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极品恶婆婆,逃荒路上被团宠 - 第91章 计划进城卖雪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落,人群一阵沸腾。
    村长更是差点瘫软在地上。
    他抖了抖嘴唇,一脸殷切地看向她:“真?”
    “真。”杨喜儿神色淡淡地点点头。
    管他是真的是假。
    反正现在这马车確实是她的。
    村长听罢,连连高呼:“太好了,咱以后就不用腿著进城了。”
    沐大头挠挠头,憨憨地问:“娘,我不是做梦吧?咱家真有了一辆马车?”
    马车啊。
    乖乖。
    这是员外老爷家才有的金贵物件吧?
    像他们这样的农家人,这辈子能坐个几次就了不起了。
    更別说直接拥有!
    可现在,自家娘亲竟然简单粗暴地买了一辆???
    “瞧你这齣息。”杨喜儿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而后把视线转向眾人,“后头谁需要马车,就来我家借。不用钱,把马餵饱就成。”
    “但我可说了,这是马,不是牛。马是有脾性的,想赶车或者骑马的,就得学学。不然马发起脾气来,得给你翻沟里去。”
    她刚说完,沐老头就颇为神气地自人群走出。
    他背手而立,一副高瞻远瞩的模样,道:“要说这骑马啊,讲究的,就是一个稳字。手要稳,身子要稳,心更要稳。”
    说到这,他又摸了摸下巴那几根少得可怜的鬍子,目光深邃似带怀念:“想当年,我初学骑马时,我的师傅愣是让我先扎了几个月的马步。你们这些后生吶,还有得学吶。”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他说得煞有其事似的,听得村里的后生一愣愣的。
    末了,后生们都爭先恐后地要找他学。
    骑马啊。
    谁不想?
    哪个少年没做过骑马走天下的梦?
    可沐铁子听罢,不由地疑惑起来:“可是,爷,小时候你不是跟我说过,你师傅是先让你端几个月的洗脚水?”
    他话音刚落,沐老头气得鬍子都要吹了。
    这臭小子!
    竟敢在这么多人面前拆他的台?
    看他不打死他!
    想到这,沐老头狠狠地拍了下他的脑袋,唬道:“你记得啥?你那会豆丁般小,只知道吃喝拉撒睡。你记得个屁!”
    他这表现,到底是有些恼羞成怒了。
    村里人纷纷明白过来,不免开口责怪:“沐老头,你且歇会吧,吹啥牛呢?”
    “我没吹牛!”
    沐老头气得来劲了,当即想翻身上马,证明一下自己宝刀未老。
    杨喜儿见了,赶紧把他拦下。
    她语气儘量委婉,劝道:“爹,大伙跟你开玩笑呢。谁不晓得你年轻时是走鏢的?走鏢的,能不会骑马?村里头就你会骑马,你要是气坏了,大伙跟谁学去?那咱买的马车,不就浪费了吗?”
    她又是戴高帽,又是说浪费的。
    沐老头的气,当即就消了几成。
    他上前顺了顺马的毛,语气才重新恢復神气:“那是,要说骑马,这村里我认第二,就没人敢认第一。”
    “是是是,咱都晓得。”
    大伙本就是跟他开玩笑的,这会听他这么说,都纷纷顺著他的话来。
    村长怕他们又聊远了,扯著嗓子吼:“快些去把自个的东西搬走!人家杨氏跑了一天了,不得回去好好休息?就你们爱瞎聊。”
    他话落,眾人纷纷拿了东西,作鸟兽散。
    牵著马往家去时,大小头俩兄弟都颇为激动。
    “娘,等开春了,我就去跟爷学骑马。等学会了,我就带您去这十里八荒溜达。到时候,谁人见了,不对你道一声羡慕?”
    说话的是沐小头,他的语气里,全是对未来的嚮往。
    青春期的男孩子,攀比心比较重。
    杨喜儿不免有些好笑:“成,那娘等著。”
    等到了家时,都不用她吩咐,两兄弟就宝贝地把马牵去了羊舍。
    须臾,她又见沐小头自房间抱了一床被过去。
    杨喜儿不禁摇头,哑然失笑。
    不就一匹马吗?
    至於吗?
    不过也是,哪个男孩见了“劳斯莱斯”能不心动?
    杨喜儿收回视线,抿了口茶。
    她品茶的间隙里,汤氏就自厨房出来。
    “夫人,这些东西要不要归置一下?”她的视线落在地上满满当当的物品上,出声询问。
    杨喜儿顺著她的视线看去,嗯了一声。
    买的时候,不觉得多。
    但现在摆在地上,看著確实挺多的。
    女人嘛,都是这样。
    一旦上了街,看到什么,就想买什么。
    实在是囊中羞涩了,才会停手。
    欸?
    等等。
    既然如此,那村里的雪糕似乎也能放到城里去卖?
    街上的妇人来来往往的,见了新鲜事物,不免就会想给家里的孩子买点。
    想法一出,杨喜儿就赶紧寻了村长。
    村长听罢,犹豫了一会,才道:“咱的雪糕好吃是好吃,但镇上的都是夫人小姐,人家能看上我们这种市井玩意吗?”
    “非也。”
    杨喜儿自炕上起身,背手踱步。
    “富贵人家,好的不就是一口鲜?他们讲究的,恰恰就是独一份。越是稀有的东西,他们越喜欢。到时候我们沿街叫卖,碰上了来採买的夫人小姐丫鬟,那卖出去的数量,就可观了。左右现在也有了马车,进城也不是什么难事。”
    她转过身来,话锋一转,又分析了现状:“咱这会的生意,瞧著是好做。但这都是因为,大伙都想尝尝鲜。可尝过鲜后呢?又有多少农家户捨得再拿五个铜板出来图这口腹之慾?到那时,我们的销量,只会越来越少。”
    “可县城里,就不同了。先不说,街上每日来来往往的都是不同的人。就说那些夫人小姐的,她们尝过味后,能不继续找咱买?五个铜板一根,就是买上百根,对她们来说,也不过是少买一盒胭脂的事。”
    她分析得头头是道,很难让人不信服。
    村长当即就拍了板:“成,那从明日开始,我们就捎到县城卖。每户轮流出工,赚回来的铜板也先归公家。等到了过年时,咱刨除了成本后,再把利润分了。”
    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锻链,他处理起这种公家私家的事情来,可谓是信手拈来。
    杨喜儿听罢,满意地点点头。
    隨后,她又掏出二两银子,递了过去:“进城后,咱卖的时间越长,熟客可能会越多。到时候,原先那三两的原料钱,怕是不够。把这二两银子添进去吧,等过年盘算时,再给回我也不迟。”
    是这么个理。
    村长也没推辞,伸手就接过了。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