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一个贪官懂点科学怎么了 - 第27章 蒸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淮將陶瓮放在铁架子上,下面放上省油灯,將玉液酒倒进陶瓮。
    这陶瓮秦淮特意让杨潜处理过,上方可以密封,侧面挖出一小口,作为接口。
    从乐器上取下的铜管已经在秦淮的大力掰扯下,前端约半米取直,尾端呈螺旋形垂直向下,如此形状也是为了加长蒸汽的冷凝时间,增加接触面积,同时避免堆积,影响气流畅通。
    铜管螺旋部分放在捣衣砧上,浇上冷水。
    铜管尾部直接铜罌,用於装酒。
    点燃省油灯,置於陶瓮下方。
    趁著加热的功夫,秦淮取出一尾马毛,以绳繫於陶瓮正上方,打开陶瓮盖子。
    “关键是温度控制。”
    看著已经初步搭出来的简易蒸馏设备,秦淮喃喃自语。
    虽然知道酒精与水的沸点不同,但是温差不大,酒精的沸点在78°c,水的沸点是100c。
    这个时候没有温度计,如何控制温度就成了关键。
    加热、汽化、冷凝、收集,四步完成蒸馏提纯。
    说起来简单,但是即使温度控制无错,也会有一部分水蒸气混入其中,所以凭藉现有的设备,秦淮不可能得到纯酒精。
    撑死就到95%。
    不过秦淮也不需要这种浓度的酒精,75%即可。
    沉思之际,陶瓮里已经传出了水汽翻滚的声音。
    秦淮忙將马毛扶正,以固定角度和距离悬於上方,观察分叉的角度。
    当蒸汽使马尾呈140度展开时,即达到最佳蒸发状態。
    这是他以前大学时期听到的土方法,那个老教授就喜欢鼓捣这玩意儿。
    为了验证这个土办法的准確性,秦淮昨天特意试过一次,他先是用纯水烧开至沸腾,开水的水蒸气能將马尾毛展开180度。
    这也侧面说明140度的展开角度是有一定道理的。
    秦淮根据勾股定理,用硬纸片製作出了简易角度测量器,虽然只能测量30度及其倍数,但是对於这种简易设备也是够用了。
    60度。
    90度。
    120度。
    150度。
    “温度高了,看来还是太近了。”
    他隨即调整了铁架子的高度,离火焰远了一些。
    隨著火源的远离,蒸汽立时减少。
    就这样,秦淮一边测量著马尾毛展开的角度,一边调整火焰的距离。
    他的手也被蒸汽烫的通红。
    “好了,差不多了。”
    “先蒸馏一波,看看效果。”
    “如果测试结果可以,以后就按照这个酒量和铁架高度。”
    秦淮扔掉马尾毛,盖上盖子,用水封住,將铜管直线端接到陶瓮侧口。
    “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秦淮看了眼天色,不知不觉已经到中午了。
    第一瓮玉液酒已经停止了沸腾,蒸汽大幅减少。
    铜罌已经满了,这铜罌口小腹大,还能密封,特別適合盛酒。
    他將废液倒出,重新加入等量的新的玉液酒。
    然后往省油灯注入椒油。
    换了一个铜罌。
    拍了拍手,离开了试製厅。
    却不料,门口早有人等候,竟是高桥乡的李玖。
    “李玖,你一直在这里等著?怎么不让人通稟一声。”
    李玖憨憨地笑著,说道:
    “等会儿无妨的。”
    “何事找我?”
    “秦县令,我们砖窑在三郎君的指挥下,昨日就已经开始烧制了。”
    “哦?效果如何?”
    “特意请您去看看。”
    大关砖场。
    一条长约十米的土方上,依次摆放著数量壮观的青条砖。
    秦淮拿起一块,形制跟样品砖一致,边角清晰,坚硬异常,就是好像重了一些。
    “烧得很好,你们辛苦了。就是,是不是重了点?”
    “秦县令,这砖昨日刚刚烧好,现在重点正常,等晾晒几日后就可以用了。”
    秦淮哦了一声,隨即问道:
    “上次说的空心砖?”
    李玖神情略显紧张,搓著手,拘谨说道:
    “就是想请您看看这空心砖的,您请这边来。”
    说著,就把秦淮领到了土方的尽头,上面摆著一綹空心砖。
    邱三正听到声音,也从砖窑里面小跑著赶了过来,肃容道:
    “秦县令,我办事不利,这空心砖没烧成,请您责罚。”
    “不关三郎君的事情,是我技艺不佳。”李玖忙解释道。
    土方上的空心砖,正中间被挖空,像是一个方形水杯的样子,只不过大多砖的边缘都已经有缺损,更严重的是,侧边都已塌陷。
    哪怕是用於非承重的墙体,这砖都是不能用的。
    秦淮没有埋怨二人,而是笑著说道:
    “这种情况我已经有心理准备了,试验嘛,总归有失败的,跟你们二人无关,无需自责。
    李玖,你烧砖多年,是不是早就知道这空心砖烧不成?”
    李玖以为秦淮是怪他没有提前提醒,惊慌道:
    “秦县令,我是知道空心砖不好烧,不过我们这里的黏土质量高,还含有细小的矿粒,我自己也想尝试一下。
    而且,这次烧出来的空心砖,几乎就要成型了,已经远远超出我的预计,按照以往的烧砖经验,怕是成型都困难。”
    秦淮闻言,隨即脑筋一转,笑道:
    “你无需紧张,我並无责怪之意。
    按你所说,如果我们適当增加边缘厚度,或者改成蜂窝状的空心砖如何?”
    秦淮说著,比了比手势,解释了一下什么是蜂窝状空心砖。
    李玖闻言,略作思考,还是摇了摇头。
    “哦?为何不可?”
    “不管是增加边缘厚度还是掏出圆心空,解决的都是侧边倒伏的问题,可是边角太多,缺损问题恐怕难以避免。”
    秦淮早就料到会是这样,隨即指著远方正在冒烟的高炉,拋出心中早已有的方案:
    “如果把高炉的矿渣、残炭和炉灰都加进来呢?”
    邱三正和李玖听到这个方法,都是眼前一亮,尤其是邱三正,他最近几日一直跟李玖討论工艺,如今受到秦淮点拨,瞬间心明脑亮,对著李玖大喜道:
    “李公,可以一试,可以一试呀。”
    李玖也是非常兴奋,他浸淫此道多年,没人比他更清楚,空心砖一旦烧成,对於房屋建筑的营建,会带来多大的改变。
    “秦县令,您真乃神人也。”
    秦淮微微一笑:
    “等到以后有煤...”
    秦淮本想说洗煤的事情,想了想,还是作罢。
    他有更好的方案,只不过,还不到时候。
    多说无益。
    咽下想说的更好的方案,秦淮说道:
    “既如此,你二人就此开始,再做尝试吧。”
    “对了,烧好的砖,就晾放在渡口那里,那里最显眼,能让所有路过的人都看到。”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