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青葱岁月 - 第367章 杀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7章 杀青
    监视器的屏幕里,安导的状態鬆弛了下来,和吕中老师笑著对视一眼后,便离开片场走来。
    导演组的人见状,也明白戏拍完了,是否杀青就看安导的决定了。
    在这杀青將临的时刻,周晓文心有感慨。
    隨著市场的发展,商业化的气息越来越浓。
    不是说商业化不好,毕竟创作者或是资本的投资確实是要钱的,能够打开市场商业化的局面从根源上来讲是利於影视行业的。
    然而,商业化带来的利益诱人,促使很多同行变了初心,从而让创作出来的作品变了质,整个文化环境也越来越浮躁。
    就单拿韩流的偶像剧来说,自从被引进国內並大火,低成本高收益的偶像剧就成为了一个潮流。
    它带来的商业影响不止於都市题材,而是影响到了所有类型题材的影视创作方向。
    在这种影响下,就会看到各种电视剧里都会有爱情。
    武侠、神话、谍战、警匪、民国、歷史等等,爱情元素的比重越来越高。
    有的创作水平差的剧,里面的爱情莫名其妙,狗血得令人抠脚。
    为了所谓的商业化,为了所谓的顺应市场,把既定故事背景中本就不需要的东西强行加入进去,那就註定要放弃故事中原有的一些內核和內涵,从而就导致作品製作出来后有点不伦不类。
    这就是商业化带来的弊端。
    张纪中也深受此影响,把《神鵰》里的其余角色戏份占比通通下调,改编的重点全放在了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之上,让《神鵰》呈现出来的“侠”,比起《天龙》而言差之万里。
    张纪中这样的老傢伙都受到了商业化的影响,那整个行业里比他地位低的其余人更不用说了。
    就看现在的经典作品越来越少的情形,就能明白行业有点开始偏离原有的“用心创作”的轨道。
    商业代表快餐,快餐代表及时享乐,失去了回味无穷的韵味。
    可以预见的是,以往神仙打架的年代一去不復返,往后怕是一年出一部经典之作都是难得一见的景象了。
    庆幸的是,安茜这位年轻导演的出现,让他有了一份新的感观。
    就看这部《大唐仙侠传》,要艺术可以说处处都艺术,每个人物和每个剧情都是值得回味的;
    而要商业,也可以说从头到尾都商业,上千万的特效预算,各种法术和怪兽的新颖设计与设定,这全部都是商业化的东西。
    这部剧作品既没丟失我国文化源远流长至今的艺术內涵,也顺应了这个愈发浮躁的商业时代。
    而安茜是谁?
    除开是一位导演外,还是一位在行业里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资本。
    这就代表看,安茜的作品影响会很大。
    那么,若安茜在她那艺术与商业兼具的导演理念下,创作出来的作品一旦成功,那就是能改变或引领行业风向的。
    从去年的白玉兰晚宴中跟安茜交涉,直至如今的杀青时刻,將近一年。
    进了这个组,以他50多岁的年纪来看待这段时光里的旅程,倒也没想到能从一个20岁出头的女孩子身上看到国產影视的未来希望。
    当真是印证了一句老话: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大唐仙侠传》杀青!”
    “噢一一!!”
    听到安导的这句话,整个剧组爆发热烈的欢腾之声。
    韩明华隨周晓文起身鼓掌,为杀青时刻予以庆贺。
    总共3000多万的投资,拿3分之1的资金出来搞特效。
    这是他回国这几年以来,头一回接到特效投入占比最重的活。
    虽说安总和华总这两口子不差这点钱,但这样的项目资金分配比,体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其中的创作思想与艺术理念上,对影视视效的倾向力度大,很看重这一方面。
    行业內也有不少人注重视效,可往往不是受资金束缚,就是受到投资人的束缚。
    而安总和华总没这份担心与干扰,加之安总前段时间提过的“特效库”建立一事,让他看到了国內电影工业的希望。
    当然,仅是特效工业,其余不论。
    韩明华对此抱以期待,等待安总的下一个项目,希望能有更深入的合作。
    安茜看到剧组人员送来一堆鲜,不由对老师们提议道:“老师们,一起去送下吧。”
    李子衡微笑点头,接过一捧后,和其余导演组的人隨安导一起前往片场。
    作为一名影视摄影师,在香江混跡了那么多年,让他印象特別深刻的,就是进了一回周星驰的剧组。
    在別的剧组,导演组的人干完活就走人,很难对一部作品產生怎样的沉浸式感觉。
    毕竟在片场拍戏,场景和绿布等道具本就没有什么视觉效果,作为旁观者没谁会在片场就代入故事环境中去审视这部作品,往往都是在幕后做审查、调试工作的时候才会走进故事中。
    周星驰的剧组,其中氛围就与眾不同。
    在周星驰的带动下,他那个剧组现场的氛围,就仿佛是一个故事世界,剧组的人就像是故事世界中的角色,一举一动都让会让人代入故事中去观察事物。
    不知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受,但走进他的剧组就仿佛走进了戏里,很神奇。
    所有香江的导演所领导的剧组,只有周星驰能够做到这一点,人格魅力非常强大,引导著所有干活的人都能够体会一把什么叫“人生如戏”。
    但现在要加一个人,那就是安导。
    从在横店拍第一场乔振宇的戏开始,隱隱中就让跟戏无关的人去对故事做思考。
    这样的感观就很奇妙,也说不清楚是从何而来。
    然后把安导跟周星驰做对比一看,就能察觉到两个人的共同点。
    虽然两个导演走的路线截然不同,但构造出来的文学世界都具备一个特性,那就是把最深次的东西压住不释放,让人有所察觉得到但又没人弄得清楚。
    就如同《大话西游》,只看表面以为就是爱情故事,到最后紫霞仙子说至尊宝像一条狗,直接点明了这部电影压根讲的就不是爱情,映射的东西层次很深。
    但这个很深的东西,周星驰在他的作品中从来不提,从来都不解释。
    反观安导的《大唐仙侠传》,和周星驰的创作特性一样。
    剧中九个角色的剧情不搭嘎,互相之间没有连接,就跟单元剧似的,不像连续剧。
    若要把单元剧搞成连续剧,就要用“一条链”把剧情给串起来。
    只要懂剧本或懂镜头的专业人土,看过《大唐仙侠传》后都会有这样的一个思维和思考,去找这条链。
    然而,谁特么能看透这个故事人文环境的底层逻辑是“龙生九子”?
    谁特么能分析出“龙生九子”映射的是整个社会?
    谁特么又能透析出故事是“龙生九子”代表的是社会底层发出的吶喊,得到上位者的呼应的这么一个艺术框架结构?
    安导如果不说,他们导演组的人估计一辈子都看不透。
    但就算安导不说,他们也有会一种冥冥之中的感觉,去寻找刚说的那“一条链”,去挖掘这个故事的底层內涵。
    就是这样的一个感观,才让他们在剧组拍摄过程中就愈发沉浸在故事中,得到了跟在周星驰剧组中一样的感受。
    这样的艺术思想下缔造出来的作品,就像周星驰的作品一样会造成两个结果。
    喜欢的,会將作品奉为神作。
    不喜欢的,会对周星驰之以鼻,说作品是垃圾。
    而在他眼里,安导又比周星驰聪明一点,那就是作品的商业化同样突出。
    即便看不懂这部剧作品的终极內涵,光看大费下的特效、法术、场景,以及男主最后封天的爆点,也可以看得很爽。
    这也是资本实力和资源渠道差异下的区別,毕竟不是哪个导演都能拿出占比颇重的资金去投入特效设计,也不是哪个导演认识龙瀚海这位资本,让其公司拥有的国內顶尖特效团队腾出空间来全心为其服务。
    总而言之,在他的心里,安导的导演潜力非常巨大,不仅拥有像周星驰那样很是独特艺术风格的思维与思想,把作品播出来就能知道导演是谁;
    在青葱岁月和安华的商业版图加持下,还拥有少有导演能触及到那个层面的商业思维,给作品注入艺术性之后再在表层附加一层照顾到观眾市场的商业化元素。
    这样的情况下就能预见一个结果,那就是看得懂作品的人会將之奉为神作,而即便看不懂,也会视之为优秀的作品。
    这样的创作方式就非常完美。
    “二位老师,辛苦辛苦。”安茜拿著递给吕中、刘松仁。
    “朋友们,辛苦了。”华逸尘把递给乔振宇、杨蜜等人。
    周晓文等导演组的人,也各自把递给其余演员。
    “谢谢导演,谢谢製片,谢谢各位导演组的老师们。”眾人笑著回应。
    华逸尘大手一挥,朗声说道:“明天再收拾,全体都有,回酒店参加杀青宴!”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