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京1986 - 第412章 潜龙在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12章 潜龙在渊
    “赛高,500万赛高!”
    “太棒了,没想到奖金竟然有500万!”
    “好耶,又能攒500万啦!”
    电子邮箱项目组成员立马沸腾起来,因为500万日元的奖金,对于技术研发人员来说也是笔不小的财富。
    尤其是那些大学刚毕业就进入项目组的,差不多等于一年的工资奖金收入。
    至于500万以外,尤其是那笔高达5000万的大奖,普通员工可不敢奢望。
    竹下雅人前世是个打工人,自然知道他们的想法。
    不过青年也没想着纠正,告诉他们500万奖金是少数,大多数人都能有一两千万。
    等发钱的那一天,他们自然会知道真实数字,从而再次提高员工对公司的认可程度。
    见大家如此开心,竹下雅人也忍不住和大家开了个玩笑。
    “果然,无论是什么时候日元都最有魅力。”
    众人见会长这么温和,胆大的立马高声说道。
    “会长您这可说错了,你比日元还有魅力。”
    “哦,真的吗?因为我是行走的日元吧。”
    玩笑话不能说的太多,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过火。
    竹下雅人又应和了一句后立马重新严肃起来,先是咳嗽两声提醒大家,接着继续说正事。
    “除了奖金,公司还要在电子邮箱的基础上成立单独的公司,附属于星海网络。”
    “职位,就按照大家当前的职位进行排序。”
    虽然是星海网络直属公司,但在地位上并不算高,所以给大家升职也不会破坏公司总的职务体系。
    应该这样说,星海网络这家公司的地位就不是很高。
    未来确实潜力无穷,还是星海集团子公司之一,但在职位等级上和星海电子等集团孙公司差不多。
    并且就算是如此,也属于高抬了星海网络一波。
    不过这种日子注定很短,再过几年星海网络绝对配上它现在的位置,甚至会超出很多。
    “嗨,谢谢会长!”
    几位领头人很开心,怎么说也算是混成了管理岗,节省了数年时间。
    其余员工心情同样不错,因为成立单独的公司,预示着他们升职机会更多。
    怎么说也是公司成立时的元老员工,就算看在资历上也要提拔提拔。
    宣布完一系列奖励措施后,竹下雅人开始询问他最关心的事情。
    “电子邮箱什么时候可以正式上线?”
    “很快,不会超过2月份。”
    星海邮箱当下只剩下找bug工作,一到两周足以完成。
    如果不是星海集团的高标准严要求,甚至现在就可以上线。
    pc时代很多新成立的互联网公司都这样做,软件研发出来就直接上线,然后让用户帮忙找bug。
    “不错,但一定要注意,我们的电子邮箱是免费的。”
    “是,明白。”
    1996年,互联网软件行业还不流行免费策略。
    就连引爆全球互联网市场的网景,都走的收费路线。
    电子邮箱也是如此,各家都选择收费。
    星海邮箱一旦上线,将是世界上第一个免费邮箱,用户绝对会蜂拥而至。
    毕竟免费的东西,谁会不喜欢呢?
    “记住就好。”青年点点头,然后从沙发上站起,“那今天先到这里吧,我就不打扰大家工作了。”
    “是,会长慢走。”
    “嗯,下个月见。”
    竹下雅人刚结束对星海邮箱的参观,星海软件社长西村雅晴便迫不及待的找了过来。
    “会长,星海邮箱明显更适合我们公司,还是将项目转回来吧。”
    “我知道,请放心,会有这个机会的。”
    星海邮箱确实适合拥有星海操作系统的星海软件,可以提高星海软件在pc端的强势地位。
    但眼下,绝对是星海网络更需要星海邮箱。
    它可以帮助星海网络旗下子公司提高宣传能力,获得更多的优质用户。
    是的,没错,邮箱推广是获得网络优质客户的最佳选择。
    理由很简单,社会底层的收银员、理货员、清洁工……根本就不会用到电子邮件。
    只有大学生、白领等社会中高端人才,才会经常用到电子邮箱。
    这些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也更愿意尝试星海网络旗下的购物等软件。
    至于在星海网吧推广,估计只能吸引到大学生群体,以及少量公司白领,效果远没有邮箱好。
    “这,好吧。”
    听到自家会长的敷衍之词,西村雅晴故作委屈的低下头,随后拿出早早准备好的第二套方案。
    “既然这样,那我们单独研发出一套邮箱系统,总算可以吧?”
    “行,但只能在5月以后上线。”
    竹下雅人一下子就听出西村雅晴的真正目的,还玩鲁迅开窗那一套。
    但他并没有挑明,而是很干脆的点头答应。
    多一个竞争者也好,免得星海邮箱不思进取。
    此外,无论哪个邮箱取得最后的胜利,都是星海集团的胜利。
    星海集团有钱,可以轻松承担竞争中产生的浪费。
    安抚好西村雅晴,竹下雅人又接到小渊惠三的邀请。
    “怎么,师兄还是很低沉吗?”
    “是的,心情不是很好。”
    小渊惠三的秘书轻声回应,期盼着竹下雅人可以帮自己的上司走出心结。
    “那行,我先进去了。”
    “是,竹下会长里边请。”
    一进到茶室,竹下雅人便见到小渊惠三一个人在那里喝闷茶。
    “师兄,不就是没能受邀入职内阁吗?不至于如此。以后还有很多机会。”
    “我知道,就是觉得努力远没有幸运重要。”
    桥本龙太郎已经在11号就职首相,然后顺利组阁。
    意料之中,内阁成员名单中没有小渊惠三。
    他自己也清楚,但之前还抱着侥幸心理。
    希望桥本龙太郎能看在大家同属一派,并且他最后也给予支持的面子上,给他个好的职务。
    结果自然以失败告终。
    然后小渊惠三看着台上意气风发的桥本龙太郎,心情就抑郁了。
    错过这次,他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次实现政治梦想。
    青年也知道自家师兄看着之前不如自己的家伙上位心情失落,但他并没有直接出声安慰。
    他放下茶杯,换了个以询问代回答的方式聊天。
    “师兄,你觉得小泽桑他们会甘心吗?”
    “不会,小泽这家伙就是个破坏王。”
    小渊惠三和小泽一郎打过对台戏,因此他对其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
    这家伙师承田中角荣,安分不搞事什么的绝无可能。
    “师兄,你觉得美国现在会接受一个强势的日本首相吗?”
    “嗯,应该也不会。”
    小渊惠三迟疑了一下,但还是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田中角荣的下台过程,他可一直看在眼里。
    只要首相敢违背美国的重要指令,就没有能坐稳位置的。
    “那师兄你觉得,桥本桑能快速解决一团乱麻的国内经济吗?”
    “这个,我觉得桥本首相应该有机会吧。”
    小渊惠三不敢肯定,既希望他能解决又不希望他能解决。
    日本经济好转,对于整个日本社会来说是天大的好事。日本经济停滞,则对他本人是个好消息。
    不过总的来说,他还是希望日本经济能够好转,哪怕自己无法成为首相。
    面对小渊惠三的纠结挣扎,竹下雅人直接给出否定的答案。
    “不可能的,单单一个银行系统,桥本首相就无能为力。”
    日本的金融系统,尤其是金融系统中最重要的银行,早就有点半死亡的意思。
    除个别银行外,大多数银行的负债都超过了警戒线。
    一旦遇到大一点的危机,立马会有一批银行破产清算。
    死账太多,银行业已经半僵尸化。
    日本的有识之士自然早早发现了问题,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拯救措施。
    然而桥本龙太郎之前只是竹下派三号人物,党内威信不足,无法撼动既得利益集团。
    别说是改革银行业,就连改革弱势一点的保险和证券公司,暂时都做不到。
    接着青年继续往下说。
    “银行无法改革,企业也就没法变革,经济受累于整个金融系统和僵尸企业的拖累,注定难以走出荆棘。”
    日本的主银行系统,经济向上的时候非常好,可以带动公司的全面发展。
    一旦经济陷入停滞,许多盈利不强的企业就会拖累银行发展,进而拖垮包括银行在内的所有关联企业。
    所以不改变银行业的生态,日本经济就难以起死回生。
    “如此一来,对内发展不了经济,对外扛不住美国压力,位置便很难坐稳。”
    “而到了那个时候……”
    竹下雅人没有继续往下说,点到为止。
    反正意思已经到了。
    “我也知道这些道理,唉,只能静待天时了。”
    小渊惠三懂青年的想法,脑海中也有类似推测。但事关己身,他依旧难以做到平静对待。
    很多事,只有旁观者能做到淡然待之。
    “是的,现在就一个等字。师兄想想福田首相,不也是等到年纪很大才有机会吗?”
    大龄登上高位的福田纠夫,绝对是日本最倒霉首相之一。
    和田中角荣争夺首相时,被对手的皮包战术击败。
    等田中被美国人搞下去,他终于有机会登顶的时候,还要和未来的的大平首相签订密约。
    约定自己先干两年,然后在让位给大平正芳。
    当然,我们都清楚,政治的约定最不可靠。
    福田纠夫两年后反悔,找了个世界需要我的理由重新参选。
    他以为自己这么好的政绩,首相位置绝对是手拿把掐。
    结果第一轮,就惨淡结束。
    民治政治,能力从来都敌不过皮包。
    “说的对,我等。”
    以隐忍著称的小渊惠三,重重的点了下头。
    他要继续等待机会,不让自己的支持者失望。
    因为这一次他要是退缩了,不仅是自己的地位再难以维持,就连家族经营多年的选区,都有概率丢掉。
    要知道群马县民,对于他当年支持田中角荣不支持老乡福田纠夫的行为,可是有很大意见的。
    虽然都说日本政治世袭,但也有很多丢掉位置的。
    前世最知名的案例,就是田中真纪子丢掉田中家经营几十年的选区。
    当然,这一世不可能发生了。
    星海集团在新泻县有一系列的投资,足以帮助田中家将选区稳定到星海集团破产的那一天。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星海集团对对华客观一派的扶持。
    其实不仅田中家,大平家、二阶堂家等和中国有交集的政治家后代,也是青年扶持的对象。
    要知道,和中国交好可是他们祖先的政绩,是要写在家族重要事迹里边进行宣传的。
    因此继承父辈乃至祖辈地盘的他们,会天然倾向于交好中国。
    田中角荣女儿田中真纪子、大平正芳女婿森田一,都属于经典案例。
    说起来,当初中日邦交的过程中,田中首相等人真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做事。
    以大平正芳为例,家里被上千极端疯子围着骂。
    一个不小心,很可能就步入因对华态度遇刺身亡的浅沼稻次郎先生后尘。
    这样的家族,自然要坚决的支持,避免太过偏右的势力登台。
    “没错,就是要这样,笑到最后的才是成功者。”
    安抚了一番小渊惠三后,两个人聊起了医保事宜。
    “真的要进一步加强医保吗,可能会引起很大的反噬。”
    “没办法,政府没钱。”
    日本政府其实有钱,可以费更大代价维护好医疗体系。
    但如果想做好,最少要多费3%以上的财政。
    这么大一笔钱,投入到经济发展中可以避免数百万人失业。
    与这些可能的失业者想比,医保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毕竟一边是干什么都是主力的中青年,另一边主要是老年人。
    虽然看起来残忍,但谁都知道要怎么选。
    毕竟国家是暴力组织,主要目的是维持稳定,而不是救济会。
    “唉,好吧,但降低药价只能是权宜之策,必须制定更合理的医疗发展策略。”
    “嗯,我会在这方面思考的。”
    小渊惠三理解的笑了下,准备将这件事作为今后的一个重点。
    如果他能两全其美的发展日本医疗产业,确实更有机会走上舞台中央。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