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极品恶婆婆,逃荒路上被团宠 - 第30章 路遇莲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她话未说完,小公子的呵斥声就传来。
    “你再这般无礼,就別怪我让祖母帮我换个贴身丫鬟。”
    他拖著病躯从马车里出来,拱手作揖道:“晚辈这厢有礼了,还望婶子指点一二。”
    他想活,很想。
    他想查清娘亲的死因,为娘亲报仇!
    “只盼,能起作用。”
    杨喜儿嘆了口气,隨后凑近他,低声耳语。
    好好的一个小公子,能成这样,估计和身边的人脱不了干係。
    把解毒汤的药材和配比都交代完毕后,她还是多嘴了句:“注意身边人。”
    小公子听罢,內心波涛汹涌,可面上却是不显。
    他退后两步,落落大方:“若是晚辈因此方子大好了,晚辈一定让祖母重重奖赏。”
    奖赏就算了,倒是……
    杨喜儿沉吟了一会,往前挪了一步,低声道:“实不相瞒,我等是南方逃亡而来的流民,因你將军爹爹怜悯,所以得了进城越过秦安城的机会。但……”
    她嘆了口气,神色也染上了几分悲伤:“但,城外还有千千万万流民,他们眼看著就要耗尽粮食。若……若公子因此大好了,能不能说服下將军,让其他人也从秦安从经过。”
    小公子听罢,久久不能回神。
    他从袖子里掏出一锭银子,语气略带了几分愧疚:“这银子,婶子您先收下。至於您说的……晚辈恐怕有心无力。”
    他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又谈何帮助灾民?
    杨喜儿把银子接过,神色未变:“小公子有这份心已是不可多得,至於结果,婶子又怎敢强求。”
    “小公子快些回去吧,记住,抓方子熬药时,换个能信任的人。”
    最后这话,她刻意压低了声音。
    小公子的马车走远后,树林村的人才敢围上来。
    “娘,你太厉害了!”沐小头简直要崇拜死他娘了。
    他娘不愧是菩萨!
    “乖乖,瞧著那雪白利刃,我心里就哆嗦。”
    “也就你敢跟他们谈条件了。”
    大伙你一言我一语的,都在夸她胆子大。
    她能说,这是因为她是社会主义接班人吗?
    不能。
    於是,杨喜儿只好咳了咳,稍稍正色道:“好了,大家赶紧收拾好东西,继续赶路。若是那公子没好,只怕又会有人找我们麻烦。”
    大伙听罢,哪还敢閒聊,当即就拿起家当,脚步飞快。
    杨喜儿跟在后头,无奈地笑了笑。
    这村子人吶,当真好唬得很。
    幸运的是,直到他们踏出秦安城,也再未遇到任何麻烦。
    杨喜儿看著缓缓关上的城门,鬆了口气。
    这秦安城,著实待不得。
    將军搜刮民脂就算了,就连知府也不作为。
    他们走了一路,就被乞丐拦了一路。
    可见,城中百姓到底有多难。
    “走吧,前方才是康庄大道。”
    杨喜儿收回思绪,迈步向前。
    她那声感慨,可谓掷地有声。
    大伙听了,一扫这几日的阴霾,心中再次燃起希望。
    因著这点期盼,一直到日落西山,大家也未曾喊累。
    北方的秋天,到了晚上,就凉颼颼的。
    只著粗布夏衣的杨喜儿当即就打了个寒颤。
    “好了,大家赶紧躲到烂庙里,生火取暖,不然到了夜里,就该受不了了。”
    这话一出,大家的情绪就低落起来。
    是啊,天凉了。
    从夏天走到秋天,他们都还未有容身之处。
    但杨喜儿已无心安慰大家,只催促他们赶紧生火,就去寻了村长。
    “我刚才瞧著,咱们的番薯不多了。”
    村长也正为这事愁著呢,语气里带了几分低落:“只怕,我们是熬不过这关了。”
    去北安这段路,无山无林,只一片平原。
    他们上哪找吃的?
    可番薯,却只够再吃两日了。
    “没事,总会有办法的。”杨喜儿安慰道。
    大不了,她就多创造点机会把储物柜里的野兔放出来。
    沿路再挖点草根,也够他们应付几日了。
    待到了北安城,她就把那一锭银子拿去买粮食。
    一村子人,总归不会饿死。
    村长看向她,哀嘆了一声:“只盼,咱能运气好些吧。”
    也许是村长的祈祷起了效。
    次日,他们出发后不久,就遇到了一条河。
    河里没鱼,也没螃蟹,有的只是残枝烂叶。
    仔仔细细寻了一番后,大伙都有些失落。
    “走吧。”村长深深地嘆了口气。
    “慢著!”
    杨喜儿拨开一方烂叶,把手往下探了探。
    待摸到熟悉的东西后,她才面露喜色,声音颤了颤:“底下,有莲藕。”
    莲藕?
    这玩意不是长在荷叶底下的吗?
    可这上方飘著的,更像树叶。
    但大家都知道,杨喜儿是不会骗大家的。
    有种藕好手,当即就用竹尖往淤泥下探了探。
    竹尖穿过藕节,发出擦咔的声音。
    瞬间,燃起了所有人的希望。
    “太好了,太好了。”
    “咱有吃的了!”
    “祖宗保佑啊!”
    自发现番薯后,他们就没饿过。
    但这两天的粮食危机,依然笼罩在了所有人心中。
    杨喜儿和村长赶紧组织大家挖藕。
    一忙,就都忙到了晚上。
    树林村的人,除了不下河的老人小孩,全都成了泥人。
    可大家都顾不得换衣服,就都帮著清洗莲藕装莲藕去了。
    一直忙到了深夜,大伙才停了下来。
    他们拢共,挖了20袋莲藕。
    往后的一个月,算是有著落了。
    所有人的心都落到了肚子里。
    因著累了一天,大家都顾不得擦洗,隨手换了衣服,就都沉沉睡去。
    可到了第二日出发时,村长就犯了难。
    “番薯我们还能说是树根,可这莲藕,是人人都认识的。万一遇到了流民,我们可怎么办?”
    这话一出,其余人也都担心起来。
    “不如,我们全部做成粉,再做成饼糊糊?到时候咱就说是野菜糊糊,想来也不会有人为难我们。”
    杨喜儿忽然想起,百科全书上是有做藕粉的教程的。
    说白了,就是把莲藕沉淀成粉。
    成了粉后,就可以做成能放置许久的饼糊糊了。
    “好是好,但我们也不会啊。”
    逃荒之前,麵粉,他们是不缺的,谁会閒著去把莲藕做成粉啊。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