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极品恶婆婆,逃荒路上被团宠 - 第265章 亲民的价格,品质的服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喜儿笑道:“二十文一斤,大家不必哄抢,后续还有许多番茄上市。【,无错章节阅读】”
    二十文一斤不算贵,但也不算便宜。
    不过,这个价格,平民老百姓都能吃得起。
    就在她说话的空当,陆续有更多的番茄从院內搬出来。
    大家也顾不上再和杨喜儿说话,纷纷衝上去购买番茄。
    条件好的,上前买了三五斤,一次性买十斤八斤的也不在少数。
    条件不好的,也买了一斤或者半斤尝尝鲜。
    买番茄的队伍,直接从网红阁门口,派了上百米长。
    萧老板看得是一阵感慨:“东家,既然番茄如此畅销,为何不將价格提高一些?”
    杨喜儿摇摇头:“番茄產量极高,基本上能达到亩產两万五千斤左右,儘管我让庄子上的人分时段种植,可一旦番茄成熟,不快些卖出去,容易腐烂。”
    萧老板恍然大悟。
    “回去吧,店里的生意也不能耽搁了。”杨喜儿说完,转身进了门。
    如今大家都都不在抗拒番茄,日后她庄子上的番茄是不愁销路了。
    不过,赚钱的大头,还是要靠店里的生意。
    这三日,杨喜儿已经將自己会做的所有关於番茄的菜品,全都教给了金厨娘。
    此时,店里的客人已经吃上了。
    也许有人不能接受生番茄的口感。
    但做熟的番茄,却让人万万无法抗拒。
    尤其富家小姐们从杨喜儿口中得知,每日坚持吃番茄,还能抗老美白。
    因此,这种新奇又美味的蔬果,一经上市,就受到了食客们的热烈追捧。
    番茄口味的小吃和饮品,一度成为网红阁內最受欢迎的吃食。
    各大酒楼食肆也纷纷购入番茄,研发相关菜品。
    可以说,自三月起,整个北岭县的上空,都飘著番茄味。
    杨喜儿简单估算了一下收益。
    按照每亩地两万五千斤的產量,一亩地的收益就是五百两银子。
    庄子上总共种了三亩地的番茄,每两个月採收一茬儿,一直可以种到七月。
    算下来,共计能赚四千五百两。
    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不包括將番茄做成菜后,翻几十倍卖给顾客的价格。
    杨喜儿很满意了。
    与此同时,村里採收了这个春季最后一茬儿春笋,如火如荼加紧赶製起泡笋。
    男人们则在地里播种了春小麦等粮食。
    虽然很累,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著希望的笑容。
    如今手里有钱,地里有粮,小日子甭提有多美了。
    眼下是春耕的时节,杏村和大河村大片种起了蚕豆和黄豆的行为,引起了桃村的注意。
    有村民找上曾王贵,將几个村子的情况告诉了他。
    “村长,下桃村就不说了,他们有一手做泡菜的手艺,咱们羡慕不来,只是杏村和大河村就跟商量好了似的,种起了蚕豆和黄豆,他们是不是也找到了啥发財门路?”
    曾王贵想也不想就摇摇头:“要有啥发財门路,也不至於等到今年,不用管他们。”
    “村长,可是我听说,那群南蛮子,將他们的一次性碗筷生意,转包给了杏村呢!”
    曾王贵撇了撇嘴:“那玩意儿,不值钱,也就杏村那群穷鬼愿意捡破烂,咱没啥好羡慕的。”
    村民张了张嘴,最终选择沉默。
    其实他们心里羡慕得很。
    风不吹日不晒,也就动动手,就能將银钱赚了,这种轻巧活,也就村长不羡慕了。
    但这话他们谁也不敢说。
    转眼便到了四月。
    距离白鷺书院招生考生,还有不到两日。
    最近这段时间,除了做生意时,网红阁的氛围格外凝重。
    每个人走在家里,都恨不得踮著脚尖走,生怕发出一点声音,吵到加紧时间学习的沐小头。
    杨喜儿原以为自己不是亲妈,遇到孩子考试这种事,应当没多著急。
    岂料鸡娃这种事,似乎是女人骨子里自带的。
    越临近考试,她便越紧张。
    不仅每日变著法儿的给小头做好吃的,还不停安慰他:“儿啊,別紧张,咱们一定能考上,就算考不上,咱来年还有机会!”
    沐小头哭笑不得:“娘,我真不紧张,是您別紧张才对!”
    杨喜儿终於意识到自己的神经似乎是绷得太紧了。
    是以,她决定去城外的寒山寺拜拜。
    这还是她听客人们提起时,才知道城郊有个寒山寺。
    据说这寒山寺很灵,每月初一和十五的香火都十分鼎盛。
    无论是求子还是求姻缘,亦或是为求財或是为学子求功名,总之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杨喜儿虽然不信这些,但临时抱佛脚总没错。
    一大早,她便拎著贡品香烛去了寒山寺。
    因著明日白鷺书院招生考试的缘故,即便今日並非初一十五,前去参拜的香客也有不少人。
    杨喜儿去得早,快速拜完菩萨,又捐了一笔香油钱,便准备返城。
    岂料刚一转身,就和一个熟悉的身影撞了个正著。
    “杨老板!”
    “赵姑娘!”
    两人同一时刻脱口而出,而后相视一笑。
    同杨喜儿撞了个满怀的,不是旁人,正是早先她在葫芦巷里救下的赵婉儿。
    赵婉儿见到杨喜儿,十分欣喜地向身旁的女子介绍:“姐姐,这便是上次救我之人。”
    女子温婉端方,梳著妇人髻,模样看起来同赵婉儿有几分相似。
    看样子,多半是亲姐妹。
    赵婉儿又同杨喜儿介绍:“杨老板,这是我长姐赵香寒,近日回乡省亲,我便带她来寒山寺拜拜。”
    杨喜儿和赵香寒齐齐朝著对方行了一礼。
    赵香寒率先开口:“我妹妹的事我听说了,大恩大德无以为报,正好本月二十三是我父亲的寿诞,届时还请杨老板赏光参加。”
    说著,赵香寒从丫鬟手中接过了一个请帖,而后递给了杨喜儿。
    杨喜儿心下大喜,暗道一声佛祖保佑。
    这几个月来,她时不时就在想日后如何同赵家搭上线,可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来。
    结果今日只是出来拜拜菩萨,就收到了赵家的请帖。
    当真是意外之喜。
    杨喜儿笑著接过:“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