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游做神仙 - 第451章 命运殊途
初春二月,严寒稍去,草长莺飞。
北岳大帝携静明皇后及众后妃移驾恒山丰灵涧,流水潺潺,开遍野,霞光遍地。
居住在恒山附近的修士、妖精都来朝见,北岳大帝皆赐仙果灵食,众修士、妖精皆叩首拜谢。
此时北岳大帝似乎想起了什么,朝尚书赵充国问道:“赵尚书,征召严隽之的函文发往南瞻部洲已经三个月了吧?怎么还不见回信?”
赵充国听到这话,连忙禀道:“回陛下,臣也有些奇怪,按理说五台山神府若是回信,至多一个月就到了。”
“难道是送信的人路上遇到了意外?”北岳大帝问道。
赵充国想了想,说道:“请陛下放心,臣马上再派遣神将前往五台山。”
北岳大帝点了点头,正在此时,忽然一道神光落了下来,正是统制神将太恒君。
只见太恒君急匆匆来到近前,先朝北岳大帝、静明皇后见礼拜问,随后将赵充国拉到了一边。
北岳大帝和静明皇后满脸不解,对视一眼后又朝走到一边的太恒君、赵充国看了过去。
只听太恒君压低声音朝赵充国问道:“尚书,你当初征召的函文上写的谁的名字?”
赵充国愣住了,忙问道:“是说征召严隽之一事吗?当然写的是君候你推荐的严隽之了。”
“可来的怎么是严谢之呢?”太恒君问道:“你确定没写错名字?”
“这!”赵充国也很震惊,仔细回忆了一下,然后说道:“我确定没有写错,绝对是严隽之的名字。”
说到这里,赵充国问道:“五台山神府回信了吗?”
“回什么信?人都来了。”太恒君也是无奈。
赵充国眼睛一瞪,连忙问道:“人在哪里?”
太恒君道:“我没带过来,先来问问你,人不对,要不要用,尚书你只要一句话,我就让他们回去。”
赵充国道:“君候,你胡涂,那是你们亲戚,还是皇后的娘家人,不管用不用,既然人家来了见总是要见一面的。如果就这样让人家回去,岂不绝了亲亲之谊。”
太恒君道:“那我去带过来?”
赵充国点点头,说道:“你马上把人带过来,我先禀告陛下。”
“好。”太恒君点点头,然后直接驾起神光朝着北岳神府方向飞去。
此时赵充国走了回来,北岳大帝笑问道:“你二人有什么机密?竟连朕也瞒着?”
赵充国连忙告罪一声,禀奏道:“启禀陛下,五台山神府未曾回信一事已经明了。”
“哦?”北岳大帝问道:“为何?”
赵充国道:“他们之所以没有回信,是因为五台山神直接把人派过来了,路途遥远,所以用了三个月之久。”
北岳大帝点头笑道:“如此倒也算周到,直接派人过来,总比书信来往要简单的多。”
“只是.”赵充国摇了摇头,说道:“来的不是严隽之。”
“不是严隽之?”北岳大帝眉头一挑,“那是谁?”
赵充国说道:“是五台山神的嫡子严谢之,现在已经到了神府之中,太恒君现在已经去带他们过来了。”
北岳大帝立刻就明白了一切,也明白五台山神为什么要直接把人送过来,而不是回信了。
他扭头看着静明皇后道:“你这哥哥好心机,给我也来个先斩后奏。”
静明皇后笑道:“我可不是没提醒你,我早就说让你直接把征召函文发给严隽之,你偏不听,我有什么办法?”
“唉。”北岳大帝叹了口气,说道:“可我没想到会是这样,那现在如之奈何?”
静明皇后道:“这肯定不是我那兄长的主意,定然是我那嫂子在背后撺掇。谢之那孩子我也知道,比隽之差了些,但颇有灵慧,待会儿看看,能用便用,不能用就用我的名义把人送回去吧。”
北岳大帝点了点头,说道:“也只好如此了。”
不多时,太恒君领着一队神将,带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和一个身材雄壮、红发青面的妖精来到了丰灵涧。
接着那妖精被留在了外围,与一众神将站在一起,太恒君则带着那个少年来到北岳大帝面前觐见。
太恒君率先拜道:“父皇,母后,儿臣已将谢之表弟带到了。”
而严谢之则连忙叩首拜道:“小子严谢之,拜见北岳安天玄圣大帝陛下,拜见北岳静明皇后娘娘。”
“谢之不必多礼,你父亲与我是亲兄妹,你叫我一声姑母就是了。”静明皇后笑着说道。
严谢之闻言,当即再次朝静明皇后行了一礼,并叫了声‘姑母’。
但对于北岳大帝就不能那么轻率的直接叫‘姑父’了,君在亲之先,要先论君臣之礼,再论亲亲之礼。
北岳大帝问道:“谢之,来之前你父亲是怎么跟你说的?”
严谢之恭敬答道:“父亲跟我说,陛下此番征召谢之,乃慈惠英方之举,让我常怀君恩,勤勉任事,不负陛下之垂爱。”
北岳大帝听到这话,便与静明皇后对视一眼,看来严圣功并未将实情告诉严谢之,所以严谢之以为真的征召的是他。
北岳大帝又问道:“若你为神君,当如何治事?”
严谢之道:“上承陛下之命,下怀教化之本,抚近怀远,宣威布德,以使生灵安定,妖魔恩服。”
北岳大帝又问道:“听说你还有一位庶兄,叫严隽之?”
严谢之愣了一下,不知北岳大帝为何会问起严隽之,于是便道:“回陛下,正是。”
北岳大帝问道:“此人如何?”
严谢之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母亲重华夫人的嘱咐,如果北岳大帝问起严隽之,当以极言贬之。
但严谢之却觉得这样做太过小人,他虽然与庶兄严隽之关系平平,但也不至于在背后贬低他。
于是严谢之答道:“回陛下,我与庶兄严隽之并不亲近,但也知他敦谨孝友,素有贤名。”
北岳大帝对这个回答倒是颇为意外,脸色也缓和了一些,抬手指着一旁的玉垫说道:“平身,赐座。”
严谢之当即叩拜谢恩,然后起身在那玉垫上落下座来。
北岳大帝看着严谢之道:“你要就任的是灌灵州神君,此任十分重大,关系到我北岳神府能否在北俱芦洲稳定局面,你能胜任吗?”
严谢之拱手道:“回陛下,事在人为。”
“好。”北岳大帝点了点头,说道:“你先在恒山上住一个月,我让尚书赵充国带你了解一下北俱芦洲的局势,以及灌灵州的局势。一个月后便正式敕封你为灌灵州神君,届时你再去就任。”
严谢之闻言,连忙起身拜道:“谨遵陛下旨意。”
五台山神府,一座小院内,严隽之看着自己的母亲,脸色有些愧疚。
胡灵倒是一脸平静,看着儿子道:“听说谢之公子被北岳神府征召,成为了一方神君?”
“是的。”严隽之说道:“母亲怎么知道的?”
胡灵道:“是杜氏告诉我的,谢之公子有好出身,他是嫡子,北岳神府征召肯定第一个就想到他。我出身卑微,不过以色侍人,倒是连累了你。”
严隽之诧异道:“母亲为何出此言语?这不是让儿子难堪吗?我不在意母亲是什么出身,您生我之身,便是我心中最尊贵的人。”
胡灵笑道:“我知你孝顺,只是心中总是有愧,谢之公子十六岁便已成了一方神君,而你到现在都还只是一个散修,母亲心中实在过意不去。可惜母亲这里要资财无资财,要人脉无人脉,帮不上你。”
“母亲说哪里话。”严隽之笑道:“母亲不必担心,儿已有了去处。”
“哦?”胡灵连忙问道:“是何去处?”
严隽之说道:“去年儿下山游历时,去到大唐国境内,恰逢灵台道宫招募贤士,于是儿便去应募。”
说到这里,严隽之取出一道符令说道:“昨日灵台道宫传来符令,说儿已通过募选,可以随时前往灵台道宫任事。”
胡灵问道:“听起来像是道门场所,不食天禄吧?”
严隽之笑道:“母亲,如今想成为仙官何其之难,这灵台道宫乃是大唐国第一道宫,儿去里面任事,一个月也能有一百枚紫钱可以拿的。”
“这么多?”胡灵吓了一跳,她身为山神的妾室,一个月能从五台山神府拿到的供养也就十枚紫钱而已。
严隽之道:“母亲,儿年岁已大,多年修行也始终难明仙道奥妙,此番前往灵台道宫任事,一来可以赚些紫钱,二来也可以访仙问道,若能得高人指点,岂不比我在山中闭门苦修的好?”
胡灵道:“这倒也是。”说罢,胡灵看向严隽之道:“诸事你自有主张,为娘也不多管,你在这里等等。”
说罢,胡灵走进屋中,不多时将一条锦袋拿了出来,交给严隽之道:“这是为娘这些年积攒的紫钱,共二百七十枚,你拿去,到了灵台道宫可做交际之用。”
严隽之连忙推辞,胡灵态度坚决,说道:“为娘在这里吃穿住行一概无虞,用不上这些紫钱。那些地方少不得人情交际,你到了之后,先将这些紫钱费,等你稳定之后拿到了月俸,再回馈为娘不迟。”
听到这话,严隽之终于不再推辞,而是接了过来,然后跪在地上朝胡灵磕了三个响头,然后便辞别胡灵下山去了。(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