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我换嫁后,嫡妹悔断肠了 - 第149章 丈母娘救了梁靖一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惠侷促招呼道:“农家的菜比较简陋,不知道明歌你吃不吃得惯!”
    明歌看著桌上几个简单的菜餚,还有单独放在她面前的,撒著麻油的鸡蛋。
    脑子里浮现自己小时候撒泼不肯吃饭,舅妈就用燉鸡蛋哄她的场景。
    寧明歌脸一红道:“怎么会,舅妈的麻油鸡蛋味道可好了。”
    杜松柏干了一天农活,已经饿极了,拿起筷子招呼道:“明歌,我们边说边吃。
    你姨娘身体还好吧?
    怎么忽然来庄子上了?”
    寧明歌早有应对的腹稿,“姨娘在家好极了。顺天城出了一件大事。
    陛下准备开凿运河了。
    整个城里物价都涨了好几成。
    我来庄子上收点农產,运回顺天城看看能不能挣点钱。”
    万丰县不过是顺天城的附属,黄西村更是偏远闭塞,消息十分滯后。
    寧明歌的这几句话,完全不亚於一道惊雷。
    杜松柏紧张询问:“那周边的县城,今年可会要增添徭役?”
    寧明歌回忆前世记忆,好像是有那么一回事,“会,但是是有偿的。具体要看工部的告示!”
    朝廷增添徭役可是大事,杜松柏三两口塞完碗里的饭,“我去把这消息告诉村长,明歌你慢慢吃!”
    吴惠嫌弃地瞪了匆匆离开的杜松柏一眼,抱怨道:“什么消息不能明天再说。
    明歌你难得回来,就不能一家人好好吃顿饭?”
    提到一家人,寧明歌想到舅舅家的两个哥哥为何没在。
    寧明歌:“明哥、月哥怎么都不在家?”
    吴惠笑著解释道:“老大、老二都在县城买了房子,我们两个老的有手有脚,没道理去麻烦他们小的。
    加上山里的松覃林子要看,平日里我们夫妇都在村子里住。
    逢年过节就去你两个哥哥家住几天。”
    舅舅一家做事都十分务实,听闻这些年舅舅攒了点家当,替两个哥哥在县城开了两家铺子。
    一个兄弟一家。
    寧明歌:“家里的南北货铺子生意如何?”
    吴惠:“还算过得去。”
    黄西村一个村子的山货,都会送到县城的南北货商店里。
    只是万丰县到底一个小县城,比不得顺天权贵人家多。
    像木耳、银耳、香菇这样的山珍,在万丰县卖不上价。
    吴惠没有主动点破,寧明歌前世的第一桶金,就是来自舅舅家的南北货商店。
    黄西村攒下的那些山珍,在万丰县卖不出去,好不容易运到顺天又因为没有熟悉的人脉,被商贩压价的厉害,也挣不到几个钱。
    到最后舅舅杜松柏索性將东西攒著,每年送到寧家杜姨娘手里,算作她的贴补。
    姨娘每次总不好意思,会替舅舅一家准备不少布匹、砂这些作为还礼。
    寧明歌说明来意道:“舅妈,我这次来村子里,就是来收山货的。
    舅妈,我现在发財啦!
    手底下有一个顺天官家以外最大的窑厂。
    还拿下了码头的几块土地,將来你和舅舅的南北货商行,可以开到顺天码头去。”
    这些年寧家对於寧明歌和姨娘,说不上好也说不上话。
    嫡母有些任凭他们自生自灭的意思。
    父亲又是个眼瞎看不见的。
    可以说多亏了舅舅、舅妈的贴补。
    舅妈一口就拒绝了寧明歌,“你这孩子,舅舅、舅妈哪能要你的钱。
    你不知道,自从你嫁得好,不仅鬆了你姨娘心里的大石头,梁家还是个大方的。
    这段时间陆陆续续送了多少东西给你姨娘?
    你姨娘都写信来了。
    就你舅妈身上这一身衣裳的料子,拐著弯都得算到梁家身上。”
    寧明歌愣在原地,“舅妈你说什么?
    梁家还送了东西给姨娘?”
    就梁国公夫妇那偏心的样子,哪里会做这种事,唯一的可能就是梁靖。
    吴惠也意外寧明歌的不知情,“不是你特意关照的?
    本来姨娘也纳闷,那些东西照例都应该送到你嫡母那里。
    听你父亲说,你嫁的国公府的嫡子,是个有能力的。
    上次还给寧老爷送去了一张什么请帖,乐得他去你姨娘那里显摆了好几次。
    后面你姨娘陆陆续续也开始收到东西,这些难道不是明歌你让你丈夫准备的?”
    梁靖私下送东西给姨娘?
    寧明歌绞尽脑汁编著谎话道:“我在家里伺候公婆、拾掇手底下的產业,都忙不过来。
    也是我这做女儿的疏忽了。”
    她不好解释,嫡母为了拿捏她,家中一切送来的东西,都要从嫡母那边过遍手。
    寧明歌送回家中的东西也一样。
    只是她没想到,梁靖竟然私底下还做了这些。
    寧明歌打探道:“舅妈,姨娘信里都写了什么呀?
    她是怎么夸我相公的,回去我也给相公卖个好。”
    吴惠放下碗筷,回屋拿出一沓子信。
    寧明歌看著上面娟秀又熟悉的字体,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
    信上的內容十分驳杂。
    第一封信是寧明歌回门后没几天写的。
    上面写梁靖私下来信,追问姨娘自己的口味,她在葳蕤轩因为饭菜不合口味,吃得很少。
    寧明歌仔细回忆,国公爷年轻时行军作战,喜好大鱼大肉。
    寧明歌初到梁家的时候是不习惯,没想到梁靖不仅注意到了,还写信给姨娘去问她的喜好。
    下面一封姨娘说梁靖在松江出差,得了许多的上等丝绸,问明歌喜好什么顏色,並连带著给姨娘也准备了二十匹,姨娘准备转送舅妈十匹。
    寧明歌竟不知道,梁靖远在松江,还和姨娘通过信。
    后面还有三四封姨娘的信,姨娘给舅舅、舅妈分享的信笺中,字里行间都是梁靖的影子。
    他关心自己的口味,打听她的喜好。
    梁靖对她的心意,一点点溢出到姨娘那里,打消了姨娘一直以来对她的担忧。
    寧明歌看著面前的信,眼睛有些酸涩。
    吴惠打趣道:“天底下恐怕再也找不到一对关係这么好的丈母娘和女婿了。”
    按照顺天的规矩,杜姨娘根本算不得梁靖正经的丈母娘,他若真的只是面子功夫,就该去孝顺周萍这个嫡母。
    偏偏梁靖和杜姨娘相处得极好。
    吴惠打趣道:“爱屋及乌。你这相公真是提著灯笼都难找。”
    寧明歌笑了,“嗯,相公待我一直都很好。”
    寧明歌很想去敲开那个蠢男人的脑袋,问问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身份瞒著她也就罢了。
    关心、爱护她也瞒著!
    真是个锯嘴葫芦!
    ——
    此刻,去往黄西村的山路上,一群人正骑马夜奔,为首的不是梁靖又是谁?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