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 第32章 衣带诏野史,庞统的计策太脏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章 衣带诏野史,庞统的计策太脏了
    孙乾的反激,扩大了昌豨对曹操的埋怨。
    本就不甘心郁郁久居人下的昌豨,对与刘备“相结为友”更热忱了。
    “玄德公乃英雄人物,我能与玄德公相结为友,实乃平生快事。我有珍藏的美酒,愿与诸位同席畅饮。”
    由刘备到左将军,再由左将军到玄德公。
    昌豨深刻的给孙乾三人演绎了何为前倨而后恭。
    孙乾本就是佯装请辞,此刻见昌豨邀请,遂顺势应道:“昌相盛情相邀,我若再言推辞,那就太无礼了。愿与昌相畅饮。”
    徐庶和黄忠亦表达了畅饮的意愿。
    昌豨大喜。
    命人搬来美酒佳肴,又召歌姬舞姬奏乐起舞。
    更显隆重。
    席间。
    徐庶又故意提及“臧霸索要五千套厚麻布衣、五千双厚麻布履”。
    得知刘备以“年冬将至,徭卒要回乡省亲”为由拒绝为臧霸转运过冬物资,且又断言“臧霸攻伐袁谭不利,又恐司空怪罪,故而刁难车刺史,以便于推卸攻伐不利的责任”时。
    昌豨更感畅快:“臧霸一向贪婪无胆,索要衣履,定是想要推责。车胄倒是幸运,竟遇玄德公指点迷津,否则车胄必为臧霸所欺。”
    末了。
    昌豨又问刘备近期是否会有动作。
    看似寻常一问,实则又是昌豨的试探。
    孙乾不动声色:“眼下曹司空忙着跟袁绍争锋,不论是左将军还是昌相,暂时都不会有祸事。屈身守分,以待天时,方为上策。”
    再三试探的昌豨,心头的疑虑终于散开。
    若刘备想主动生事,哪怕孙乾说得天乱坠,昌豨都不可能响应刘备的。
    能以贼身跻身东海相,昌豨可不是善男信女。
    若刘备只想自保,一定范围内声援刘备,昌豨还是愿意的。
    帮刘备就是帮自己,乱世求存,因势利导,手段不重要,结果更重要。
    孙乾三人未在郯城逗留。
    得了昌豨的许诺后,三人遂又快马返回下邳,向刘备复命。
    “我观昌豨此人,心机深沉,虽然许诺声援,但若不涉及昌豨利害,昌豨更可能会坐山观斗。”徐庶道出了见昌豨后的感受。
    对于此。
    刘备亦早有所料。
    跟昌豨的交情本就浅薄,若无共同利害,昌豨又怎么可能为了刘备而犯险?
    不过。
    刘备并不担心昌豨会坐山观斗。
    因为在徐庶三人前往郯城的期间,许都方向也有了消息传回。
    消息大意为:董承的家奴秦庆童因与董承的小妾云英私通,被董承杖脊四十,锁于冷房;秦庆童怀恨怨主,向曹操密告董承谋反,并泄露衣带诏参与者名单。
    “怎会这般详细?”当听得具体内容时,徐庶不由错愕。
    刘备嘁了一声:“虚虚实实,曹操的惯用伎俩罢了。”
    “重点在于‘衣带诏参与者名单’。吴硕曾主动请命来下邳见我,以曹操宁错勿放的个性,定会疑我。”
    “消息应是曹操故意放出的,目的在于诈出谁与董承密谋。”
    徐庶不由凛然。
    刘备的口吻语气虽然如常,但字里行间都突出了曹操的阴险和狡诈。
    故意放出一个半真半假的消息,让参与衣带诏的人惊惧自疑。
    董承、吴硕等人不会出卖?
    没关系!
    董承的家奴没有董承、吴硕等人口风紧。
    家奴私通小妾,是虚构的?
    没关系!
    玩的就是虚虚实实。
    只要藏在暗处的人忍不住冒头,定然就是董承的同谋。
    徐庶沉吟片刻:“话虽如此,但将军不可不提防。”
    “倘若曹操真得了衣带诏名单,且名单上真有将军的姓名,将军就危险了。”
    刘备点头,嘴角泛起笑意:“先人有夺人之心,军之善谋也,倘若心存侥幸,必失先机。”
    “孔明和士元,亦是如此相劝。”
    “故而在得到消息后,我就采纳士元计策:派麾下颍川人袁綝,谎称是曹操使者,暗中给车胄送了一道密令。”
    庞统的计策挺脏的。
    假使刘备惊惧自疑而举兵反曹,曹操就占了义理,甚至还有委屈:
    我对刘备视若兄弟,更呼其为‘英雄’,既请天子封刘备为侯又请天子拜刘备为将,结果刘备要反我?
    可用了庞统的计策就不同了。
    不是刘备要反曹操,而是车胄要除掉刘备,刘备才是占了义理且受委屈的一方:
    我兢兢业业的为车胄招募徭卒转运粮草物资,结果车胄要杀我?
    孟德啊,你跟我讲实话,车胄是不是你暗中指使的?
    即便曹操能看破真相,但对外人而言就是车胄“逼”反了刘备。
    刘备还能再来一封《辞司空表》,控诉曹操亲小人、远贤臣,竟偏信流言猜忌忠臣义士。
    在为刘备找理由上,庞统颇擅其道。
    史载刘备不愿违背信义去夺刘璋基业,庞统就以“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为信”来劝刘备。
    大意就是:施行信义要根据具体的形势而变化;先用非常手段夺取权力,再用道义来维护统治;待局势稳定后,将功勋者分封为大国诸侯,这样做就不算背弃信义。
    可见一斑。
    得知庞统已经为刘备规划对策,徐庶暗暗松了口气。
    想到刘备即将正式与曹操反目,徐庶又隐隐有几分兴奋。
    大丈夫当持手中长剑,与天下智者争锋,立不世功名!
    刺史府,车胄别院。
    假冒曹操使者的颍川袁綝,催促车胄:“车刺史,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若等刘备得知许都变故,车刺史可就没有还手的机会了。”
    车胄眉头紧蹙,面有犹豫:“左将军一向受司空器重,或许其中有什么误会。”
    袁綝冷哼:“车刺史,不要忘了!是司空赏识你的才略,才力排众议让你当上徐州刺史,切不可因为刘备一时恩惠,就忘记了司空往日厚恩。”
    闻言。
    车胄面色更苦。
    挣扎了许久后,车胄这才艰难开口:“实不相瞒,下邳早为左将军暗中掌控。非我不愿,而是不能。”
    袁綝故作大惊,拔剑指向车胄:“车胄,你竟敢背叛司空?”
    大佬们,有月票的捧个月票场,没月票的捧个追读场。
    新书榜热度排名,按【追读人数】>【月票数量】>【阅读时长】>【阅读人数】>【评论数量】决定
    感谢。
    感谢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