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青葱岁月 - 第324章 新的阶段拉开序幕
第324章 新的阶段拉开序幕
合作的五项说了两项,透露出来的情况跟自已没有切身利益关係的人,当做看热闹的同时也多少从中看清点行业即將会有所改变的形势。
而情况跟自己有切身利益关係的行业人士,则把两项合作表达出来的东西铭记与细品,试图解读到有利於自身更深的隱秘信息。
而当李洪昌拿起话筒时,在场眾人的自光又聚焦於他的身上。
“第三项,票房数据互通。
当下网际网路正在快速发展,国內的网民已朝3亿的规模奔进,线上消费的市场规模不容小。
其便捷性与及时性,也隱隱表明在这个时代的浪潮下,电影线上票务模块將是大势所趋的消费模式。
华夏今典顺应时代的发展,將於六月份开始,旗下所有影院会陆续接入安华线上票务体系,完善与整合华夏今典的售票运营方面的发展大框架。
通过线上票房数据互通的票务渠道,华夏今典与安华双方,將深入的探索与挖掘消费市场和电影市场,为观眾带来更优化的服务与体验。”
听到这番话,在场眾人没特別的感觉,只以为是一个很正常的合作项。
唯有叶寧等院线资本们脸色有所变化,在复杂的心绪中暗暗嘆道:“在票务网这块,华逸尘又在给自己增加筹码了。”
华夏今典的规模占据行业份额近30%,这样的体量加盟安华票务网,势必会给观眾市场的购票途径和习惯带来巨大的改变。
隨著安华自身发展起来后,这个改变的程度和影响会更大。
当大体量的观眾习惯於安华票务网后,发现票务网上没方达影院、大地影院的票卖,那客流就只会大批量的流入安华和华夏今典。
如此情形下,华逸尘也无需再用专利为筹码了。
为了引流和经营,他们只能顺应市场,主动加盟。
而华逸尘手上的专利,会让他更有主动权,凭此来找他们置换別的利益。
这对他们来说,又是一个打击。
安茜从旁了一眼,把那几位同行脸上的细微变化看在眼里。
不知他们联想到了什么,以至於他们的脸色稍有难堪。
如果让她知道同行们的想法的话,那她只能说他们没看到点子上。
1月份安华院线成立的发布会上,就有电影市场监管办的领导提问,问过华逸尘线上售票的监管问题,也提过让安华票务网成为官方制定监管標准的工具一事。
安华自前只有5家影院,能提供的数据和可参考的元素,远不够制定行业监管標准的范畴。
可如果把华夏今典旗下那70家影院接入,那海量的数据就足够领导们观察与定规了。
这才是这项合作的深层次意义。
只不过这不能明说,若说出来就等同於光明正大告诉行业,安华和华夏今典要在规范售票与票房统计上制定標准了,这传出去就会有很大影响,不太好。
安茜看著华逸尘拿起话筒,听他接著说第四项合作。
“第四项,优质內容合作。
针对这一合作项,安华与华夏今典,將联合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
共同推出一个数字电影扶持项目。
项目具体的扶持,我简单说几句。
如果有好的內容创意,我们可以帮你请编剧:
如果有好的剧本,我们可以帮你找导演並建组:
如有已有剧组,那我们可以给你投资;
如果有了成片,安华和华夏今典可以为你垫资宣发,且双方院线共同给予排片支持。
该项目旨在於培养数字电影行业人才,以及优秀的电影作品,进而推动与助力行业的发展,预计会在明年初推行。
届时,欢迎有梦想、有內容、有创新的製片人、导演、编剧等有志之士,前来找我们共同探討属於我们国家文化的电影艺术。”
“哗”的一声,全场响起了轰鸣般的掌声。
如何保证剧本质量、如何建组、如何找发行去宣传、如何上院线等等,这一连串流程才是电影创作与內容输出的崎嶇难关。
即便是大导都不能保证这一连串流程顺利进行,更湟论行业中下层的大批创作者了。
国家对数字电影有补贴,但补贴的范围在於拍摄与製作上的资金补助。
行业知名人土与一两家企业也有类似扶持,但也仅限於项目上的投资。
华逸尘说出来的这些扶持,可谓是从零到尾都给包办,这是史无前例的。
但凡被媒体传播出去,对於很多人来说,这个行业的上升途径或许就多出了一条捷径。
而能否激发出行业多大的活力,就看这个项目扶持的力度与成效有多大了。
但不管如何,两大资本联合起来为推动行业发展,搞出这么大一个好事出来,值得被大讚。
现场的掌声持续了很久,热烈之中仿佛是在庆祝一盛况。
两校的领导们,目光中亦是透露出满满的讚赏。
既是讚赏这个项目,也是讚赏华逸尘的为人。
这第四个合作项中,原本是没有他们两校的。
两家企业通过这场局达成了合作,具体合作细则事关两家的利益和发展,跟他们两校没任何关係。
只是在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在这个培养行业人才与扶持优秀作品的项目上华逸尘把他们两校拉了进来,把未来的一份行业贡献分享给了他们。
和上面的人在这盘局中给予华逸尘助力,他们原本就有文化政治资源上的收穫。
如今又得到了来自华逸尘的额外回馈,两校的领导自然非常高兴。
能力优秀者是为人才,能力优秀又懂为人处事者则是为大才。
王鸿海、刘立滨以及一票校领导,看向舞台上的华逸尘,欣赏与愉悦溢於言表。
全场的热烈反响,也让安茜欣然悦色,也只有她知道华逸尘的野心。
把两校拉进这个项目,既是投桃报李於两校的关照,亦是她和华逸尘为一个大目標做铺垫一一成立一个由他们说了算的电影奖项!
单靠资本力量是无法做到这件事的,让两校背景来背书的话,这个目標就有了成功的可能性。
而这个为行业做贡献、培养行业人才、扶持优秀作品的合作项,在她和华逸尘眼里就是推向这个自標的渠道与铺垫,
“第五项,发行资源整合。”
待现场安静下来,李洪昌公布最后一个合作项。
和之前不同,此刻的他看起来虽很郑重,但眼中却透露著一丝难以掩藏的激动。
好似这第五个合作项意义十分重大,让他这个资本也难以按捺住內心的浮躁。
“今年初,国家推出引进海外电影的放映政策,以激发当下数字电影市场为战略目標。”
在场眾人认真聆听,等著李洪昌的下文。
只是,国营老总、院线资本和大影视企业资本,却是忽然脸色一变。
前几秒还不以为意,懂政策的人都知道这个事,只当李洪昌拿官方话来开头罢了。
然而他们瞬间意识到不对,第五项合作是发行,开头就提到引进海外电影,
这是几个意思?
“在这里,诚挚地感谢广播总局、电影局给予的信任,以及华影集团的大力支持。
经由多部门交叉审核,並决定引进的五部好莱坞数字电影大片,《钢铁侠》、《蝙蝠侠:黑暗骑士》《功夫熊猫》、《机器人总动员》和《地心歷险记》,其发行资质交由我华夏今典负责。
同时,安华院线將作为放映技术的发行支持方,与我们携手合作。
双方將利用新的行业契机、新的行业资源,积累海外电影的发行经验,並起到推动行业发行方面发展的带头作用。
接下来,双方会全力探索、紧密配合,推动这五部电影在下半年逐步发行和上映。”
电影协会的人、影视资本圈在座的各位老总,全然色变。
即便位於行业上层的他们,在此刻也忍不住传出一片“噢”的惊呼声。
纵观行业发展至今几十年,海外电影的引进渠道就从未破开过口子。
从始至终,都牢牢掌握在国家意志下的华影集团手中。
而且,这么多年来,国內也没有放映过几部好莱坞的工业电影,多是文艺片和小眾片。
为什么会是这个局面,有什么文化政治下的原因?
此刻已是不重要,因为行业要变天了。
在年初,广播总局引进海外电影政策出现的时候,他们都不以为意,引进的大概又是小眾片,掌控权也会一如既往的在华影集团手上。
然而,李洪昌石破惊天般的说了这么个消息出来,可把他们的內心震颤得不行。
连续5部好莱坞工业大片的出现,代表国家对海外工业电影不再封锁。
海外大片的电影发行掌控权,破天荒的出现在了民营资本手上,权利下行,
这是史无前例的变化!
“行业即將发生巨变!”
协会主席吴岱弓老成持重地道,可他沉著的脸上也难以掩饰那抹震骇的神色华国有13亿人,市场蛋糕很大。
西方传媒控制下的一些杂誌上的意识形態输出,这种暗戳戳的文化战也在国內发生並持续好多年了。
不管是资本逐利也好,还是抱以什么目的也罢,打开国內影视市场进行文化输出一直都是好莱坞资本的目標。
只是国家一直不开放市场。
但是,现在开放了,还把发行的权利下行至民营资本手上。
这意味著什么?
好莱坞资本想要打开国內市场,就要求助於国內院线和发行资本。
这意味著,当今行业上至製片人,导演,下至一大批明星,一直以来都跪舔的好莱坞,如今要跪舔国內资本了。
如此逆转情形,就会造成国外电影节在国內的地位无限下降,国內的电影节在逆转情形的衬托下就会无限上升。
从而,实现国內本土市场走向繁荣的內循环,嚮往好莱坞的明星以及从业者也会越来越少。
因此他才有感而发,行业的生態要发生巨变了。
“这变化———属实没想到啊。”
国营老总方红喃喃自语,眼中有颓然也有感慨。
官司结果的推导错误,安华与华夏今典的专利合作,让他们有被拋弃的感觉。
现在更惊人,也是更受打击的事情出现,国家把海外资源发行权交给民营资本也不交给他们,这著实令人难受。
她也渐渐反应了过来,不由响起曾经有人说过的一句话:“国资企业只会仗著势大搞垄断,真正能带动行业发展的必定是民营资本!”
这句话就像一枚迴旋鏢,在种种情况突显国家把电影国营资源,彻彻底底转移到民营的形势下,让她及附近几位国营老总的心情十分沉重。
相比起他们,叶寧、侯志平等民营院线资本们,眼睛放出了光亮,目光的波动透著一丝愈发浓烈的激情。
国家开放电影海外市场了!
还把发行权给到了他们民营资本的手上!
虽然华夏今典率先拿到了这个权利,让他们十分羡慕,但又能理解。
从未出现过的好莱坞工业电影,如何宣发、如何定价、如何排片,华夏今典这个龙头扛起大旗、扛起责任带个头是合理的。
就算把这五部大片交给他们,他们旗下每家就那一二十家影院也搞不定这件事。
而且,事情的转机出现了。
数字电影行业发展至今,各家资本企业都是在探索中平淡发展。
而今因为安华专利的出现,导致其与华夏今典的官司所引发出来的风口,代表这个行业第一阶段的爭斗结束。
如果把第一阶段的爭斗命个名,可以把它称作领头人之爭,或是初步的行业標准之爭。
安华搞出个专利插了个队,手握放映技术的標准,贏了。
华夏今典作为行业龙头,和安华达成合作,也贏了。
然而,在官方製造的这个风口中,推动行业发展的大势虽已就位,但电影的质与量呢?
没有大片,没有足够多的数字电影,即便有风口浪尖的大势存在,行业也总归是缺少核心內容这一环。
就算把这场发布会传播出去,让很多人进入了这个行业,但电影不是说有就有,没个一年半载也搞不出一部电影。
如此情形下,海外电影就是替代品,用来填补风口浪尖上这份大势中的空白內容部分,以等待国產数字电影的崛起,
这一个阶段,是推动行业走向繁荣的一环,起码会有四五年甚至更久。
而在叶寧和侯志平等人心目中,这一个阶段就是行业下一步的发展核心驱动力。
“这是一个契机,也是国家推动下的行业走向。
行业发展三年,第一个阶段因你安华和你华夏今典结束:
虽然第二个行业阶段也由你们发起,让你们先行一步,但最后谁输谁贏那就说不准了!”
叶寧激情暗道,把手握了握,紧紧握成一个拳头。
海外电影发行权之爭!
新的行业阶段,在此刻拉开了序幕。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