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都市的灵植师 - 第39章 碧源青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梵云市,碧源农贸有限公司。
    出国十余天的陈景天回来了。
    “我们都被绿洲科技骗了,这种子根本没有办法发芽!”陈景天將手中的一小袋种子丟在桌面上,一拳砸在桌面上吼道。
    马晓婧很想说一句,我们不问自取,哪来资格说別人欺骗?
    “怎么会不能发芽呢?我们的人確认过,他的储藏室里没有特殊生產设备,整个宅子都翻遍了。”
    “他会不会有其他隱蔽的生產基地?”
    “这个……”马晓婧摇了摇头,“暂时查不到线索。现在他把企业搬进莲月镇的中学,还专门设置了种子库,买了生產设备,那里防守严密……进不去了!”
    “哼,这不就明摆著吗?之前那破房子里的种子只是幌子,现在有条件了才把真正的生產基地暴露出来。”
    “现在怎么办?”
    “派人盯死!摸清他们的生產流程和种子库运作规律,只要有机会,立刻动手!”
    “嗯,我会跟他们交待!另外……公司在滨海市的蔬菜销量同比下降了11%,叶类菜跌幅最大,达到23%。再不想办法止损,等北山青大规模上市,公司就要亏本了。”
    “营业数据我看过了……”
    陈景天瘫坐在办公椅上,点燃烟深吸一口,“北山青已经成了滨海市民餐桌上的香餑餑,每个人都在抢购,未来北山青大量上市一定会横扫市场。到时候我们企业很可能產生大量的滯销。”
    “是的,这段时间公司高管开了两次会,一致认为北山青上市后会对我们造成毁灭性衝击,建议缩减种植规模,尤其是叶类青菜减產七成。现在减產的计划等您签字確认。”
    陈景天面色铁青,这辈子从三轮车贩菜做到全市龙头,要他现在自断臂膀,简直比剜肉还疼。
    但事实现在就摆在眼前,由不得他多做考虑。
    控制住几近暴走的情绪,降低了语气问道,“绿州科技开始大规模种植了?”
    马晓婧將平板电脑打开,放到陈景天面前的桌上,“增加了6000千亩以上,按目前北山青的生產速度,大概十天的时间绿州科技就能每天向市场供应700亩,约1000吨。”
    陈景天对著平板电脑吹出了一口烟雾,透过烟雾看著电脑上模糊的数据,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办公室里陷入安静……马晓婧没有说话,安静的等待著。
    一支烟抽完,陈景天才无奈的轻嘆道,“先把叶类菜降价清仓,后续减產四成。茎果类减两成。”
    “销售部建议叶类菜减七成,其他品类减四成……”马晓婧儘量把语气放鬆,以免引来对方的不快。
    “我拼了命打下的市场,他们说丟就丟,滨海市卖不动,就不能卖到其它市去了?”
    “这只是提议!”马晓婧不敢多说什么,任谁都不愿意把市场拱手让人。
    想要把市场做到其它的地区去,物流费用高不说,也要企业能卖出去才行。趋於饱和的市场,哪是那么容易打开的?
    “青云农业那边呢?”
    公司在青源农业那里也收买了一些人,隨时能得到对手的基本情况。
    “昨天收到的消息,目前他们还没討论出结果。对方以茎类果类蔬菜为主,还是高山菜,目前受到的影响较小,我猜测不会减產太多!”
    两家公司的註册地和生產地都在梵云市,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属於梵云市排一排二的蔬菜批发商。
    碧云商贸的批发量比较大,但利润薄,青云农业全是自己种植,面积大產量多,每个月都有大量的各类蔬菜上市。
    “林正民倒是走运。”陈景天冷笑,“按我说的方案执行,市场有变再调整。”
    “是。”
    “至於绿洲的种子——”陈景天忽然掐灭菸头,“我亲自来指挥,重金收买內部人员,我就不信破不了他们的加密手段。”
    隨著现代种业的科技发展,种子加密手段层出不穷。
    最常见的是基因加密技术,通过合成生物学手段,將关键性状基因与特定诱导剂或环境信號关联,使种子性状仅在喷洒专用药剂后激活,让非法繁殖的种子彻底失效。
    其次是性状拆分与分布式表达技术,將同一性状的控制基因拆分到不同染色体,同时引入致死性连锁基因。例如將抗虫基因与粉不育基因连锁,当非法繁育时,基因重组会导致后代性状缺失。
    还有生物指纹溯源技术,在种子中嵌入独特的单核苷酸多態性標记。市面上一旦出现疑似盗版种子,通过基因检测就能像查身份证般精准溯源。
    虽然加密手段繁多,但破解方法也从未停歇。
    內部渗透窃密、基因逆向工程、供应链漏洞利用……这些灰色手段多如牛毛,只要利益够大,总有方法能破解。
    种业博弈的本质,从来都是『创新速度碾压破解成本』的生死竞速,而非绝对的技术壁垒。
    陈景天指节不停的叩击著桌面,他篤定有种办法能拿到核心种源。
    马晓婧嘴巴张了张,最终没说什么。
    种子盗过来了最大受益人是陈景天不是她,犯不上为1%的分红赌上性命。
    ……
    与此同时,青云农业有限公司。
    这是北山青上市后林正民组织的第三次会议。
    “上周数据都看到了吧?滨海市销量环比下跌6%,完全应验了我的预测!”
    “畅购商超跟绿州科技签定了最新的採购合同,共计6300亩,按北山青的生长速度,几天后每天將会有700亩上市,那时候北山青的对市场造成的衝击才会真正显现出来。”
    喝了一口茶,他扫视噤若寒蝉的团队,“上次会议强调过转型方向,种植水果、发展深加工、开拓新渠道、现在……方案呢?”
    青云农业没有上市,但林正民拥有公司73.5%的股份,有著绝对的控股权,大事小事都是他一个人说的算,他说公司要转型,小股东和高管就得配合他进行改革。
    空气凝滯片刻,企划部长硬著头皮开口,“瓜果市场已被巨头瓜分殆尽,梵云市的气候条件又不適合高端水果种植。这是调研数据,无论利润空间还是渠道资源,转型水果都缺乏可行性。“
    “深加工呢?”林正民看著企划部递上来的文件问道。
    “深加工领域……”企划部长声音渐弱,“隨著网络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的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经过深加工的產品多多少少都含有添加剂,消费者不愿意接受这些,导致现有產品滯销。恐怕也不適合我们转型的方向。”
    深呼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市场的开发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面临已经饱和的市场,我们能做的唯有缩小种植规模,避开此次北山青的衝击。”
    林正民將企划部的文件丟到了一边,转头看向几位小股东,“诸位准备坐以待毙?”
    小股东集体摇头,不敢当面反驳,实则內心根本不担心这次的北山青的事情。
    北山青属於叶类青菜,跟他们的茎果类蔬菜搭不上边,可能会產生影响,但他们相信影响有限。
    一张桌上不可能只有北山青吧,总得拿其它的菜来配吧,这是最基本本的常识,不清楚林正民的反应为什么这么大,这就是在杞人忧天。
    没人回话……
    六名小股东拿著手里的文件一动不动的看著,好像里面长了似的。
    林正民也不急,他就看著这些人能盯文件看多久。
    会议室安静了好一会……见林正民不肯罢休后才有一位股东回话,“畅购商超只有8个城市的销售网点,按最新的合同,滨海市最多能分到几十亩,对我们產生不了多大的影响。”
    “你见过畅购商超的人把销售策略写在脸上了?”
    这次杜远光把採购的数量告诉他,还是看在做了多年老朋友的份上。
    至於买来的菜要在哪个城市卖,卖多少,不说他不知道,知道了也不可能告诉他。
    “即便畅购商超把这些菜全部运往滨海市,市民也不可能不买其它的菜!”
    林正民气急,“北山青吃多以后,还能吃下几片青菜?”
    “那也不能天天吃啊!”
    “能!”林正民很肯定的回道。
    吃了几次北山青后,林正民发现味蕾被养刁了,再去吃別的菜时味如嚼蜡,这也正是他担心的地方,所以才天天开会想办法转型。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