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枭贼 - 第221章 韩平降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1章 韩平降敌
    李迢冒雨奇袭,烧毁草军一批攻具,确使义军人心大震。
    老将柴存亦向黄巢进谏,认为派主力西上与高彦、杨复光决战之事,应该慎而又慎。若围城营地空虚,被李迢趁虚袭破,后果不堪设想。
    “李迢守户之犬耳,虚张声势,无能为!”黄巢对诸将豪迈大笑:“本帅留下守营,与李迢对峙,管保其再占不到半点便宜。”
    “待主力破敌东还,就是取李迢首级之日!”
    黄巢的自信极大鼓舞了诸将,大家也意识到被烧毁一些攻具,算不上大损失,士气复提振起来。
    作为黄巢多年老友,皮日休却面露疑虑,议事结束后,私下求见黄巢。
    “巨天兄急于解决广州外援,为弟亦知其因由。义师数万人马,粮草物资,全靠岭南东道诸城供应。但岭南之利,仰给海贸。我军长久不能破城,各州百姓必起疑虑。”
    随着义师的进军,岭南东道已有过半州县在草军控制下,大多数都是主动归附。
    黄巢利用岭南汉人与胡商的矛盾,声讨李迢纵容番商欺压汉民的罪行,极大争取了汉家百姓民心,减少了抵抗。
    但各州百姓合作的前提,是黄巢确能攻破广州城,大举收拾那些胡作非为的番商,让汉家百姓享受到市舶之利。
    如果义军表现不佳,百姓很可能又倒向朝廷一方,甚至对落入下风的草军穷追猛打。
    “但广州地势卑湿,我军围城既久,染病者亦多。为何不拔营全军西上,一举扫定岭南西道?”
    岭南西道气候同样炎热,但由于多山的缘故,空气要干爽一些,不像粤江三角洲一带这样潮湿。
    “皮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黄巢捻须道:“我言语轻李迢,并非全不把他放眼里。城池未拔,全军撤走,人心易乱,李迢如水陆两道齐出,奋力追之,我军有溃败之忧。”
    “何况,全军西上,岭南东道百姓难道不会更生狐疑,认为咱们或要放弃攻取广州,挥师北上?我留下继续围城,方可令各州心定。”
    皮日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倒是为弟少虑了。只是岭南西道敌兵不少,交给年轻人能解决么?”
    黄巢这次的决策,是命朱温、孟楷、段红烟三大弟子一齐出动,率领最精锐的一万五千战兵,往岭南西道和官军决战。
    “杨复光在阉人里算能打的,要称名将,还算不上。”黄巢淡淡道:“至于高彦,不也是年轻人吗?”
    黄巢突然想起三国时,曹操在汉中与刘备对峙,曾大骂说:“卖履小儿,常使假子拒敌!吾若唤黄须儿来,汝假子为肉泥矣!”
    雷帅高骈也常使侄子高彦拒敌。
    黄巢亦不怀疑,高彦对上朱温,必落个化为肉泥的下场。
    朱温勇能振旅,谋可乱国。
    可惜这样惊才绝艳的少年人,并非他黄巢的儿子,甚至作为他的弟子也就短短几年。
    然则疑人亦用,才是成大事者本色。若只知道任人唯亲,事业岂能壮大?
    ……
    草军此番出兵,虽然黄巢三弟子一齐出马,但统筹全军之事,还是以善战多谋的朱温为首。
    朱温从潮州回来后,黄巢对朱存之事,深表遗憾,好言抚慰。
    此番令朱温掌大军出征,既是欲借朱温的复仇之心破敌,也是安抚朱温,表达对朱温的信任。
    朱温挥师如火,迅速击退了高彦派出来袭扰的人马,趁势沿粤江西上,连续迫降数州,在贺州弃舟从陆而行。
    杨复光和高彦已将岭南西道的兵力,以及北边来的援军,聚集在桂江上游的重镇桂林。
    朱温固然可以选择批亢捣虚,袭取更多州县。
    但草军转战这么多年,攻陷过那么多州县,朝廷已不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在意的是彻底解决问题。
    根据朱温的判断,他如果逆流而上转攻柳州或邕州,高彦、杨复光压根不会理会,甚至懒得发一兵一卒救援。
    他们的计划,就是在桂林一带布下有利于己方的战场,逼迫草军突破重重阻拦,与官军主力决一死战。
    典型的后发制人战略,谨慎且实用。
    现在草军准备结束流动作战,将岭南打下来作为根基,必须觅机和官军主力决战。
    朱温胸中的复仇之火,也让他迫切寻求和高彦生死对决。
    杀兄之仇,不共戴天,他和高彦之间必须分个你死我活,而且要尽快。
    黄巢相信朱温不会被仇恨冲昏头脑,更认为这种复仇锐气可用,才会令朱温率军出战。
    兵贵胜,不贵久,双方现在都希望速战速决!
    既然要再入险地,朱温必须越发令自己头脑冷静,预先算计每一种可能,并对军纪和军心严加督饬。
    由于孟楷和段红烟都表现出对朱温主导这次进军的高度配合,众将亦服膺于朱温的智勇,正是人心可用。
    但进军途中,却出了点问题。
    在朱温发起一次成功的突袭,攻克了高彦设在桂林外围山道边的数个堡寨之后。
    却得到一个令全军震惊的消息。
    都将韩平率部下千人叛逃,临走前还点火烧毁了一些草料。
    之前韩平被朱温鞭笞了一顿,想必是心生怨恨,才率军倒戈。
    事情的起因也很简单,韩平部下一些士卒喝了酒,突然凶性大发,跑去屠掠了一个村庄,杀了上百村民。
    军队不是菩萨,做出这种事并不奇怪。
    大战之前,也不好对自己人大开杀戒,一般处理方式都是诛杀几个带头的了事,也给百姓一个交代。
    但朱温认为,此前韩平被李逸突袭,险些酿成大祸。现在部下又如此不顾军令,逞凶作恶,足见韩平御下无方。
    韩平表示不服,认为职位上,咱俩都是都将,你凭什么这样训我?
    朱温气笑了,他本不是个好脾气的人,当即下令把韩平拉下去,当众抽了二十军棍,正好拿他立威。
    韩平被打得皮开肉绽,哭爹喊娘,越想越气,觉得分明是自己属于振衣盟派系,才被朱温刻意针对。
    极度的愤怒会让人失去理智,韩平也不顾会让尚让不好做人,直接拉着队伍投降了官军。李唐宾本来有意见,但也被韩平挟持了出去。
    韩平所部虽然纪律不严,但兵甲精良,平日里作战勇猛,也立过一些功劳。
    战前这么一支队伍倒戈,此消彼长,难免动摇军心。
    霍存倒是对朱温的智谋相当信任,贴耳对朱温道:“老大,该不是你的苦肉计吧?”
    朱温并没有马上作答。
    计策在战争中极为重要,但不可能任何突发事件,都在算计之中。
    这次韩平投敌,就属于朱温计划之外的突发事件。
    但霍存这句话提醒了朱温。
    朱温没想过对高彦用苦肉计,因为高彦精明绝顶,让人诈降几乎不可能骗过他。
    反过来说,高彦也很多疑。韩平如今是真降,高彦没法瞧出问题来,却也不可能对韩平全心信任。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如果能借这样的突发事件,依据情况发挥,未尝不能转祸为福。
    朱温沉吟少顷,眼中精芒骤涨,心内已有了计较。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