今化了妆,那更是惊艳无比,就算台下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头,一眼看到她时,都恨不得立马年轻个几十岁去疯狂追逐一场!
    甚至有个小男孩拉着身旁妈妈的衣袖,奶声奶气说:“妈妈,妈妈,我想要有个这样的老婆。”
    妈妈哭笑不得。
    旁边人听得笑出了声。
    妈妈逗小男孩:“妈妈漂亮?还是台上的姐姐漂亮?”
    小男孩看看妈妈,又歪头看看周诗禾,临了说:“以前觉得妈妈有点好看,现在觉得妈妈好普通呀。”
    妈妈脸都拉了,旁边人爆笑不止!
    但却无人反驳这话,孩子妈妈确实算得上美女范畴了,但也要看和谁比不是?
    正所谓货比货得丢,人比人气死人嘛!
    周诗禾的美貌给现场观众造成了不小的视觉冲击。
    而余淑恒的书香气质却让所有女人安静下来,让所有男人挪不开目光。
    都说漂亮的女人不一定有气质,而有气质的女人一定漂亮!
    漂亮+气质=高级感!
    余淑恒的美貌配满分书卷气息,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享受,是如此的优雅,是如此的高贵。
    望着台上的余淑恒,不论是现场观众,还是隔着电视机屏幕的观众,都忍不住生出一个念头:这是一个把魅力刻到了骨子里的女人!
    这一男两女的组合一出场,给全国电视机前的观众定义了另一种美!
    一种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常见到的美。
    …
    洞庭湖,宋家。
    盯着电视机里的李恒,大姑打破了屋中沉寂,问:
    “妤宝,这李恒长相气质相当可以的噻,你为什么看不上?”
    这话说到所有人心坎里去了,都非常疑惑?
    小姑附和:“我也觉得蛮不错了,虽然咱们妤宝貌比西施,但别忘了李恒的泼天才华啊,这样的男生都瞧不上眼,以后还怎么好找对象?”
    小姑这话虽然有点那个,但都是家里人,平时关系好,就无所谓了。
    况且大家都这么觉得,毕竟李恒的优秀有目共睹哇!在全国同龄人中,估计都找不出几个能与之媲美的!
    表弟加尖:“我以前一直觉得没人配得上表姐,但如果姐夫是电视里这个男生的话,我不反对,往台上一站,贼有型!太酷了!”
    这时表妹不合时宜地来了一句:“这个钢琴后面的女人好漂亮。”
    此话一出,所有人停止争论,望向了周诗禾,稍后大姑二姑三姑齐齐扭头,几乎在同一时间看向侄女宋妤。
    良久,二姑感叹说:“咱们妤宝有对手了。”
    二姑嘴里的对手并不是指情敌,而是说相貌气质方面。
    以前,几个闯南走北、见过大世面的姑姑一直觉得,侄女宋妤的颜值是属于百万里都不能挑一的存在,很难有对手。
    但现在电视机就遇到一个。
    还是全方位不落下风的那种!
    江悦和宋适不由对视一眼,心里莫名的松口气。
    两口子想:李恒身边有个这样的女生,应该会放缓追求女儿的步子了吧?
    周边人议论纷纷,宋妤一直安静没做声,视线在周诗禾身上停留几秒,又在拿小提琴的余淑恒身上逗留小会,最后目光放到李恒身上,投放到他脖子上的灰色围巾身上。
    只一眼,她就读懂了,这应该是肖涵的围巾。
    稍后她也琢磨出了李恒的心思:三个全都要,先进攻肖涵。
    “别说话了,要开始了,看电视!”
    暑假,宋家奶奶对李恒的印象格外好,见电视中的李恒和钢琴前面的女生对对视一眼,见女生的手放到了钢琴上,奶奶出声制止家里的谈论。
    听闻,所有人收敛心神,再次把目光对准电视。
    周诗禾双手放到钢琴上,凝神静气两秒,随即纤细的手指像精灵一样在黑白键上起舞。
    霎时,优美的钢琴旋律犹如春风般拂过全国观众的心田,立时把他们带进了一个由音乐编织的梦幻世界。
    过会,小提琴也加入进来,它的声音如同故事中的情节,深深扣住了所有人的心。
    李恒像一座艺术品一样静立舞台中央,良久,陶醉在前奏中的他悄然把陶笛放到嘴边。
    在万众瞩目中!
    在全国所有观众的期待中!
    嘴皮轻轻那么一吹,瞬间,一组震荡灵魂的音符从陶笛中喷射出来,刹那间充斥着整个央视演播大厅,下一秒透过电视屏幕传到每个人的耳中。
    炸裂!
    震撼!
    头皮发麻,头盖骨裂开!
    这时这刻,无论是现场观众,还是全国人民,好似被电流穿过一样,全身酥酥软软,突兀地,没有任何预兆没有任何理由的,全被震慑住了!
    《故乡的原风景》它没有高潮,因为整首曲子都是高潮!因为它开头就是高潮!因为它第一个音符就是高潮!
    曲调不嘈杂,反而十分纯净,似山涧清澈的溪流,又似山谷悠扬的清风,不失轻重缓急的变化,又不失整体的悠远平和,虽不带一丝人间的烟火气,却充满了人性的温情。
    但它带来的效果却是迅猛的!爆炸性的!
    台下众人,不论是坐着的大领导,还是所有齐来现场的嘉宾观众,有一个算一个,这时都安静了。
    演播大厅安静了,连小孩的情绪都受到了感染,不再吵不再闹,同大人一样,嘴巴不由张开,昂起头定定地看着舞台中央的李恒,彷佛被施法定住了一般。
    他们脑袋在嗡嗡作响,灵魂在跟着音符颤栗,集体沉入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玄妙当中。
    还是那句话,好的音乐你可以不懂它,但它必定懂你,必定带你进入它的世界。
    随着李恒嘴下《故乡的原风景》那悲凉而深邃的音色在持续,全国上下的观众都跟着走进了一个孤寂荒芜的世界,真正体会到一种远离尘嚣的、疲惫苍凉的意境。
    它让电视机前的每个人都想起了自己曾经的奋斗,想起了漂泊之外的宁静和朴素,想起自己少儿时期的梦想和希望所在的地方。
    共鸣了!
    全国亿万观众一起共鸣了!
    这时这刻,所有人的眼睛都一眨不眨盯着电视机里的李恒,忘了手里的活,忘了口里的美食,表情陶醉,眼神迷离,痴呆的动作做到了全国统一,整整齐齐!
    他们在这充满人性温情、却又不带一丝人间烟火味儿的陶笛声中感受到了一种美,一种难以言说的缥缈的美,彷佛在感悟一种灵魂的声音,轻叩这灵魂深处那妙不可言的激动情愫.
    宋家大姑深深震撼,呼吸都变得十分困难,她生涩地问旁边的弟妹:“你是大学音乐老师,如何评价这曲子?”
    不曾想江悦没反应。因为她懂音乐,所以更明白这首曲子的贵重和含金量。
    直到二姑同样问:“嫂子,这首曲子把我魂都吹没了,你说句话,它到底属于什么级别的?我从来没听到过这么好的纯音乐。”
    江悦回过神,迎着一屋子的目光,缓缓开口:“我原以为很高看李恒了,没想到还是低看了。
    这首《故乡的原风景》充满了诗意的远方和禅意的空灵,必定经典,李恒的名字或许可以凭此曲流芳百世,传遍全世界。”
    这是非常高的评价!
    听到这满格赞誉,宋家人一时噤声,都有点懵。
    哪怕是宋妤,也没想过妈妈会这么看好他和《故乡的原风景》。
    过一会,二姑问宋妤:“真是李恒创作出来的?”
    二姑父搭话:“看你这问的什么话?人家央视主持人都报幕了,是原创,你懂不懂什么叫原创?你这话是对这首曲子的侮辱。”
    二姑转头:“哟!大过年的你竟然顶撞老婆?”
    二姑父点根烟,深吸一口,“和过年无关,我很喜欢这曲子,我这是一种尊重,今年的春晚算是看值了!”
    小姑对宋妤说:“妤宝,眼光可别太挑剔了,这样才华横溢的男人,打着灯笼都找不到,你要是瞧不上,有的是人看得上,到时候可别后悔。”
    在岳阳一中当校长的大姑父深以为然,平素比较稳沉的他此时也忍不住感慨丛生:
    “世界上竟然有如此才情的人,写书是传奇,谱曲还是传奇,了不起!下次有机会见面,我一定要敬他一杯。”
    听闻,二姑父问宋妤:“妤宝,李恒有没有说过完年会来洞庭湖游玩?”
    这是一种试探。
    实在是李恒太有人格魅力了,大家即使素未谋面,却已经隐隐在劝导宋妤接受对方。
    在大家的注视下,宋妤矜持小会,恬静说:“他春节可能没时间,不过今年暑假会过来。”
    听到春节没时间,大家有些失望。
    听到暑假会过来,屋子里的人面面相觑一阵,高兴都爬满了整张脸。
    大姑父说:“到时候记得通知我,我过来见见真人。”
    二姑表示:“别忘了我。”
    三姑父说:“我离得最近,到时候带他去洞庭湖捕鱼。”
    只有宋适和江悦没出声。
    江悦之前还比较反对李恒死缠难打女儿的,可听完这首曲子后,想到是暑假该准备什么特色菜招待对方?
    她倒不是已经完全接受李恒了,只是出于一种认可和敬重!
    好吧,算是敬重!江悦认为,今夜除夕过后,李恒和他的《故乡原风景》必定响彻大街小巷,必定出现在各个音乐学院的课本上,必定载入音乐发展史册。
    前镇,肖家。
    看到honey脖子上果然戴的是灰色围巾,肖涵内心跳跃,赶忙拿起身边早已准备好的相机一通拍。
    年前还和陈子衿斗过一场,她决定送一张照片给对方。
    面对其她情敌,肖涵的手段可能会斯文温柔,杀人不见血。
    但对陈子衿这种世敌,她决定粗鲁一回。
    见女儿拍照,旁边的魏诗曼好奇:“你不是和他不熟悉吗,拍他干什么?”
    父亲肖海和堂姐肖梅也看了过来。
    肖涵脸不红心不跳地问:“这首曲子怎么样?”
    魏诗曼看着电视中的李恒:“问我怎么样?有那么一刻,你妈我想把你免费送给他,太有才了。”
    听到妈妈的赞美,肖涵心里乐开了,但面上却柳眉一竖,“妈!这可是个二婚男!”
    魏诗曼皱眉,“确实,二婚男有点不爽,要不取消免费,收点彩礼?”
    肖涵问:“收多少彩礼?”
    魏诗曼撇过头,“怎么?你还真想嫁给他?”
    肖涵面容镇静:“这首曲子真好听,明天他就会成为名人了。”
    魏诗说曼:“好听确实是好听,但二婚男还是算了,咱不稀罕。
    听卖肉的孙屠夫说,陈家的女儿如今住在李恒家,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丑闻,如今变成了美谈,陈家竟然也没去找麻烦。”
    孙屠夫来自上湾村,对村里的事情可谓是一清二楚。因为李恒太过出名的缘故,闲暇时间,镇上好多人都在向屠夫打听奇闻轶事。
    这话犹如一记重锤敲在肖涵心头,好痛!这情敌还真是顽强啊,像野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己还没套住honey,她却已经套住李家父母了。
    见女儿一下子没了声,魏诗曼问:“你这是什么反应?你还没说为什么拍他?”
    肖涵把把手里的相机,甜甜一笑说:“上湾村没信号,陈家的电视机没法收看春晚,我替子衿拍几张照片。”
    陈子衿和女儿是闺蜜,魏诗曼是知道的,初中三年高中两年可是来往密切。
    就前阵子,她还看到女儿和陈子衿从对面镇中出来,想来关系一如既往的好。
    肖海说:“我过两天要去一趟上湾村,涵宝你可以把照片洗出来,到时候爸爸给你捎给子衿。”
    肖涵问:“爸你去上湾村干什么?”
    肖涵说,“那里的村支书母亲100岁大寿,我去喝个酒。”
    肖涵问:“哪天?”
    肖海说:“初四。”
    肖涵眼珠子转一转,“爸,我跟你去。”
    魏诗曼问:“你去?我记得你以前可不喜欢喝这类酒的。”
    肖涵说:“我去见见子衿,过完年她就要走了。”
    听闻,一家人没怀疑。
    肖梅对着电视说:“我好喜欢这个拉小提琴的女人,书香气太浓郁了。”
    这是余老师肖涵心里默默说一声,然后目光掠过她,放到了钢琴后面的周诗禾身上。
    不知道为什么?
    看到周诗禾,那种危险的感觉再一次降临了,且比过往更甚。
    对方弹钢琴的样子美绝人寰,也不知道李先生天天跟她在一块排练节目,会不会春心荡漾?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家honey独爱美人儿,我得改变策略才行。
    邵市,三阁司。
    英语老师王润文本来不打算回家过年的,她讨厌父亲和他的新欢,但爷爷奶奶打电话要她回去,说想她了,于是权衡一番回来了。
    看着电视里丰神俊秀的李恒,听着无与伦比的陶笛声音,王润文眼中全是惊喜,全是欣慰。
    她不由回想起了那段和他、张志勇、李然三人一起游览大半个中国的美好时光。
    可惜,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半年之久。要是可以,她宁愿活在那段时间里不出来,无忧无虑,各种美食美景,能和朋友欢聚喝酒,还有新书追读,这才是她向往的生活。
    可是当目光移向余淑恒时,她脸上的喜色渐渐淡来了下来。
    而看到周诗禾时,王润文莫名笑了笑,脑海中隐隐有一个声音在告诉她,这将来可能又是一笔风流债。
    人美到这个程度了,她有点不信李恒这心萝卜不动心?
    余淑恒啊余淑恒,亏你一向自诩聪明,怎么能把这种雷放在他身边?
    王润文此时的心态有点超脱,连旁边的父亲问她“李恒是不是你学生”时,她都没搭理,懒得搭理。
    不过看到一屋子人为他惊叹,为他拍手叫好时,王润文还是有些开心,人中龙凤,到哪里都能发光。
    邵市,隆回。
    班主任王琦看到李恒的神级表演,忍不住开怀对家里人说:“你们看,这是我的学生,上春晚了,今晚求醉,哈哈!”
    沪市,余家。
    “来了来了,开始了,你女儿出现了,你快来。”
    沈心一边剥橘子,一边喊刚打完电话的丈夫。
    “来了!”丈夫把听筒放回去,走过来坐下。
    过一会,沈心问已经对着电视出神的丈夫:“这首曲子怎么样?”
    丈夫点头:“好听!”
    难得见丈夫夸赞一件事,沈心来了兴趣,又问:“你看这个吹陶笛的小伙子怎么样?”
    丈夫瞄眼妻子,给出客观评价:“光看外表,算是人上之姿。”
    沈心问:“那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么?”
    丈夫失笑,感觉今天的妻子比较爱说话:“主持人报幕说,不是叫李恒?”
    沈心说:“我问过女儿,他今年18多点,他不仅创作了这首《故乡的原风景》,还有其它同样优秀的曲子。”
    丈夫小小惊讶:“这么厉害?”
    沈心说:“可不是,不厉害你女儿也不会给他打下手,心甘情愿辅助他了。不厉害,周家那丫头也不会陪他上春晚了。”
    丈夫问:“哪个周家?”
    沈心说:“还能有哪个,余杭那边的,我特意打听过,从小钢琴天赋就特别出众,一连换过9个老师,凡是教过她的钢琴大师都赞不绝口。你说这李恒要是没几把刷子,人家姑娘会帮他么?”
    丈夫笑了笑,“你还挺有闲心。”
    沈心递一瓣橘子给他,“女儿电话里提过几次,我就好奇,于是托余杭那边的朋友打听打听。”
    丈夫接过橘子,放嘴里,慢慢吃着。
    沈心忽地用胳膊肘一下丈夫,对着电视里的李恒呶呶嘴,“喂,你说,我把他弄来给咱们做女婿怎么样?”
    丈夫听笑了,“人家主持人说,才18。”
    沈心说:“18没关系,有才华的人,17岁我都不嫌弃。”
    丈夫:“.”
    沈心亲自塞一瓣桔子到丈夫嘴里,笑说:“关键面相生得好,像个有福气的。”
    丈夫观察一番,没否认:“嗯,面相确实不错。”
    沈心又用胳膊肘一下丈夫,“那,我把他弄回家做女婿?”
    丈夫瞧着电视中的李恒,“他不是淑恒的学生?”
    沈心说:“是学生,但辞职就不是了。”
    丈夫揶揄:“记得你上回还跟我说,你要把那作家十二月弄回来做女婿,这么快就换人了?”
    沈心说:“没换人,他们是一个人。”
    丈夫愣神几秒,偏头看着妻子。
    沈心说:“确实是一个人,他如今住在庐山村,在你女儿对面。”
    丈夫沉思片刻,收敛面上的所有表情,“你,真相中了?”
    见状,沈心从兜里掏出一个八字命符,“我无聊时,去寺庙替你女儿和李恒卜了一卦,跟你讲,两人特别适合,天生夫妻相。”
    ps:求订阅!求月票!
    先更后改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