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 第804章 新的收购大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04章 新的收购大战
    山内博也看出了杨文东的决心,眉头微皱,这的确是他无可奈何的事情;
    任天堂是上市公司,大部分股票流露在外,如果有一个外部的雄厚资本在逐步收购,且不在乎成本的话,那也是他或者任天堂董事会无法阻止的;
    而且任天堂也不过就是一家制作游戏与玩具的公司,谈不上什么国家核心产业,日本政府如今因为美国企业打开不了市场而承受被污蔑不对外开放的名头,这个时候更不可能公开阻止一场普通的收购,任天堂也没这个资格让政府来管这件小事。
    如果不能阻止,那也就只能合作;
    过了一小会,山内博问道:“如果我们接受你们的融资,那除了资金,任天堂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好处。”
    杨文东笑道:“这第一自然是技术方面的合作,包括硬件与软件,我也知道你们在开发家庭游戏机,荣耀也是,未来虽然会是竞争对手,但如果我们软件互通,又何尝不可以是同盟?”
    固然自己是穿越者,但在一个领域,能不能稳赢原先历史上的王者,也是很难说的;再一个,这个市场极大,本身并非排斥性很强,所以也不会出现绝对的垄断;
    任天堂能够在八九十年代成为有些产业的王者,自然有他自己的能力;
    自己一方面投资,那等到90年代电脑游戏崛起之前抛售,就可以获得巨额利益;技术、质量方面的合作,也能保证自己这边能够得到一些好处;
    完全就是一举多得;
    山内博点点头道:“这方面的确可以。”
    他也不知道任天堂的未来,以及现在开发的产品未来会怎么样,如果能够与目前游戏界的前辈一起学习,那肯定也是有好处的;
    杨文东接着道:“第二就是渠道方面,你也知道我在美国的百思买,已经在美国差不多150个城市建了门店,覆盖人口数量超过1亿人,还都是美国的富裕阶层;
    合作之后,任天堂的游戏、游戏机,都可以获得不错的优质商铺位置,也会跟荣耀一起;
    在未来,百思买还会继续扩张,进军欧洲市场,你也知道当今欧美加起来,会有多大的市场吧?”
    早年亏损惨重也要坚持投资的百思买,在今天终于开始获得回报,包括华尔街之内的群体也逐渐看明白了杨文东的布局,也不得不佩服;
    虽然也有其他资本参与进来,但晚了几步,只要百思买不出现重大问题,其他人机会很渺茫的;
    如今百思买已经逐步开始扭亏为盈,下一步就是借助各国银行的资金,开始大规模扩张。
    “欧美生产的重要性我自然知道,我也很乐意能够与百思买合作。”山内博顿了顿,问道:“不知道杨先生,有没有考虑在日本建造百思买?”
    “日本这边本土超市产业发达,也有很多小型零售店,暂时不考虑。”杨文东摇摇头道;
    前世的百思买,在日本乃至内地都没有什么成绩,这里面的原因很多,最核心的还是因为人口密度的原因,使得亚洲人与欧美的购物习惯完全不一样。
    比如说最基本的生活超市,前世内地的超市都是在市中心经济发达区域,而美国的沃尔玛则是在郊区为多,这也是因为汽车保有量的因素等等。
    现在的日本,人们普遍的购物模式还是在家附近,而不是去一个远处的大超市,所以不适合百思买,甚至沃尔玛这种也不行,除非开到市中心,但这样成本就极高了。
    山内博道:“那是可惜了,如果能够控制一部分日本零售市场就好了。”
    “日本的零售市场基本上被几大财团垄断,外人是没什么机会的。”杨文东又道;
    东亚这边的零售渠道其实都是本土控制,比如香港,就是他控制的,原先历史上也是和黄与置地控制的,未来的内地,即使有了一个大润发,但还是被阿里收购了;
    当然,西方各国其实也差不多,零售市场跟房地产很像,外部资本很难发展起来,这也是为什么家乐福在东南亚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山内博思考了一会,道:“这样吧,杨先生,是否接受您的投资,我需要召开董事会协商一下,这件事我个人也做不了主。”
    “好,”杨文东点点头道:“如果我投资成功了,那我这边所持有的股票投票权,会交给山内先生使用,只要你这边运营不出现大的错误即可。”
    原先历史上的任天堂也是山内博的指导下才成为未来的游戏巨头,那现在自己自然支持,他也没兴趣来参与一个日本企业的内部争夺;
    反正权利也是法律赋予自己的,暂时也不过是借给山内博罢了,真想收回也很容易。
    “多谢杨先生了。”山内博连忙道;
    虽然自己目前的社长位置还很稳定,但很多事情在未来是不可预测的,如果一个大股东董事坚决的站在自己这边,那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好处;
    杨文东笑道:“好,那我就等着山内先生的好消息了。”
    如果任天堂不是上市企业,那自己想入股,难度不是一般的高,但现在就不一样了,即使其内部董事会不同意,自己也可以在股市收购股票,这必然让他们董事会没的选择。
    当然,这也是自己不求管理权利的原因,要不然,正常的董事会还是可以限制新来者的权限的,但自己的核心目的是经济投资,那就是完全没辙了,除非日本政府插手,但这也是不可能的;
    与山内博聊完后,杨文东返回酒店,对着集团驻日本的高层黄维德道:“后面跟任天堂这边盯紧一点,一旦有了新的进展,立刻电话阿英助理。”
    一个正常的商业合作,不太可能几天就能定夺下来,杨文东也不急于这一会,他也没有过度逼迫的意思,你情我愿还是最好的;
    所以,他自然不可能长期待在日本,反正日本与香港也近,时区也差不多,电话沟通也很方便;
    “是,杨生。”黄维德又问道:“杨生,总部这边也要求我在日本寻找投资机会,我们手中的日元也有不少了,除了东京四季酒店,我想问一下,这笔资金可否用于投资日本的地产。”
    “可以,你先试试吧。”杨文东点点头道:“等过个几年,我可能还会从香港总部调集资金来日本投资地产,你就先做个基础吧。”
    等82年的时候,香港地产崩溃,在这之前,他手中的很多物业也都会趁高价套现当然,一些优质物业那是永远不会出售的。
    另外就是即将到来的石油危机、黄金暴涨、电子产业大爆发等等,都会给他带来足够的资金,这些资金必然要有投资的方向,而日本地产市场就是一个最佳选择。
    在85年《广场协议》之后,日本房价一路绝尘的上涨,可到那个时候,大量资本涌入,再投资虽然也能赚钱,但就稍微晚了点,82年左右就开始投入,没什么太大竞争,就是最佳的时间了。
    “好的,杨生。”黄维德答应道。
    杨文东又道:“优先在东京银座,这里相当于香港的中环,未来价值必然极高。”
    据传言,小日子房价最高的时候,东京银座的一间小房子价值就超过300万美元,当时还上了日本主流新闻,因为一位三菱重工研制飞机的工程师,一辈子赚的钱也比不过女儿买一套房子几年时间赚到的
    当然,未来的内地其实也一样.这是地产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日本待了几天后,杨文东便返回了香港。
    时间已经到了5月份,香港股市依然一片繁荣,不过港灯与中华电力的股票,更是一骑绝尘;
    这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段时间,香港不少媒体大规模刊登看好香港工业的新闻,长兴集团也表示,将会在新界投资更大更多的工厂,配合港府的人员迁流计划港岛实在是太拥挤了。
    只是,长兴集团的一些高层也明确表示,如果在新界大规模投资,那最重要的则是电力稳定与水源稳定;
    水倒是好说,从内地引入的淡水也是从新界输入的,港府也表示会在新界建几个蓄水区;而电的话,因为发电牌照的独家性,就只能依赖中华电力了。
    同时,不仅仅是工业,连同香港的地产行业,也开始朝着新界、九龙半岛方向发展,对于大部分中产阶级来说,购买港岛的房子无异于白日做梦,那九龙半岛及新界就是最合适的选择;
    股市评论家们,也开始长期看好并推荐中华电力的股票,使得其股票价值暴涨,涨幅远超过其他股票的平均值。
    康乐大厦:
    方先名将一份资料递给了杨文东,道:“杨生,这是这段时间我们与包玉冈包生的合作记录,包生也是出钱委托我们在传媒上宣传中华电力的股票,从而掩盖他的资金流向。”
    “这个方法好是好,但会使自己的成本增加不少啊。”杨文东接过资料后说道。
    方先名笑道:“对,但是这样隐蔽性很强,不容易被发现,嘉道理家族现在可开心了,甚至还听说准备趁着股价好的时候扩股融资用来建新电厂,这可是给包生送股票了。”
    想要密谋一家公司的股票,有两种方法利用传媒,要么放出利空消息,打压对方股价,然后趁低收购;要么就反过来,放出利好消息,使得大量散乱资本进入,自己浑水摸鱼;
    前者成本低后者成本自然更高,但问题就在于太多利空的同时股票还不怎么跌,就容易引起怀疑,反而利好时期股价涨的厉害一点,不容易引起公司以及市场的察觉,有利于长期进行。
    不是什么收购都能跟杨文东收购九龙仓那样谋划数年,只要时间够长,那其实什么都不用做;而短时间之内,就必须采用一些手段。
    杨文东点点头道:“嗯,包玉冈的性格,是不会在意这点短期得失的。”
    前世的包玉冈为了收购九龙仓,直接将价格拉到天上去了,豪掷20亿港元收购九龙仓20%股票,将其市值拉到100亿港元.
    虽然最后惨胜,但也成功的弃舟登陆,对于包家来说,能够成功登陆是战略性的一步,多一点钱不过就是战术上的损失罢了,只要战略上成功了,那战术上亏了一点迟早能够赚回来。
    “包生已经收购了差不多了22%的股票,我估计还能再收购几个点,但应该到不了30%,除非中华电力发起融资,所以估计下个月就会正式动手了。”方先名又道;
    无论什么方法,暗中收购都是有极限的,因为股市上流通的有极限;
    一般上市公司,大部分还是在控股家族以及不少董事股东手中的,或许因为股价高而抛售一小部分,但一般不会很多;
    所以到了一定程度,就必然会曝光,然后开始真正的收购大战,当初的九龙仓也是如此。
    “那挺好的,我也想看一看这一战会有多精彩。”杨文东笑了笑,又问:“我们收购了多少半岛酒店的股票了?”
    方先名道:“差不多18%,因为相对来说,半岛酒店的流通股更少,且我们需要隐藏在幕后,所以并没有调用媒体资源,顶多吹捧了一下未来的旅游业以及酒店产业,但这是普适性的,没有专门针对半岛酒店。”
    “不急,我们动手会在包玉冈之后,等他动手了,嘉道理家族的核心必然会关注中华电力、”杨文东笑道。
    方先名跟着道:“说不定紧急的时候,嘉道理家族还会套现半岛酒店股票来资助中华电力,那我们可就更方便了。”
    “哈哈,也对,现在就等包生下手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时间很快到了六月中,包玉冈与杨文东在这之前也是多次会面,商讨具体事宜;
    嘉道理家族也成功上钩,觉得股价如今很高,于是,正式进行了一次扩股融资,不过不是很高,也就放出了5%的股份;
    但几乎在一天之内,就被抢光,甚至扩股融资,都没有引起股价下跌,稍微波动一下之后,仍然有大量资金入场持续收购,且一天高于一天。
    中华电力的股价大涨,也终于让市场觉得不正常,即使有什么准确性的利好消息,股价也不可能涨成这样啊,除非.。
    很多人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6月16日,包玉冈正式公布,已经持有中华电力29.3%的股票,成为最大的股东,也即将根据法律要求,进入中华电力的冬季会;
    一时间,香港哗然,所有人都明白,新的收购大战开启了。
    ps:求月票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