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青葱岁月 - 第387章 行业的格局悄然发生了改变
第387章 行业的格局悄然发生了改变
会堂之上那明亮的灯光如星光照耀,几家官媒摄影机的镜头也转向而来。
在场同行和许多领导或偏头或扭著头注视,轻声的阵阵祝贺声淹没在掌声之中。
华逸尘的双手紧紧地著,兴奋到极点的情绪让他的身体反而更加紧绷,仿佛一根被拉到极限的弓弦。
儘管此时正值大冬天,但他的掌心却不自觉地渗透出些许薄汗,这是他內心激动的真实写照。
“上去呀。”
耳边传来压抑著喜悦的小声催促,声音里带著一丝急切,是安茜看到华逸尘迟迟未动的出言提醒。
华逸尘这才猛然回过神来,可身体却像是不受控制一般,机械地、下意识地站起了身。
全场人都坐著,就他一个人站起来,这份视野下传达而来的环境变化,让他瞬间恍如隔世般满脸仿徨。
身边安茜那欣慰与鼓舞的目光,现场无数道聚焦在他身上的视线,还有那经久不息、接连不断的掌声,此刻在他耳中、眼中,仿佛都成了虚无之物,被他完全置若罔闻。
他这副模样,看起来青涩又稚嫩,完全没有平日里大老板的沉稳与从容。
见状,一些领导不禁会心一笑,主席台上那些显得端庄的大领导们也都露出了一丝饶有趣味的目光。
在这些目光的洗礼下,华逸尘脸上的彷徨逐渐化作一抹略带尷尬的微笑,,
迈动有些沉重却文坚定的脚步,朝著主席台的方向走去。
从一家籍籍无名的草台班子工作室,到此刻与全国“文人墨客”、“高官士子”列坐同席,並从中摘得了意义巨大的荣誉,不过短短三年。
他走在过道上,兴奋如潮水般涌来,却又被更深处的清醒压住。
念及这一路走来,最初的时候搞定电视台本地频道的一个午夜档,还要靠送礼。
因为送礼,才让青葱岁月通过项目的运转有了基础的资金。
后来靠基础资金搞影院,而在影院事业启动前,他和安茜靠三寸不烂之舌去说服两校领导想要得到助力,后头回想起来实则是没有自知之明、不知轻重的行为,能成纯靠一份运势。
再后来至光效创意出来之际,两校领导恰好约来了韩三坪,隨后设备上的补贴方案恰好归华影集团处理,让他得以在韩三坪那里走了个“绿色通道”,最终让安华顺利建成並快速成立院线。
有了院线,加上专利,才有了入局为“棋子”的资格,最后在一盘棋局之中,在大势洪流之下,安华才有了今天的大好形势。
几年的发展看起来是顺风顺水,其实每一步都是在刀尖上起舞。
但凡有一步之差,形势也不会如此环环相扣的顺利,安华也不会有今天之局面。
直至现在,才让这些令他感到刺激的歷程,尽皆化为功成名就勋章上的纹路领导手上那装裱好的荣誉证书,其上的玻璃在灯光照射下有点反光。
华逸尘不禁眯了下眼,心中涌现出难以言喻的激动。
国奖,这给他一种登顶的感觉。
华逸尘微微鞠躬,接过“荣誉”,转身后不由自主地看向台下的安茜。
安茜含笑的眼中闪烁著光芒,与他散发的情绪如出一辙。
他们能走到这一步,根源是心中无畏。
作为死过一次的重生者,干什么都不带怕的。
未知在別人眼里是恐惧,在他们眼里是兴趣。
正因无畏,正因对未知的兴趣,他们才能走上一条与眾不同的文化政治下的影视发展路。
当初事业草创的时候,他们在几乎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就做下了搞院线这个庞然大物產业的抉择。
而这一刻的荣耀,也像是属於彼此达成理想路上的一份证词,证明他们两个“异类”的孤注一掷並非荒唐。
狂喜之下,华逸尘恍愧间又念及未来的流量时代。
那时候,將有大批底蕴深厚、家底颇丰的资本入行分蛋糕。
而这份荣誉,不是对他和安茜过去的褒奖,而又好像是对未来的赌注。
赌他们能带著青葱岁月和安华,在文化產业的洪流中刻下更深的印记。
二十五岁,旁人眼中的年少得志,於他却似是与时间赛跑的號角。
华逸尘在心中笑了笑,指尖轻触装裱下端冰冷的稜角,只觉拿到这国奖哪里是登顶,这才刚刚上山。
万般复杂的心绪来得快,散得也快“衷心感谢国家给予安华的认可,在文化產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是国家的政策引导与大力扶持,为我们民营文化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坚实的后盾。
没有国家在文化领域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没有对创新企业的鼓励与支持,
就没有安华的今天。
这份荣誉不仅属於安华,更是对整个文化產业创新发展的肯定,它激励著我们每一个文化產业从业者不断前行,勇攀高峰。
感恩两校领导在安华创立之初给予的信任与支持,在我们最艰难的时候,是你们的助力让安华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为安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要感激影协和文旅部门。
曾经授予的荣誉和给予的指导,让安华在行业內才能崭露头角,也让安华更有信心和动力去追求更高的目標.”
安茜笑眯眯的样子,只听华逸尘一个劲地说著感谢,没有像在其他场合那样展现他那高情商,说出一些特別有建设性的话语,像变了个人似的,让她觉得十分有趣。
而方红等国营同行老总们,看著台上散发光芒的华逸尘,眼中则生起无尽的感慨。
在此之前,安华不过是民营企业行列中的一员,即便拥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其地位档次也和万达、大地那些民营企业等同。
无论怎么发展,都难以脱离这个既定的序列。
但现在,有了这份国奖的“buff”加持,安华彻底不一样了。
不一样的原因很简单,文化和中宣两部给你颁发的国奖,那就註定你往后的所行所为不能打两部的脸。
就凭这一个必然会存在的“束缚”,便让安华予以行业的感观得以蜕变,实际还是民营但发展性质可以说已经脱离了民营序列。
从此刻起,万达、大地等民营企业的发展前路,已跟安华不在一条平行线上了。
换个角度来看,得到这份“buff”加持的安华,已经足以跟他们国企平起平坐。
一直以来,国企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享受到全国各地政府的“绿色通道”。
国有资本投资搞发展,各地政府都会积极配合,给予各种便利和支持。
而如今,有了这个荣誉“buff”的安华,也將拥有同样的待遇。
能够和国企並肩的民企,放眼全国都寥寥无几,这些企业基本都是国內百强,在各自的领域占据著重要的行业地位。
而在文化行业,这类民企自前可以说只有安华一家。
这一变化,让整个文化行业的格局悄然发生了改变。
李洪昌的心思变得复杂起来,思索著往后该跟安华如何处关係?
是一直保持战略合作,眼睁睁地看著安华借华夏今典的势,结合这份荣誉“buff”加速发展壮大,直至超越华夏今典?
还是儘早解绑,各自谋求新的发展契机,华夏今典也避免被安华拿自己的人脉渠道来超越自己?
这突如其来的环境变化,让这个问题在他心中不断深化,一时间成为了他红结的重心。
但不管如何选择,这都將对华夏今典的未来发展產生重大影响,这也是必须要重新审视並慎重考虑的事情。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