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 第107章 江南平叛
第107章 江南平叛
洪州。
早就整备好的兵马,接到命令之后,马上整装出发。
出了鄜延路,大军顺江而下。
朝廷要求陈绍派遣一万定难军南下平叛,但是陈绍算计之后,只带了两千嫡系部曲,外加蕃兵三千,号称两万。
而且没有征调民夫,五千人的吃穿用度,全都雇佣定难军内的商队运送。
效率比民夫快了十倍不止。
陈绍从延安府出发,直接前往京兆府等待汇合。
与此同时,赵佶又指派谭稹为两浙制置使,率兵南下,与陈绍两路大军齐发。
历史上为了剿灭方腊起义,西北边军来了不少,严重影响了后续伐辽。
这次因为有陈绍的人马,谭稹只带了五万禁军南下,分别由禁军中殿前副都指挥使郭仲荀、领侍卫亲军步军司副指挥使何灌率领。
这都是童贯利用三衙的权力,安插到禁军中的亲信。
正好让他们趁着这次机会,跟着陈绍捞点战功,将来也好提拔。
童贯如今虽然深恨陈绍,但是对他的能力还是认可的,江南民变虽然声势浩大,但是他觉得陈绍一定能取胜。
西北边军并北伐诸将,依然于河北驻扎,积极准备伐辽。
汴梁城外,看着即将出征的谭稹,童贯心中暗呼侥幸。
若非有陈绍主动示好,提出由他平定江南,此番就得自己去。
自己去,便不能有失,必须以雷霆手段,平定方腊。说不得要把西军精锐全带上,如此一来,哪还有精力伐辽。
若是打上了三年五载的,说不定金兵已经灭辽了。
如今只需要派心腹谭稹南下,还能趁机调走禁军中本就极少的能打仗的人马。
以此来帮蔡京整饬禁军财计,不受他们的威胁。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此番陈绍既然主动示好,帮了大忙!
将来伐辽之后,削平西北诸藩,本打算治你个罪随便砍了,如今看来也让你做个闲散富贵的乡绅就是。
凉亭内,谭稹看着童贯乐呵呵的模样,也凑趣道:“天寒地冻的,宣帅还亲自来送我等出征,叫我们这些人心中着实熨帖。”
童贯笑道:“尔等此去,切记一条,不要心慈手软。自古乱民为祸,最怕斩草不除根,后续麻烦不断!”
“来,某为尔等践行,期待你们早奏凯歌!”
说完童贯举起酒杯,在凉亭内,和谭稹、何灌与郭仲荀等一众亲信将领同饮。
在随军南下的队伍中,被任命为参谋的显谟阁待制宇文虚中,算是进入谭稹的幕府。
他看着凉亭内的几个人,神色有些忧虑。
朝廷怎么就派这些兵力南下平叛,而且还是禁军
他在京中待得时间最久,太知道禁军的实力和底细了。
只能期待另一路人马了,听说是西北边军,应该还是有一战之力的吧。
两路大军同时出发,陈绍这边就是氪金玩法。
商队将他的辎重,早早沿水路送达,而兵马全是骑兵,平均每人两匹马换乘。
——
十一月,方腊打破睦州城,打开武库大门。
手里有了兵刃、盔甲之后,方腊大军的战斗力迅速提升,士兵们个个如狼似虎,地方官兵很难和这群疯狂的亡命拚搏。
这一路下来攻城掠地,除了高城大阜有重兵把守,且城高墙厚难以攻破,方腊暂时不愿意耗损大量兵力去攻取外,在野战中,还没有朝廷的军队能够同他们抗衡。
普通的县城,也是纷纷陷落。一个月不到,膨胀起来的方腊兵马四面出击,又攻克睦州、歙州、衢州,控制了控制钱塘江上游。
紧接着又占领寿昌、分水、桐庐、遂安等县,控制了运河枢纽,让官军的调度更加艰难。
江南道被王黼、朱勔轮番压榨,百姓们早就活不下去,一点就着,呈燎原之势。
恰似横山附近那些百姓,对西夏的态度一样,甭管你是谁,打西夏横山百姓就帮你;在江南则是甭管你是谁,打赵宋,我们都加入。
常平镇,驿站被临时征用,谭稹和一群幕僚看着战报,眉心几乎皱成一个川字。
从他们出京之后,贼人势头越来越大,局势已经糜烂。
方腊的大军越滚越多,无数被压榨的江南百姓,都投入其中。而且得到了大量从官兵手中缴获的武器,不但装备精良,他的近卫军甚至都有了战马。
他也不知道自己如今究竟有多少人马,这些人又有多少能打,只是不断攻伐。
他对外号称已经有百万人,连战连捷,为扩大战果,方腊率师北上,以破竹之势连克新城、富阳等县。
为了保持旺盛的战力,驱使他的士卒为他卖命,方腊摒弃了一开始还坚持的不劫老幼、不淫妇女的原则,军队战纪极为败坏,所过之处一片废墟,被淫辱致死的妇女不计其数。
乱世之民不如狗,这民又岂只是升斗小民?
乱世强者,很可能就是太平盛世中卑贱如狗的小民,他们拿起了刀枪,于是他们能决定别人的生死,可是同时这也加速了他们自己的死亡。
然而,百姓们的痛苦还不止于此,大宋的厢军虽然战力不行,一碰就碎,但是欺压百姓还是可以的。尤其是被打散了小股部队,失去了朝廷律法的控制和监督,他们变的比方腊的人马还要更残忍,贪婪。
‘匪如梳、兵如蓖’,方腊急着扩张,匆匆劫掠一番、满足了兽欲就急急赶路了,尾随在后的官兵却肆无忌惮,用同样的手段欺辱着百姓。
他们的作为,逼迫着更多走投无路的百姓加入方腊,从一个饱受欺辱的善良百姓,摇身一变,成为禽兽的同类,开始残害其他善良的百姓。他们为了活命而变的凶残,由于前途渺茫不知还能活多久而变的无耻,恶性循环,一片糜烂。
自古以来,流民作乱都是如此,和蝗虫过境没有什么区别。
会破坏所有的一切。
这些情形,两浙官员并非一无所知,可是值此混乱时刻,他们调兵遣将对抗方腊已经忙的焦头烂额。对于战斗中脱离了官兵大队,军纪败坏为非作歹的残军败将,他也只能装聋作哑,以免激起兵变,使局势火上浇油。
两浙情形因此更加恶化,已经没有人还抱有迅速平息叛乱的希望,都觉得根本看不到头。
甚至有人觉得,大宋要完了!灭国在即,有钱人早早的开始向北转移,取水道向中原逃亡。
方腊大军行动甚快,动辄就能超在了他们前头,一路上,他们多次遇到携带金银细软举家逃往北边的富绅地主,结果这些豪富之家男人送了性命、女人沦为玩物。金珠玉宝都等于打好了包,拱手奉给方腊做了军资。
宇文虚中说道:“谭制使,今日江南局势,已经难以掌控,与其叫他们到处流窜,不如将他们困在大城之中。”
“以下官愚见,两浙路中,唯有杭城最合适。不如让杭州官员暂时弃城,以迟滞贼人扩张之势。”
谭稹沉吟片刻,说道:“叔通所言不差,但是大城陷落,恐怕会引起朝野非议。”
杭州这种地方,一旦陷落,所造成的影响不是一般的大。
朝中多少权臣,家族就在杭州城中。
宇文虚中没有继续说话,他也知道,以杭州城留住贼首方腊固然是战略上损失最小的,但是造成的舆情太大了。
“只有先到了两浙,才有办法剿匪。为今之计,必须加快行军之脚步,对了,陈绍到哪了?”
——
说实话,从京畿到两浙真不算远。
人家赵构只用了三天,就从商丘逃到了扬州,中间还经历了许多大事。
但是禁军行军,拖拖拉拉,十天了还没出开封府。
谭稹虽然是宦官,但是一直跟在童贯身边,算得上是久经战阵了。
他什么时候见过这种兵马,在他眼中,刘延庆的鄜延军都算是不能打的了。
与这禁军一比,简直是精锐中的精锐。
还有不少人,干脆在半路就逃了。禁军这些大头兵,常年被禁军世家当奴隶来用,过得还不如牛马。
如今有机会出来,逃到哪都比回去强,更别提还要和江南反贼打仗。
生怕人还没到,就已经减员一半的谭稹,只能是加强管理,如此一来行军速度更慢了。
此时陈绍已经到了。
芜湖城中,陈绍下马之后,带着十几个亲兵,赶往临时的两浙路转运使司衙门。
这两浙路转运使,本该治在杭州的,因见贼人势大,一口气逃到了芜湖。
因两浙路为财赋重地,年漕运量占整个大宋的1/4,转运使可凭财政优势干预军事行动,如调拨军粮、征发民夫。
战时具备完整的指挥权。
虽然是临时衙署,但是依旧十分齐整,两旁站着一些浙兵。
转运使陈建与转运副使王复,看着大步走进来的西北蛮子兵,都觉得有些不舒服。
陈绍的官职比他们低,而且管辖区域也不如他们的重要。
所以按理说,应该他先见礼才对,陈绍把马鞭往桌上一拍,道:“哪个是浙漕?”
陈建面露不悦,“本官便是。”
“军报拿来,再将九域守令图也拿来!”
陈建冷哼一声,道:“本官才是浙漕,你是朝廷调来协助剿匪的,莫要哗众取宠。”
王复也说道:“九域守令图,乃是朝廷机密,岂能轻易送人。”
“没地图怎么打?”
陈绍说完,挥了挥手,身后亲兵就要去卷走地图。
“大胆!”
陈建一拍桌子,浙兵纷纷上前,刚想阻拦,只见来自西北的这些蛮子兵,立马就拔刀。
明晃晃的刀光,照的他们都有些发蒙。
这不是自己人么?
眼看董大虎也要动手,陈绍眼疾手快,赶紧拽住了他,训斥道:“你别动手,还没到那个地步。”
大虎虽然好用,但是很难控制,他力气太大,动辄就打死人。
“哦。”大虎赶紧站在一旁,不再动弹。
“你也要造反么!”陈建气的胡须乱颤。
没藏庞哥毫不客气地举刀,就站在他的跟前,一刀下来准保他人头落地。
满堂的浙兵再没有一个敢上前的,坐视他们卷走那些机要地图,还有转运使司内的一些文件。
“打完了仗,再送回来,别婆婆妈妈的,我们远道而来,也不过是因为你们无能。若是你们但凡有点用处,会连几个吃菜事魔的老百姓都打不过么?”
陈绍说完之后,也不继续待在这里共商军事了,迈步就走。
当然,留下来也不合适了
堂内一群人,都觉得无比憋屈,陈建骂道:“此贼狼子野心,拿走两浙‘九域守令图’,恐怕将来要造反!”
王复悄悄靠近,拽了拽他的衣袖,说道:“此事万万不可声张。”
陈建突然想起来了,丢失这些图纸,也是重罪。
刚才说他造反,不过是气话,区区陈绍两三万兵马怎么造反。
而且他一旦造反,就处在西夏和大宋的夹击之下。
要是他真的只是为了剿匪,事后还了回来,就当没发生过吧
陈绍回到自己的营中,立刻叫从宥州来的文书参谋等人,描摹复刻地图。
整理军报,捡有用的送到自己手里。
他带兵在城郊大营修整了一夜,听说方腊已经逼近杭州,陈绍赶紧犒赏三军,然后准备作战。
第二天,陈绍率兵走芜湖,过宣城,直奔太湖。
他的手下,将托运来的辎重,全部分发下去。
手下士卒一人两匹马,一匹骑行,另一批驮着自己的辎重口粮。
来回换乘,也可以让马得到歇息。
骑兵在江南的大道上,真是来去如风,陈绍终于知道为什么异族一旦突破长江,所遇到的抵抗就很微弱了。
机动性太强了,又没有天堑阻拦,一马平川!
方腊已经控制了运河入口和钱塘江,切断了大宋漕运命脉,这条线每年要运输600万石粮食北上。
陈绍想要尽快夺回,不然童宣帅该有意见了。
今早军中并不擂鼓吹号。陈绍已翻身上马,带着一队亲军在军营周围驰骋巡视。
战马的肌肉紧绷,沉重的马蹄声充满了力量感,他越来越喜欢骑马了。
速度与力量,让陈绍时常感觉到自己也有了强大力量的感觉!
尤其是大虎在自己身边的时候,陈绍感觉他们两个联手,天下哪里也去的。
荆溪上的几座浮桥,一大早又被白茫茫的大雾笼罩。南岸泥地被无数人马踩过之后,地面变得十分坚硬。
昨日的千军万马却已不在这里了,地上只有一片片白的尸体。
衣服这种东西,在这个时代也属于是财产,被杀的人少有身上衣服全的,大多都被扒了下来。
唯有稀疏的游骑,正在北岸游荡。骑士们的身体在马背上微微起伏,转头观察着浮桥对岸。
就在这时,忽然空中传来“嗖”地一声,一枝箭破空而来!
一名定难军骑士吓了一大跳,猛踢了一脚马腹,这时箭矢已经落到了旁边的硬土上,“噗”地一声入地,箭羽尾部还在剧烈地抖动着。
其余士兵也马上拔刀出来,四散寻找。
对岸的芦苇丛中,杀出一群伏兵来,他们都穿着普通衣衫,手中武器也是五八门。
领头的一个年级不大,看上去眼神凶狠,死死盯着这几个哨探。
马背上骑士也不慌乱,释放信号之后,便勒马而行,下了桥之后在马背上拔箭还击。
陈绍看着信号,马上指挥前往,在马上疾驰时候,他有些纳闷,这里怎么也有敌人了。
肯定不是方腊的人,估计是看到方腊起兵成功之后,也跟着闹将起来的其他乱民。
他在马背上极目眺望远处,白雾中什么都看不到,每到这个时候,陈绍就有点羡慕韩世忠,真不知道他那双眼睛是怎么长得。
不一会,大队骑兵赶到,这些人的甲胄鲜明齐整,应该是大宋官军,可是却和平日里的官军袍服不同。
而且全都是骑马赶来。
起义军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骑兵冲锋,他们最近虽然跟发了狂一样,悍不畏死。
但那大多是屠杀普通百姓带给他们的错觉。
当来自西北的百战老卒们,一个冲锋之后,就打破了他们这种幻想。
陈绍从怀里掏出份军报,先望着正面的荆溪,又向东转头,那边应该有一片湖泊。
但是现在稍远的地方便看不清楚…眼前的大雾,本来是能帮助自己偷偷行军的,现在反而成了不利因素。
因为乱民们四散而逃,根本无法确定他们的方向,也无从判断哪个是贼首。
方腊举事之后,江南遍地都是造反的。
苏州石生,湖州归安县陆行儿,婺州兰溪县灵山峒朱言、吴邦,永康县方岩山陈十四,处州缙云县霍成富、陈箍桶等,纷纷揭竿而起。
台州仙居县吕师囊,越州剡县裘日新(外号仇道人),衢州郑魔王等也率当地摩尼教秘密组织起兵响应。
整个江南乱成了一锅粥
陈绍今天冲散的,就是陆行儿的人马,荆溪下面的尸体,也是他们的手笔。
“追杀这些乱民无益,只有捉到贼首方腊,才能缓缓扑灭江南民乱。”
陈绍下令不要追杀,继续往吴中进军。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