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 第87章 拿钱办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7章 拿钱办事
    童贯猛的一拍面前木图,他用了好大气力,仿佛整个大帐都是一抖。
    “好!好一个陈去病!某还没有封王,他先给自己封了冠军侯了!”
    帐中没有人敢说话,童贯气急之下,所言已经有些出格。
    “好好好!这是欺我不能自己拿下银夏两州,来人呐,点齐兵马,往盐州进发!”
    “某要让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看看,胜捷军能不能拿下银夏两州!”
    身形一动不动,面沉如水的赵良嗣,此刻若是一个合格的幕僚,就该接过童贯的话来。
    出言劝解两句,搭建台阶,不能让宣帅的话掉在地上。
    但是他脑子里,却都在想战局的事,一时竟忘了说话。
    这战事的糜烂,只有赵良嗣这等身处其中的人才知道,汴梁那些相公老爷们,只知道西夏被围住了,哪里知道大宋的力气打到这里,也已经是强弩之末。
    可不打的话,西北会继续成为大宋的腹心之患,未来乱源,就更不用说了。
    宋夏这场太过于漫长的战事,仿佛在无尽的长夜中,永远看不到尽头。每当有一方占据优势的时候,就会发现最后根本啃不动,然后自己阵营出现各种问题。
    要是拿不下西夏,热切到了极点的官家,又将怎么看待他童贯?
    童贯说自己去指挥,绝对是气话,此时别管真实情况如何,他打到了兴庆府周围是事实,也是他最大的战功。
    一旦撤走,往东去打夏州,那弹劾的纸片估计会比雪还多。
    帐中的人,有的想要开口,又怕自己的位置不对,不敢轻易发声。
    终于,杨可世见没有人给宣帅递话,心里暗骂赵良嗣这辽人当真是草包一个,这时候不开口,自己一个武将,只能硬着头皮上。
    “宣帅,何须动怒,陈绍不过是您扶持的一员武将,既然他不听号令,便以此为名,撤去他的官职,另派人去主持大局就是了,还用得着宣帅亲自去。”
    童贯还没说话,赵良嗣叹了口气,说道:“那厮让杨三七带回来的信里说了,宣帅是熙河兰湟秦凤路宣抚使,按理是管辖不到定难军的。不过他顾念知遇之恩,愿意为宣帅出征。”
    这简直是贴脸开大.
    童贯节制西北,以往西军虽然也不听话,但绝对不敢明说,只是阳奉阴违。
    定难军的地盘,都还在西夏的掌控下,当初皇帝自然无法给童贯上宣抚的职权,但他身为前线统帅,这种事本就顺理成章。
    整个西北,法理上就该都听童贯的。
    陈绍的说法,属于是抬杠,没啥法理,但是正因为如此,才足够气人。
    “拿来我看看!”
    童贯用最大的镇静功夫,使相气度,才稳稳的接过了赵良嗣递上的书信。
    还没来得及翻看,他就觉得眼前一黑,软软的就朝后倒。
    他身边所有人都是慌了手脚,飞也似的涌上架住他,乱成一团疾呼:“宣帅,宣帅!”
    宣帅的身体,确实是不如从前了,当年马不解鞍,衣不卸甲,随军征战河湟,每次都顶在最前线。
    如今离前线将士百十里,靠传令兵指挥,还能如此憔悴。
    看完书信之后,童贯沉默了许久,他躺在帅位上,觉得有些心寒。
    回想起陈绍的一言一行,他长叹了口气,自己在权力场这么多年摸爬滚打,也算是见了形形色色的人,自问有些识人的眼力。
    怎么就被这小子给骗了,童贯无奈一笑,喃喃的只能说着再个字:“给他。”
    “从某得私库里,支取二十万贯给他,若是他还不出兵,我便奏请陛下,发兵平叛!”
    ——
    陈绍收到钱之后,立马开始动手。
    他只是要和童贯分割,却不是要把他逼成自己的生死仇人。
    严格来说,即使是分割了,两边还是有点香火情的。
    陈绍让附近新降的部落和家族,带着兵马率先入城。
    这城中,有不少都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谁都知道这城池保不住了,满城百姓不会都想着为西夏殉国的。
    党项皇族,也没有这个向心力,他们对于这边陲之地的百姓,能有多少恩德。
    巷战果然如预想的一般惨烈,从白天打到晚上。
    夜已深了,厮杀声却是震天撼地,城中死伤惨重。
    城中的街道上到处是人的尸体,断头断肢惨不忍睹。浓重的血腥气,令人作呕。
    死者如山堆积,残肢断臂,没有头颅的躯干,没有躯干的头颅,焦臭的尸体,肠肚内脏,森森白骨,散落得到处都是。
    浓重的血腥,硝烟烈火弥漫,这就是你死我活的杀戮战场;
    巷战的残酷,在这一刻展现淋漓尽致,突然城中火光冲天,正在率兵厮杀的梁哆唛脸颊不禁抽搐了几下,下意识地扭头向火光望去。
    喊杀声越来越近,远近此起彼伏,不知有多少人马涌入了进来。
    梁哆唛知道自己是宋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他咬着牙道:“杀出去!”
    有人牵来他的宝马,梁哆唛上马之后,呼喊着左右的亲兵跟上,便提着大刀向东城奔去。
    但他很快就撞见了迂回到东边的宋军骑兵,空中“噼里啪啦…”的弦响传来,无数箭矢掠射而来。
    梁哆唛身边好几个人痛叫受伤,厚重的马蹄声中,到处的明光闪烁,宋军这股骑兵盔甲精良,十分勇悍。
    梁哆唛不认为自己能突破过去,遂调头向东北。
    城中火光冲天,喊杀声依然不断,梁哆唛率众冲杀了一阵之后,现在还没看到城门。
    其实就算是到了城门,也未必能突围出去,只是最后的不甘心罢了。
    他也算对得起西夏朝廷,对得起皇帝了。
    梁哆唛在城中迂回了几次之后,有点晕头转向。好在亲兵还算清醒,带着他拍马奔走。
    身后又有一股骑兵追了上来,梁哆唛现在已不知自己的人马都在何处,转头飞快地看了一眼,见到官军的闪亮明甲,便知是敌兵。他遂猛踢马腹,加快速度跑路。
    就在这时,马匹忽然慢下来了,座下的战马发出几声嘶鸣,梁哆唛感觉身体也矮了几分,他转头看时,身边的亲兵坐骑陷进了淤泥里。
    “吁!吁!”梁哆唛吆喝了两声,低头一看,马腿已陷进了泥里,战马拔腿时把黑泥甩得四面飞溅。
    周围的喊杀声越来越近,再次抬头望见了大火弥漫,滚滚浓烟冲天而起,他逃跑的心思突然淡了,心里仿佛听到“咯噔”一声,顿时感觉手脚有点发凉。
    他瞪圆了眼睛,拉了拉缰绳,抚摸了一下战马的鬃毛。
    “主人,换上我的衣服!”
    梁哆唛摇了摇头,他看见有一骑提着樱枪冲来了。
    “我这马,乃是千里马,你们提着我的脑袋,牵着我的战马,去投降宋人,谋个活路吧!”
    说完之后,他挥刀自刎,没给亲兵反应的机会。
    意识模糊之前,梁哆唛瞪着双眼,看向洪州城里的冲天火光。
    火光中,仿佛又出现了红柳树,摇曳着枝叶。
    他真的没准备好要死,不然早该多看几眼阳间的景色。
    片刻之后,他觉得眼前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了,一种轻松却失落的感受弥漫到了全身。
    ——
    巷战持续了三天,才逐渐平息。
    陈绍看着惨烈的洪州城,心中不无感慨。
    西夏也是有很多忠义之士的。
    盐州、宥州和洪州,都有人以死殉国,反抗到底。
    想要征服这里,全靠武力肯定不行,除非是已经收好了其他烂摊子,携无敌之姿前来灭国。
    自古收服一个地方,无非是人心。
    洪州城是彻底废了,好在陈绍原本就没打算要这个洪门镇升级的城池。
    他要在这里,建造一个更大,但是不必太宏伟的城池,作为宥州、盐州和大宋鄜延路的交易集散中心。
    大家都是宋人,没有必要再搞这么个军镇。自己哪怕不再开拓,站稳如今的地盘,大宋也不会对自己用兵。
    他们忙得很,童贯虽然还在西夏,心估计早就飞到河北去了。
    在金兵南下之前,他需要发展壮大,那就离不开贸易。
    红柳河畔,陈绍骑在马上,正在嘱咐留守的崔林。
    “派人将挑起宋夏之战的梁哆唛人头和尸首,还有在洪州缴获的所有旗帜、官印.所有能献捷的东西,统统收拾好一起送到宣帅那里。”
    崔林点了点头,聚精会神,一个字都不敢遗漏。
    陈绍继续说道:“这些从鄜延路赶来的兵马,尤其是辎重兵,咱们自己拿出粮饷来,留他们些时日。”
    崔林当然知道,留下他们,就是为了筑城。
    因为大宋采用堡寨战法,西北的辎重兵,修墙的本事独步天下,堪称一绝。
    因为他是西北难得不克扣军饷的,所以大家也乐得在此出力。
    童贯那边,只要陈绍肯打,能打胜仗,能为自己提供捷报应付朝廷,其他的都可以商量。
    陈绍长舒了口气,想到今日的胜利,应该能解童贯的燃眉之急了。
    他这些日,也确实不容易,就跟三伏天被架在火上烤一样,大宋朝廷中,不知道有多少人等着看童贯的笑话。
    只要陈绍能继续打,两人的关系至少是表面关系,就能迅速得到缓和。
    尽管当事人都知道,裂隙已经产生,而且无法弥补了。
    从此之后,他们两个注定谁也不会再信任谁。
    在他们身边,集结好的大军气势如虹,正隆隆而行,数千骑军,连着辅军,那是相当浩荡的阵容。
    更不用说还要加上那么多牛马驮骡大车了。
    得胜之师行军,自有一种锐气,陈绍看了也满意地点头。
    洪州到手之后,距离当初陈绍自己设想中那个可以积蓄力量,等待金兵的地盘,就只剩下银州和夏州了!
    人群中,一个校尉在催促手下行军,趁着嗓门喊道:
    “快点,快点!别像个娘们儿似的,非要踩着鼓点子走路?打起精神来!早到一步,早打破夏州城门,到时候又是策勋一转到手!夏贼快灭了,以后这种功绩可不好找去了!跟着咱们陈帅,没其他的,就是立功容易,升官儿快!”
    陈绍如今是定难军承宣使,也算的上是一方节帅了,这校尉叫的倒也没错。
    听到这番话,行军队伍无不兴高采烈,加紧了步伐。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