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 第52章 徐元直游说臧霸:江湖不只有打打杀杀
第52章 徐元直游说臧霸:江湖不只有打打杀杀
“徐军师。”
臧霸虎目闪烁,斟酌用词。
“去岁年冬,我因将士无御寒衣履,故去信车胄,让车胄筹集了五千套厚麻布衣和五千双厚麻布履。”
“这五千套衣履,本应由左将军督徭卒运至开阳,后因车胄之故,左将军未能将衣履运至。”
“我对左将军不畏艰险、深入敌后的壮举,甚是钦佩;左将军兵入河北,的确需要粮草、军械等物资。”
“不如,我以这五千套衣履相赠左将军如何?”
不愧是泰山贼出身,臧霸这空手套白狼的手段玩得也是一个溜。
让臧霸提供粮草、军械、青壮、老卒?
臧霸直接大手一挥,赠左将军刘备五千套衣履,够诚意吧?
能在汉末乱世中自成一方势力的,就没一个头脑简单的。
若换个头脑不灵活的使者,估计都被臧霸这一套给忽悠了。
可惜。
臧霸遇到了更高段位的徐庶。
这等伎俩,徐庶只是稍微一琢磨就有了应对。
“臧相肯将五千套衣履慷慨相赠,豪迈之举令人钦佩。”
“然而,左将军并未在徐州任职,不能擅自取走徐州的物资,兼之车胄已死,五千套衣履也未交付到左将军手中。”
“如今,司空已表沛国南部都尉袁涣担任徐州刺史,臧相可派人前往下邳,催问这五千套衣履。”
“左将军可以等的!”
徐庶依旧笑容儒雅。
又明确的将曹操的书信中“操已表袁涣为徐州刺史”指给臧霸看。
总之。
徐庶前前后后就一个意思:臧霸你要么派人去请示曹操要么派人请示袁涣。
听得臧霸头疼不已。
袁涣一个刚上任的徐州刺史,又能去哪里筹集五千套衣履?
更何况。
袁涣刚上任,臧霸就派人去刁难袁涣,今后还怎么相处?
臧霸轻视车胄,是因为车胄名望不足。
但袁涣。
出身“陈郡袁氏”,为司徒袁滂之子,先任功曹,郡中有贪赃枉法的听到袁涣来了都自动请辞。
后又被公府征辟,被举为高第。
即便屡易其主,依旧被刘备、袁术、吕布、曹操器重。
这样一个有出身、有家世、有名望、有才能的州郡名士,除非臧霸傻了才会去刁难袁涣。
见状。
臧霸大笑掩饰内心的真实想法,道:“徐军师,我与左将军亦曾有共事之谊,又何必为了些许物资而起争执?”
“琅琊民少,我委实困难。我愿提供粮米一千石,以示我对左将军不畏艰险、深入敌后的支持。”
一千石?
打发叫子呢!
徐庶不动声色,取出早已准备好的《交割令》。
“臧相的困难,左将军能理解的。还请臧相在《交割令》上将所赠物资记录,并签字盖印。一式三份,一份臧相自留,一份左将军自留,一份会送到许都留档。”
臧霸嘴角不由抽搐:“只是一千石粮米,又何必这般麻烦?”
只给刘备一千石粮米,还要签字盖印,再送一份去许都留档?
臧霸还是头一回遇到这种离谱的“交割”,怀疑的目光看向徐庶,暗暗猜测徐庶的意图。
“非也!”
徐庶又取出一迭《交割令》。
其中有中郎将王忠交割的“环首刀一千六百具”等物资的交割令,有小沛令、丰县令、广戚令等诸县县令的交割令。
“左将军行事,一向明白。”
“不能因为臧相只给了一千石粮米就忽略不计,都是为了国家社稷,即便只有一粒米亦是功勋。”
“待今后左将军得成大功,这些交割令都会面呈天子,请天子根据功勋大小,分赏诸人。”
徐庶一本正经的口若悬河。
直接将其上升到国家社稷层面,最后一句“面呈天子”更是绝杀。
试想。
当刘备功成归来,将交割令面呈天子以表诸人功勋时。
天子看到琅琊相臧霸竟然只支持了刘备一千石粮米,且又有王忠等人的对比时,天子会怎么想?司空会怎么想?大殿公卿百官会怎么想?
臧霸由贼变官,终究是要混迹官场的。
战时要用臧霸,都能容忍臧霸;一旦局势稳定,便是秋后算账。
譬如某个叫张绣的,前脚跟着曹操征讨乌桓死了,后脚儿子就卷入了魏讽案被曹丕砍了。
按道理,张绣的女儿嫁给了曹操的儿子,张绣的儿子张泉脑子再蠢都不应该卷入魏讽案,除非张泉怀疑张绣的死另有隐情。
不管张绣的死是正常还是非正常,不可否认的是:曹丕对张泉只想除之而后快。
臧霸能比同为泰山贼出身的昌豨活得久,甚至于还活到了曹叡继位,最大的原因在于臧霸识时务。
尤其是曹操在南皮击破袁谭后,臧霸更是亲往祝贺,又请求遣送子弟以及诸将的父兄家眷前往邺城,以示忠诚。
苟全性命于乱世时,不能太顽固。
能屈能伸,方为丈夫。
念及此。
臧霸再次大笑:“左将军行事,令我佩服。”
“我方才在想,以左将军携民北上的日行里程,自琅琊到北海,少说都得一个月。”
“若因我而耽误了左将军的行程,继而影响到了司空与袁绍的争锋,乃我之大过矣。”
“琅琊虽然粮少,但我亦愿为了国家社稷而尽一份心力,就赠左将军粮米三千石、外加环首刀五百具、长弓二百张,箭矢一千翎,皮甲一百套,青壮百人,老卒五十。”
“徐军师意下如何?”
见臧霸改了口。
徐庶亦是暗暗松了一口气。
倘若臧霸执意不允,徐庶在刘备面前夸的口就无法兑现了。
虽然刘备不会因为徐庶游说失败而责怪徐庶,但徐庶自有骄傲,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臧相肯为国家社稷尽心力,实乃汉室之福!”
徐庶不吝赞美之词。
又在交割令上将臧霸相赠的粮米、军械、青壮和老卒一一记载。
由于交割令上早有刘备的签字盖印,故只需臧霸和徐庶签字盖印。
一式三份。
臧霸留一份,徐庶带走两份。
只是在签字盖印时,臧霸又心疼不已。
不仅找车胄“索要”的五千套衣履没要到,反而还要将粮米、军械、青壮和老卒“赔”给刘备!
【罢了,罢了,司空尚且要与刘备结盟,我又何必得罪刘备。】
念及此。
臧霸提笔签字,取章盖印,只想尽快将刘备这尊大神给送走!
求月票,求追读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