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谁小鲜肉,我是天王 - 第654章 回国(3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54章 回国(34)
    沈言拿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对于整个北美娱乐圈来说,没啥影响,甚至不算茶余饭后的调剂!
    因为《燃烧》的北美票房才648万美元…
    压根没几个人看过!
    对那些好莱坞巨头来说,更是微不足道。
    当然好处还是有的,至少《爱乐之城》这个项目很多制片方都知道了!
    打听了一下,知道他是中国最红的男演员…
    但整体来讲,没啥变化…
    《爱乐之城》,歌舞片,而且是关于爵士乐的歌舞片…
    并且负责音乐部分的也是他自己!
    扑街!
    3000万美元铁定打水漂。
    另一方面,好莱坞虽然知道中国市场是‘未来’,但他们依然很高傲,最多也就给你个打酱油的角色。
    迪斯尼为啥非要做某部电影?
    它们不知道这玩意涉嫌rh?
    肯定知道啦,否则《钢铁侠3》里的某角色为啥要改名曼达林,而且找了个中东演员?
    到了某部电影,人家不装了:赚你的钱,老子还要侮辱你!
    然后被禁了!
    哦,沈言拿了最佳外语片,相比老美的冷漠——甚至没有几家媒体专门报道。
    国内在经过短暂的懵逼之后,分分钟炸开了锅!
    最佳外语片诶!
    虽然不是奥斯卡,但一堆媒体已经信誓旦旦说了‘金球奖是奥斯卡前哨奖,拿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基本等同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沈言的粉丝已经在微博刷榜了…
    怎么说呢,进入21世纪之后,内地电影第一个斩获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的电影…
    那沈言的影史地位…
    哦,a24立刻买了好几个通稿,甚至在《好莱坞报道》买下半个版面的《燃烧》收获的奖项——《供你参考》嘛!
    《好莱坞报道》光是一页的篇幅,就高达7.2万美元。
    半个版的价格是14.4美元!
    没办法,有些钱,必须得。
    可不能以为高枕无忧了…
    其实,今年公关力度最大的电影是《模仿游戏》,哈维在《纽约时报》上打整版广告,鼓吹自己是“本年度最佳电影”!
    甚至在评委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做功课——学院附近的商用场所,也沦为选战前沿:一家名为kate mantilini的餐馆,墙纸都被换成了各家海报,确保就近用餐的评委们,连吃饭时间都被包围。
    可惜,卷福之前发表了涉及种族歧视的言论——他用了涉嫌种族歧视的词语colored(有色人种)这个词…
    反正《模仿游戏》是没戏的!
    ……
    酒店,露天的阳台。
    清风拂过,旁边的湖面上波光粼粼,摇曳的月光中,映照出岸边房屋里的点点光亮。
    屋内,沈言跟热芭相视而坐,逐渐晕开粉色的迷离气息。
    红色的礼服,黑丝长腿…
    没有经过什么亲亲抱抱、磨磨蹭蹭的过程。
    才进屋,沈言就感受到了热芭急切的想法…
    反正沈言亲自实践了一下家具的耐久度,包括沙发、浴室、阳台…
    都还可以!
    “咱们明天去伦敦?”
    “…嗯,”沈言点头:“还有个英奥要参加!”
    “为什么英国电影学院奖叫英奥?”
    “由于难以撼动奥斯卡的霸主地位,所以一直都“沦为”奥斯卡的附属物——前哨战之一。不过这一战不容小觑,英国电影学院奖被称为“英国奥斯卡”,和奥斯卡采取相同的投票制度且奖项设置基本相同,也就是英国的最高奖。其地位应该和金球奖是差不多吧,比金球稍微弱一点,但知名度比较欠缺。
    不过,这几年,英国电影学院奖地位上涨…”
    “为什么?”
    “因为好莱坞有大量英国电影工作者!”
    热芭点头,然后又问了:“英国电影人?”
    沈言随意道:“雷德利·斯科特、克里斯托弗·诺兰、马修·沃恩、盖·里奇、大卫·叶茨、埃德加·赖特、汤姆霍恩、马丁·麦克唐纳,还有《猜火车》的导演丹尼·博伊尔…”
    “我只知道雷德利·斯科特、克里斯托弗·诺兰还有盖·里奇…”
    “那你总该知道我的偶像是谁吧?”
    “希区柯克!”
    “对,他也是英国导演!”
    英国电影人确实很厉害,举个例子,拿奥斯卡最多的男演员丹尼尔戴-刘易斯是英国演员。
    哦,拿奖最多的女演员是凯瑟琳赫本,拿过4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她是美国人…
    “那凯哥也一起吗?”
    “当然…”
    《燃烧》剧组总共才三个人过来参加颁奖…
    凯凯王不可能离开!
    ……
    金球奖颁奖典礼是1月16号,英国电影学院奖则是1月17号…
    就隔了一天!
    所以,参加完金球奖,三人歇了一晚,第二天就飞去了伦敦…
    沈言拿了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非英语片,然后…跟mk2的人碰了一面。
    金球奖之后,《燃烧》的欧洲票房有回暖迹象…
    mk2的人询问拿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把握。
    “这个你问一下a24的负责人…反正我准备再投200万美元用于公关!”
    “那就好…我会让他们延期两个月的!”
    “谢谢!”
    沈言虽然没有直说,但表态再砸200万的决心…
    已经够了!
    为了最佳外语片…已经砸了接近400万美元了,再砸200万,那就是600万美元!
    这要是再拿不到奖,简直是对奥斯卡的侮辱。
    对了,顺便还谈了《卡罗尔》、《丹麦女孩》包括《爱乐之城》的欧洲发行…
    沈言不是很想把发行权交给好莱坞六大其中之一,原因很简单:他们收费太高!
    25%的发行费…
    而且,他们也未必会用心做好发行工作。
    除此之外,《大人物》两部曲、《误杀》系列也交给他们试着发行…
    一个偏动作,另一个偏悬疑,尺度都挺大的。
    就是不知道欧洲这边能不能卖座…
    哦,聊完这些,沈言他们三甚至没有留在伦敦歇一晚,凌晨时分,直接赶飞机回了中国!
    没有体验在伦敦喂鸽子…
    主要是没时间,《人生大事》这边催得紧,王凯也有《嫌疑人x的献身》,热芭则有《麻辣变形计》需要拍摄…
    都很忙!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