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 第110章 刘备也学坏了啊,被忽悠瘸了的袁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0章 刘备也学坏了啊,被忽悠瘸了的袁熙(1更)
    袁熙没能学到袁绍当年拔剑问董卓“我剑也未尝不利”的胆略,反而将袁绍“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给学了个十成十。
    但凡袁熙有点儿胆略或有点儿智略,都能看明白刘备故意让阎柔聚兵蓟县的用意,而不是在这焦躁难安只知埋怨。
    韩珩在堂中伫立,满脸的愁容。
    若论处理政务管理钱粮,韩珩这个别驾是合格的;若论军谋智略,就不在韩珩的认知范围了。
    不过韩珩有自知之明,不懂军谋智略没事,知道谁懂就行了。
    故而韩珩常劝袁熙善待沮授,偏偏袁熙犟得跟头牛似的,即便沮授病了都只是冷笑而呼“装个病就想让我去探视,沮授以为他是谁?”
    每每见袁熙如此,韩珩都有一种想摆烂的想法。
    正欲再劝袁熙拜访沮授时,忽又听得小吏入内禀报:“使君,左将军来了!”
    袁熙鼻息一紧,便要称疾不见。
    韩珩忙阻止道:“使君且慢,左将军既然来了,正好问个明白!”
    袁熙犹豫了片刻,咬牙认可了韩珩的提议。
    不多时。
    刘备入内,身后跟着诸葛亮。
    见到袁熙,刘备便热情的打着招呼,诸葛亮则与韩珩见礼后将韩珩拉到一旁低语。
    “左将军今日来寻我,所为何事?”袁熙受不了刘备的“热情”,直奔主题。
    刘备拱手而笑:“特来请袁刺史同往蓟县,讨伐不臣。”
    袁熙瞳孔一缩。
    同往蓟县?
    我疯了?
    袁熙本就惧怕阎柔等人聚兵,又哪敢再去蓟县跟阎柔等人对阵!
    “左将军,恕我直言!”袁熙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斟酌用词:“阎柔素有威信,当年公孙瓒在守时便可召集数万汉、胡,而今威信更胜以往,我以为讨伐之事还需从长计议!”
    刘备不屑而道:“威信?你指的是乌桓人帮阎柔打败公孙伯珪后,阎柔允许乌桓人在六郡放牧,且又允许乌桓人在六郡无视法度欺辱汉民?对汉民有威,对乌桓人有信,还真是有‘威信’啊!”
    袁熙顿时词穷。
    当刘备将讨伐阎柔上升到国家民族大义上,袁熙的任何说辞都会黯淡无光。
    毕竟,刘备说的是事实!
    阎柔这个素与乌桓亲善的广阳太守兼乌桓司马,一直都在威压汉民、恩信乌桓,与其说阎柔是汉人,不如说阎柔是给乌桓人当奴隶当久了站不起来了。
    若再对比后世同样被鞑靼掳走为奴也受到俺答汗重用的明将马芳,大小百十接,身被数十创,以少击众,尝有大捷,更擒部长数十人,斩馘无算,威震边陲,为一时将帅之冠。
    阎柔给马芳提鞋都不配。
    袁熙的语气变弱:“阎柔能召集的兵马极多且又有代郡鲜于辅、渔阳王松相助,我和左将军的兵马加起来都不到五千人,极难取胜。”
    刘备大笑:“袁刺史多虑了。兵不在多,在人之调遣也。阎柔等人,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又有何可惧?”
    见袁熙依旧踟蹰,刘备又诌道:“我在黎阳时,大将军曾与我共论三子,称“长子谭,为人刚勇有胆略;次子熙,为人聪慧有智略;三子尚,为人豪迈有器量。皆为袁氏虎儿,甚是欣慰。’,袁刺史何故在我面前假扮愚昧,莫非是有小人谗言,意欲离间?”
    刘备的话说得漂亮。
    原本是“长子谭,为人性刚好杀;次子熙,为人柔懦难成;三子尚,有英雄之表。”的偏袒之语,被刘备一改就变成了袁绍不偏袒任何一子。
    刘备这话的潜在意思就变成了:袁绍觉得三个儿子都很优秀,不知道该立谁为嗣子。
    虽说袁熙一向以袁尚马首是瞻,但不代表袁熙对嗣子位置没有想法。
    见袁熙面色有了变化,刘备又加了一把火:“公孙瓒死后,大将军本可驱兵定六郡,却又令袁刺史都督幽州,袁刺史可知是何缘故?”
    袁熙呼吸一急,显然被刘备的话勾起了好奇:“大将军是如何说的?”
    刘备学着袁绍的举止动作说话方式,道:“大将军说,‘长子谭北排田楷,东攻孔融,曜兵海隅,已显刚勇胆略;三子尚礼贤敬士,已显英雄之表;唯有次子熙尚无表现的机会。故令次子熙都督幽州,以观其能。大将军不是不能驱兵定六郡,而是希望由袁刺史来定六郡。眼下正是定六郡的大好时机,事成则能得大将军欢心,袁刺史当真无意?”
    随后。
    刘备又压低了声音:“辛评之子辛哲,乃大将军帐前吏,此番以骑营都尉的身份随我到涿县,实则是为了暗观袁刺史之能。”
    袁熙不由吓了一跳。
    辛评的儿子辛哲,袁熙也是认识的,对辛哲跟着刘备来涿县,袁熙也很疑惑。
    此时听刘备一说,袁熙顿感背脊发凉:若真如刘备所言
    下意识的,袁熙又想到了骤然被派到涿县的沮授,便问道:“莫非沮授来涿县,也是大将军派来观我之能的?”
    刘备摇了摇头:“这倒不是。个中缘由,我不便直说,但袁刺史应该比我更懂。”
    袁熙暗暗松了口气。
    刘备的意思袁熙听明白了:辛哲是袁绍暗中派来涿县观察袁熙之能的,沮授纯粹是惹恼了袁绍被袁绍寻了个理由扔到了涿县。
    想到袁绍的“厚望”,袁熙的脸上又多了几分兴奋,顺着刘备方才的话道:“不瞒左将军,的确有小人在我面前谗言。我不能识破小人谗言而猜疑了左将军,真是惭愧啊!”
    刘备也不点破,大笑道:“过往不愉快的事,袁刺史莫要再提。我与袁刺史同为大将军效力,本就应当同舟共济。袁刺史若不便同往蓟县,可让焦触、张南二将统兵与我同行。”
    袁熙闻言心动,低头想了一阵,便道:“阎柔只是一个小小的广阳太守,我若同往,反会助长阎柔的气焰。便由焦触、张南二将,与左将军同去。我会在涿县备好酒肉以作犒军之用,静待左将军得胜归来!”
    提前发一章求月票,如果这个月月票能有1000(还差345),我力争日万五更。人老了,两个小时只能码一章了,十更以前能,现在不行了,就力争五更吧。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