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大时代 - 第1050章 回京飞机上治疗廖主任(月票加更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50章 回京飞机上治疗廖主任(月票加更3k)
    “你别管他,咱们吃咱们的。”廖主任对着方言招呼,同时就要把手册交给方言。
    “人不给,你手册给我多看两眼啊。”老杨同志对着廖主任说道。
    廖主任这才把手册给他,同时说道:
    “这个还要拿给卫生部和部队总后勤审核,到时候印刷出来了,自然会发下来的。”
    老杨同志点了点头,说道:
    “这本书看起来很像是针对热带野战和山地战做的啊。”
    廖主任摆摆手说道:
    “嗐,哪有什么针对什么地方的,今天他就一天的时间,能够弄出来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
    方言这时候也点头说道:
    “这些都是教授们在当地积攒的经验。”
    老杨同志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方言已经开始再次吃了起来。
    一顿饭吃完,老杨同志把手册交给了方言,对着他说道:
    “这本手册的内容确实不错,很多东西很有用,回头我看,手册出来了让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办个班,让部队里的卫生院还有连级的干部来学习一下,到时候也能尽快的把内容都让他们学会。”
    方言听到老杨同志这么上心,也是有些惊讶的,看来这位大佬的敏感程度也是相当高的。
    方言点了点头,对着老杨同志说道:
    “你这个想法很好,可以试试。”
    接着老杨同志笑着对方言说道:
    “行了,咱们也别互相夸奖了,要是毕业后想要来南方工作,随时都可以通知我。”
    刚才还一副笑脸的廖主任听到老杨同志又开始挖墙脚,当即就不干了:
    “没完了是吧?”
    老杨同志赶紧嘿嘿一笑然后对着廖主任说道:
    “你这人怎么就不识逗。”
    方言无语了。
    ……
    吃完饭过后时间也到了快六点,还有半个小时就出发,然后直接飞首都。
    方言回到楼上,稍微洗漱了一番,至于东西还真是没什么好收拾的。
    不过这里和上次离开的时候不一样,这次房间里有广州这边准备的礼物。
    还是一些纪念品,和上海那边走的时候一个性质的礼物。
    方言也没看,直接放到了两个霍家给的旅行箱上面。
    还好今天是专机回去,要不然这么多东西还真是够呛。
    接下来时间一到,周秘书就过来通知大家下楼了。
    在楼下已经准备好了红旗车,众人和老杨同志在门口告别,然后上车就朝着白云机场而去。
    红旗车驶出迎宾馆时,夕阳正将越秀山的轮廓镀成金红色。
    方言摇下车窗,五月的晚风裹着木香和各种晚饭的烟火气灌进来,街边骑楼的趟栊门后,传来粤剧小调的咿呀声。
    接着车驶入了去往机场的田野里,引擎声惊起几只白鹭,扑棱棱飞向被晚霞染红的天际。
    远处的村庄升起了炊烟,先是淡青色,渐渐变成乳白,缠绕在水牛背般的山丘间。
    方言看见村口的老榕树下,几个孩子正围着一口铁锅,旁边的竹筐里晒着木,被夕阳照得像堆燃烧的火焰。
    水渠里,几个年纪稍大的男孩正光着屁股摸鱼,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泛着金光的水面上。
    白云机场大概用了半个小时左右就到了,铁丝网围着的停机坪上,几架银灰色的飞机在暮色中泛着冷光。
    红旗车刚停稳,穿着藏蓝色制服的地勤人员就迎上来。
    “首长,专机在 3号停机坪。”为首的军官指着远处一架尾翼绘着红五星的飞机。
    方言看清,还是那架带他们去香江的三叉戟客机,锃亮的机身上,反射着晚霞的橙红。
    然后地勤开始帮方言他们往上面拿包裹。
    机长还不忘了提醒,一定要注意码放的位置还有固定,毕竟这些东西实在有点多,以往他们的专机可没拉过这么多“货”。
    接下来众人都上了飞机,还好是老位置,大家各自找到各自的地方坐下,然后习惯性的拿出报纸看看在香江这几天,内地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时候舱门也关闭,开始做起飞前的检查。
    过了一会儿,驾驶舱传来机长与塔台的对话,粤语和普通话交替着从喇叭里冒出来:“广州塔台,三叉戟 2568请求滑出。”“2568可以滑出,风向东南,风速 5米/秒。”方言隔着舷窗看见,地勤人员打着手电筒引导飞机,光柱在跑道上划出银色的弧线。
    发动机的轰鸣声突然震得舷窗发颤。
    飞机在水泥跑道上加速时,方言看见远处的村庄亮起了第一盏电灯,像散落的星子。
    当机身离地的瞬间,方言感觉自己被压了一下,接着飞机逐渐拔高,等到方言再看向窗外的时候,白云山的轮廓正被最后一抹晚霞吞没,机翼下的广州城渐成一片灯海,骑楼的飞檐、珠江的波光、机场路的稻田,都化作流动的光点,被飞机甩进渐浓的夜色里。
    飞机爬升到巡航高度后,空乘推着铝制餐车过来,每个白瓷盘里放着两块桃酥、一小包什锦,还有片用蜡纸包着的酱牛肉。
    这时候,广播里传来机长的声音:“各位首长,我们预计3小时40分钟后抵达首都机场,地面温度22摄氏度……”
    方言正打算看看报纸的内容的时候,廖主任对着方言说道:
    “方言,帮我瞧瞧,脑子后面疼。”
    “刚疼的?”方言连忙问道。
    廖主任摇摇头:
    “不是,今天起床就不舒服。”
    方言这才松了一口气,还以为是什么高空病犯了。
    接着方言给廖主任把了下脉,确认他问题不大,就是睡眠不够。
    接着方言就拿出海龙针来。
    他示意廖主任靠稳椅背,解开后颈的风纪扣,露出有些老年斑的皮肤。
    “廖主任,您这是操劳过度,风邪入络了。”方言用酒精球擦拭穴位,指尖按在廖主任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的位置,“这里是风府穴,通督脉,能散头风。”
    海龙针在方言指间如游鱼般灵活,针尖轻颤着刺入皮下,廖主任刚觉一丝麻痒,针身已稳稳立住。
    也就是方言了,其他人要这么拿出针就下,周秘书能立马蹦起来。
    “再配个‘天柱穴’,”方言的手指滑向后发际旁开1.3寸,那里能摸到肌肉隆起,“您看,这里的筋都硬了。”第二根针斜刺向鼻尖方向,刺入时带出轻微的“得气”感,廖主任后颈猛地一松,像卸下了千斤重担。
    接着他指了指自己的一侧头。
    “头侧疼得厉害吧?”方言又在廖主任鬓角后方找到“率谷穴”,左右各扎一针。
    “少阳经气不通,少阳主半表半里,最容易受情志影响。”他边说边行针,拇指与食指轻轻捻转,廖主任感觉仿佛有股热流顺着经络往上涌。
    最后,方言在廖主任手背的“合谷穴”扎入第四针,针尖朝向食指指根:
    “面口合谷收,头项寻列缺,但您这是虚证,得补法。”
    他用指腹轻弹针尾,带动针尖微微震颤,廖主任突然觉得后颈的僵痛像潮水般退去,头顶的昏沉感也散了大半。
    “留针十分钟”方言看了一眼手表,让廖主任先别动。
    廖主任闭眼靠在椅背上,能感觉到银针在皮肤下微微发烫,后颈的肌肉逐渐松弛下来。
    方言看向机舱外。
    此刻云层被月光染成银灰色,像是一片银色的海。
    接着方言打开报纸,找寻起想看的内容来。
    看了一会儿,时间一到,方言就给廖主任取针,取下来过后廖主任对着方言竖起大拇指:
    “还好没答应老杨,还得是你才能治得我的病,他要是把你挖走了,那我找谁治病去。”
    方言听到这话,哭笑不得,廖主任还记得这茬呢。
    这是把老杨同志当贼防。
    “您放心,我哪儿也不去。”方言当即对着廖主任表明态度。
    廖主任听到后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接着廖主任对着方言和周秘书说道:
    “头不疼有些困,先睡一会儿,到京城上空叫我。”
    两人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飞机继续往前,晚上十点五十,终于来到了京城上空。
    机长通知所有人,现在开始降落。
    廖主任也不用方言他们叫了,直接就醒了过来。
    睡了一觉他神清气爽。
    飞机穿越层迭的云层时,方言透过舷窗望见下方突然迸开一片灯河。
    那是京城的轮廓,天安门广场的华灯像枚银质勋章,缀在墨蓝色的夜幕中央,长安街的灯光如一条拉直的金丝带,从东交民巷直延伸到玉泉山脚下。
    方言视力好,试图找到协和的楼,别说……还真让他看到了。
    甚至他还看到了自己家四合院的灯光,这会儿居然还没睡觉,十有八九是等着他回去呢。
    ps:月票又多了100,更完这章还欠大家50000字。
    下午还有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