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青葱岁月 - 第16章 两位编剧上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止北电和中戏这类院校有文学系,国內很多大学都有这个专业系別。
    编剧也多半出身於文学系,按院校渠道找编剧,就需要联繫各校招生办,每个学校这个办公室的负责老师都掌握著大量人力资源。
    安茜即將就读北电,她可以找北电招生办的老师推荐些编剧人才。
    只是目前还是暑假,学校的老师还没上班。
    她一个准校生也没老师的联繫方式,找编剧的渠道只能另谋他路。
    除院校渠道,还可通过行业活动、电视电影节等途径找相应人才。
    只是这个方式目前不现实,被她pass。
    也可通过同行公司的推介获取人力资源,这个目前更不现实,也被她pass。
    那就还剩下两个渠道,一是影视工业网和传媒招聘网两个影视专业类招聘平台,二是到社交媒体和专业论坛发布招聘信息。
    安茜看了看招聘平台,发现上面的编剧千字报价,比华逸尘提的行情价要高出一截,很快就明白了其中存在平台中介费。
    目前资金紧张,能省则省。
    安茜最后选择了最原始的招聘办法,以“青葱岁月”为名称註册了贴吧、天涯、博客等几个社交媒体的帐號,然后在文档中擬定好招聘信息,隨后复製粘贴逐一在各大平台上发表。
    【影视创业小作坊,青葱岁月影视工作室,现急招两名编剧大大入岗啦!
    项目定位:短剧;预计集数:20集;每集时间:25分钟以內;影视类型:科幻悬疑。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现招:文本编剧一枚,分镜编剧一枚。
    酬劳:文本编剧最高千字50,分镜编剧岗位可邮件或见面详谈。
    地址:首都hd区西三环豪柏大厦812室。
    联繫电话:……
    邮箱地址:……
    qq:……
    附图:青葱岁月营业执照.jgp。】
    安茜看著各大媒体网站上,自己发布的招聘信息,她感到十分有趣。
    这可是她两世为人从没做过的事,也没想过自己会有一天干人事的活。
    按理说,工作室成立,理应先把人事、財务、前台等基配人员招聘好。
    但按华逸尘的话说:“项目能不能成都是个问题,等成功了,有较为充足的资金了,再招这些人也不迟。”
    安茜觉得这也有道理,便依了华逸尘的规划,在这部短剧成功前,工作室大小事务都由他们两人亲力亲为。
    人生第一次招工,让她还不由自主地有点紧张了起来。
    可看著贴吧、天涯和博客老半天都无人回应的情况,又让她感到有些气馁,“都这么没眼光的么?”
    在办公室等了好几个小时,平台消息没人回,电话也没人打。
    安茜一边查资料,一边写影视立项的章程,都快无聊死了。
    一道“咳咳”的qq声音,立马让她从办公椅上坐直,顿时就来了精神。
    加了好友,就见对面发来消息:“你好,是招编剧吗?”
    安茜眼睛一亮,终於有人上鉤了。
    ……
    华逸尘走进电梯,左手提著公文包,抬起右手按“8”楼按键。
    他这几天忙著章印的事,每个章印都要擬定很详细的工作室行为章程,表明这个章印十分明確的用途,才能通过刻章单位的审,再通过公安的备案才具有法律效应。
    这刻章的章程,比在工商註册工作室的章程材料要复杂多了,被刻章单位来来回回要求重写好多次,到今天终於是顺利把各种章拿到手了。
    他从公安备案完刻章后,安茜就一个电话打来,说有两个编剧上门了,让他回工作室见面,他也就立刻赶了回来。
    工作室办公区域,长条双边可各坐五六人的办公桌,靠窗的顶头有两名年岁不大,各都30岁左右的男人对坐桌前。
    桌前各放了一杯用一次性杯子倒好的茶,还有一份列印出来的小故事文件。
    安茜在和他们聊著,看华逸尘回来后,介绍道:“杨老师,李老师,这位是我的合伙人,也是项目製片人。”
    杨文斌和李博抬头看了看,各自起身和华逸尘握手。
    “华製片你好。”
    “两位老师好。”
    华逸尘和安茜都很年轻,但在行业底层混久了,两位老师並不以为年轻人打工而心生牴触。
    对於他们而言,替谁打工无所谓,按行价给钱就行,让自己能够生存下去才是王道。
    在安茜的介绍下,华逸尘也大概了解了这两位老师的经验之处,参与过《一双绣鞋》等悬疑剧的编剧工作。
    编剧也分层次,有统筹、总编和撰稿之分。
    统筹把握大方向,属於是编剧製片人,往往在电视剧与电影字幕上,会以联合製片人的头衔出现名字。
    总编在统筹制定的大方向上,掌握剧本的整体创作,是能在电视或电影中以“编剧”头衔署名的人,也是拥有剧本著作权的人。
    撰稿人,就跟网络写手差不多,码字写文本的人,这类人是行业链最底层,按字算钱,没任何版权分成与其它福利。
    以目前工作室的资金实力,也只能招撰稿人来搞创作了,总编和统筹档次的编剧不用考虑。
    “谈得怎么样?”他把公文包放另一张桌。
    安茜欣欣然地说道:“两位老师很有见地,我觉得我们双方会有一场很愉快的合作。”
    杨文斌圆脸,有一圈连巴鬍子,鬍子不长,很浅。
    听到安茜的话,他对这个小故事开口赞道:“科幻,这个题材属於是国內荒漠。
    提到科幻,就让人联想到特效。提到特效,就让人下意识觉得要高昂的製作经费。
    这份製作经费,也是让投资人和各大影视公司摇头的存在,才导致国內目前还没有科幻。
    安导和华製片的这个小故事,虽然只是低成本的短剧,但我从中看到了它的无限可能。
    我能想像到的就是,全程就只需提供那么几个特效就够,但並不妨碍它就是科幻的属性。
    加之故事的悬疑內核,这又是当下一个火热的元素。
    如此结合起来,或许这就是我们国內影视詮释科幻的一个方向。”
    李博,矮瘦身形,沉默寡言显得颓废的瓜子脸面相。
    他接过杨文斌的话,说道:“这个故事的场景少,更需注重悬疑性,人物又只有4个,那註定要从台词和场景细节及道具上下功夫来撑起故事。
    场景少,又悬疑,避免观眾视觉乾燥,就需要快节奏。
    可人物只有4个,按安导说又只要找表演水平一般的新人演员。
    那只能靠分镜语言来体现人物感,而非靠演员表演本身,然后再增加人物间的多重衝突拉开时长。
    这是我目前的想法,不知合不合二位胃口。”
    杨文斌情商高,不管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总之都有吹捧这个故事的嫌疑。
    李博很实在,把创作的想法一五一十都表达了出来。
    华逸尘也都看得出来,这两人都希望能胜任这个岗位,赚上一笔稿费。
    不过,能不能胜任不能靠嘴说说而已,还得实操。
    “这样吧,二位老师,我来给影视风格定个调,然后再一起实操一天,如果我们的理念能达成共识,那就合作愉快。”
    华逸尘废话不多说,转身就去办公室拿摄影机。
    安茜眼里泛起兴致,她看过华逸尘的毕业摄影作品,也知道华逸尘在hd区这块的gg摄影圈小有名气,但私底下还从未见过华逸尘实操,这让她心生期待。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