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剑独行斩鬼神 - 第485章 玄潭化龙终破劫,一界兴亡一局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5章 玄潭化龙终破劫,一界兴亡一局收(求打赏 求订阅!)
    青玉为坪,云霞为幕,灵气氤氲如薄纱,无声流淌,只在触及中央的沉星木棋枰时,才微微荡开细微的涟漪。
    陆城一身素袍,端坐石凳之上,指间捻着一枚白子,迟迟未落。
    对面,他的师尊黄龙子道人发束古冠,身着杏黄道袍,两侧黄发散落、额间深刻的印记更衬得他眼神沉静如古潭深水。
    黄龙子乃是名门大教的太上长老,权柄威严深重,所以在个人容貌上也不愿过多修饰,如今已是一位年迈道人的模样。
    静室寂然,只有一缕流云香自鎏金狻猊炉口中缓缓逸出,无声地盘旋上升,最终融入升腾的灵雾之中。
    黄龙子的声音终于打破沉寂,低沉温和言道:“棋之一道,贵乎取舍。进一寸有进一寸的妙境,退一步有退一步的开阔。便如这棋枰所映的天地,繁则易杂,执则易伤。”
    言罢,他的目光缓缓从棋盘上抬起,眼中映着徒儿兼女婿年轻坚定的模样,隐隐透出几许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既有骄傲,又含忧虑。
    “城儿,我等历经数劫,如今已脱藩篱,几登长生梯。天地悠悠,何处不可寻长生道途?这通玄法界的纷纷扰扰,枯荣轮转本是天数寻常,便如同眼前棋局,小势可争,大势若逆,舍之如何?”
    数十万年以前,这片星域当中共有青冥,赤阳,鼎章,通天,烈火,玄空,句芒,玉清,阴阳九大世界。
    道法演化,无比繁盛。
    赤阳界域与青冥界域发生位面战争,最终使这两方世界几乎全部生灵灭亡、陷入毁灭,使天地复返先天混沌状态。
    当数万年以后,混沌再次开启时,天地之间清气上升而浊气下降,先天一气居于其中,使万物生灵皆可修道。
    但是在这一次,以圣阳、孔极为首的二十四妖神横绝天地,占据先机,他们把逐渐恢复中的赤阳、青冥两界划分为数百细小碎块,窃人类之国,覆人道天下,建万妖天道。
    通玄界便是其中之一,二十四妖神圈禁天地内的人类,传授道法,培养修士,一旦有修士胎化元婴,便被这二十四妖神所吞噬,吞服其先天一气,借此纯化自身上古血脉。
    每当一个世界道法发展到一定界限,年限,也会被妖神毁灭吞噬,直至今日。
    在这个过程中,鼎章,通天,烈火,玄空,句芒,玉清,阴阳七大世界当中人族修士,也有数次机会可以剿灭妖神,但或者人族内乱、或者古魔入侵,错过数次机会后,二十四妖神的大势已成,其后再有人族修士前去讨伐,反而是有去无回。
    “那圣阳道人,吞纳先天一气,本体已化为大日金乌,金翎焚天,其道基深植东极扶桑神木之墟,如亘古烈阳盘踞,一呼一吸间调运大日真炎与世间万物灵机相合,煌煌天威非朝夕可铸。孔极之辈,五行孔雀得道,天生掌控先天五行神光,每道翎羽皆藏玄奥法理,底蕴之沉深莫测,恐怕比之圣阳犹甚。”
    “此二人非止于虎踞,实乃洪荒巨兽蛰伏渊薮。避其汹汹噬人锋芒,方能守得长生道果不枯、不损,直至开见圣,举霞飞升。城儿,以你的资质修行,通天大道已非虚妄,破界成仙指日可待,实无必要舍此不坏前程,涉此杀劫。”
    陆城手中的白子,依旧悬停在指尖,未曾落下。
    “师尊,您与两位师叔不准备再返回通玄界了?”陆城的声音响起,这般问道。
    “当年没有离开通玄界时,我们三人的确是准备以命相搏,玉石俱焚,然而我们现在已经离开通玄界,并且见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了。
    决死之念,的确减弱很多。”
    “相比通玄界的亿兆众生,我们为此界争得千载安居,也已算是偿还因果了。”
    面前是自己的真传弟子外加两个女儿的夫君,黄龙子也没有什么可隐瞒的,这样言道。
    啪。
    玉石撞击,平和深处却蕴着一股斩开千钧混沌的决绝力量,在凝滞的空气中划开一道锐利的口子。
    却是陆城,执子落棋。
    “仙路是争,亦是载道。”
    陆城抬起头,视线离开了纵横交错的棋盘,直视着师父那仿佛蕴含沧海桑田的目光。
    那双年轻的眼眸深处,唯有沉静坚定:
    “弟子蒙大道恩泽,结无上玄丹,炼通彻元神,更得天地奇缘……一饮一啄,已是天责在身。
    弟子一身精气神韵,筋骨血脉,所思所悟,皆吮此界灵机而成长,何言‘取舍’二字?”
    “可是因为那十卷天魔策,一部炼神术的拖累?”
    黄龙子也知道,陆城曾经参悟十卷天魔策,修炼炼神大法,汲取通玄界众生信仰之力,借此修炼自身神识。
    如此仙神一体之术,若受反噬,的确会极为沉重。
    然而陆城听闻此言却是摇头笑道:“师尊您太小看我了,以我现如今的道力修行,便是天魔策的著作者现身,论道一番也未必就胜得过我,炼神术便是有所反噬,对我如今也谈不上什么大的损碍。
    只是人有人的立场,妖有妖的立场,就如这通玄世界,如今对于圣阳、孔极二人来说不值一提一样,但我要动,他们必然要与我为难,因为我是在挖万妖天道的根,但,我有我的立场。”
    “得此机缘,长生久视……又岂能独看天地凋敝?既种前因在,玄潭自化龙。”
    清溪如玉带,将整座道宫映衬其中。
    棋盘寂静,星子自明,师徒二人并肩的身影映于溪上。黄龙子袖中,一柄古意斑驳的小剑无声滑出寸许寒锋,良久之后方道:
    “既然城儿你心念已定,为师便陪你守这一程法界!”
    站在为人师尊,为人长辈的立场上,黄龙子当然不希望自己的真传弟子、女婿再去历此等凶险的杀劫。
    但陆城若是心意已定,他却也不会让自己的弟子独去。
    就如同赤神子与灭鸿子本来已无意再涉入此事,但见黄龙子前去,他们还是会前去一样,三人皆是剑仙中人,有些时候,重视一些事情超过了生死二字。
    …
    千秋大劫的时限如悬顶之剑,通玄界的苍穹随着时日的推移已渐渐浸透不祥的暗红。
    昔日清朗天光逐渐被翻滚的浊煞云涡吞噬,大地深处传来经脉崩裂般的震鸣,灵脉哀嚎如龙泣,万载不移的山川竟在浊气侵蚀下呈现流沙溃散之象。
    通玄界内,越是道行法力高深的修士就越是可以隐隐感应到,天外似有巨妖的注视,自然,心生恐惧。
    就在这摇摇欲坠的天倾地陷之时,数道强横的气息悍然撞破空间壁垒,降临通玄!
    虽然天外亦有妖神阻挡,但当然不可能挡得住有备而来的众多高修。
    远远观风望气,便明智的躲避开了。
    九条千丈蛟龙拖曳着一座庞大无伦的玄金云宫,轰然撞入通玄界破碎的穹顶。
    龙吟悠长古老,震荡虚空,那些攀爬在界膜裂痕边缘、窥探舔舐的阴影仿佛被烫到般尖啸着退去。
    紧随其后的,则是近十位元神级数的魔道巨擘,个个魔气森然,威压浩瀚。
    他们或是面色阴沉如万妙夫人,或是隐忍克制被陆城幽冥血契所缚的混邪祖师杨枭,抑或是神情复杂、桀骜尚未全消的血髑魔君、百骨真尊、黑煞魔尊、毒龙尊者等等各域老魔。
    这并非同心同德,而是法力与血契约束下的奇诡组合。
    “时候到了。”陆城的声音不高,却如金玉震鸣,清晰地响彻在每一位魔道巨擘的识海深处。
    他的声音不含情绪,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志:
    “大轮回罡煞合真法阵崩解在即,若新阵不成,通玄便是焦土,万灵俱灭,届时汝等亦是死无葬身之地。”
    道宫四周,众魔闻言心头凛然。
    他们深知陆城所言非虚,这千秋大劫非寻常天灾,乃是界域之劫,修士一入其中避无可避。
    他们这群人身上皆有陆城道人的钳制法门,若无强力庇护,通玄界若破,他们也是必死无疑。
    “谨遵神君号令。”万妙夫人率先敛衽行礼,姿态妖娆却也透着几分真实的不敢怠慢。
    其余诸魔,无论真心与否,在血契束缚及陆城深不可测的威压下,此刻只能纷纷躬身领命。
    陆城微微颔首,目光转向道宫外围一隅。
    那里,一股虽弱却凝练无比的清正法光正努力抵抗着四周混乱魔气的侵蚀。
    正是“三垣山人”林玄策,一位名声不显却实打实以阵道证就元神之境的正派散修。
    他面容清癯,须发皆白,身穿洗得发白的道袍,周身环绕着细密繁复的星斗阵纹虚影。
    此刻的他,面色有些发白,眼中带着复杂至极的情绪——警惕、忧虑、无奈,还有一丝面对毁天灭地灾劫时,属于求道者本能的执着。
    他本是陆城以无法想象的阵道经书重宝强行“请”来的。起初他万般不愿,近乎以死相抗。
    但陆城只给了他两个选择:要么为布阵出一份力,博取一线生机,并得重酬;要么,此刻便灰飞烟灭,连尝试阻劫的机会都没有。
    最终,对生的渴望,对未知大劫的好奇,以及对道途的执着压倒了正魔门户之见。
    “道友所求之七阶阵旗布置,老道这些时日已竭力参悟。只是这座五行轮回盘空大阵威能全开之时,需要对五行、阵道极深的领悟,方有稳固乾坤之效,眼下”
    相比陆城,林玄策还是希望由他自己来操控这座威力莫测的七阶阵法,而不是由陆城来控制,暴殄天物。
    七阶阵图,威力可与连接地脉的六阶护山大阵相比,整座凡间界恐怕也没有多少,自是珍贵绝伦,此物也是林玄策最终答应前来的原因之一。
    “这一点本座心中有数,无需先生忧虑。”陆城打断他,请林玄策与混邪祖师杨枭进入道宫,三人共同布阵。
    抛开人品如何不论,混邪祖师杨枭的确是陆城能找到的最为出色盟友了。天纵奇才,在各个方面皆有不俗的涉猎,甚至阵法也钻研到了接近七阶的地步。
    陆城的五行法理为正,杨枭的五行法理为邪,林玄策则是专精深迷阵法。
    不过这座五行轮回盘空大阵,陆城既不会让林玄策来执掌,也不会让杨枭来执掌,至少主阵之权一定是要拿在自己手中的,但可以让他们二人从旁协助。
    陆城结合两人的建议,驱御大阵。
    “布阵。”陆城言简意赅,不容置疑。
    老道林玄策闻言深吸一口气,郑重地点头,然后在玄金道宫当中盘膝坐下。瞬息之间,他的气质变了,整个人仿佛化作了一座沟通天地的枢纽。
    “万妙夫人,掌‘元磁引星旗’,立‘金绝’位!引西方太白锐金,主肃杀切割,镇压空间裂隙!”
    “血髑魔君,掌‘九幽通冥旗’,立‘水绝’位!引北方玄冥真水,主至寒封冻,化解劫气污秽!”
    “百骨真尊,掌‘万骸镇岳旗’,立‘土绝’位!引中央戊土精粹,主承重载物,稳定大地龙脉!”
    “黑煞魔尊,掌‘幽冥焚世旗’,立‘火绝’位!引南方离火精炎,主焚邪净世,煅烧无形劫煞!”
    “阴姹仙子,掌‘巽风定枢旗’,立‘木绝’位!引东方苍灵之木,主生发流转,疏导狂暴元炁!”
    随着结合两人的建议,陆城的声音如同天地律令,每一个音节都引动虚空震荡,无数阵纹在他指间流淌,烙印虚空。
    些许时辰之后,抵达位置的修士各据其位。
    “起阵!”
    四位被点名的积年老魔不敢有丝毫怠慢。同时祭出手中那流光溢彩、符文翻涌、散发着七阶法宝恐怖法力灵压的阵旗。
    刹那间!
    嗡——嗡——嗡——嗡——!
    四道通天彻地的光柱,自万雷海边缘四个方位轰然爆发!庚金之气化为刺目的万丈白金光柱,冲霄而起,带着铮铮剑鸣,将上方一片劫云生生撕裂、钉穿。
    癸水之脉形成湛蓝深幽的玄色光河,奔腾席卷,所过之处,空间裂痕被玄冥真水冻结填补,发出咔咔脆响。
    戊土精元凝成厚重的赭黄色山岳虚影,深深嵌入大地,原本震颤不休的地脉登时安稳。
    离火精粹则化作焚天煮海的赤红烈焰洪流,咆哮着冲向苍穹劫煞,污秽劫气触之即燃,化为道道青烟消散。
    阴姹仙子双手如轮舞动,自身所处的东方巽风位,一杆缠绕青辉、符文如风的巨旗猎猎作响,浓郁的青色光柱腾起,其气息生生不息,仿佛沟通无尽生机,主动迎向另外四道狂暴光柱,如水银泻地,精妙无比地引导着四股刚猛无俦的属性力量,在陆城释放出的五行法意为核心的指引下,开始缓缓交融、旋转。
    天地灵气彻底狂暴开来,如同找到了泄洪口,化作五条肉眼可见、属性各异的灵气长河,疯狂涌入五道光柱之中。
    天空中,一个覆盖了整个天空、远比大轮回法阵范围更大且更加凝练的巨大五色轮盘虚影开始浮现。
    金、木、水、火、土五种本源力量在其中生灭流转,轮回不休。
    一股宏大、稳固、生生不息的气息从中弥漫开来。
    陆城站在五色轮盘虚影的中心下方,如同定海神针。他双手负后,五行仙气构成的光轮扩大到极致,与头顶的五行轮回盘空大阵隐隐呼应。
    身处一旁的林玄策见此瞳孔猛地一缩:他真的没有想到陆城可以这样轻易的影响控制大阵。
    眼前的魔道巨擘,其修为境界和对五行法理的感悟,恐怕早已非“化神”所能概括!
    陆城的脸上平静无波,只是其眼眸深处,不时闪烁着金红光焰,同时无声地运转法力协调着整座大阵的每一处细微法力运转节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这般大的动作,四周外围区域也变得人影憧憧。
    感应到此地成为劫中唯一可能的“净土”,且似乎有大法力大神通者正在设法抵御大劫,诸多原本藏匿或彷徨的此界结丹、元婴修士,如同潮水般向这里涌来。
    对于元婴修士来说,通玄界都不算太大了,对于元神修士来说,更几乎称得上局促狭小。
    四周汇聚而来的修士不敢靠近阵法核心位置,只在外围惶恐不安地聚集。
    陆城的神念如同无形的巨网,瞬间覆盖了整片区域。他声音淡漠,却清晰地响彻在每一个新至修士的耳边:
    “愿共抗此劫者,留下。接受诏令,自行寻觅位置,布下自身防护,不得干扰大阵运转与阵旗方位。凡擅闯阵旗核心者,诛杀不赦。”
    “心存苟且,只欲避祸、不愿出力者,”陆城的话语声微微一顿,方才继续言道:
    “可自行离去,觅地自处。待此劫了结,天地魔宫自会有所……‘清算’。”
    最后一句话,如同冰冷的铡刀悬在头顶。许多意图只寻求庇护的修士脸色煞白,但更多的修士听到天地魔宫四字,却是心神一提、士气大振。
    “天地道宫!是通玄一剑,天地道宫的陆神君回来了。”
    “难怪,难怪有此等惊天动地的气象,通玄界有救了,有救了!”许多修士在此刻甚至老泪纵横,生于斯长于斯,若是有半分选择,谁又愿意弃家而走?
    修仙者也是人,也有难以割舍之物。
    短暂的骚动之后,绝大多数通玄修士选择留下。他们自发地在外围集结,各施手段,结阵的结阵,布旗的布旗,将各自的微薄力量汇聚起来,成为支撑庞大五行阵法防御体系的外围基础。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