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青葱岁月 - 第395章 提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5章 提名
    说起“十大青年”这个称谓,华逸尘脑海中最先浮现的,便是李连杰出演方世玉的那部经典电影。
    那还是他小时候观看的影片,影片里方世玉每次出场进行自我介绍时,那句充满自豪的“我乃gd省十大杰出青年方世玉”,深深烙印在了他的记忆中。
    也正是因为这部电影,“十大杰出青年”这个称谓在他的认知里有了最初的模样。
    他估计,很多观眾和他有著相同的经歷,都是通过这部电影,知晓了在自己的国家,还有这样一个承载著荣誉与肯定的称谓。
    他了解到,“十大青年”的评选有著不同的层级,县有县的十大青年,省有省的十大青年,在全国范围內还有象徵著极高荣誉的国家十大青年评选。
    公司人事部以他的名义投递了各种殊荣的评选材料,而这次“十大青年”评选活动向他发出邀约,著实让他感到意外。
    国奖由国家部门颁发,这个“十大青年”奖由国家媒体组成的委员会颁发。
    从性质上来讲,前者的档次无疑更高,更代表官方的意志。
    不过,国奖的竞爭虽说看起来涉及全国各文化单位、事业单位、国企和民企,范围很泛。
    但放在13亿人口这个庞大基数下,参与竞爭的人数不过是沧海一粟。
    这一评选活动的开放性极高,全国任何人,无论出身贵贱、处於何种阶层,
    都拥有参与的机会。
    既可以自己主动投递申请,展示自身的突出成就;
    也可能因在本地的优秀表现,被相关单位推荐:
    或者凭藉在社会上引起的广泛关注,被媒体主动邀约参与评选。
    而参与的前提,便是个人在某个方面有著“突出一面”的表现。
    也是如此,当他收到“十大青年”评委会的邀请函后,心中满是惊讶。
    毕竟在这13亿人口的广土地上,一年之中有突出表现的人实在太多了。
    而且这个“突出一面”的衡量標准极为宽泛,並不局限於为社会做出显著责献或是为国家爭得荣誉。
    回顾往年“十大青年”的获奖者,都是来自各行各业,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跡。
    有在飞弹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为国防事业筑牢坚实壁垒的科学家;
    有在卫星研发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助力我国航天事业迈向新高度的研究人员;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有在军队中凭藉卓越的军事素养和无畏的战斗精神,立下赫赫战功的“兵王“”
    还有在矿產资源、石油资源勘探领域有所重大发现,为国家资源保障做出突出贡献的国企领导。
    除此之外,也有默默扎根乡村,下乡支教无私奉献,用知识照亮孩子们未来的老师;
    也有怀著一颗慈爱之心,收养孤儿,为那些失去家庭的孩子们带来温暖与希望的普通村民;
    有坚守传统,多年来致力於发扬非遗技艺,让古老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生机的民间文化传承人;
    更有在外打工积累经验后,毅然回到家乡,带领邻里乡亲共同致富,改变家乡面貌的平凡青年。
    可以说,这个评选没有刻板的標准,其选拔的核心点在於对一种精神传承的追寻。
    在祖国的广大地上,各行各业或许存在著一些不光彩的角落,社会中也难免有负面现象,但那些怀揣著善良、无私奉献,具有“文明精神传承”的人,犹如繁星般眾多。、
    他们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华逸尘倒也没看轻自己,他搞出了专利,开创了商圈经济联动发展的创新市场模式,在自己所处的数字电影行业中,为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这样的评选场合中,他自觉还是有一些成绩能够说得出口的。
    然而,面向芸芸眾生中的庞大贡献者和奉献者,他所做的一切能否排得上號那就不清楚了。
    但除了全国十大青年的评选外,还有首都十大青年的评选活动。
    华逸尘心想,如果將视野聚焦在首都这个特定的范围內,自己获奖的可能性或许会增加一些。
    “首都十大青年的荣誉应该有个盼头。”
    “你想多了,你又不是首都人,你户口在湖南呢。按之前那位领导说的,你把安华总部搬回湖南去,然后在湖南爭取拿个湖南的十大青年,倒还有点希望。”
    听了安茜的话,华逸尘先是一愣,隨后脸上露出冏態。
    確实如安茜所说,他的户籍在湖南,並非首都人。
    公司在首都发展得风生水起,也为文化產业做出了一些贡献,但这个奖项是按籍贯来评定的个人奖,这一规定让他的想法瞬间落空,著实有些尷尬。
    安茜不禁用调侃的目光看了他一眼,心中觉得有些有趣。
    “算了,陪跑吧,就当见见市面。”
    华逸尘经安茜这么一说,索性彻底放宽了心,对这项荣誉不再抱有过多的期待。
    很快,活动正式开始。
    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华逸尘和安茜坐在座位上,静静地坐看活动的流程推进。
    该鼓掌的时候鼓掌,该安静聆听的时候便耐著性子倾听。
    康辉和董卿,两大春晚台柱子,是这场活动中的主持人。
    由他们两个来主持,加上人民大会堂这个场所天然的庄严氛围,让这个活动的档次和层面无疑拔高了些层次。
    先由康辉主持“首都十大杰出青年”环节,介绍起了提名名单中的人物。
    上至政府领导,下至基层公务员:
    上至科学家,下至平民老百姓。
    康辉介绍的名单中,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人都有。
    只做姓名、职业身份等基本介绍,不知道这些人具体干了什么能被提名。
    但从职业信息和从事领域的角度来看,安茜隱隱发现了一个规律,小声说道:“好像没有重复的职业。”
    华逸尘听后回忆了下,旋即微微点了点头。
    念了二十三个名字,没有同行、没有同事,也没有同领域的介绍。
    即便在场的奥运冠军来了很多个,但提名的只有一个。
    如此看来,那每一个人应该都是自身所处生存环境中的“最佳突出一面”者,也是所处生存环境中的提名代表。
    再结合先前总结出来的“精神传承”为选拔核心的点,那这个“十大青年”的评选主旨就较为清晰了,应是更大范围的推动各个领域的良好精神面貌。
    即是“十大青年”,那就要推动十个领域的环境面貌,这才能让这个活动的意义最大化。
    华逸尘不知有没猜对,但想来也就是如此了。
    接下来的事实证明,评选结果跟他的猜测大差不差。
    奥运冠军、基层公务员、福利院院长、民营企业主、执著於真相的新闻工作者、国有资產高层管理、灾区重建人士、武装部救援人士、民间非遗传承人、多次成功举报间谍的朝阳群眾。
    十个获奖人,背后代表著在国情之下需要发扬光大、传承其精神的十个领域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在康辉和董卿的对话交流下,每一个故事都很平凡,但平凡中又堪称传奇。
    特別是最后那个朝阳群眾小伙子,就是看一个人有点不对劲,然后就跑到公安去举报,哪晓得举报那叫一个准,就今年举报並协助公安成功抓获4名卖国贼,
    阻止了国家重大利益向海外的输送。
    运气也好,还是真有眼力也罢,反正听起来就很神奇。
    “这人太牛了,火眼金晴呀。”安茜笑著说道。
    华逸尘微微頜首,隨全场都因这个神奇人士而面带微笑的眾人为他鼓掌。
    这是真牛逼,传说中的“朝阳群眾”名不虚传。
    首都的“十大青年”环节之后,由董卿主持“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环节。
    “2008年度,华国十大杰出青年,提名的有———”
    一个个名字从董卿口中说出,全场的人士明显更认真了,全国性质的荣誉环节自是比首都一地性质的荣誉更受人瞩目。
    再加上董卿附有简单的口播介绍,也让现场眾人对提名的人士都有所片面了解。
    “华逸尘,83年生人,年轻有为的实干家、青年企业家、文化创新者,为数字电影行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83年,那就是今年25岁。
    比起提名中才20岁左右的奥运冠军,以及一些更年轻的被提名的年轻人,25
    这个岁数不算小,但在眾多提名者都在30岁以上的情况,这又显得有些突出。
    在场有些人认识华逸尘,不禁或扭头或偏头地寻找他的身影。
    而华逸尘面色愜然,却文浮现微笑。
    没想到,自己还有个提名?
    原本不抱期望的一颗心,就此燃起了一丝激情。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