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极品恶婆婆,逃荒路上被团宠 - 第83章 说干就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然都合计好了,那事情就得安排起来。【记住本站域名】
    杨喜儿把事先准备好的採购清单和五两银子交给村长后,转身面向了眾人:“有谁今日愿意进城的?需要两个身体好的后生。”
    她话音刚落,赵小勇和沐青林就不约而同地举起了手:“咱虽不算后生,但身体素质,那是槓槓的,受得住冷!”
    他俩为人都算老实,做事也机灵。
    倒也可以。
    杨喜儿略一沉吟,就拍了板:“成。那就这么定了。待会寻个机会,你俩就去邻村问问,看看谁家有牛车愿意租的,租到后,你们就进城。”
    两人自然忙不迭地应了。
    人选確定好后,杨喜儿就开始张罗起来。
    “今日,我会用家里剩下的原料,教会大家。”
    “等原料买回来后,就直接放在祠堂。大家按需取料,切莫贪多。各家哪天分別取了多少,还请村长记一记。”
    “各家记住,晚上做,次日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口感。切莫白天就开始,到时候做出来不好吃,砸的就是全村的招牌。”
    “出发前,大家都合计下,切莫去了同一个村。”
    “价钱,就定在五个铜板。记住,价钱是定死的,莫要私自抬高或降低价格。免得后头叫人知道了,人家找我们闹。”
    她一番话就把事情安排得妥妥噹噹的。
    村里人听了,心下就热了几分,纷纷应道:“你放心,咱都听你的,不会乱来。”
    散了会后,赵小勇和沐青林就借了牛车,出发了。
    临走前,杨喜儿给他们塞了一封信,並嘱咐道:“买完东西后,你俩就去一趟县衙,帮我把这信交给马师爷。若是有人拦你们,就说是下桃村杨喜儿求见。”
    县衙?
    那地方,是他们这些泥腿子能去的吗?
    俩人听罢,当即腿就软了,好一会,才哆嗦著把信封接过。
    等俩人出发后,杨喜儿就组织各家手巧的婶子到了自个的家。
    也幸亏他们家厨房大,不然这24个人,估计连站的地方都没。
    原料没剩多少,也就只够十来根的量。
    是以,全程只有汤氏一人在做。
    而她则负责在旁边讲解
    因著原料和步骤都简单,婶子们很快就学会了。
    等待雪糕冷冻的时间里,杨喜儿又详详细细地给大家总结了一下要点。
    她讲得仔细,大伙也听得认真。
    时间一晃,半个时辰就过去了。
    杨喜儿把雪糕端了回来,招呼大家分两个房间,坐到炕上。
    十来根雪糕自然不够24个人分。
    但农家人都不讲究,亲近的人,你吃一口,我吃一口的,到了最后,所有婶子都尝到了味儿。
    “杨氏,你的脑瓜子是怎么长的啊?咋能想出这么好的点子来?”
    “坐炕上吃雪糕,冰冰凉凉的,这感觉,真神了。”
    “若是逃荒前,莫说5个铜板,就是10个铜板,我也买。”
    三言两语间,婶子们的內心都充满了希望。
    雪糕这么好吃,一定能大卖!
    他们一定能趁著冬日赚多多的钱。
    有了钱,日子,就真的有盼头咯。
    提起这茬,杨喜儿自然是毫不犹豫地搬出了沐青山:“婶子们折煞我了,这是孩子们的死鬼爹教我的,並不是我自个琢磨的。”
    婶子们听罢,可惜嘆气之余,並未多想。
    就在全村的期盼下。
    深夜。
    赵小勇和沐青林赶著牛车,慢悠悠地回来了。
    “他们回来了!”
    隨著一声惊呼,全村人都裹紧袍,往村头方向涌去。
    “快,赶紧进屋暖暖。”住得最近的方婶子忙打开自个的家门,招呼到。
    哪料,俩人直接拒绝了:“用不著。这天气啊,是冷的,但咱的心,是热的!”
    不就出去买个东西?
    不至於吧?
    大伙面面相覷,不明白这两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沐青林自牛车下来,直接揭开了帘子,露出了里头的东西。
    、淀粉、糯米,这都是他们原先就擬定好的东西。
    但为什么会有粮食?
    而且瞧著,约莫有个十麻袋。
    大家面露震惊,刚想问,就听赵小勇神气的声音响起。
    “这些粮食,都是之前杨大嫂买了放在县衙里的。”
    “大伙不知道,我俩就把杨大嫂给的纸条亮那么一亮,马师爷就亲自接待了我们。”
    “乖乖,咱进去后,只见一路青砖白瓦,又遇一队威风凛凛的捕快……”
    “等那马师爷把我们带到库房时,那里的金银珠宝,差点没闪瞎咱俩的眼!”
    乖乖。
    那得多豪华啊。
    大伙听罢,不免心驰神往。
    有人忍不住问:“那县城呢?跟咱南方的一样不?”
    赵小勇又神神秘秘道:“那自然是不一样的,至於怎么不一样,我也说不上来。”
    “切,那你不如不说!”大伙颇觉扫兴。
    村长见大伙越聊越远了,赶忙提醒道:“甭聊了!都深夜了,还不快些干活?赶紧把原料和粮食都搬到祠堂里!”
    大伙听了,纷纷回过来神。
    比起听人吹牛皮,还是赚钱重要些。
    等大家卖力地搬东西时,村长又跟在他们身后道:“我可事先说了,这些粮食,都是人家杨氏的。虽然放在祠堂,但你们可別打主意。”
    大伙听了,哪有不应的。
    谁敢偷杨氏的粮食啊?
    那不是缺心眼儿吗?
    杨喜儿默默地跟在后面,没说什么。
    因著时间也不早了。
    等东西放好后,村长就立马给大家分了原料。
    大户的,就多拿些。
    小户的,就少拿些。
    拿了多少,本子上就记多少。
    到时候卖了钱,就把原料成本折算回来。
    可霍氏却犯了难:“我就一人拉扯俩娃。我晚上不睡觉可以,但我若是出去了,孩子咋整?”
    村长刚想问下谁愿意帮她,就听丁婆子道:“咱家就我和我闺女,人手也是不够。不如这样,咱们两家合在一起。你晚上做,我白天出摊。白天你歇息时,孩子我闺女带。”
    如此一来,两家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甚好!”村长直接就替她们拍板了,“那我只给你们记一份原料。至於你们之间的利益分成,那就自个谈去。”
    丁婆子和霍氏相视一笑,当即就拿了些许原料,一起家去了。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