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 第672章 无能的李梦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72章 无能的李梦阳
    程雷响大喜。
    他有被老大带飞的经验,面对被小弟带飞的局面,也一点都不慌。
    程雷响当即义正言辞道,“卑职不过是从千户身旁,得了些言传身教罢了,岂能当得起千户的夸讚?”
    “要说起来,卑职最羡慕的还是陈头铁,要是能像他一样留在千户身边多效劳一些日子,说不定属下还能有所长进。”
    裴元懂了。
    眼红陈头铁的都指挥同知是吧?
    好办。
    裴元笑著对程雷响,“本千户心里有数了,放心吧。好好在天津做你的事情。”
    程雷响见裴元看出他的小心思,嘿嘿笑了笑,也没解释什么。
    邓亮和曹兴没看出什么玄虚,也不知道自家老大表现得好不好,在一旁都干著急。
    好在这会儿,萧通从外面进来,他手里拿著一坛酒,对裴元道,“千户,天气渐渐寒了,等会儿属下为您热点酒喝,也好解乏。”
    裴元想了下,这次的行动也不急迫,没必要太过严苛。
    於是便道,“让兄弟们每人吃一碗,其他也挑好的上。”
    萧通应命,看了邓亮和曹兴一眼转身出去。
    邓亮和曹兴都有些高兴,这是之前攀的交情发力了。
    这两人都没什么后台,不然这两卫也不至於唯歷任天津卫的指挥使马首是瞻了。
    他们这两卫一贯的思路就是锚定天津卫指挥使,反正他们没门路,能带飞就赚了,带不飞也有人在前顶锅。
    他们没想到的是,这次还真抱住个大的。
    裴元对这两个新人也丝毫不吝惜释放善意,主动邀请道,“等会儿咱们一起吃点,也正好聊聊以后的事情。”
    两个指挥使纷纷受宠若惊道,“多谢千户赏识。”
    正在此事,忽有人匆匆来报,“千户,京中有消息传过来。”
    裴元闻言讶异。
    他们这一路走的也不算慢,这会儿刚一停下,消息就传来过来,看来是信使一路急急追在后面过来的。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裴元连忙道,“让人过来。”
    不一会儿,就有一个锦衣卫小旗到了房中,双手呈上一封书信。
    “千户,这是陕西急报。云总旗、澹臺百户、司空百户一致认为,要立刻拿给千户看。”
    裴元眉头皱起。
    陆永连忙去將那书信接过,检查了下信封上的暗记,隨后递给裴元。
    裴元將信拆开迅速扫了几眼,接著一头雾水的看著程雷响道,“你可听说过什么玄狐教?”
    程雷响闻言愣然,“卑职並未听过什么玄狐教。”
    接著追问道,“事情很重要吗?怎么这么急的追送过来。”
    裴元正想將手中的书信递给程雷响,忽又想起邓亮和曹兴在旁,不好表现的太生分了,乾脆直接对眾人说道,“这是陕西来的一份密奏,写信的人乃是一个叫做康海的人,说是在兴平、礼泉、乾州、武功、咸阳等地兴起了一个玄狐教。”
    “其妖师所至,家家事若祖考。惟其所需,极意奉承。”
    “这个康海见邪教渐渐有作乱的趋势,於是赶紧向陕西巡抚都御史蓝文秀和巡按御史王子衡写了密信。”
    “可是这两人对此都置若罔闻,根本不理会。”
    “这人不得已,只得又给礼部写了信,被礼部转到了咱们千户所里。”
    程雷响听得满头雾水,“这康海何许人也,怎么会把状子告到了礼部?”
    虽说此事还真的歪打正著,联繫到了专管邪教的镇邪千户所,只不过这告状思路也很清奇啊。
    裴元看了看云不閒他们附的信函,说道,“这倒没写,他们知道的也不多。”
    就在两人一头雾水的时候,忽听有人在旁汕汕说道,“千户说的莫非是陕西西安府武功县的康海,若是此人的话,卑职倒是知道一二。”
    说话的人,真是邓亮。
    见裴元和程雷响看了过来,邓亮连忙道,“卑职正是陕西西安府武功县的人,知道这康海的名声。”
    裴元没想到居然还遇到个知根知底的。
    他当即道,“说说看。”
    结果这邓亮一张嘴,就把裴元镇住了。
    “千户,这康海是弘治十五年的状元,乃是文坛七子之一。”
    裴元有些憎逼的看看手中的书信,又看看邓亮问道,“那他不在翰林院修书,跑回老家武功做什么?”
    邓亮说道,“这事儿卑职还真知道,去年的时候卑职回乡省亲,听人说过此事。卑职不知道千户听没听过李梦阳这个人?”
    裴元还真听过。
    当初在小舟中与唐皋等三人煮酒论英雄的时候,唐皋就曾经提起过,李梦阳才思敏捷,卓然有復古之风。又风骨过人,不避权贵。
    於是便道,“听过。”
    邓亮嘆了口气,“我那同乡,就是倒霉在认识了李梦阳这个小人。”
    说著不等裴元再问,就解释道,“当初康海被点了状元之后,原本仕途倒也顺顺利利。后来当今陛下登基,刘瑾用事。刘瑾因为康海与他同是西安府的人,於是欢喜之下一直想要拉拢康海这个同乡,为他的同党。”
    “康海刚直不阿,藐视权贵,根本不为刘瑾所动。”
    “刘瑾虽然不快,但念在康海是家乡出的状元,生怕被老家里的人戳脊梁骨,所以虽然被康海无视,却也一直客客气气的。”
    “后来的时候,李梦阳因为代尚书韩文草擬弹劾刘瑾的奏章。事情暴露后,刘瑾加给李梦阳其他罪名,將其逮捕入狱,准备处死。”
    “那李梦阳名声很好,皮面甚光,却是个机灵人。他知道刘瑾欲见康海而不可得,而他与康海又是知交好友。於是从狱中让人给康海递了一张纸条,上写『对山救我』四个字。”
    裴元听到这里,脑海中自动脑补出了,刘老汉对看康海桀桀桀,“康海,你也不想李梦阳——”
    臥槽!
    裴元一下子就有画面感了。
    这是什么无能的李梦阳ntr剧情!
    也是“对山救我”四个字,竟然还真让裴元想起一些典故来。
    只不过,有邓亮这小老乡在,裴元自然耐心听了下去。
    邓亮继续道,“康海见知交好友別人不求,只给自己递来这四字,已知其意。於是不在顾念高洁之名,只得屈身去拜謁刘瑾。”
    “刘瑾听说康海求见,高兴地连鞋都没穿好,就亲自跑出门迎接康海。康海为了至交好友,只得与刘瑾好言好语的劝说,让刘瑾放了李梦阳。”
    “刘瑾虽然贵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满朝公卿都不放在眼里,但是面对他自己家乡的状元,那就不一样了。是以,刘瑾当即就允诺了康海,第二天,果然將李梦阳放了出来。”
    裴元想著“对山救我”的那曲子,虽知结果,仍旧问道,“后来呢?”
    邓亮说道,“前年的时候,刘公公事败,被人剐了三千多刀。康海因为去见过刘瑾被列为同党,从大好的翰林院修撰官,直接被贬为了平民。”
    “这时候李梦阳不但已经官復原职,而且在士林声望很高。康海满心希望,李梦阳也能拉自己一把,成就两位才子间的佳话。结果李梦阳生怕当初的事情暴露,反倒对康海倒打一耙。”
    “康海大失所望,以文为身累,索性就回乡去了。”
    帐中眾人听到这里纷纷嘆道,“这李梦阳,真不是个东西啊!”
    裴元倒是清楚,这李梦阳確实不当人,但也没落著好。
    毕竟得罪了文化人你还想落好?何况是得罪了诗坛七子之首的文化人?
    康海回到老家之后,就开始醉心戏曲,研究秦腔,並且根据歷史故事以及自己的好朋友李阳,创作出了戏曲杂剧《中山狼》。
    之后,李梦阳的仕途人生虽有起落,但是在《中山狼》的杂剧出来后,就彻底社会性死亡了。
    一直到了明末,还有人对此念念不忘,写了另一杂曲,叫做《对山救我》。
    区区四字,李梦阳仓皇苟且之状,垂於青史。
    “刘家老公性烈火,满朝公卿银鐺锁。磨刀杀李,惟有对山能救我。”
    “对山慨应真吾事,骑马上门謁中贵。今日何好风,吹得状元至?”
    “老公倒庭小档跪,焚香把酒劝公醉。”
    裴元见群情激奋,询问眾人道,“知道李梦阳现在在哪儿吗?”
    眾人都面面相。
    他们这些都是武官,也没人会留心一个文官的调动。
    裴元大手一挥,定调道,“你们找人打听打听,看看他在哪,咱们———”
    裴元指了指程雷响、邓亮和曹兴,“这种背信弃义的小人,老子看不起他。到时候,咱们四个蒙面去打他一顿。谁都不许不去。”
    程雷响对裴元的命令自然没有二话,邓亮和曹兴却是真的有些激动了。
    只感觉裴千户简直是天下第一等的痛快人。
    两人纷纷拍胸脯道,“只要千户一句话,就是砍了他的脑袋,我们也没话说。”
    裴元哈哈笑道,“那不至於,没意思。”
    看著李梦阳这种道貌岸然的傢伙,被他的猥琐行径醃入味,成为人人侧目的小人,才更有意思。
    眾人鬨笑完,邓亮想起自己的事情,连忙继续说道,“我估摸著那陕西巡抚都御史蓝文秀和巡按御史王子衡,也是忌惮康海被化为刘瑾余孽的事情,所以不敢牵扯此事。”
    “康海在翰林院的是时候,是跟著王华学习的,算是半个弟子。康海自己就是老秦人,自然不想看著家乡发生祸患。所以,很可能是在求告无门的情况下,求到了王华那里。”
    裴元再看看那封信的一些事情。
    这样就说的通了。
    礼部和镇邪千户所最近交往很是密切,所以看到邪教作乱的事情,下意识转给了千户所也是正常操作。
    只不过,这玄狐教是不是有些生猛了?
    裴元看著那写著“数十万教眾”的句子,感觉有点发麻。
    这么大的邪教,叫我去平?
    只是裴元也不能视而不见,毕竟这事关邪教,而且这些邪教还没有掀起叛乱的大旗。
    只要没乱,这数十万教眾就还只是被蛊惑的百姓,断然没有擅动刀兵的道理。
    毕竟那么大的罗教摆那里,朝廷为了少惹事也还装聋作哑著呢。
    裴元看完,將那信先递给了邓亮。
    邓亮受宠若惊的接过,想要先给程雷响看。
    程雷响不悦道,“千户让你先看,你如何能自作主张。”
    邓亮这才赶紧打开看了,康海在信中所述的內容触目惊心,一时就连邓亮也魂不守舍起来。
    他的老家也在西安府呢。
    真要是发生教乱,后果不堪设想。
    裴元向邓亮询问道,“你之前一点玄狐教的风声没听过吗?”
    邓亮心乱如麻,开口说道,“以往只听说过有白莲教的人出没,没听说过有什么玄狐教。”
    裴元嘆了口气,这样紧要的时候,莫非自己还要去趟陕西?
    可是不管也不成,真要是起来乱子,这些乱民祸害最狠的就是比他们更柔弱的百姓。
    裴元深感分身乏术,忧国忧民之下,也不由慨嘆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