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980 - 第522章 老四新事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22章 老四新事业
    陈言音乐得眯起眼睛,日子实在无聊,照如今的事態,到处都动弹不得,估计要在这里住上一年。
    老头子说过,疫苗出来之前,不允许家里人出去。
    家里的老人太多,一旦被感染,不一定能扛过去,生化战对於老人而言,就是一道很难迈过的坎。
    “养鸡场不是养了不少鸡鸭,每天都要杀鸡宰鸭,乾脆你把活儿包下来,够你折腾的。”
    闻言,陈言音翻起白眼。
    想啥呢,杀鸡宰鸭,奶奶和姥姥们就指著这些活儿打发时间,別人都插不进去手。
    自己也不乐意干。
    张晓溪捏了下妹妹的脸颊:“你呀,正事不想干,家务活又不乐意干,又喊无聊,没有比你更难伺候的。”
    “没正事啊。”陈言音苦笑。
    “怎么没正事,炒籽料啊。”
    张晓溪坐下来,把脚搭妹妹大腿上:“生化危机,多好的噱头,黄金开始涨价,籽料也要跟进才行。”
    “籽料都不需要我出手。”
    陈言音拿出手机,打开籽料集市:“你看上边的標价,比之前高一些,都当成优质理財產品呢。”
    “也是瞎叫唤,一个想买,一个想卖,都出不了门,等这阶段过去,全面放开,价格才会猛涨。”
    “我打算放一批出去。”
    籽料集市上线一年多,陈言音没少折腾,第一阶段激活市场,前后扔出 10吨的和田玉籽料。
    在这之后,市场彻底活泛。
    陈言音费不少,大量回购和田玉籽料,如今手上有不少存货,打算等价格疯涨再出手。
    其实去年籽料就涨价不少,原本还会大幅上涨,结果官方找到玉龙喀什河古河床,放出来一批料子压价。
    怕一下子涨太狠。
    陈言音趁机大肆收购,就等著大行情来临,狠狠地捞上一笔。
    未来几年就是大行情。
    父亲的推断已经证实,生化战来临,接下来就是经济战,很多地区都会爆发热战。
    仅持有货幣是不保险的。
    资本肯定会转移,开始购入避险资產,黄金开始涨价,已经证明这一点,籽料如今也是避险资產。
    最少国內是认的。
    境外的资本也开始小规模入场,与喜好无关,只有利益关係,最近一年多,升值非常明显。
    陈言音的心態也在转变,以前收藏籽料是爱好,如今除了喜好,也当成金融產品,低买高卖不可避免。
    “换一种炒法。”
    张晓溪伸个懒腰,揶揄道:“有没有可能,把籽料搞成像股票、期货,或者比特幣一样?”
    “疯了吧您?”陈言音咋舌。
    沉默片刻,又说:“也不是没有可能,但非常复杂,需要以实物作为依託,由金管局统筹。”
    “把籽料实物存入金管局,依託资料鑑定的编號发行票券,票券可以在平台自由买卖。”
    “確实有很高的可行性。”
    “籽料本身就有价值,市场也认可,比特幣这玩意儿都能流通,籽料没理由不能流通。”
    说到这儿,陈言音又皱起眉头。
    把姐姐的脚推开:“单块籽料,尤其是高品质籽料,价值太高,市场流通比较小。”
    “发行票券,一般人也玩不起。”
    “那就需要拆开,把一件籽料的票券拆分成十份、百份、千份发行,压缩每一份的面值。”
    “这样一来,流通性大增,籽料的价值会在短时间內暴涨。”
    “甚至,私人也能发行。”
    “也不算私人发行,私人將籽料存入金管局,发行对应的票券,再通过平台销售票券。”
    “籽料的流通性必然大涨。”
    说到这儿,陈言音苦著脸:“很复杂,整套方案弄下来,比籽料集市还麻烦。”
    张晓溪点了下她的鼻尖,宠溺道:“刚才还喊无聊,给你找事情干,又怕麻烦,你呀,就是欠收拾。”
    陈言音悻悻,尷尬地挠头。
    “点子给你出了,做不做隨你,咱们恐怕要在这里待上一年,你要不怕无聊也无所谓。”张晓溪摇了摇头,起身就走。
    目送姐姐离开,陈言音蹙眉。
    干,还是不干?
    干成之后,好处很明显,能在经济学史上留名,家里储备的大量籽料,还会再一次升值。
    且上市之后,流通性更强,以后但凡有事,能快速套现。
    从阳台探出头,见张晓溪已经到门口,陈言音急忙喊道:“姐,咱俩一起干,把你的名字也写上去。”
    “我提方案,你完善。”
    张晓溪挥了挥手,加快脚步,陈言音赶紧喊道:“姐,咱不带这样的,拿我当打工人呢?”
    奈何,张晓溪理都不理。
    她可没空,掌管那么大的审计公司,事情千头百绪,不盯紧点,根本没法放心,哪怕在家呆著也要上班。
    陈言音又喊了几声,没得到回应,无奈之下,只能拿出笔记本,开始完善籽料上市的方案。
    其实跟公司上市没什么区別。
    忙活许久,丈夫带著闺女回来,陈言音立刻停下工作,逗著闺女玩耍,小丫头越打越皮实。
    正朝著小五的方向发展。
    陈言音还挺担心的,小五小时候那皮实劲,谁看了都头疼,得大姐、二哥和静姝三个人管著才行。
    闺女要这样,有得忙活。
    一边陪家人,一边做方案,日子倒也过得飞快,转眼就到 4月 8日,好消息传来,江城正式解封。
    短短三个多月,抖音得到迅速发展,用户量、活跃量上涨明显,连带著直播、带货都得到长足发展。
    最明显的就是,评估机构对抖音的市值评估一升再升,已经高达 1800亿美刀,超过 1.2万亿元。
    陈老二没少嘚瑟。
    自家是抖音的大股东,还有恒生、大地银行,都有部分股份,这笔投资的回报无疑是巨大的。
    这才开始呢。
    江城解封不代表生化战结束,抖音的市值还会飆升,尤其是海外市场,有著巨大的涨幅空间。
    未来妥妥的科技巨兽。
    想到这些,陈老二还有些头疼,家里的投资太多,尤其是新兴的科技企业,持股都不少,很多都是大股东。
    正因太多,基本无法管理。
    顾著这家,就顾不上那家,也只能撒手不管,只盯著財务,然后根据未来发展趋势拋售股份。
    像微博的股份就拋售不少,从第一大股东变成小股东。
    若非考虑到掌控舆论的价值,陈老二早就全部拋售,这些年市值跌太多,当初接盘的金融机构,后悔的想死。
    太坑人了!
    市值从 2017年 200多亿美刀跌到现在只剩下 77亿美刀,下跌的趋势还没止住,估计还要跌掉大半。
    陈老二都庆幸拋售及时,还是老头子看得长远,当初提了一嘴,自己才果断拋售,然后大力投资短视频领域。
    江城解封,各地復工的节奏明显加速,一切都在向好发展,欧美可不一样,轮到他们折腾了。
    如今外网最热闹。
    江城封城,欧美爆发,马上就朝华夏泼脏水,奈何陈凡、陈言音父女俩提前带节奏,脏水愣是泼不过来。
    反而他们自己先乱起来。
    从 2018年开始,到 2019年,国內就不断有网民到外网带节奏,如今全部应验,还怎么泼脏水?
    如今国內的网民在外网横著呢。
    碰上泼脏水的,立马一窝蜂地涌过去,各种骂声不断,说最多的,就是大佬美自作自受,遭报应。
    陈老二不关心这些。
    赚钱最重要。
    以熔岩喷布为例,价格一路上涨,从每吨 2万元,年初涨到 40万元,现在已经突破 45万元,且还在涨。
    一天一个价。
    口罩、防护服价格也都暴涨,还有呼吸机,现在已经涨到 40万元一台,之前一台才 13万元。
    “赚麻了!”陈老二感慨。
    两年时间,囤积无数,现在根本不担心卖不掉,只要有货,全球各地都有人过来抢。
    卖完库存卖现货。
    如今陈老二手上掌握著全球 30%的產能,机器一开,生產出来的就是一张张美刀。
    说是工厂,不如说是印钞厂。
    “这钱赚的,丧良心啊!”
    话虽如此,陈老二可没有丝毫愧疚,从小受父亲影响,在他的固有观念中,国外那些不算人,韭菜而已。
    在国外收割,唯恐不够狠。
    赚到钱,陈老二也不留著,全部用於购买黄金,对於美刀,他跟父亲的想法一样,越来越信不过。
    未来 10年、 20年或许都不会出问题,但更长远呢?
    不买黄金,根本不完。
    关键还源源不断地赚回来,相比事业,金融赚得更多,全球范围內的医疗股都在疯长,过两年一拋售,又是一大笔资金。
    “赚了钱,得才行!”
    陈老二苦著脸,赚钱自己在行,钱,真不在行,家里没有奢侈的风气,哪怕父母从不限制他们钱。
    就算最会钱的小五,无非就是谈女朋友,得了个“行走的三十万”的绰號, 4000万请教授做课题。
    至於老四,是会钱,但更像投资,买的玉石翡翠、各类珠宝都是赚钱的,其他方面的销都不大。
    跟其它富二代比起来不算什么。
    那些富二代又怎么比得上自己家?拔根腿毛都比他们的大腿粗。
    所谓富贵传家,三代而止;诗书传家,五代有终;耕读传家,十代方消;道德传家,千年尤盛。
    父母在这点上看得很明白。
    陈家有钱,超级有钱,却不会以富贵传家,家规上立的守法与慈善,要的是“乾净”二字。
    想了一下,把老三、小五喊来:“琢磨一下,生化战结束,又有大笔资金进帐,想一下怎么掉?”
    视线落在小五身上。
    陈言澈没好气:“看我干嘛?”
    陈老二揶揄道:“咱家就你一个会钱,这不向你请教呢。”
    “我……”陈言澈咬牙。
    论钱,谁比得上陈老二?他是过得不奢华,但他宠大姐、宠四姐,没少给大姐买古玩、给四姐买珠宝。
    还有大姑、小姑、晓溪姐,各种珠宝首饰,陈老二都是一批一批地送,那才是钱如流水。
    想了一下,陈言澈鬱闷道:“资金太多,除了大基建,就找不到其它去处,回头问问大姐夫,官方有什么大项目。”
    “確实如此。”
    陈言城微微点头,赞同道:“其实也不用著急,目前的形势,咱爸的分析很透彻。”
    “生化战之后,就是经济战。”
    “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经济低迷,官方肯定会启动大基建拉动经济,解决就业问题,到时跟上就行。”
    这也是必然的。
    经济低迷、產业升级、人工智慧等一些列的发展,必然会带来一个问题,就业率下降。
    那就需要大基建拉动就业。
    说白了,就是人口太多,未来科技解决不了当下问题,需要搞大基建作为过渡。
    要是西方世界,就没这个问题。
    他们的模式是,穷人就不不算人,谁会管他们死活,资本家把钱转入口袋才是正理。
    也只有咱们会考虑这些。
    “也只能这样了。”陈老二苦笑。
    钱多没处的痛苦,谁能懂?但事实就是如此,此次收割的收益非常大,必须给钱找个去处。
    要都是“元”,陈老二也不担心。
    都是美刀,就很蛋疼,反正他不相信美刀会一直强势, 07的次贷危机,要不是华夏撑著,美债估计就会崩盘。
    奈何当时需要稳定匯率、稳定出口等等,还有就是,当时国力也不允许跟大佬美翻脸。
    如今可不一样,未来更不一样。
    大佬美借债享受的好日子迟早要完:“再看看海外资產,你们有什么需要的技术、资產,使劲砸钱买。”
    老三、小五对视一眼,嗯嗯点头。
    没必要客气。
    钱是家里的,还没分家呢,陈老二在金钱上向来大方,不会想著自己多要些,別人少分些。
    兄弟是一体的。
    聊了一阵需求之后,陈老二又岔开话题:“老四要把和田玉籽料票券化,找你没?”
    说著,看向老三。
    陈言城点头:“提过一嘴,让我帮她开发交易软体,不是什么复杂的方案,等她的方案完善之后再开发。”
    “四姐是能耐的。”
    陈言澈扬起嘴角,打趣道:“懒归懒,干的事却不一般,籽料集市就足够留名经济学史。”
    “票券化之后,还要再添一笔。”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