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 第645章 南部4州的未来定位
遍及全欧洲的战火,在1918年初,以德奥军事同盟的全面投降结束,使得饱受战火蹂躏的欧洲,进入了战后和平恢复重建时期。
大楚帝国远征军也进行了大规模的退役复员,在短短的半年多时间内,便退役了百余万官兵,有序的安置在欧洲和包括突尼斯在内的北非地区。
由此,在欧洲舞台上站稳了脚跟。
大楚帝国版图由此实现了皇帝郑国辉心心念念的领土遍布五大洲,七大洋最终梦想,再也没有任何遗憾。
与此同时
地处东欧的沙俄内部战火纷飞,惨烈的内战打成了一锅粥,
自从1917年11月,沙俄新政府正式在俄国建立了起来后,就迎来了国内的更大混乱。
迎接轩政府的并不是成功的喜悦,而是铺天盖地而来的各种敌人,叛乱此起彼伏,内战在全国范围爆发了。
这个新生的国家几乎从诞生伊始,就面临着夭亡的威胁。
内战爆发,当前的形势对于沙俄新政府极为不利的,各种各样的叛乱白军和外国干涉军相互勾结、范围遍及全国。
反对沙俄新政府的叛乱和外国干涉不仅数量多、范围广,占据了全俄大部分领土,并且从各个方向包围了沙俄新政府控制的莫斯科核心地区。
大部分的前俄军军官和尚有组织和战斗力的部队,都投向了新政权的对立面,组成了战斗力强大的白军。
新政府军队缺少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军官指挥和组织,使得军队组织涣散、纪律败坏、战斗力低下,无力镇压由军官、军校士官生、哥萨克军人这样的职业军人为骨干组成的白军。
加上英、法、楚、扶桑、美、意等协约国为扼杀新生的沙俄新政权,乘机进行武装干涉,积极扶植俄国反革命势力发动武装叛乱,使得内战更加混乱了。
然而,这些都不关大楚帝国的事儿。
大楚帝国只是派出了一个旅在多国干涉部队里打酱油,目前驻扎在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借口军火装备与后勤跟不上,不肯再往前进一步。
其他大楚帝国方面的主力部队,全都进行了重新整编和长时间修整,后续新增加的二十几个集团军临时编号全都撤消,只留下第1到第17集团军,共计140余万兵力。
在未来的6个月时间内,按计划还将裁撤60余万兵力,就是说再裁掉至少7个集团军。
大裁军基本上以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赴欧援军为主,这些征召士兵大多数已过了三年服役期限,基本实行就地安置原则。
早些退役的士兵如今纷纷转作了农场主,警察,基层官吏或码头以及工厂的工人,在欧洲本地扎下根来。
一般来说
大部分士兵都有几十到几百亩的军功田地,一些军官数千亩的也都有,主要安置在乡镇中。
愿意安置在城市中的可以得到住宅和铺面,普通士兵一至两间沿街铺面,数量不足的补偿城市附近的田地,这是一份稳定长期的收入。
再加上本人会被安置到不同的岗位,诸如警察,税吏,政府机构各部门文员,铁道,码头或工厂的工人,还能够得到一份薪水。
在战时管制的条件下
这些就地安置的军人家庭都会得到优先的粮食和物资供应,再找两三个当地女人成婚生子,日子过得美滋滋。
大楚帝国是一夫多妻制,在欧洲同样如此。
所以很多就地安置的官兵都有几个老婆,这不但解决了当地男女人口严重失衡的问题,也稳定了社会,吸纳了大量无业游民。
很多因为战争流离失所的年轻白人妇女,在这里找到了归宿。
从安置去向看
大楚帝国首要建设的就是色雷斯地区,保加利亚东部沿海七省及摩尔多瓦和克里米亚,这都是内定要拿下的地盘。
其中唯一值得争议的,就是保加利亚东部沿海七省。
这里与色雷斯地区相邻,而作为对保加利亚参与同盟国军事集团的惩罚,大楚帝国主张将其东部七省分割出去,与色雷斯地区连成一片,从而形成“大色雷斯”地区。
这一政策主张还没有在协约国军事集团获得统一认可,战后的巴黎和会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办,大楚帝国已经先行一步,对保加利亚东部七省沿海地区进行了复转军人安置。
不管咋样,先造成既成事实再说。
如此分割后,保加利亚将成为一个永久的内陆国,再也没有出海港口。
而大楚帝国拥有的大色雷斯地区,可以从爱琴海一直蔓延到黑海,向北与罗马尼亚接壤。
从罗马尼亚继续向北,那就是摩尔多瓦地区,而摩尔多瓦地区与奥德萨州及其他三州相连接,占据了整个乌克兰南部沿海地区。
大楚帝国的退役安置是以既定地区为优先,就是大色雷斯地区,摩尔多瓦及克里米亚地区,还有突尼斯。
1918年前两个季度的百万官兵退役,就是以上述四个地区为主。
从第三季度开始
本年度剩下的60余万退役官兵计划,有一半也是安置在上述四个地区。
剩下的一半约30余万官兵,计划分别安置在乌克兰南部四州,也就是敖德萨州,尼古拉耶夫州,赫尔松州和扎波罗热州。
这其中
尤以奥德萨州为主,计划安置一半的退役士兵,总数在15万人以上,因为这里不但是前苏俄重工业中心,也是造船中心和航运中心。
所有乌克兰大平原产出的粮食,80%以上都从敖德萨港口运输出去,这里也是黑海沿岸最大的港口。
大楚帝国托管以后,如今正投入数万奥匈帝国白人俘虏,对这座黑海沿岸最大的港口实施大规模改建和扩建,并且修缮道路和城市房屋。
奥德萨范几个港口已经被大楚帝国皇家内务府麾下的海外基金掌控,改扩建港口的资金,也是有这些皇家基金出资,还要新建大片的仓库群。
经过改建和扩建后,奥德萨港口将具备接卸八万吨散货船的能力,并建有专门的粮食码头,煤炭码头,散货码头及旅客码头,相比原来的运力暴涨三倍以上。
另一个重点安置地区是赫尔松州,这里是黑海沿岸的重工业中心,已经具备雏形,拥有全俄排名第一和第三的两大钢铁厂,本地还拥有丰富的铁矿石和煤炭资源。
这是赫尔松州能够成为重工业中心的基本条件,该州拥有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除了煤铁之外,还有铝,锌,铅,锂和银矿,更有其他丰富的矿产资源没有发掘。
所以在这个州,安置的官兵总数超过8万余人,排名第二。
排名第三的是扎波罗热州,该州的矿产资源极其丰富,但是工业发展还没有触及到,未来潜力极大,是典型的资源输出州。
该州计划安置的官兵总数约4.6万余人,排名第三。剩下的2.3万余人的安置在尼古拉耶夫州,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大平原,黑土地的农业州。
这只是远征军本年度第三和第四季度的退役安置计划,如今有超过百万的奥匈帝国和德国俘虏,依然在各处俘虏营中拘押,承担着大量战后的重建工作。
对俘虏的遣返一直也在进行,只不过进度很慢。
战后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国内形势也是彻底崩盘了,物价飞涨,供应短缺,饿死人的事情屡见不鲜,遣返并不是一个好去处。
留在战俘营里,至少还能吃饱肚子。
帝国方面对战俘营里的官兵,同样允许他们阅读有限的报纸,知道外界是什么样情况。
这种很大程度上
减少了战俘恶意对抗与不合作,这些战斧中有很多都是生活贫困的山地居民和雇农佃户,知道生活的艰难,在家的时候也不是顿顿能吃饱肚子。
有了百多万俘虏和百多万退役官兵的加入,大楚帝国占领区域的经济恢复的非常快,尤其农业大面积的复耕复垦,已经迎来了累累硕果。
到了6月底的小麦成熟季,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麦穗累累,一片金黄的丰收景象,无数的民众投入到收割中去,痛苦的战争记忆似乎已经远去。
按照帝国占领军的估计
7月的收割季中,共计约能产出650~700万吨谷物。
共收获冬小麦400.4万吨,收获面积12.83万公顷,单产30.3公担/公顷
其他还包括
大麦约34.1万吨,播种面积1.09万公顷,单产31.3公担/公顷。
豌豆约14万吨,播种面积1.3万公顷,产量11.2公担/公顷。
此外,冬油菜将收获6万吨,还有萝卜,土豆之类的作物,将迎来一个不折不扣的大丰收年景。
有了粮食,本地的治安也好,统治也好就彻底稳了。
在这个年代
经历过大饥荒和战争的双重蹂躏,广大的欧洲大平原饿馁遍地,盛产粮食的乌克兰地区竟然大面积的饿死人,说出来都不相信。
事实就是如此
早在沙皇统治时期,为了发展工业,进口大量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枪炮,为了满足沙皇俄国上层贵族的骄奢淫逸需求,所需的大量外汇都是通过出口粮食获得。
一个粮食,一个石油。
除此之外,沙皇俄国也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工业品和物资。
一直以来
在极度的压榨下,乌克兰广大地区的底层民众,始终处于饥寒交迫的生活状态,春荒时节饿死人简直是常事儿。
直到大楚帝国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
不但战俘营里的战俘能吃得饱,租种土地的乌克兰农民也能吃得饱。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这乌克兰南方4州开发历史悠久,又都是以大平原地形为主,黑土地产量高,村镇密集,人口也不少。
在战前
四州人口合计约有千万出头的样子,可是经过战争的浩劫和沙俄军队的就地征兵,再加上今年战争岁月的摧残和逃亡,如今也就剩不足700万的样子。
这其中,以妇女人口为主,至少有四百六七十万,主要都是乌克兰族裔,也有部分的波兰和鞑达人口。
乌克兰的黑土地粮食产量高,一直就有“欧洲粮仓”之称。
远征军退役官兵分到的功勋田,普遍执行的是“十税一”的特别优惠标准。
这些华人农场主将土地佃租出去,收六成租子,还能给乌克兰白人佃户留下三成,这已经不少了。
1万磅的收成里,能留下3000磅,这只是冬小麦一季的收获。
一家五六口人怎么都够吃了,不担心再饿肚子。
又有几十亩功勋田的华人退役士兵,战后一家可以耕种土地,那些拥有几百亩甚至几千亩的官兵,自己肯定就种不过来了。
雇佣当地白人农民,就成为可行的法子。
在战争结束后
也确实有一些本地大地主和贵族,返回了乌克兰南部四州,想要凭着往日的地契,继续过上高人一等的上层社会生活。
这些大地主和贵族很快就会被占领军带走,然后就彻底消失了。
对于这些沙俄时代的旧贵族和大地主,帝国占领军奉行的是坚决镇压政策,在其没有形成危害之前,就迅速的剪除。
看看当今沙俄的内战,就知道这些大地主和旧贵族的危害有多大。
他们能够凭借手中的财力和粮食,聚集起大量的无地农民青壮,内乱中造反的主力和骨干也是这类人,都不是什么好鸟。
将这一阶层彻底剪除,剩下没有多大见识的乌克兰农民就形不成危害,也组织不起来。
从6月底开始
总计30余万的退役官兵就陆续进入了乌克兰南部4州安置,从城市到乡村,到处能看到这些退役华人官兵的影子。
在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的规划中
乌克兰南部4州作为克里米亚和摩尔多瓦缓冲区,将会建立一个多民族共和国家,用于缓解沙俄新政府思想的冲击。
这里拥有700万乌克兰民众,陆续退役的华人官兵也将达到数十万人,今后还有一定数量的华人移民填充进去。
再加上有些奥匈帝国俘虏和德国俘虏,家中既无亲人,又无土地,无意返回本国,也会在上述四州进行安置。
与此同时
也欢迎英国,法国,意大利或西班牙人移民来此定居,形成一个多民族共和国家局面,更符合当前的形势。
至于在欧洲建立新王国,确实有人提出这样的动议,被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毫不犹豫的否决了。
那等于引火烧身,并且将整个欧洲的目光都吸引过来,使得大楚帝国与沙俄,英,法,美等国站在了利益对立面,使自己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想想看,在欧洲一群基督教国家中,弄出一个或几个异教徒王国,岂不是黑夜中的一盏烛火?
眼下欧洲唯一的异教徒国家奥斯曼帝国已经确定会被肢解,那么这个新异教徒国家,就毋庸置疑会成为下一个欧洲各国真正的目标。
那样做,何其不明智。
乌克兰的四州,今后不但是与沙俄新政府的战略缓冲区,而且还是一个吸引矛盾的靶子,也可以说是个火药桶。
大楚帝国在幕后主导,就可以牢牢掌握东欧焦点问题的话语权,进而参与到整个欧洲形势博弈中去。
这是一个切入点,也是一个杠杆,更是大楚帝国握在手中有力的武器,进可攻,退可守。(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