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当闲散赘婿,你陆地神仙? - 第148章 行成于思,毁于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8章 行成于思,毁于随
    马观书道小成。
    不止岳明先生惊讶激动,便连陈逸也是没想到。
    虽说他的确对自己所教书道有信心,也相信悟性足够的学子努努力能够踏上书道。
    但他从未想过,会有人在第一节课上就迈出这一步。
    太夸张了。
    以至于陈逸都难想象这件事传扬出去后,会造成怎样轰动的影响。
    不说以后,单单此刻。
    在马观写出芳华隐现的“书”字后,学斋内已是雅雀无声。
    学子们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眼睛却都看着马观身前的沙盘,看着那枚“书”字上的荧光。
    俨然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
    便连马观自己都在愣愣地盯着沙盘看,似乎也不相信这是他写出来的。
    他喃喃低语:“这,这是我写的?”
    陈逸扫视一圈,起身来到他身侧,笑着说道:“的确是你写的。”
    “不过若你不想只是昙一现,就回想方才那种心境感觉,再多写几个字。”
    马观顿了顿,却是没有第一时间听从他的指点,而是猛地站起身,鞠躬行了个大礼。
    “学生谢过先生!”
    陈逸笑了笑,这位倒的确如他先前所想那般是个耿直性子。
    不过这大礼他倒也能受得。
    “行了,谢也谢过了,坐下再写几个字吧。”
    “是,先生。”
    马观郑重说完坐回沙盘前,抹去那枚“书”字,抚平沙盘。
    他脑中回想起先前的心境。
    ——君子当中正平和,坚韧不屈,堂皇大气。
    略一停顿。
    马观再次提起手边树枝,在沙盘写了“君子”二字。
    笔画横平竖直,中正大气。
    枝头停顿的瞬间,便见沙盘上隐约浮现一抹晶莹光泽。
    尽管不如陈逸所写“书”字那般光亮,但的的确确是“字显芳华”。
    马观心神一松,抬头看向陈逸:“先生?”
    陈逸拍拍他的肩膀,笑着夸赞道:“还不错。”
    起止是不错。
    以字观人。
    只看“君子”这两个字,他便能看出马观其人品性心境。
    的确有“君子之风”。
    直到这时,周遭刚刚大气不敢喘的学子们,方才朝马观拱手道贺:
    “和明兄,恭喜。”
    “和明兄,假以时日,你定然会是我大魏朝的书法大家。”
    “何须等日后?”
    “便是现在,咱们贵云书院里,除去轻舟先生,也没有一人在书道上比得过和明兄。”
    “说的没错,连咱们院长和卓英先生等人都略有不如。”
    只是开口说话的学子不知道的是,此刻问询赶来的岳明先生、卓英先生就站在学斋之外,将他的话听了个正着。
    本还欣喜的脸上顿时有些挂不住。
    那副表情直让另外没被点名的老者哈哈大笑,纷纷调侃道:
    “岳明先生,书道一途还需努力才是。”
    “卓英啊,如今你那书法可还拿得出手吗?”
    听到身后的声音,学子们方才注意到他们到来,连忙端正坐好。
    只有方才出言的那名学子面露苦笑,轻轻拍了几下自己的嘴。
    岳明先生瞪了那俩老者一眼,当先走进学斋,和陈逸告罪一声,来到马观身侧。
    待看过沙盘上“君子”二字后,脸上不禁露出几分欣慰笑容。
    只是岳明先生没有先夸赞马观,而是朝陈逸躬身一礼:
    “轻舟,老夫代和明以及贵云书院感谢你传授书法之道。”
    身后的卓英先生等人也都如此。
    陈逸见状,无奈道:“我说几位先生,您们这是折我寿呢?”
    第一堂课上就有人书道小成本就出乎他预料,岳明先生他们还这样郑重感谢他。
    真不嫌事大啊?
    岳明先生闻言起身瞪了他一眼,“什么话?”
    “你为书院教出一位书道小成的学子,书道大成的苗子,咱大魏朝未来的书法大家,老夫谢你一句还有错了?”
    陈逸看他一本正经的把各种名头按在马观身上,苦笑摇头:
    “您是院长,您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这才像话。”
    岳明先生脸色稍霁,转头夸赞马观道:“和明,做得不错。”
    “以后跟轻舟好好学,争取早日成就书道大成,也好让咱贵云书院名扬大魏九州三府。”
    说到这里,岳明先生顿了顿,斜睨陈逸道:“当然了,轻舟先生之名同样会名传海内的。”
    “……”
    陈逸暗自撇了撇嘴。
    事已至此,他也只能听之任之了。
    谁让这学斋出了马观这样悟性、书法品阶都足够的学子呢?
    不过岳明先生来到后,这堂课显然没办法正常的进行下去了。
    学斋内的学子的心思都在马观身上,可谓是心思复杂。
    他们都知道,不论马观以后能不能考过乡试、会试,单凭借这手书法,就可声名远扬。
    而学斋外也有不少闻讯赶来的学子。
    羡慕的有之,嫉妒的有之,更多的则是懊恼。
    “之前岳明先生让我等报名跟随轻舟先生学习,我怎么就鬼迷心窍的推拒了呢?”
    “我也是啊,倒是便宜了马和明。”
    “谁能想到轻舟先生教授的不是简单书法,而是书道?”
    “哎,如今我等……”
    几个心思活泛的人对视一眼,当即转身挤出人群朝书院外跑去。
    错过第一次报名没关系,大不了多费些代价顶替了学斋内的其他学子。
    或者想办法托关系找岳明先生,争取能够成为陈逸的学生。
    这样的事对一些大族出身的学子并非难事。
    便是岳明先生不同意,他们也可想办法求到定远侯府去。
    绝不能错过了这次机会。
    要知道书法一道有成,对科举也有一定好处。
    即便历届科举都没有明文规定考校书法,但根据有心人观察,书法有成的学子便是文章差些,也会受到些优待。
    或是受主考青睐,或是被某些大儒夸赞,总归有些好处。
    而除去学斋内外的学子们,此刻最忙碌的还要属马观本人。
    被岳明先生几人吩咐着继续在沙盘上一个字一个字写着。
    一道道芳华显现,又随着沙盘抚平隐去。
    到得最后,马观原本还有血色的脸上已是大汗淋漓苍白一片。
    陈逸见状不得不打断道:“书道小成的字极为耗费心神,今日就到这儿吧。”
    岳明先生等人方才意犹未尽的点点头,“和明的确该休息休息了。”
    马观闻言长出一口气,虚弱起身行礼,“和明日后定当继续努力,争取早日书道大成。”
    陈逸摇摇头:“尽力就好,别没学会走,就想着跑。”
    马观微愣,自也郑重的行礼道:“学生谨记先生教诲。”
    正当陈逸想要宣布今天课就到这里时,岳明先生却是来到他身侧,低声道:
    “轻舟啊,今日毕竟是你初次授课,不好只写三个字。”
    陈逸看了他一眼,哪还不明白他的用意?
    他似笑非笑的问:“院长有什么吩咐?”
    “不如你写一幅字挂在学斋,用以勉励我贵云书院的学子们,可好?”
    “不好。”
    “咳咳……老夫代学子们谢……”
    见岳明先生又要深鞠躬,陈逸连忙避开一步,“停。”
    岳明先生立马停住,苦着一张老脸看着他。
    见状,陈逸无奈摇摇头,“院长,我也就看您是长辈的份上不与你计较。”
    “再有下次,就别怪我把云松纸换回沙盘了。”
    “老夫保证不会。”
    一旁的卓英先生几人暗自笑骂几句老不羞,却也没有开口坏了岳明先生的好事。
    毕竟他们用云松纸“算计”陈逸字帖的事,不好被人知道啊。
    否则陈逸一怒之下,他们谁都得不到好处。
    好在陈逸不知道这些。
    在答应岳明先生后,他便提笔泼墨,在一张宽大的云松纸上写了一行字: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尽管这句话比不上横渠四句,但却是陈逸在马观身上看到的“君子之风”的体现。
    同时,也算是他给学子们的寄语。
    不论习字、读书还是做人,勤勉德行兼备,方能成才。
    待得岳明先生等人看到纸上的内容,以及字里行间的洒脱之意时,先前算计陈逸的心思难免让他们有些惭愧。
    “老夫代……”
    没等他们说完,陈逸丢下狼毫笔转身就朝学斋外走去。
    还来?
    真当我的寿元无尽啊。
    岳明先生几人对视一眼,面上都露出笑容。
    “院长,您真是有辱斯文。”
    “呵呵。”
    “斯文败类!”
    “呵呵。”
    见状,卓英先生等人便都知道岳明先生已经不要面皮了,当即追着陈逸而去。
    岳明先生自是不理他们,面露笑容的收好两张云松纸。
    转头之际,他看见学斋内外的学生们,老脸难免一红,佯装咳嗽一声,道:
    “老夫先去装裱这幅字,免得破损……”
    ……
    正当陈逸被贵云书院的几位先生领着去说说笑笑时,此刻的定远侯府清净宅内,却是不算清净。
    蜀州知府刘巳带着提刑司一行三人前来。
    起初气氛还算得上松缓。
    但当提刑司百户方红袖说起前晚西市发现后,气氛顿时便是一肃。
    “萧家?”
    “方百户话中之意,杀害刘敬的人出自是我们萧家人?”
    老太爷自是平静,一旁萧望的脸上已是有了几分怒意。
    方红袖一顿,起身行礼道:“萧二爷见谅,红袖只是说出事情经过,并不确定孙二虎口中‘萧家’是侯府。”
    萧望盯着她,冷哼道:“你来萧家提及此事,可不像你所说的那么简单。”
    方红袖正要再解释几句,就见旁边刘巳摆手道:
    “方百户,二爷所说不无道理。”
    “既然提刑司不确定凶手身份,那你在侯爷面前提及‘萧家’就是不妥。”
    方红袖微微抿嘴,躬身行礼后退回座位。
    可她身侧的中年人,却是不打算放弃,接着起身行礼道:
    “启禀侯爷,我提刑司虽说不确定凶手是不是萧家人。”
    “但从目前的一切线索,都的确指向萧家。”
    他约莫四十上下年龄,身形瘦削,面容上髋骨突出,容貌不算出众。
    此刻他严肃说出这番话时,让他那张细长的脸略显尖嘴猴腮。
    闻言,大堂内为之一静。
    刘巳微微皱眉不再开口,只看向萧老侯爷。
    方红袖略有惊讶。
    而萧望已然怒极,猛地拍了桌子,“黄卓,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
    这时,萧老太爷稍稍抬手,语气平静的打断道:“老二,让黄千户说完。”
    萧望看了他一眼,狠狠地瞪了眼那位中年人。
    黄卓却是不去看他,只看着萧老太爷,毕恭毕敬的说:
    “侯爷,下官就事论事,望您见谅。”
    老太爷不置可否,淡淡说道:“黄千户不妨说得详细些,都有哪些线索指向我萧家。”
    黄卓点点头,接着从怀中取出一个册子念道:
    “线索有三。”
    “一是荆州刘家六子刘敬,此番前来蜀州创建灵兰轩,目的乃是为了萧家药堂……”
    没等他继续念下去,萧老太爷开口道:“你的意思是,荆州刘家在刻意针对我萧家?”
    黄卓微愣,脸上露出几分难色,“下官并非这个意思,下官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
    黄卓连忙改口,“侯爷见谅,下官应是没看清,您稍等。”
    虽说刘家来到蜀州的目的确实是为了对付萧家药堂,但这样的话堂而皇之的说出来,不吝于在打萧家的脸。
    并且,若是被人传到荆州刘家,他这位提刑司千户怕也会受到牵连。
    黄卓说着侧头瞪了一眼方红袖,才继续念下去。
    只是他已然不敢再照本宣科,而是避重就轻的说些对萧家不利的线索。
    听完之后,老太爷看着他:“没了?”
    此刻黄卓脑门上已是有了些汗水,“侯爷见谅,眼下提刑司只查到这些。”
    闻言,老太爷脸上露出笑容,“就这些似是而非的线索,黄千户就敢来我萧家问罪……”
    “谁给你的胆子?!”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