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閒生活 - 第165章 好人,应该有好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5章 好人,应该有好报!
    “王主任,您这个胃病,我现在给您开了方子,吴茱萸汤,喝了能缓解,但根治不了。”
    “因为您这饮食忒不规律,又常在冰天雪地里对付著吃凉的,为了抗寒还大口吃辣椒……”
    “您这样反反覆覆的搞,是要出大问题的。”
    会战指挥部医院內,李源给王进喜诊脉后劝说道。
    元时空,这位拖著病体用自己当搅拌机搅拌水泥的铁人,就因为胃癌,只活了四十多岁就早早去世了。
    但李源也知道,他的劝说是无力的。
    对於一个一心奉献的石油人来说,“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口號绝对不只是口號。
    相比於前世的某些人將口號当成他们自己都不信的空话屁话,当下的人,当成信仰並用生命去实践。
    哪怕李源告诉他,十来年后,他会被恶疾带走生命,估计王进喜也会哈哈一笑,说再奉献十年就够本了。
    李源想帮助这样的人,却也有些无从下手。
    王进喜忙起来连饭都忘记吃,更何况是药?
    见他无可奈何的关心模样,王进喜布满皱纹黝黑的脸上露出笑意来,道:“小李大夫,我听人说你清高的很,不愿给干部看病,只给工人、农民看病。你咋来给我看病了?不拿我当干部?”
    李源闻言惊讶道:“这是谁造我的谣啊?干部也是人民群眾的一份子,我本身就是干部身份啊。”
    王进喜哈哈笑道:“那你咋不去哈市会诊呢?”
    李源道:“这事儿都传到王主任您这里了?呵呵,看来骂我沽名钓誉的人不少啊。我当时没別的想法,排队等著看病的工人兄弟们那么多,实在走不开。再说了,那么多名医过去就行了,我一个小大夫,去了也是白去。”
    王进喜粗糙的大手拍了拍李源的肩膀,道:“伱做的很对!大庆会战意义重大,怎么重视都不为过,这是我去京城见到老人家的时候,他亲口说的!所以从今往后,谁也不能再调动大庆会战指挥部的人去干別的事。”
    旁边一位干事道:“小李大夫,这一次王主任破例没有追究私自调医疗专家组去哈市的事,你知道为什么吗?”
    李源摇头,道:“不知道。”
    干事笑道:“是为了保护你。”
    王进喜摆手道:“也不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同志,我特意了解了下,对面的確有个得了重病的丫头子。不过也是乱弹琴,在四九城看病不好好在那养病,跑几千里回哈市,半路上又犯病了,这不是瞎折腾么?”
    李源心中大为感动,能为麾下人想到这一点,绝对算得上厚道人了。
    年轻干事嘻嘻笑道:“王主任,您还说人家呢,那姑娘得的也是胃病,您也是胃病,您让人家休息,您自己却不休息。”
    “去去去!”
    王进喜赶人道:“现在是休息的时候吗?我可是给老人家立过军令状的!”
    说完他问李源道:“小李大夫,西医拿我这个病是没法子了。止疼药吃了也管用不了一会儿,医生不让吃了,说吃那么多,都快上癮了,像过去有钱人吃烟泡一样,那我不能干。你有没有好法子?”
    李源想了想,缓缓道:“王主任,如果您能坚持规律饮食一个月,特別是別吃凉的辣的,我能保您舒坦上至少两年。两年后,您若是犯病了,再来找我。”
    王进喜严肃道:“一个月?真的能管两年?”
    旁边年轻干事也变了面色,道:“李大夫,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
    李源道:“愿立军令状,但我有一个要求。”
    年轻干事激动道:“真要能治好王主任的胃病,別说一个要求,一百个一万个都行!”
    王进喜要冷静的多,道:“只要不违背讜的原则。”
    李源道:“这倒不会,我就一个小小的要求。如果我治好了王主任的病,还请为我保密。”
    王进喜闻言一怔,隨后明白过来,他皱眉不解道:“这是为什么?”
    李源苦笑道:“如果真治好了,恐怕会让很多人惦记,今后我只能给……地位比较高的人去看病了。我更想给普通百姓多看看,不想当御医。这种病,基本上要天天针灸,再加上推拿,还要精细配药,一人一方。如果常年看这样的病,或许更容易功成名就些,但是,却並非一个人民医生所希望的。”
    王进喜看著李源的这张年轻的过分的脸,感动的站了起来,紧握著他的手道:“小李大夫,今天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人民的好医生!!”
    换一个长居高位者估计都已经要震怒翻脸了,哪怕明面上不显露,心里也会十分不高兴。
    但王进喜不同,他是真正从最底层一步步干到今天的,知道普通工人,也知道农民之苦,所以对李源的选择,大为钦佩!
    因为,他也是这样的人。
    ……
    和王进喜约定好一个月的疗程后,李源轻轻呼出口气。
    说起来,是有些惭愧的。
    因为下定决心不再藏拙出手治病的原因,除了敬仰这位铁人拿命来奉献的精神外,多少还是有些私心的。
    家里现在九个孩子念中专,三个电力六个石油,剩下几个读石油的比例也会很高。
    现在交好王进喜,对家里子侄们会帮助不小。
    当然,李源也没想去走什么门路,王进喜也不是那样的人,顶多能庇佑一下,不受欺负,但这就足够了。
    至於怎么治……
    中医养胃的话,別说一个月,至少也得一年起步。
    王进喜已经有严重的胃炎了,炎症反覆发作,就是將来他得胃癌的根本病因。
    中医不是不能治,可需要时间调理,偏偏王进喜身上任务太重,根本没有这个时间。
    只能作个弊,拿出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奥美拉唑出来。
    眼下国人基本上还没什么抗生素,这三味药吃下去,跟神药都差不多。
    不用一个月,基本上一个礼拜就能迅速起效,两个礼拜肯定能康復。
    但李源还想用中医再给王进喜疗养上两个礼拜,共一个月时间。
    像王进喜这样的人,理应活的长久些。
    他是地道的工人,即便后来身居高位,也不问正事,一心钻在石油里,所以不用担心改变歷史大方向,挺好。
    回到马家窑,李源就被郑胜利找到,郑胜利一脸牙疼表情,道:“小李,这回得你罪人可是得罪大发了。同仁医院那个黄超民,恨你恨的牙根痒痒,到处拉帮结派说你坏话,你可要小心啊……”
    黄超民就是去给萨本昌的孩子看病,下了无药可医诊断的医生。
    同仁医院始终是全国排名第一的眼科医院,即便几十年后。
    前身是光绪年间美国佬在四九城建的眼科诊所。
    虽说眼科第一,但大內科的水平肯定也不差,年纪大点的大夫基本上都是留学回来的。
    这一批人,对中医深恶痛绝。
    他们自以为在外面开了眼界,见识了真正的世面,了解了什么才是科学的成果,所以对巫术一样的中医,厌恨唾弃。
    五一年的时候,就是以这帮人为首,提议废除中医,並且差一点就得逞了。
    如今李源用中医手段,治好了黄超民下的死亡通知书的病人,这脸差点没给他打肿。
    这倒罢了,医疗专家组去哈市给人会诊一事,现在也传的沸沸扬扬。
    如果都去也就算了,没那么大的事,偏有一个坚持不去,非要留下来给工人兄弟们看病。
    这么一对比,嘖嘖嘖,別以为老百姓不会说怪话,尤其是东北银,那话里话外,一个脏字不带都能让人原地爆炸。
    平日里都是受人尊崇的主治、副主任,到哪都有体面。
    如今跑来支援大庆会战,在这冰天雪地之处,顏面尽失。
    他们自然没法去恨老百姓,转头就恨上了“始作俑者”。
    李源听了这话却差点笑出声来,大庆会战指挥部有王进喜在,什么妖风能刮的起来?
    就算颳得起来,那也是他点起来的。
    至於回到四九城后,別说他们的手插不进轧钢厂,就算插进来,李源也能给他斩断了。
    他们还是祈求夜里下班不被人打闷棍更好些……
    如果不是不愿耽误大庆会战,李源现在就让他们知道儿为什么这样红。
    酒里放点头孢,这年月福尔摩斯来了都查不出来什么。
    一群哈批,不知死活!
    ……
    陈家大院泡,水面早就被冻瓷实了。
    不远处有磕头机在二十四小时不停的作业著。
    今日李源被迫放假,他打十二月九號到大庆以来,基本上一天没停,连续工作了一个多月了。
    眼瞧著瘦了不少,工人们都要求他休息一天。
    连他们都要轮休,更何况一个医生?
    只是李源坚持工作,没黑没白的出诊,白天在工人医院看诊,晚上赶著马拉爬犁十里八乡的去复诊。
    直到工人院长胡德泉亲自命令他放假一天。
    李源也就没再强求,约上了等待多时的张芹、张虎姐弟来,来到陈家大院泡周围的芦苇盪里,抓野鸡。
    头上戴著遮耳朵的狗皮帽,身上披著羊皮袄,都是王进喜妻子送的。
    脚上则是靰鞡草鞋,穿著还挺舒服,是马家窑生產队老队长代表乡亲们送的。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李源这一个月的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自然生出尊敬爱戴的心。
    私人送的礼物李源一件不收,即便是野物也都送去医院食堂了。
    虽然收一些草药,但肯定会还一份比草药还值钱的礼。
    所以村民们就让生產队老队长出面,算是公对公的送。
    李源在一堆特產中,选了一双靰鞡草鞋,当场穿上后,脸上露出的亲切笑容,让马家窑村民们高兴坏了,觉得这就是自己人。
    靰鞡草鞋不是大家想的那样是用靰鞡草编的鞋,其实外面是一层牛皮,然后往里面填充靰鞡草絮。
    靰鞡草是河里生產的软草,采出来晒乾后,放在木板上敲打成絮状,然后放进鞋里。
    很费功夫,基本上要敲上几个大夜。
    但穿起来確实保暖,不仅防寒,还防潮防湿。
    数九寒天,零下三四十度,出门五分钟眼睫毛都是白的。
    但穿上靰鞡草鞋就是不冻脚!
    “在那,快抓住它,別叫它跑了!!”
    张虎看到雪窝里一只灰色的野兔,激动的往前窜。
    若是新鲜雪,野兔一跑脚陷进雪窝里,那就很好抓了。
    可东北的雪地,如果经过刮过大烟炮后没有再下新雪,那雪面都被风颳硬了,足以支撑兔子的重量。
    灰兔受惊后,拔腿飞跑,张虎一脸绝望的看著到嘴边的兔子就要跑了。
    他倒不是心疼兔子,而是绝望一会儿会受到自家姐姐怎样的蹂躪。
    但就在这时,就听到耳边传来“嗡”的一声,隨后就见正在飞奔的野兔“砰”的一下栽倒在地不动了,身旁躺著一截木棍。
    张虎眼睛都直了,不敢相信的看著这一幕。
    別说他,正准备张嘴骂弟的张芹都楞住了,隨后转脸看向正一脸满意微笑的李源,结巴道:“李……李大哥,你……你还会这个?”
    李源呵呵笑道:“跟你们说过了呀,我也是农村出身,从小跟著哥哥后面上山打猎,有几分准头。要不是抗战结束时我还小,指定让小鬼子们尝尝我扔的手榴弹有多香甜。”
    张芹激动道:“李大哥,你真棒!”
    嘖,被正青春洋溢的少女崇拜的看著的感觉真不赖。
    这一波装到了!
    不过还是纠正了下:“小芹,要叫李叔叔,我和你父亲兄弟相称。回头有机会到京城去,可以到我家做客,见见我儿子,他要喊你姐姐的。”
    张芹闻言,脸上的失望都遮掩不住,虽然早知道李源结婚了,连儿子都有了,可还是失望,她轻声道:“李……叔叔,等过完年你就要回京城了,我们还能再见面么?”
    她觉得基本上不可能了,这年月,哪怕是至亲,一旦一人去了异地他乡,也和生死离別一样。
    李源呵呵一笑,道:“肯定还有再联繫的机会,我侄子侄女六七个都在上石油学校,过两年估计都过来了。到时候,还得麻烦你帮忙照应一下,特別是侄女儿。”
    张芹惊喜道:“真的啊?”
    李源点点头道:“真的。”
    到时候一个都不让留在部里,全部到一线来。
    踏踏实实的干上十几年,等到改开后,有天赋的从石油系统里出来,大把前程等著他们。
    没天赋的,守著石油这条路,也能遗泽三代人……
    虽然人人厌恶三代菸草奉献人,但人人也想当菸草人。
    其实问题不在於当几代,在於那群贼羔子把位置占死不放,大大提高了普通百姓子弟进去的门槛,吃相难看的乾脆直接堵死。
    回头给侄子们还是得上上课,不管到哪一步,都不能贪婪到没人性。
    张芹高兴了,她也没想其他,只要能和李源这样的人保持联繫,她心里就满意了。
    少女情怀总是诗,纯粹天真,没有那么多功利……
    ……
    跟著张家姐弟逛了一天,打了不少野物,都送去工人食堂了。
    眼下大庆这边还是大锅饭,不过没关係,识了路,知道了方法,往后李源就能自己过来捕猎野物了。
    虽说明年起旱灾將会大大减轻,但其实吃的始终不充足。
    要不然秦淮茹也不会扒著傻柱不放,吸了一辈子血。
    李源打算趁著这次机会,好好填补一下已经空的七七八八的空间,往后还有十多年呢。
    要是把404个立方的空间都塞满肉……算了,先装一百方吧。
    肉的密度比水稍微大些,但大的有限,所以人溺死后,儘管灌了一肚子水,可体內厌氧菌分解出一些气体后,尸体就会迅速浮起来。
    就当肉和水的密度差不多,那就是一百吨肉。
    emmm……好吧,基本上不大可能,那得打多少猎物,几百头熊?
    不过也吃不了那么些。
    一个人一天就算吃一斤肉,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五斤,五年才能吃一吨肉。
    算了,先不想那么多了,儘量收穫吧。
    光打野鸡野兔野鸭子什么的肯定没那么多,好在东北泡子里別的不多,就鱼多。
    张芹说,每年四五月冰雪融化的时候,泡子里的鱼都往外蹦。
    那个时候钓鱼……別说用鱼竿鱼饵了,那个缝衣针弄弯了,摔在结实点的马绳下丟水里,就能钓上鱼来。
    李源等不到冬雪融化了,不过寻个僻静点的地儿,凿开一块冰就行。
    下次再去杜尔伯特出诊时,多停留两天,去打打黄羊、狍子。
    在医院食堂吃完晚饭,没有理会形形色色的目光,李源赶上爬犁,去了解放村。
    说起来都不敢信,王进喜已经是去过四九城见过老人家的人物了,级別也已经算得上讜的高级干部了,可他家居然一直就住在探区內的一个村子里。
    家中有六十多岁的老母亲,有弟弟王进邦,妹妹王立,爱人王兰英,大女儿王英,二女儿王月珍、大儿子王月平,二儿子王月甫,还有个今年刚出生的小女儿王月琴,计九口人,住在三间平房里。
    王进喜年迈的母亲、妻子、妹妹都长期有病,小女儿生下来就是小儿麻痹。
    元时空里,妻子因为常年劳累,忽视尿病而早逝,母亲在王进喜去世后一个月也走了,小女儿艰难的活到了三十八岁……
    为什么好人总是多磨难?
    凭什么好人就要受苦受难?
    李源觉得,自己有的时候不能算计忒过了,他当然不是圣人,更不是圣母,虽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其实也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哪怕是为了让自己生活的这片天地,变得阳光明媚些……
    好人,应该有好报!!
    ……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