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青葱岁月 - 第384章 炸裂场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4章 炸裂场合
    早在去年的时候,安华影院收穫了两项荣誉。
    一个是影协颁发的“特色文化优质放映奖”,行业级別的荣誉:
    一个是文旅颁发的“先进文明影院”,面向整个社会的荣誉。
    至於国家级別的荣誉,去年也申请过,投递过资料,只是没有回应这也正常,毕竟去年的安华就一家影院,专利也没落实,离国家级別的荣誉资质差很远。
    今年安华人事部的人照旧申请各种荣誉,这也是一家企业的常规操作,属於是得之有幸,没得也无所谓。
    影协和文旅的荣誉,和去年一样,在今年年中就颁发了。
    影协那边,最终被大地院线拿下了今年的行业级文化奖。
    文旅那边,最终被华影新干线这家国企拿下了今年的社会级文化荣誉。
    应该有“雨露均沾”的考量在里头,去年拿了双奖的安华在今年一个荣誉都没落著。
    不然的话,就安华专利落实,又通过官司舆论造势带动行业发展一事,不跟国企去比,但怎么著也比大地院线的势头强得多。
    但也无所谓了,有了行业和社会级別的双奖,华逸尘在荣誉方面的目光自然更在意的是国奖。
    但国奖的竞爭太过激烈,不像影协和文旅颁发荣誉方面,大多荣誉的竞爭范围都只在民营圈。
    而数字院线的民营圈也就七家,这就没什么竞爭势头,没有院线在荣誉面前爭得过拥有创新专利的安华。
    国奖不一样,面向的是全国文化单位与企业,包括事业单位,包括政府文化机构。
    华逸尘此前不抱太大的希望,在年中把这事放下后就跑去各地发展院线去了直到前段时间接到受邀与会的通知,他对此抱有的希望也不大。
    然而,前几天在发行风口上经过再次被算计,获得国奖的希望仿佛从天而降,让他有了盼头。
    华逸尘不知这是不是安茜口中的“大礼包”,只是心中燃起的希望很大,总归也要去一趟会场看看情况才知道。
    央台大楼的会展厅,是这届“国奖”的会场所在地。
    不在酒店,也不是什么奢华的地方。
    选择在央台大楼,或许是一种文化低调又有內涵的詮释。
    华逸尘和安茜刚入会场,顿觉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全国有多少省和直辖市,现场就有多少个代表团。
    每一个代表团,由各省的省级文旅局、广播局、电影局、电视台等文化单位人员组成。
    这—妥妥的全国文化圈会聚一堂的局面。
    华逸尘和安茜相视一眼,缓缓收回眼神中的惊骇。
    此前入会的时候,发行放映协会全员大佬的场面,已是属於行业顶端链。
    但那“顶端链”放在眼前这场面,又是那么的渺小。
    全国34省官方文化圈聚在一起,这个景象看在华逸尘眼里,他觉得可以吹牛逼吹一辈子。
    换做是古代,就相当於三省六部中“礼部”,会聚天下掌握文化资源的士子於一堂。
    太炸了!
    华逸尘甚至有一个遐想,若是把这些人脉全握在手里,那自己是不是就无敌了?
    当然,想想也就罢了。
    眼前这局面不属於行业层面了,且远远超越了文化行业的界限。
    只能说,还得是“国奖”牛逼,能把这么多“文化官员”召集过来。
    “华总。”
    “李总。”
    除了各省领导代表团,还有民营文化產业的企业主。
    然而,华逸尘放眼一圈,数字民营院线就只有他和安茜代表的安华,以及李洪昌代表的华夏今典两家。
    五家国营数字院线的老总倒是都在,但万达、大地那些院线老总就没看到人影了。
    这说明,以那些院线目前的发展资质,没有资格出现在这个场合。
    念及此处,安茜心中浮现一丝激情,又生出些许感慨。
    起初和华逸尘创业的时候,一个江西的本地影视频道都难搞定;
    后来在跟蔡艺农对垒的时候,王仲磊的现身促成了一场和局:
    直到搞起了安华,借两校的势让江西台正视了他们,促成了青红中天的战略合作,同时也甩开了王仲磊这个层次的资本;
    然后又对手转换,成了院线这类重资產资本;
    到专利落实又在前段时日入会,在协会中的领导之下坐在一桌,算是彻底落实了他们奋斗三年的行业地位:
    但情势发展得太快,没多久就出现在了这样的一个场合,忽然有一种登顶的节奏。
    安茜很快回神,略带尬笑地摇了摇头。
    他们就是来参加个颁奖大会,这一下浮想联翩的,想多了。
    也是没见过这样的市面,让她情不自禁的遐想。
    除了认识的几家院线老总外,还有几位文化圈不熟但认识的存在。
    就比如郑晓龙,军区总后勤部出身的大院导演,和同为大院导演的几个同伴作为嘉宾出席这个场合。
    “郑导。”
    “安导,好久不见。”
    华逸尘和安茜打了个招呼,郑晓龙也很是热情,介绍同伴们相互认识招呼了一番。
    两个人倒是没有跟这些大院子弟结交的意图,但打个基本的招呼认个熟脸还是有必要的。
    京圈的利益网牵扯太多,国內不知道多少家文化企业与之相连。
    若是他们以后互相碰上了,有了个熟脸起码不会被莫名其妙的针对。
    除了这些人外,还有广东电影集团、海南影视传媒等传统院线代表,以及首都电影厂、上海电影厂、西安电影厂、xj电影厂等各大事业单位。
    有些是纯国企,有些是民营资本入股的合资国企。
    这些人和这些企业代表算是同行的话,那其余大部分的来宾就都是正儿八经的领导了。
    华逸尘和安茜隨李国昌坐一起,附近还有国营的数字院线、国营的传统院线老总在,他们这个圈子算是同一个文化领域。
    刚坐下,前头有个中年人就扭头过来打招呼:“华总你好。”
    华逸尘虽然不认识此人,但在这个人人是“神仙”的场合中,也不知道冒出的是哪个“神仙”,他便客客气气地握了个手。
    经过一番自我介绍后,他才明白此人的身份,是无锡国家数字电影產业园的负责人。
    虽然“国奖”年年有,但不一定就落在电影文化方面。
    上一个电影文化方面的“国奖”,还是2004年颁发的。
    荣誉名称叫做“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被列入《国家“十一五”
    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专项荣誉。
    这项荣誉的获得者,就是无锡国家数字电影產业园。
    也就是说,眼前这人是国內电影文化领域中,唯一获得过国奖的人。
    2004年,资本市场都还没开放。
    这家產业园,是为国家推动行业而成立的数位技术研究基地,是家国企性质的科研型技术园区。
    简而言之,到目前为止,数字电影行业还没有民营电影文化相关企业拿到过文化类国奖。
    “我预感华总此行会有收穫。”
    “感谢领导吉言。”
    华逸尘笑容满面,倒也没想到这位领导特意扭头过来打了个招呼,就是为了说这么一句话。
    但话说回来,无锡国家数字电影產业园搞的就是电影技术创新、数字设备研究与革新,不然获得的奖项也不会叫“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
    兴许是过来人的经验,他安华的专利也算是创新与革新,或是同类相吸,才让这位领导说了这么一个预感。
    但真是这样吗?
    安华能从34省文化单位,加大片国企爭锋中杀出重围斩获国奖吗?
    华逸尘来之前还没那么激动,但来到这个“炸裂”的场合突然就激动倍增。
    在他的认知中,纵观影视圈全领域,有什么奖能比在这个局面中获奖更给力?
    就看主席台上文化和中宣两部,这两尊大佬亲自主持,就问这奖的含金量有什么奖能比得了?
    这时,华逸尘只感到手背上有手覆盖。
    他偏头一看,是安茜的手放他手上,示意他不要那么激动。
    华逸尘挤兑了她一眼,眼角浅浅地笑著,好似在说:“你不也一样激动?”
    安茜细细地“哼”了一声,和他互相打趣地相望几许。
    即便他们是两世为人,这个场合中的荣誉也是他们上辈子触及不到,更是层次不够而没有听过的存在。
    两人对视的眼神中,各都爆发出对於未知荣誉的强烈渴望。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