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 第775章 燕王朱棣和欧阳伦的关係(求订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文意味深长道:“国公应当明白,王爷要的不仅是盐利,更是“他故意停顿,手指蘸了茶水,在案几上写了个“漕“字。
    李善长心头一震,沉声道:“此事非同小可,容老夫再考虑考虑。“
    张文也不逼迫,拱手道:“那在下就静候国公佳音了。“说完,悄然隱入屏风之后。
    李善长独坐良久,忽然拍案冷笑:“好一个燕王,这是要拉老夫上他的贼船啊!“他望向皇宫方向,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不过.若陛下真要赶尽杀绝,就別怪老夫另寻明主了!“
    黄子澄在门外等了许久,见那灰袍人离去,才轻手轻脚地重新走进书房。
    李善长正背对著门口,望著墙上悬掛的《江山万里图》出神。
    “国公.“黄子澄小心翼翼地开口,声音压得极低,“那人可是燕王府的?“
    李善长没有回头,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黄子澄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掏出手帕擦了擦,喉结上下滚动:“下官总觉得.这事有些蹊蹺。“
    “哦?“李善长这才转过身来,目光如刀般锐利,“说说看。“
    黄子澄咽了口唾沫,声音更低了:“燕王朱棣与駙马欧阳伦的关係,整个朝堂谁人不知谁人不晓,燕王朱棣想要漕运之利,他完全可以去找欧阳伦,要知道如今的欧阳伦身为內阁首辅、內阁大將军身兼数职,说得大不敬一点的话,他掌握的权利已经堪比皇帝!“
    “只要欧阳伦点头燕王朱棣什么是得不到的,就连燕藩能有如今的成就,这其中也少不了欧阳伦的支持。”
    “燕王朱棣却是悄悄派人入京城来找老师您,学生实在是想不通!”
    李善长的瞳孔骤然收缩,手指不自觉地捏紧了袖口。
    黄子澄继续道:“更奇怪的是,这次铁路局人选之爭,燕王府那边竟然毫无动静。以燕王对新政的热衷,这不合常理“
    “你的意思是“李善长缓缓走到太师椅前坐下,面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燕王与欧阳伦联手做局,引老夫入彀?“
    黄子澄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低声道:“下官只是觉得,燕王突然派人来谈盐课之事,时机太过巧合。“
    “而且咱们宫里的眼线传来消息,他亲眼看到駙马欧阳伦去找了陛下,他似乎还就听到了欧阳伦和陛下谈论到漕运之事,这些事都凑到了一块,学生不得不怀疑!”
    书房內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只有铜壶滴漏的声音清晰可闻。
    李善长忽然冷笑一声:“好个欧阳伦!若真如你所言,他这是要一石三鸟啊——既掌控铁路局,又借燕王之手牵制老夫,甚至是除掉老夫,最后还能在陛下面前立功!“
    他说著,猛地一拍桌案,震得茶盏叮噹作响。
    黄子澄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嚇得一哆唆,连忙劝道:“老师息怒!这也只是学生的猜测,未必属实“
    李善长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你的怀疑很有道理。欧阳伦此人,最擅长的就是借力打力。“
    “老夫也觉得欧阳伦这人最近行为有些奇怪,要知道他可从来不会主动去找陛下的。”
    他站起身,在书房內来回踱步,靴子踩在地板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若真如此.“李善长忽然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那我们就將计就计!“
    黄子澄疑惑地抬头:“老师的意思是?“
    李善长走回书案前,提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又迅速烧掉:“明日你去找陈寧,让他.“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几乎变成了耳语。
    黄子澄听著听著,脸色渐渐发白:“这这是要故意露出破绽?万一陛下真查起来“
    李善长阴森一笑:“就是要让陛下查!不过查到的,会是燕王府与欧阳伦勾结的证据!“
    他说完,从暗格中取出一封密信递给黄子澄:“把这个交给景泰,他知道该怎么做。“
    黄子澄接过密信,手微微发抖:“国公,此事风险太大,万一“
    “没有万一!“李善长厉声打断,“要么坐以待毙,要么绝地反击!欧阳伦想玩火,老夫就让他引火烧身!“
    窗外,一阵冷风吹过,捲起几片落叶拍打在窗欞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黄子澄將密信贴身藏好,深深一揖:“下官这就去办。“
    他转身欲走,却又被李善长叫住。
    “子澄,“李善长的语气忽然缓和下来,甚至带著几分罕见的温情,“你跟了老夫这么多年,应该明白,此番若是败了“
    黄子澄身子一颤,隨即坚定道:“老师放心,学生这条命早就是老师的了。“
    李善长点点头,“子澄,你且放心,若是咱们这次谋划成功,铁路局总办的位置必然是你的!”
    闻言,黄子澄脸色大喜,“多谢老师栽培!”
    李善长这才挥手示意他退下。
    待书房门重新关上,李善长独自站在昏暗的烛光下,望著墙上自己的影子,忽然觉得那影子变得陌生而扭曲。
    李善长缓缓踱步到窗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著窗欞上的雕。
    窗外月色如洗,却照不亮他眼底的阴霾。
    “不对.“他突然停下脚步,眉头紧锁,“若欧阳伦真要对付老夫,何必绕这么大圈子?“
    他的手指猛地攥紧,木屑刺入掌心却浑然不觉。
    “以欧阳伦如今的权势,只需在陛下面前递一句话,就够老夫喝一壶的“
    李善长转身快步走回书案前,衣袖带翻了茶盏也顾不上扶。
    “燕王与欧阳伦的关係“他喃喃自语,手指蘸著洒落的茶水在案几上划著名,“表面上看確实亲密无间.“
    他的指尖突然一顿,茶水在桌面上晕开一片水渍。
    “等等!燕王这些年扩张势力,表面上是靠欧阳伦支持,但实际上.“
    李善长的瞳孔骤然收缩,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
    “去年漕粮改道,欧阳伦提议走海运,燕王却坚持要修运河“
    “三个月前军械採购,欧阳伦推举的辽东军械所,最后被燕王用江南製造局截胡分明是捨近求远。“
    “上次蓝玉征伐北元回来,也跟老夫讲过,燕王朱棣军队战力不俗,但是武器和朝廷大军相比却是差了不少,而且朱棣表现出了对新式武器很强的兴趣,甚至私下暗示过蓝玉,可以出高价购买朝廷大军的先进武器!”
    “所有人都知道,大明这些先进武器都是出自欧阳伦之手,朱棣为何还是要捨近求远?!”
    “只一个原因,那就是燕王朱棣没办法从欧阳伦手里获得这些先进武器”
    “哈哈,老夫明白了!燕王朱棣和欧阳伦关係好的確没错,但是燕王朱棣却是在欧阳伦面前掩饰了自己的野心,就像燕王朱棣在面对太上皇、陛下一样的掩饰!”
    想到这里,李善长非但没有愤怒,取而代之的是兴奋。
    他的呼吸渐渐急促起来,太阳穴突突直跳。
    “还有这次铁路局人选.“李善长猛地拍案而起,“欧阳伦推举的是工部侍郎,而燕王系官员从头到尾都没表態!“
    书房里的烛火剧烈摇晃,將他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
    “原来如此!“李善长突然发出一声冷笑,“不是欧阳伦和燕王联手对付老夫“
    他缓缓坐回太师椅,手指轻叩扶手,发出沉闷的“篤篤“声。
    “是燕王朱棣为了自己的野心在谋划!而欧阳伦对此一无所知!!“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而老夫则是成为了这其中的关键!“
    窗外的树影投在墙上,像张牙舞爪的鬼魅。
    李善长忽然觉得后背发凉,仿佛有双无形的眼睛在暗处窥视。
    “张文今日来访.“他低声自语,“表面上是替燕王谈盐课,实则是要试探老夫对欧阳伦的態度“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捻著鬍鬚,越捻越用力。
    “若老夫真按黄子澄的建议,製造燕王与欧阳伦勾结的假证据.“
    想到这里,李善长突然倒吸一口冷气,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
    “那正好中了燕王下怀!“他猛地站起身,太师椅被带得“哐当“倒地,“燕王巴不得有人挑拨他与欧阳伦的关係!“
    铜壶滴漏的声音此刻听来格外刺耳,像是催命的更鼓。
    李善长踉蹌著走到博古架前,颤抖著手取下一只锦盒。
    “好险.“他打开锦盒,看著里面尚未送出的密信,“差点就成了燕王手中的刀!“
    月光透过窗纱,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阴影。
    “但若就此罢手.“李善长眯起眼睛,“岂不是白白错过这个鷸蚌相爭的机会?“
    他的手指轻轻抚过锦盒上的鎏金纹,忽然露出诡异的微笑。
    “或许.“他轻声呢喃,“该让黄子澄把信送给陈寧“
    烛火“啪“地爆了个灯,映得他半边脸忽明忽暗。
    “不过內容得改一改.“李善长快步回到书案前,提笔蘸墨,“不是栽赃燕王与欧阳伦勾结.“
    笔尖在宣纸上划出凌厉的线条。
    “而是要让陛下看到“他的嘴角越扬越高,“欧阳伦正在暗中对付燕王!“
    窗外突然传来夜梟的啼叫,悽厉得令人毛骨悚然。
    李善长写完最后一个字,將信纸举到烛火前细细端详。
    “如此一来.“他阴森地低笑,“不管最后谁胜谁负,老夫都能坐收渔利!“
    “快!让黄子澄回来一趟!”
    在正式將王铁锤任命为铁路局总办之后,朱標將內阁首辅駙马欧阳伦、铁路局临时总办王铁柱、工部尚书单安仁、户部尚书郭资等铁路相关的官员叫到太极殿。
    太极殿內,烛火通明,朱標端坐於龙案之后,目光缓缓扫过殿內眾臣,率先开口:“妹夫,今天在这里的都是和铁路相关的官员,父皇早就下了旨意,铁路相关之事都要以妹夫你为主,现在由你来具体安排任务吧!”
    欧阳伦站在最前方,神色平静,但眼底却闪过一丝深邃。
    他微微拱手,声音沉稳而有力:“陛下既已下旨,臣自当尽心竭力。“
    工部尚书单安仁低著头,眼角余光却悄悄打量著欧阳伦,心中暗忖:“駙马爷素来雷厉风行,今日怕是要有大动作.“
    户部尚书郭资则轻轻搓了搓手指,眉头微皱:“铁路耗资巨大,户部帐上的银子可经不起折腾,待会儿得想办法推一推.但若是駙马爷开口,咱户部砸锅卖铁都得上!“
    王铁锤站在最末,双手紧握成拳,掌心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虽被任命为铁路局总办,但面对这些朝堂重臣,仍感压力如山,要知道他只是工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
    欧阳伦微微頷首,向前一步,声音沉稳而清晰:“京平铁路贯通南北,乃国之命脉,其运行管理必须严谨有序。“
    他目光扫过眾人,继续道:“首先,铁路局下设三司——运输司、工务司、调度司,各司其职。“
    工部尚书单安仁微微皱眉:“駙马,三司职权如何划分?“
    欧阳伦早有准备:“运输司负责客货运输,包括票价制定、货运调度;工务司负责铁轨、机车维护检修;调度司则统筹列车运行时刻、路线安排。“
    户部尚书郭资忍不住插话:“駙马,铁路收益如何分配?“
    欧阳伦淡淡一笑:“铁路收益分三部分——朝廷占五成,用於铁路扩建;地方官府占三成,补贴沿线民生;剩余两成归铁路局自用,用於日常维护。“
    朱標微微点头:“如此分配,倒也合理。“
    王铁锤站在一旁,神情颇为紧张。
    欧阳伦似乎察觉到他的紧张,目光转向他:“王总办,铁路通车后,每日需確保三趟客运、两趟货运,你可有把握?“
    王铁锤深吸一口气,拱手道:“回駙马,下官已调集熟练工匠五十人,培训司乘人员百余名,必能確保铁路畅通无阻。“
    欧阳伦点点头:“此外,沿线需设十二个驛站,每站配备驻守官兵,以防匪患。“
    兵部尚书闻言,立刻接话:“此事兵部可调派精锐,確保铁路安全。“(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