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 第89章 智激二种
第89章 智激二种
陈绍在河边不远处结寨,安排哨探四散铺开。
然后开始堆砌哨拔、鹿角等工事,还在营寨前面,挖了许多陷马坑。
草原上一望无垠,修建个瞭望塔,就能看到很远的场景,不用担心有人来突袭。
而且夏州城骑兵号称有五万,陈绍也不敢再让韩世忠带精骑为先锋深入夏州腹地。
这里已经很靠近夏州,估计他们坐不住了。
大战一触即发。
不出陈绍预料,他在河边结寨之后,夏州城的兵马下午就到了。
几员大将率军陆续到达,前锋骑兵乌泱泱一大片。他们顾忌陈绍早早站住了脚跟,不敢直接撞营。
陈绍的兵马缺乏精锐骑兵,无法单独骑战,马队同样不敢冒进,只得抱住步兵大阵、步骑互为策应。
韩世忠策马在寨前来回跑动,靠的很近刺探军情,不时有冷箭飞来,韩世忠要么躲过,要么拨开,还要回头叫骂挑衅。
透过飘散的狼烟和尘土,他能看见对面的阵形、大致成半月型面对己方方向。
韩世忠顿时明白,他们是有围歼自己这边全部兵马的意图的。
他心中冷笑,这些党项蛮子胃口挺大,就是不知道牙口怎么样。
两边人马对峙,刀枪如林、人马似海,原本安静的肥沃良田上,此时显得十分喧嚣热闹。
这种两边大军都无险可守,又相距很近的情况,是最紧张的。
谁都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就来个冲刺突袭。
陈绍心里也不慌,他清楚自己这边的战斗力,即使不能全胜,也完全可以挡住敌人的冲击。
尤其是随着后方的稳固,越来越多的部族,加入到自己营中。
他们对陈绍不熟悉,也没有非要追随陈绍的理由,但是他们对西夏,那都是恨之入骨。
作为一个存续了这么多年的王朝,西夏从立国开始,就一直和宋朝打。
别看宋朝一直被冠以‘弱宋’的美称,但它毕竟是中原帝国,再弱能弱到哪去?
所以西夏和宋拼了一百多年,民力使用的肯定是非常严重,对下面这些部落的盘剥必然是狠的出奇。
以前大家松松散散,没有兵刃,在西夏强大的统治机器面前,只能任由他们压榨。
如今来了能和西夏打的,体量比西夏还大,陈绍又不断释放善意,表示会保证他们比以前活得好,他们自然乐得来加入。
就如同金朝末年,北方汉人豪强,集体加入忽必烈大军差不多。
“陈留后,陈留后!”
后面一阵喊声传来。
陈绍转头看,来人一身甲胄,他的脸宽又圆、戴着铁盔把额头遮住了,看起来脸更短。
他也看见了陈绍,便拍马赶了上来。
“你是?”
陈绍手下虽然叫他节帅,但是实际上,陈绍还稍微有点配不上这个称号。
因为他只是节度留后,没有被任命为节度使,他的实权职务是定难军承宣使,也够不上宣帅的称呼。
所以称呼节帅的,一般都是陈绍自己的手下、嫡系人马。
来人抱拳道:“末将是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麾下,书记官康随。”
陈绍点了点头,说道:“种太尉可好?”
“有劳陈留后挂念,老相公一切都好。得知陈留后攻下洪州,他老人家更是开心。”
“那就好,那就好啊!”陈绍笑道:“我也是咱们西北出身,祖上世代都给西军效力,家父战死疆场。种太尉在我们这些人心里啊,地位是不一样的。”
康随呵呵一笑,没有说话,心底却暗骂无耻。
当初你围而不攻,差点把老种相公气吐血,派人来催促,你可不是这个态度。
如今陈绍隐隐有和童贯疏远的迹象,这对西军来说,十分有利。
他们最怕的就是童贯把陈绍扶持起来之后,专门留在这里和西军作对,分化西军。
既然他们之间有所疏远,那么西军就该趁虚而入,拉拢他一下。
若是陈绍不受童贯的控制了,还能顶在前方,为陕西诸路提供一个缓冲,那他可符合西军的利益了。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陈绍打下了西夏,他在这里割据一方,名义上依然归顺大宋。
那么大宋就要用西军来制衡他。
仗不用打了,军政独揽的地位依然存在,这就是西军上下的极致追求。
“老种经略相公,听说陈留后提兵攻打夏州,深感陈留后为国为民之心,特意派我来。陈留后完全不用担心银州和祥佑军司的夏贼。我们一定将敌人,全部拦在银州。”
陈绍听罢说不出话来,他习惯性地伸手在额头上搓了几下,过了一会才说道:“请你回复种太尉,我等都是西北人,世受西夏的荼毒。如今机会来了,就该义无反顾。”
“陈留后此言是何意?”
陈绍沉吟道:“你们兵强马壮,银州根本就是在宋夏边境,处于你们的包围之中。如今大军出征,各围一城,为何不努力进攻银州,直说为我阻拦西夏援兵。难道我陈绍打夏州,是为自己打的么!”
他的语速越来越快,声音也越来越大。
康随微微一怔,心里暗道:难道不是么?
你陈绍是什么样人,整个西北谁不知道,一力提拔你的童贯,和你利益不符合了,你都要拿捏他一把。
听说把童宣帅气的两眼一黑,在中军大帐直接晕死过去了。
如今又在起什么高调?
这些话,当然是无法说出口的,康随只能沉着脸说道:“陈留后的话,末将会带给老种相公。”
陈绍用马鞭,指着远处的夏军骑兵大营,说道:“你看,大战迫在眉睫,我们以劣势之兵力,已经对上了此地最强的敌军。望尔等也要多多努力,早日拿下银州,与我等会猎于此。”
等人走后,韩世忠笑道:“那康书记,似乎有些不忿,回去之后该不会说节帅坏话吧?”
陈绍哈哈一笑,勒住马绳道:“老种、小种,将门出身,为人高傲,我激他们一激,让他们加把劲,最好是拿下银州城!”
一旦银州被打破,夏州就彻底孤立无援了。
届时三面被围,唯一不是宋军掌控的北边,那些如今还不叫‘蒙古’的草原部落,也不会是他们的援兵,反而来趁机咬一口的可能更大。
那时候,再用出大宋的堡寨战法,一点点将他们困死就行了。
陈绍看着对面那乌泱泱的骑兵,说实话,不太想把他们逼急了
死战一场下来,即使赢了,自己辛辛苦苦生聚出的这几万人马,估计也要折损大半了。
要知道,即使是一百年以后,蒙古最强盛的时候,西夏这些犟种依然反抗激烈。
导致气急败坏的蒙古人发了狠,攻入中兴府后展开无差别屠杀,杀了80万人。
这还不算完,他们又彻底焚烧了宫室,和一切西夏的典籍,甚至把贵族们的坟全扒了破坏掉。
西夏文字被严令禁止使用,所有碑文、书卷也都被破坏。
相当于把这个强盛一时、又命硬无比的文明彻底抹除了。
蒙古人有时间,也有底气跟他们死拼,自己可没有——
银州城下。
种师道的大帐内。
看着气的面红耳赤的诸将,种师道呵呵一笑。
“诸位何必生气,他说的其实也对,只是你们觉得此子人品不行,不配谈论我们罢了。”
“其实你们仔细想想,他的话没有毛病,我们是该努力一把了。”
银州城,就在横山脚下,被围了这么多年,依然夺不了来,实在不算光彩。
历史上,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童贯曾经集结重兵,短暂攻取了银州。
然后很快又丢了。
元丰伐夏时,种谔也曾拿下了银州,如今种家军驻地很大的一片,在那时候都属于银州管辖的。
被种谔给打了下来,筑永乐城,纳入了大宋版图。
种家军为什么能在西军中独树一帜,种师道为什么能成为西军精神领袖,说到底人家自己实力强,战绩好。
种师道回忆着父辈的光辉,心中暗道:
如今又到了关键时候,恰似当年元丰伐夏,自己难道要落后于人么。
陈绍小子,已经连续打出了多场大胜,其中不乏改变局势的关键之战。
纸面实力更强的种家军,却还没有什么建树。
就拿银州城,来给种家军增辉吧,也不负父辈之志!
小种经略也站起来,冷声道:“那就打!”
种师道一声令下,种家军终于又行动起来,再次迫近银州城。
城头守军也习惯了,快速集结人马,前来守城。
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不对,这次攻城,比以往的强度大大增加。
此次攻城,从一开始,就是最为惨烈的局面。
城墙之下,数十名士卒举着大盾牌,死死的倚着墙根,举着大盾牌,按住了五六架长梯。
这些长梯后面,猬集着一群群的西军士卒,第一批上去的披甲战士,几乎都丧命城头,但是依然挡不住源源不断地猛士登城。
在城墙之下,到处都是尸首石块,不宽的一条壕沟,上面架着便桥。桥下也全是尸首以各种姿势堆迭在一起。
壕沟外头,是一排排的弓弩手,在拼命的朝着城头抛射箭雨。
银州城因为是扼守宋夏边境,守具充足,虽然没条件加强城外的防御工事,但是守起来也是异常坚决。
大小种骑着马,在远处观战。
童宣帅来抚边十几年,别的没带来,把保存实力的想法,根植到每一个西军将领心里去了。
尤其是刘法死了之后。
他们也是很长时间,没有指挥手下打这种硬仗了。
但没打不代表不能打,种家军本来就是一等一的精锐,种师道挥了挥手。
身边的亲卫马上挥舞令旗,不一会苍凉的号角声响起。
不多时,军中鼓号齐响,数万步兵排列方阵,举着盾牌,随着一辆辆攻城器械,缓缓靠近银州城。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