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燃丹青 - 238.第231章 蝙蝠(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1章 蝙蝠(上)
    靖安大长公主府,因女主人喜欢紫萼,园子、廊柱、飞檐脚下皆植紫萼,一串一串的跟紫玛瑙似的儿坠在风里,摇摇曳曳,风吹过虽然无声却有香。
    紫萼的香,却掩不住药材的苦辛。
    傅明姜翘着指头,将挂在勺底的药汤缘着碗沿刮净,喂到靖安大长公主嘴边,见母亲吞下后因涩味拧紧眉头,便笑着用赤金签子叉了颗盐渍梅子送过去。
    傅明姜袖袍宽大,绣着繁复冗杂的万蝠不断纹样,一动手,袖子拂到茶盅,险些将盅盖掀砸到地上。
    靖安大长公主半靠在贵妃榻上,脸上褪下厚重的脂粉,只作家常打扮,笼了件轻薄舒适的麻绸衫子,戴坠绿松石抹额,较寻常少了凌厉,多了憔悴和慈蔼。
    靖安大长公主溢出一声轻笑,朝长女摆摆手:“.你惯常是伺候不了人的。你且坐着吃茶果,腾开位子叫你弟弟来伺候——放过我的汝窑杯子吧。”
    傅明姜身后的傅明伯,身形很胖,个子高高的,两腮的胖肉将眼睛挤得只剩下两条细缝,右臂胳膊藏在袖中明显无力,显得袖子空空荡荡像里头缺东西。
    傅明伯的面貌,与姐姐大相径庭。
    肥胖让人丑陋,同时,让人憨厚。
    傅明伯笑呵呵地埋着头,接过姐姐手中的药碗,墩的一声坐下。
    傅明姜扶着腰,换坐到距离母亲更近的榻边,笑着扯闲篇:“弟弟都二十一了,也不同他说桩亲事?”
    “前些日头,你姑姑从镇江来过,说翡娘及笄了,问我有没有打算。”
    靖安口中的“姑姑”可不是周家那唱戏的女人。
    是镇江傅氏。
    说是姑姑,却也不是生父傅清泉的嫡亲姐妹,是拐了好几个弯的堂姑,傅家人丁凋零,早在太祖皇帝伐门阀时就去得差不多了。
    对傅家宗族,傅明姜其实并不太重视——家道中落,又后继无人,母亲再抬举,如今最体面的也只是个三品布政使。
    “怎么不向上找?贵太妃族中亦有未出阁的姑娘,勤王的小女儿今年也及笄。”
    靖安大长公主咽下药,不急不缓道:“若非你们淘气,你弟弟的胳膊若是好的,他想要谁我都给他,论是大魏的公主、番邦的王女,论是卖的姑娘,我都给他。”
    说的是七八年前的旧事。
    阴沟里翻了船,明明是看场好戏,偏偏弟弟要混在里头假戏真做,谁晓得那根树杈砸下来,能砸到弟弟胳膊上?
    好好看场戏,反倒叫他们不舒服了好久!那夜之后,他们连日回京,提议的常豫苏被他爹拿藤条抽得脸肿了好些天;她也因为带着弟弟胡来乱搞,被母亲关了十日的禁足;薛晨没听说受了什么罚,但他娘向来重名声,应当也没得个什么好果子吃.
    论下场最好的,就是她家玉郎,没听说受了什么罚——公爹最是通情达理的,明明是那些下贱乡民的错,是那个贱女人放火烧山,弟弟胳膊筋骨被砸断,怎么能怪他们呢?
    傅明姜低头抿唇干笑了一下。
    靖安吃完药,便叫傅明伯去午憩,余下母女二人。
    傅明姜一边帮母亲擦拭嘴角,一边似不在意般漫不经心道:“.再过五六日,关北侯禁足就解开了,听说御史台又派遣了五人前往苏州府审讯韩承让,我看杜州决堤案确凿到观案斋来,不过是早晚的事。”
    靖安喜欢傅明姜动脑袋。
    否则这脑子里,装的全是那崔玉郎。
    “由他来。”靖安风轻云淡:“苏家一百余口,死都死了,就算是查到我观案斋,皇帝又能怎么办?杀了我?”
    靖安笑一笑,唇色泛白,眼底是笃定:“他那皇位都是我送上去的,难不成还能叫我为苏家陪葬?他倒是想,满朝的言官、文臣、武将允准吗?我若是去哭了皇陵,言语间漏出几分先帝口谕的蹊跷来史官怎么记他?要不要记他一笔‘来位不正’?——”
    靖安笑了笑:“那史书后人的评说可就精彩了徐衢衍绝不敢赌这一把。”
    靖安像一个细心教诲的老师,一点一滴教授着珍惜的长女官场之道、博弈之道、能屈能伸之道:“——只要不动‘青凤’根本,我同皇帝说两声软话将他稳住,也不伤什么面子。”
    这几日,她已想透彻。
    小皇帝翅膀硬了要飞,她是拦不住的。
    这波来势汹汹,对准的是杜州决堤案吗?不过是拿杜州决堤案当引子,小皇帝借御史台薛枭的血海深仇,要排除异己罢了。
    这些年,“青凤”已成气候,太祖皇帝打压下的江南士族逐步恢复元气,盘踞在江南一步一步蚕食皇权。
    徐衢衍只是懦弱,不是蠢。
    从三年前他欲加征江南赋税被内阁驳回,再到前年南北两榜之争,江南及京师士子中榜二百三十一人,剩余二十七名新科进士出身西北、东南、东北、西南.徐衢衍早已感受到不对劲。
    但他师出无名!
    他必须有个由头整顿官场,收拢皇权!
    “如今江南已被他开了口子,苏州府必定失守,必定还要另折几个‘青凤’的知府、通判去——这些是我赔给他的,我认账。”
    靖安气息不太稳固,却仍旧细心教导着傅明姜:“但京师的人,皇帝绝不能动——去年柏瑜斯接替柳家上任松江府知府,是皇帝力排众议强压下来的,袁文英来劝我,柳合舟之子柳环是个上不了台面的废物,与其帮柳家守着,不如放弃掉柳家,让皇帝如愿,再拿着松江府知府的筹码跟皇帝谈条件,让得用的人去更好的位置”
    靖安声音很低:“我本不同意,却架不住袁文英软磨硬泡,拿松江府知府换了他儿子入翰林的机会——如今看看!真是一着臭棋!”
    靖安强自撑起身来,手指从盅底抹了一把残留的茶汤,在边几上画了一个圈,再拿掌心擦出一个断口:“若是守紧松江府,不叫皇帝把柏瑜斯安插进去,江南就还是一个完整的圆,如今有了这个缺口,江南便会从内乱起!——本次杜州决堤案一役,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凡小皇帝没有柏瑜斯助力,他不可能以松江府为据点,让御史台在江南为所欲为、慢查细查!
    靖安狠敲边几,眯眼低斥:“京师绝不能退!就算是我去顶上,也不可放任火烧进来!——常家,我是要保到底的!”
    靖安病体残躯,言语间的血性亦不减半分。
    可惜,这份血性未曾感染长女傅明姜分毫。
    傅明姜坐在母亲身侧,低垂头,左手掐着宽大的衣袍,眼神空洞地定在那连绵不绝的蝙蝠纹路上。
    傅明姜思绪早已飘至千里之外:蝙蝠?蝙蝠不好的呀,据说一胎只能生一个。她肚子这样大,虽说太医笃定了只有一个,她却还期望着出个奇迹,若是能为玉郎诞下一双龙凤就好了。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