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青葱岁月 - 第296章 安华前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6章 安华前景
    周涛的主持依旧落落大方,一段开场白之后介绍起蒞临的重要领导和重要嘉宾。
    领导方面,有两校、广播局、电影局、电影市场监管办和文旅,以及如韩三坪、周宝林这类国企领导;
    嘉宾方面,多是导演、製片人、业內投资人,以及如光线传媒王长田和华艺兄弟王仲军、王仲磊这类拥有电影业务的影视企业主。
    影厅就100个位置,来的人不算多,比起华夏今典那场浩浩荡荡的灯光仪式实属小场面。
    但来的每个人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使得这场发布会的含金量看起来又显得十分高大上,非常上档次。
    “接下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安华院线的创立者,华逸尘先生,为我们揭开安华院线的面纱,一同展望它的未来蓝图!”
    隨著周涛的话音落下,现场响起较为庄重的掌声,仿佛在人民大会堂开会一样。
    而华逸尘身著一套整洁的蓝色西装,走上舞台后快步至周涛旁边,並接过服务人员递来的一支话筒。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媒体朋友们、以及行业內的各位嘉宾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齐聚於此,来共同见证安华院线的成立,我代表安华所有,感谢在座的诸位从百忙之中抽空而来,对此我深感荣幸,並表示诚挚的谢意。”
    四方镜头下,百双目光中,都聚焦在舞台上那阳光开朗,又有点气盛的年轻人身上。
    不少人都百感交集,如此年轻就干出了一条院线,这是前无古人的事,多少有点在见证奇蹟的意味。
    安茜则是一副神采奕奕模样,在台下与台上被灯光照耀的华逸尘心心相印的共鸣,跟满脸欣慰的刘晓莉一起为他鼓掌。
    “安华影院自06年五月份选址中关村广场门店施工以来,到当年九月份第一家安华影院开业,正式进驻数字电影行业。
    时至如今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期间又陆续在西单大悦城、王府井、望京、
    亚奥四个商圈分別建设了四家影院,共31块数字荧幕。
    於几天前的2008年1月31號,成功获批院线牌照,成为全国第十二条数字院线,也是国家数字电影政策开放以来的第七条民营资本院线。”
    华逸尘顿了顿,隨后接著说话。
    “在此,首先要感谢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感谢两校校方的帮助,
    对我这个学生的事业提供了大量技术上的支持,与相关人才资源方面的协调与助力,才能让安华內部得以有效运转与体系完善。
    也要感谢有关部门在安华建设中,提供的宝贵建议和意见,才造就了安华影院发展至院线的过程中,能够依规依法且並然有序的发展至今。
    还要感谢媒体朋友们,如首都电视台、国家电影网、太平洋电影网、总台周刊、青年报、时论报、新浪电影、搜狐电影等,在去年安华发展的过程中,给予了许多曝光和宣传,促进了安华在市场上的扩展得以顺利展开。
    最后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一个来自湖南小县城的彻彻底底的草根人物,有机会通过政策的引导,通过相关部门的扶持,在电影行业逐梦前行,展望未来。”
    “哗”的一声,全场响起一片掌声。
    被感谢到的两校领导、部门领导,以及在场的各大媒体记者们,尽皆予以微笑。
    华逸尘温煦著脸色,待掌声安静了下来,他接著讲述。
    “2005年中旬,国家颁布数字电影试行政策之后,国有资產转民营,国有市场资本化,行业內的企业家、影视人和行业外的投资者们纷纷涌入电影行业。
    彼时直至此刻,已过两年半有余。
    数字电影资本化市场发展这两年半以来,优秀的作品陆续诞生,其数量一个季度比一个季度递增;
    数字影院日益新增,数字院线的规模也跟隨市场的发展渐渐壮大。
    而院线规模的壮大,数字影院的新增,数字电影量级的递增,起始根源都是观眾市场的选择。
    只有观眾市场的扩大,才能造就如今数字电影行业愈发发达的局面。
    这无不说明,数字电影行业的潜力越来越大,其未来的广阔前景越来越清晰”
    校方领导、部门领导,包括王长田、王仲军和张艺谋、陈凯歌等人,听闻这番话都是轻点下头表示认同。
    05年的时候,传统影院1000家,数字影院可以当0来看待。
    经过05年下半年和06年的发展,传统影院增至1200家。
    增加的量多为行业政策开放后,资本入场布的局,等待数字电影的崛起后再转型,在此之前依靠传统影院先牟利和发展。
    到了去年07年的时候,传统影院的增量几乎可以不计,已经是停止发展的趋势,而数字影院来到了250家左右。
    而去年2007年国內电影总票房为33.27亿元,比06年的26亿增长了7亿多,增率26.98%。
    而这26.98%的增量,几乎可以说都是数字影院提供的。
    也就是说,07年传统影院总票房依旧是06年的26亿,数字影院总票房的7亿则占据了总体量超过4分之1的份额。
    这行情就很明显,数字影院正在吞噬並取代传统影院的过程中。
    只不过胶片电影的利益依然占据市场大头,眾多传统行业的资本不肯轻易放弃现有市场。
    所以才需要国家来推动,出政策出补贴来诱惑和吸引那些资本来转型,以及行业外的资本来入场发展。
    这总归也印证了华逸尘的话,数字电影行业的潜力越来越大,其未来的广阔前景越来越清晰。
    按照这个发展节奏来看,数字影院最多七八年就能全面替代传统影院。
    但在某些大佬眼里这个“七八年”太慢了,因此就在安华以及专利身上布了一个局,以图加速数字影院的发展。
    言归正传,华逸尘继续娓道来。
    “未来的广阔前景,其核心指向的是观眾市场的规模。
    如何打开观眾市场规模,这是所有影院方、院线方在目前的行业发展初期,
    乃至以后甚至是永远都要去考量和规划的事情。
    只有走进数字影院的观眾越来越多,影院的数量才会隨之递增,院线的规模才会隨之壮大,票房市场才会隨之上涨,那么拍数字电影的导演和电影公司才会与日俱增。
    这所有的环节都相辅相成,而核心在於观眾市场的体量。”
    在场的人微微点头,而有些人倒是有些感慨。
    曾几何时,谁能想到有一天会在如此高端的场合中,被一个年轻人来说教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行业的潜在內核?
    这是与眾不同的感观,亦是新时代中一种属於年轻人的新风所带来的心灵衝击。
    “在国家推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我安华也一直致力於尽些微薄之力,跟隨国家的脚步、行业发展的脚步,打开数字电影的区域性市场。
    而这,就是我安华影院、安华院线最独特的一点。
    就中关村广场那一家影院,经过一年零四个月的发展,通过商铺联动的运营策略,通过光影设计的高质量放映,带动起的区域性经济效益已经破亿。
    这破亿的经济效应,带来的是中关村广场就那一家安华影院,只有三个影厅,座位数只有450座,便提供了总计260万次的观影人次,对比同行同层次影院相当於五家影院的效益。”
    全场“哇”的一声,惊讶不已。
    “这么猛?”王仲磊讶异道。
    王长田道:“安华走的路线不一样,別的影院只宣传影院和电影,利益所得皆属於自己的產业体系,安华的经营策略则偏向集体多贏,核心目標是带动附近一圈的商业发展。”
    王仲军道:“把一圈商业链都带动起来了,那市场效应自然就会有所反馈,
    最终才让安华影院的生意这么火爆,当然也要算上他们那光影放映技术。”
    首都文化影视公司董事长,李黎皱眉道:“但问题是,带动商圈发展,肯定要付出代价,给钱给那些门店打促销活动,那电影票才能產生连锁反应。”
    “对啊。”王长田看了眼李黎,说道:“听说安华每个月几乎大半的利润都用来促进商圈的发展,搞他们那个联动运营,都已经形成一个圈的体系了。
    以资本的角度来看,赚来的钱吐出一大半去帮助別人,这好像是脑子进水的行为。
    但仔细想想,如果不吐出这一大半,整个区域性的商圈又怎会回馈给安华市场价值?
    或许,这吐出去的一大半都是商圈效应给安华带来的,安华实际上並没有任何亏损。”
    说著,王长田摇头道:“年轻人就是好,不被西方那套貔貅似的资本思想所影响,办起事来的格局比我们这些人可大多了。”
    李黎、王仲军和王仲磊哑然,脸色也有点黑。
    这王长由好似在点他们,说他们是貔貅。
    他们也不好反驳,原因是这王长田虽为同行资本,但跟他们不是一路人。
    从王长田过往的资本行为作风上来看,倒是跟华逸尘很像,讲究的都是合作共贏和多贏。
    王长由也確实不跟他们是一路人,就未来那饺子导演的《哪吒》,光线传媒是唯一帮助过饺子的资本,很多特效公司的助力都是王长田搭的线。
    “如今安华已成院线,会一直遵循区域性商业发展的模式,带动区域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是顺应国家针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战略,来多角度的推动数字电影行业观眾市场上的扩展,为这个行业持续做出应有的贡献。”
    隨著一阵掌声响起,华逸尘的话就此讲完。
    每家院线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就安华这个发展模式而言,市场潜力是巨大且可期的。
    那份专利不提,就如此发展情形,也让影视资本、製片人、导演和投资人们,都对安华院线有了一个独树一帜的评价。
    如果把那专利也附加上,那安华院线的发展前景就太广阔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