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 第96章 虽然输给卧龙四虎,但可以吹一辈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6章 虽然输给卧龙四虎,但可以吹一辈子(2更)
    孔顺不懂华彦的苦。
    一个小小的平原功曹,竟要一人独战刘备麾下的卧龙+四虎,此等战绩,可以吹一辈子!
    哪怕是曹操都得来一句:我原本以为吕布已经天下无敌了,没想到有人比他还勇猛,这是谁的部将?
    见华彦不答,孔顺又将刘备送来的信递给华彦。
    扫了一眼信的内容,华彦脸色变得复杂,最后忍不住长叹:“左将军仁德,我不如也!”
    华彦其实昨夜就能回城的,又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回见袁谭而焦虑,一直在城外等到了凌晨才入城。
    却没想到,刘备竟然提前派人给袁谭送信,信中内容又处处在为华彦遮掩,让华彦又羞又愧。
    刘备竟能以德报怨!
    而听到华彦长叹的孔顺,则是惊骇莫名:“华功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华彦再叹,早没了昨日出兵时的傲气:“若非左将军仁德,我便回不来了。”
    听着华彦将昨日遭遇一一述说,孔顺更是惊骇。
    虽然孔顺早知道刘备骁勇善战不可正面为敌,但华彦五千步骑一战而灭的战绩让孔顺都不敢相信是真的。
    “今后不可再与左将军为敌!”孔顺的语气中有忌惮有惧意,惹不起躲得起,没必要硬着头皮上。
    华彦点了点头,又道:“孔从事,使君处还得你替我遮掩。”
    虽然自刘备处苟得了性命,但袁谭的怒火还得应付,华彦还不想失去现如今的地位和富贵。
    孔顺指着刘备的信,提议道:“华功曹可先入内请罪,等使君发怒时,我再将此信送入,使君看左将军面,定不会再为难。你我再劝使君亲往龙凑为左将军践行,同时将左将军要求的钱粮金银一并准备,或可无恙。”
    事到如今,华彦也别无他法,只能按孔顺的计策入内请罪。
    而得知实情的袁谭,整个人仿若发怒的凶犬一般,看着华彦的眼神仿佛要噬人一般。
    “误信流言,害我与左将军反目,你怎么不去死?”
    袁谭那个气啊!
    在临淄待得好好的,先被华彦诓骗带兵入平原城,然后又被华彦蛊惑要去拦截那数万士民。
    若只有如此,倒也不是什么大事。
    偏偏华彦还擅自做主去攻打刘备!
    打就打吧,只要赢了也不是大事。
    可结果却是:华彦被擒,余众皆降!
    袁谭后怕不已。
    在一瞬间袁谭想了很多,在袁谭看来:若非刘备将其视为误会,否则一次性折损五千兵马还可能让刘备倒向袁尚,今后能当个富家翁都是奢侈。
    华彦低着头不敢高声语,默默的承受袁谭的怒火,只等孔顺将刘备的信送入。
    孔顺倒也没趁机坑华彦,在袁谭发怒后便将刘备的信送入,又为华彦求情:“使君,华功曹也是中了袁尚的离间计才会如此,虽然办了坏事但也是为了使君。”
    华彦更是将头埋低,一副诚恳认错的态度:“不论使君如何责罚,都是罪下罪有应得,罪下只恨不能再为使君效力!”
    刘备的信让袁谭悬着的心稳稳落下。
    只是看着跪在地上的华彦,袁谭又烦躁不已,指着华彦的鼻子骂道:“看左将军面,今日饶你一命。再有下次,不用左将军动手,我亲自砍了你的头!”
    华彦暗暗松了口气,袁谭这般说,自己的命也就保住了。
    孔顺又提议:“虽然左将军将其视为误会,但左将军麾下文武未必服气,我以为,使君可亲往龙凑为左将军践行,以示诚意。即便左将军今后不再支持使君,应也不会再支持袁尚。”
    华彦也忙道:“我会尽快筹措钱粮,向左将军诚心赔罪,左将军乃宽宏之人,见我诚心,必不会迁怒使君。”
    “哼!”袁谭衣袖一甩,昨夜与美妾同乐的心情也早被败坏一空:“便依你二人所言,速速去办,再有差池,休怪我不念旧情!”
    华彦如蒙大赦,连连道谢后,便与孔顺匆匆离去,生怕袁谭忽然反悔了似的。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袁谭狠狠的甩袖,眼中充斥着暴虐。
    当初袁谭可是信誓旦旦,认定一年的时间可以借刘备之力给自己造足声势,让袁尚袁熙误以为袁谭得到了刘备的支持,而袁谭则可向袁绍表奏让刘备出守涿郡为都督,让刘备欠袁谭的人情。
    然而还不到半年,刘备不用袁谭表奏便出守涿郡为都督,不仅没欠袁谭的人情,还因为华彦擅自攻打刘备一事而让袁谭倒欠刘备的人情。
    袁谭内心不由生出了一股吞了污秽物的憋屈!
    憋屈归憋屈,袁谭又别无他法。
    眼下也只能按孔顺的提议亲往龙凑为刘备践行以示诚意,避免袁尚得知情况后再用离间计。
    现在的袁谭已经不奢望刘备能支持自己了,只希望刘备别支持袁尚,否则今后与袁尚的相争毫无胜算!
    刘备本就不凡,且又有诸葛亮、庞统等人出谋划策,对于亲自来龙凑为自己践行的袁谭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更在宴席中承诺“若袁刺史遇到难事,定会仗义相助”而令袁谭心安。
    华彦也没食言,老老实实的“赠”了刘备五万石的粮食和同等价值的金银钱帛,以示诚意。
    在袁谭、华彦、孔顺等人的欢送下,刘备便带着麾下文武步骑以及数万士民,浩浩荡荡的往涿郡而走。
    自黄巾乱起,刘备几乎就没有返回涿郡。
    即便是在公孙瓒麾下任职时,刘备也是过涿郡而不入。
    不是刘备不想回涿郡,而是富贵未得、功名未立,心中那股傲气让刘备不愿以贫穷且无功名的身份回去。
    在外颠沛流离十余年,而今的刘备不仅被天子封侯拜将当了左将军、宜城亭侯,还受东州名儒郑玄赠了六千卷藏书,更由大将军袁绍亲自任命为涿郡都督。
    麾下更有诸葛亮、庞统、徐庶、关羽、张飞、赵云、黄忠等文武俊杰,以及两千余精锐步骑。
    不论是虚名还是实利,尽由刘备所得。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在乡土观念盛行的年代,即便是心怀天下大志的刘备也对衣锦还乡有深深的眷念。
    求月票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