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青葱岁月 - 第399章 各方反应
第399章 各方反应
首都,华夏今典办公室。
李洪昌坐在办公椅子上,稍微侧著点身子,看著窗外即將夜幕的天色,一脸若有所思的神情。
他刚得到消息,华逸尘获得了今年度的全国十大青年的荣誉。
他被这消息弄得有些猝不及防,打断了他回家吃饭的欲望。
“前有企业国奖,后有个人国奖——
李洪昌沉吟著,思索著其中是否有什么关联。
从专利官司这一场大局开始,再到当下的竞爭发行权的行业发展阶段,其中隱隱给他也藏有一盘棋的感觉。
这个感觉,还是在月初的时候,安华拿下企业国奖之际触发的。
官方为了平衡行业,在制定海外电影发行权规范中,安华受损最大,这个企业国奖疑似补偿。
不然,官方不可能无缘无故给一家民营企业这个荣誉。
若说企业国奖是专利官司这场局的延续,这也不大可能,毕竟安华在专利官司这场局上收穫到的已经够多了,再给多的红利就有失偏颇。
那如果把企业国奖,就当做是发行权上安华的受损结果来看,那这里的因果就此结束。
而突然而来的这个“十大青年”,背后是否又存在什么不为人知的因果呢?
这由不得他不心思复杂起来。
行业亟待发展,任何一个不清晰的因素都会產生意料之外的变局和变数,对於他这个行业龙头来说无疑会產生未知的影响。
不管影响是好是坏,把未知分析成已知,总会有个心理准备。
但他又一时想不明白,华逸尘这个“十大青年”是否存在因果,还是说背后没有任何复杂的牵扯?
李洪昌揉了揉太阳穴,暂且把这个想不明白的疑惑拋却,目光中又透露出一丝纠结与愁绪。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別人获得这个荣誉也就算了,跟他无关。
偏偏获得这个荣誉的人有华逸尘,那这就跟他有紧密关联了,也跟身处这个行业的所有人都有点关係。
十大杰出青年,华逸尘不是文化行业內获此荣誉的第一人,在此之前的几十年里,有那么一些文化从业人士得到过这个殊荣。
但是,华逸尘也算是第一人。
如果印象不差的话,华逸尘是文化业內第一个获此荣誉的企业家,还是行业上层建筑的资本。
这荣誉放在其余人身上,提升的个人名望所带来的影响並不大。
可这荣誉放在华逸尘身上,那能够造成的影响就大了去了。
企业国奖,代表企业有潜力,代表掌舵者有能力。
但不能说明,这个掌舵者的性格如何、心性如何、道德品质如何。
而“十大青年”这个荣誉就不一样了,企业国奖不能说明与侧面证实的东西,这个“十大青年”隱性又很明確给一一证实了。
心性不佳的人,行为不规范的人,道德品质不好的人,能获得这样的殊荣吗?
能够给这个奖,那官方肯定是把获奖人的家庭背景、个人档案、社会履歷以及出生以来的所行所为等底细调查得清清楚楚。
正是这样的一种荣誉感观,不提各地政府会如何对待华逸尘,这对於投资商来说,投资华逸尘的吸引力就太大了。
因为,投资华逸尘不会冒个人因素上的风险。
不用担心被华逸尘欺骗,不用担心华逸尘私底下搞鬼,也不用担心华逸尘玩虚的。
这样的一个有天然性的人品保障的人,且还是巨大潜力股,如何能不受投资商的青睞?
这个荣誉光环既是对华逸尘的束缚及“道德绑架”,亦是可以让华逸尘的事业发展变得势不可挡的基石。
他先前就判断过安华的发展形势,不缺文化背景,拥有了企业国奖后又不缺各地政府的“绿色通道”,缺的只是可源源不断砸进这个行业的资金盘。
拥有了企业国奖的安华,吸引的只是这个行业里的投资人。
而这个“十大青年”,吸引的则是全国投行人土。
这么一项个人荣誉,再次给安华的潜力加注,成为了彻头彻尾的独角兽一般的存在。
如此势头也更为明確的透露了一件令他一直纠结的心事,如今之安华在华逸尘的带领下,超越他华夏今典真的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时势造英雄啊。”
李洪昌苦笑,摇著头感慨。
十大青年由多家国媒体联合举办,媒体是干什么的?当然是搞宣传的,何况还是国媒体,那报导出来的东西要多正面就会有多正面。
华逸尘此事一旦被宣传出去,在行业中定然又会造成不俗的凡响。
自古以来的每一个时代,各个领域都会冒出一个独领风骚的精英人物。
以史为镜,当下这个影视时代中会独领风骚的人,妥妥的当属华逸尘了。
至少,在当下发行权的竞爭阶段,在下一个行业发展阶段来临之前,下至大明星、上至大资本,业內应该无人能比擬他的风华。
而面对安华忽然加重的发展大势,作为合作伙伴又不想被超越的他,该如何处之?
这是他的一个老问题了。
只是在安华这份势头的加注下,让他打消了或在未来某个时机断了跟安华合作,並成为竞爭者的念头。
至於有没有別的选择,那还要视情况而定。
“这背后到底有没有因果?”
李洪昌又把心思放在最开始的疑惑上,缓缓起身离去。
至於华逸尘获得个人荣誉的背后,有没有官方带来的因果?
不止是李洪昌在思量,华影集团的韩三坪也在思虑这个问题。
此刻,韩三坪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端起茶杯慢慢品茶,作著沉思。
安华那场专利官司也好,月初得到的那个企业国奖也罢。
在他的眼里,都有很明显的政治因素参与的痕跡。
那这一次呢?
全国十大青年?
刚才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著实让他很是意外。
並不是说华逸尘不够格,而是这个殊荣很难会落到一个资本的头上。
所以他才泛起了別样的心思,有了莫非华逸尘又和官方有了什么新的牵扯的想法。
但细细想了一下,这又有点不合理。
专利方面有文化部推动,这是合理的,毕竟安华是文化企业。
把今年度的企业国奖颁给安华,这也有逻辑,这份荣誉的主导者也是文化部。
可十大青年的主导者是国媒体,虽然媒体属於文化行业的范畴,但国媒体不归文化部管,直属於国家大院新闻委员会。
也就是说,十大青年背后给国媒背书的,是国家大院。
简而言之,这个荣誉跟文化部没有任何关係。
即使华逸尘背后有两校,且有两校拉起来的文化圈人脉为背景,应该也很难插手这个十大青年。
这么一看,那就是华逸尘很纯粹的凭本事拿下了这一份荣耀光环了。
“那些领导明显想要把华逸尘树立成一个青年楷模,从而来吸引更多后起之秀来从事数字电影行业。
现在华逸尘又拿下这样的一项个人荣誉,领导们应该既是意外又很惊喜吧,
树立楷模的最佳荣誉主动送上门来了。”
韩三坪笑看念叻看,心里头只觉十分的有趣。
文化官方想要的,另一头官方给了。
这巧合来得妙,华逸尘简直就是鸿运当头。
但所谓的鸿运当头,又何尝不是自己的本事和时代的选择?
正如他当年一样,原本只是一个和张艺谋他们混在一起的製片人,后来因缘际会选择错开道路,踏入事业单位的半仕途之路。
然后就和华逸尘一样,就是有所优秀表现,就一路被官方推著走,直至如今坐到了头,成了华影的董事长。
忽然之间,他倒是有了一种跟华逸尘悍悍相惜的感觉。
官方要树立华逸尘为文化行业新时代的青年楷模,华逸尘又是民营企业家。
而他这个曾经的文化行业推动者,被官方树立起来的一个代表,如今是国营企业家。
念及此处,韩三坪眯眼笑道:“那些领导是想干嘛,让华逸尘跟我抗衡,还是让我们一国营代表一民营代表双向奔赴,从两个方向齐齐发力搞发展?”
前半句话是玩笑,后半句话是他政治正確下的预见。
只是想起华逸尘才二十来岁,而他的年纪是其一倍还大几岁,这样的一个组合就很奇妙。
“挺好的,这个行业的山巔上確实需要年轻人的声音,不能都是老傢伙。”
韩三坪从沙发起身,伸了个懒腰后离开办公室回家。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