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极品恶婆婆,逃荒路上被团宠 - 第181章 村长的担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片刻后,平平无奇的狗尾巴草,就被她编成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小兔子。【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北怀玉看著新奇,却又隱隱觉得有几分熟悉。
    似乎他曾经也无数次编织过同样的小玩意儿。
    “可以送给我吗?”北怀玉指著她手里的“小兔子”。
    当然没问题。
    杨喜儿大方的將狗尾巴草递了过去。
    还未走到家门口,就见三名侍卫正牵著马等在那里。
    其中一个侍卫的肩上还停了一只鹰。
    杨喜儿愣了愣。
    她回想起方才並未见到这只猛禽。
    难不成是刚飞来的?
    北怀玉早已见怪不怪,走上前问道:“可是营中传信来了?”
    侍卫頷首,恭敬地地上一张纸条。
    北怀玉接过,快速瀏览了一遍,而后隨意將其塞进袖中。
    “小杨。”他转过身,深深地看著她,“我得走了。”
    杨喜儿猜到他多半要继续回去剿匪,忙点头道:“好,祝你马到成功。”
    北怀玉笑了笑:“借你吉言。”
    隨后他翻身上马。
    杨喜儿见他將手中的“兔子”珍而重之放进了怀中。
    才平復了几分的心臟,又一次疯狂跳动起来。
    村长是在半个时辰后来到她家的。
    此时杨喜儿正拿著拨浪鼓逗双胞胎玩。
    “咦?世子呢?”村长四周望了一圈,也没看到人。
    “军中有事,他先走了。”杨喜儿神情有些不自然。
    村长也没多想,只是嘆了口气道:“方才我光顾著生气,却忘了招呼世子,还望他莫要怪罪才是。”
    “他不会的。”杨喜儿脱口而出,声音中竟带著两分维护。
    说完她便红了脸。
    幸好村长是个神经大条的,全然没注意到这一茬儿。
    “也是,世子宅心仁厚,不然也不会几次帮咱们了。”
    杨喜儿胡乱点了点头。
    村长又问:“大夫怎么说的?”
    “大夫说我婆婆没有大碍,將养些时日便能痊癒。”
    “当真是菩萨保佑。”村长念了几句佛。
    隨后,杨喜儿把打算將全家接进城的计划说了出来。
    “好!”村长真心实意为沐家人感到高兴。
    可他又不免有些担心。
    因著沐家老小还住在村中的缘故,杨喜儿会时不时回来看看。
    若是他们全部都搬去了城里,日后,怕是不会再回来了吧。
    这样想著,他不由得开始为村子的未来感到担忧。
    杨喜儿自然知晓他的想法。
    於是她给他餵起了定心丸:“村长,不必多想,无论我们搬去何处,树林村永远是我们的故乡和后盾,等日后在城中给后辈打下一份基业,我还会回来的。”
    “村里有我的荒山和竹林,上回我便说了,日后还要將这里打造成农家乐山庄呢,我杨喜儿决不食言。”
    村长也知她向来说一不二,说到做到。
    笑容又重新爬上他的脸:“那你们两家的良田,是租赁给其他家种,还是另做打算?”
    杨喜儿早就想好了。
    她家的地和老屋的地,加起来就有十多亩,通通都拿来种上果树。
    红富士、大鸭梨、水蜜桃、车厘子……
    这些经由现代培育技术改良的水果,日后必定风靡全国!
    村长有些错愕。
    虽说上回杨喜儿跟他提了一嘴,但他並未当回事。
    毕竟相对於北方,他们南方的气候更適宜种果子。
    可即便占据天时地利,种出来果子照样酸不拉几。
    反正他不爱吃。
    但杨喜儿既然想种,他也不便打击她的热情。
    毕竟这百亩良田,可都是她出的钱。
    不过他还是善意的提醒了一嘴:“杨氏啊,万一种出来的果子不咋好吃,可就全砸咱们手里了。”
    杨喜儿笑得一脸自信:“我在城中认识了一个果苗贩卖商,他家的果树结出来的果子,又大又甜,日后咱们若是种成功了,说不定还能成为皇家贡果呢!”
    乖乖。
    皇家贡果!
    这杨喜儿也太敢想。
    居然做梦都做到皇宫里去了。
    不过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他虽然不看好,却依然应承了下来。
    实在不行,大不了到时候挖了果树重新种粮食唄。
    无非就是荒废了两年时间罢了。
    但他不知道的是,日后他们树林村的果子不仅成了皇家贡品,还天下闻名。
    无数果商和达官贵人爭相前来购买。
    光是靠著水果这一项营收,他们就数钱数到手抽筋。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杨喜儿又想起盖学堂一事,便趁此机会,也和村长商量了一番。
    如此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好事,村长自然是激动应下。
    但盖学堂是大事,他一个人说了不算,需得经由全村同意才行。
    於是当晚,大家农忙结束后,村长便召集所有人在祠堂开了个会。
    杨喜儿本以为要说服这些才解决温饱的村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岂料眾人一听要盖学堂,欢喜地都快疯了。
    小娃娃们虽然没读过书,但见大人如此高兴,也跟著一起开心。
    “没想到咱们娃娃也有能读书识字的一日!”
    “我听说,只要考了秀才,见到县太爷都不用下跪!”
    “只要我儿愿意读书,就是砸锅卖铁我都要供他!”
    “太好了,只要读了书,孩子再不用像我们这般,每日面朝黄土背朝天。”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大家深知读书改变命运的道理。
    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杨喜儿见大家如此明事理,十分满意。
    这时,一个小姑娘怯生生问道:“那我们女娃是不是也可以去学堂念书?”
    小姑娘的娘连忙伸手捂她的嘴:“说什么胡话,哪有女娃能念书的!”
    其他有女儿的家庭,闻言瞬间熄火了自己的小心思。
    杨喜儿却笑了笑:“当然可以,女孩读书虽然不能考科举,但会识文断字的女儿家,日后就算嫁人,也能嫁进更好的人家。”
    话音一落,立马有人附和:“就是,我表侄女当初就因为识字,便嫁给了镇里的富户!”
    最终村长拍了板:“手心手背都是肉,等学堂建好,不管男娃女娃,通通送去念书!”
    大家一阵欢呼。
    翌日天不亮,趁著凉快,杨喜儿回了县城。
    眼下老杨氏还需要人照顾,等天凉快些了,再举家搬迁。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