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青葱岁月 - 第425章 回家之路(六)
第425章 回家之路(六)
从上海至昆明的沪昆铁路上,一列动车正在飞速般行驶。
车厢一间软臥中,四张床恰巧有个空位没人买票,让这方空间独属於一家三口。
华逸尘在睡觉小憩,昨天喝多了酒还没彻底缓过劲,加上等下到怀化又有一场应酬,趁赶路的空档多休息下以养好精神。
安茜坐在臥铺的床上,扭头看了看身后床铺上睡得很香的丈夫,不禁微微一笑:“妈,还好坐的是火车臥铺,让他可以再休息一下,换做坐大巴车可没床让他休息。”
苏慧兰坐在对面床上,目光慈爱地瞅了瞅儿子的睡脸,说道:“在首都看他那像是大明星一样的遭遇,那还是不要坐大巴了,省得有人把他认出来,到时候也麻烦他去应付。”
安茜听了,微微頜了頜首。
华逸尘他爸有关係,坐大巴车可以免票。
但婆婆娘见证过自己几子多次受追捧的名人环境后,就觉得不要坐大巴车为好,不然万一车上的人认出儿子这个名人老乡,凑过来使劲的聊,那一路上肯定不得清閒。
华逸尘他爸说过让人开小车来接,还有昨天也有长沙的资本说派人开车送他们去怀化,也都被她们婆媳二人婉拒了。
家里人来接的话也麻烦,一来一回,即便是小车也要近十个小时。
至於让长沙的资本送,目前双方还没有利益牵扯,没必要去欠人情。
她觉得坐火车也挺不错,可以看看沿途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下丈夫故乡的气息。
安茜像课堂上的学生似的,双手叠放在小桌面,偏头欣赏起窗外的风光。
正值上午,冬阳散播著敛灩的光芒,田野间的景色被照耀得无限美好,令人有心旷神怡之感。
“我以前听华逸尘说过,怀化被称为『被火车拖来的城市”,这有什么说法吗?”
“全国有七条重要铁路都匯聚在怀化,正在建设的京广铁路也会经过怀化,
让怀化进一步成为全国铁路枢纽城市之一。”
“哇,这么多铁路,那不是从怀化可以去很多地方?”
“对呀,北至东北,东至上海,南至广东,西至xj,都可以路过下站或直达,交通倒是很便利。”
婆媳二人在欣赏窗外风光间,閒情逸致地聊起了有关怀化的情况。
“但我听华逸尘说,怀化的经济水平並不高。”
“嗯,全省倒数。”
“啊,为什么呢?想致富先修路,怀化交通那么发达,经济还那么落后?”
苏慧兰和顏悦色,在思付模样中组织了下语言。
“以前的怀化还不是城市,属於穷乡僻壤一片,抗战时期有长沙保卫战,有衡阳保卫战,怀化作为湖南最大的地区,反而几乎没有任何战爭发生。”
“怀化还是湖南最大的市?”
“嗯哪,面积最大,经济倒数。”
听了,安茜感到有趣,继续聆听苏慧兰的讲述。
“怀化四面环山,被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包裹,由於这些山没任何资源,自古以来都没有被开发的价值,所以这些山基本都是原始森林,天然的与外界阻隔的屏障。
这也导致这片地带很穷,当时的旧铁路也不路过这里,让怀化成为了黑暗时期少有的不被战火污染的地方之一。
但怀化西临贵州、广西,南临广东,地理位置文很优越。
七八十年代由国家发力,把怀化定位为交通枢纽城市,然后由三一重工等国企挖山开路,建设铁路。
也就是在那个年代,怀化才开始发展为现代化城市。
我和华逸尘所在的jzmzdz自治县,也是在那时候才成立的,这个县以前是不存在的,全是苗寨侗村。”
“啊?”安茜惊讶一声,疑惑道:“都是苗寨侗村,那华逸尘的身份证上怎么是汉族?”
苏慧兰扬了扬眉,隨后娓娓道来:“他太爷爷是一名国军,长沙人,后加入了红军,得到任务隨军下乡发展根据地、招人入伍,然后就来到了靖州。
有一天呢,他太爷爷的队伍碰到了土匪,进行一番火拼后,他太爷爷腿部受伤了,就被队伍留在了附近一座苗寨疗伤。”
听到这里,安茜轻拍了下桌面,泛起激情道:“然后在苗寨中遇到了华逸尘的太奶奶?”
“对!”苏慧兰欢顏,冲安茜竖起个大拇指,“儿媳妇聪明,就是这样。然后他太爷爷就留在了靖州这片地方扎根了下来,並传承至今,尘崽和他爸还有他爷爷的汉族就是传承至他太爷爷。”
“太有意思了。”安茜兴致满满。
苏慧兰笑道:“有祖辈脉络的家家户户都有故事,就像茜茜你爸爸那边也一样,听你妈妈说你爷爷奶奶也都是红军,还是当官的,故事肯定也不少。”
“嗯嗯。”安茜和悦点头,“但没华逸尘他太爷爷的故事唯美,我爷爷奶奶就是正常交往中好起来的。”
话音刚落,华逸尘的声音就突兀的响起:“唯美个屁,在那个年代,我太爷爷属於是革命意志不坚定,碰到个美女就不回大部队了。”
苏慧兰和安茜同时一证,两人皆看向从床上坐起来,脸上还有些起床气的华逸尘。
不约而同的,婆媳二人的欢笑声骤然而响:“哈哈哈——”
安茜乐不可支,捏了捏那张显得有些迷糊的脸,说道:“你就这么调侃你家祖宗的吗?”
“这是事实啊。”华逸尘揉搓脸面,让自己更清醒些。
苏慧兰略微欢顏,提醒道:“快到了,去洗把脸吧。
听到这声“快到了”,安茜望了望窗外仍是田野、尚没城市气息的光景,感到一些迷茫。
与此同时,她心中又紧张了起来。
听婆婆娘说,华逸尘的家人们会在火车站接他们。
这预示著,她这个华家儿媳即將要跟华家人见面了。
儘管在此之前被婆婆娘和丈夫说了很多令她安心的话,但事到临头依然免不了怎芯的心情。
苏慧兰看儿媳妇眼中那突元又明显的紧张感,浅笑著摇了摇头。
她不准备再去安慰什么,再安慰也没用。
不管是男是女,初次见对方家人这种事,无论如何在事先都是会有点紧张的,属於正常情况。
只要双方熟络並互相认可后,那才会渐渐归於平常。
即將到站的广播响起时,华逸尘正好洗脸並整理一番著装归来。
苏慧兰见状,说道:“收拾一下,走吧。”
安茜把桌面上残留的吃食装进旅行包里,和华逸尘简单收拾了下行李后,跟隨苏慧兰离开了软臥空间。
动车还在疾驰,车门前已是有满满当当的人在排队等待下车。
这既是春运中常见的一幕,也是很生活化的火车到站的景象。
安茜还是小时候体会过这样的场景,夹杂在人群排队等待下车的她,心中有了很久违的熟悉感觉。
这才是大部分正常人的生活,也是过年回家最常態化的人间烟火气。
作为一个导演,在即將面见新的家人的紧张之余,倒也让她对此情此景有一番很接地气的感受。
艺术来源於生活,想要搞好作品总归要多体验、多体会人世间的风气。
所谓“高雅”与“低俗”,哪一个更好,是人民群眾说了算的。
车速在肉眼可见中慢了下来,由野的风光也转变为火车站台的景象。
“不要拥挤,一个一个下。
乘务员的话不仅不起作用,反而还让后面的人更朝前面拥挤了。
安茜只觉自己的身子一紧,是一双强有力的手牢牢把她护在怀中。
她扭头看了眼抱紧她的丈夫,与丈夫相视一笑,一切不在言中。
火车停,车门开。
狭窄的通道就算再拥挤,但空间有限,队伍看起来也是有序的下车。
华逸尘鬆开怀抱,接过老妈手中厚重的行李,一手提一个。
安茜下车后,用力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不由自主地挽上丈夫的手臂,朝出口走去。
隨著离出口越来越近,她挽著手臂的手,力度莫名加重。
华逸尘感受到她的紧张,偏头看著她,只挑起一边眉头,既搞怪又有调侃。
安茜眉眼稍弯,目光却是既有嗔怪又有幽怨,一副“你要保护好我”的娇柔模样。
华逸尘失笑,感到有趣。
可待临近出口时,他却脸色呆滯了下来。
出口外的广场上,一条很是醒目的横幅横亘在半空一一“热烈欢迎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华逸尘先生荣归故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