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璉 - 第196章 提前结束休假
第196章 提前结束休假
张廷恩道:“昨日陛下召见,说起两件事情,一个是金陵的孙阁老定下方略,这次大概是要针对两江官场下狠手。另一个则是一份密折,来自湖广。韩宗身为帝师,不满陛下对他的安排,心怀怨懟,上任至今,不理政务,整日游山玩水,下面的人有事找不到他。”
“嘖!”贾璉没忍住惊讶了一下。
韩宗本来优势巨大,帝师出身嘛,不出问题,入阁妥妥的。此前是资歷不足,所以丟两江去沉淀一下,后来方白衣下野,韩宗以为一定到自己了,没曾想还是拉下了。眼瞅著孙化贞南下,他却被踹西边的湖广来了,寧愿空置一个阁臣的位子,也不安排他。
“韩宗在两江任上毫无所谓,本就在自毁前程的道路上,如今上任湖广,长期怠政,陛下很生气。问策於我。我竟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你帮著想个点子。”
面对张廷恩的问题,贾璉倒是很容易给出了答案:“陛下应是还想给韩宗一个机会,毕竟帝师嘛。陛下对韩宗还是有足够耐心的,恩师不妨建议,陛下遣一信臣往湖广监军,口諭斥责一番即可,不要落在文字上,这样照顾了陛下的想法,也照顾到韩宗的面子。”
张廷恩听了连连点头:“嗯,不错。只是派谁去好呢?”
贾璉顿时警钟长鸣,抱手道:“出门的时候,忘记关火了,告辞。”
如此敷衍的藉口,气的张廷恩想骂娘,还是挥手道:“滚吧。”
贾璉也只能相信承辉帝的良心水准了,我才结婚几天啊,朝中那么多臣子呢。
最坏的结果並没出现,承辉帝没有选派臣子去湖广,而是直接下了一道旨意,派人送到湖广,大概意思就是问韩宗,身体如何,有没有休息好,如果坚持不住了,要不要提前退休?
事后才知道,这是梁道远给承辉帝出的点子。贾璉的建议没用上,甚好甚好。
这充分说明,贾璉还是高看了承辉帝的耐心了。
从最新的邸报看,郧阳民变有失控的风险,最初不过是一府之地,因为控制不力外溢。向动波及到河南的南阳府,东南方向波及襄阳,陕西的商州、旬阳、金州,皆有奏报,受到了郧阳民乱的影响,最近治下多了一些从白河等地逃出的士绅。
面对这种局面,贾璉也只能感慨,韩宗的血是真的厚,都这样了还没被拿下。
其实梁道远还有另外一条建议,那便是以二皇子李元为监军,前往湖广坐镇围剿民变。
很明显,这一建议没有被採纳。可见皇帝对李元的失望。
贾璉並不知道梁道远关於李元的建议,只是等一个月婚假到期之日,接到一份来自两江的口信才知道,梁道远曾提出这个建议。口信来自李亨,人在两江,却能將一个月內的事情来回通报,可见这廝手里已经有了快速通消息的渠道。
电报没有发明之前,这片大地上最快速的通讯手段就是八百里加急。
李恆明显没有资格用这个渠道,他肯定另有安排,来回一个月,不算很难做到,难的是隱藏通信渠道。李亨在口信中提到了梁道远的建议,恳请贾璉做点事情,阻止后续。因为梁道远肯定不会甘心的。
李亨的担心很快成为了现实,时间来到九月十五,贾璉穿上了秋衣时,张贵匆匆而来,请贾璉往张府一敘。
昨日贾璉接到了林如海的来信,孙化贞在两江,连拿六个徵税不利的县令,並密信林如海,令其整顿盐丁,谨防扬州地方生变。
信是林如海派人快马加鞭送来的,路上不停换马,就这跑了十天呢。
也就是说,这是十天前发生的事情了。
所以说,任何事情的处理,实际上都是远远滯后的。
贾璉匆匆到了张府,天都黑了,张廷恩也没回来,只好耐心的等著。
差不多晚上九点,张廷恩才回来,看见贾璉还在,很是满意的点点头道:“被陛下留下商议要务,没有等著急吧?”
“学生与恩师之间,不必如此客气。”
“最新消息,郧阳民变失控,十万乱民东进,襄阳知府弃城而逃,乱民占据襄阳后,贼首张南打出了大顺的旗號,进军南阳府,南阳告急。陛下召开內阁会议商议应对之策,梁道远於会议上建议,遣一上將南下,以二皇子为监军,调晋冀鲁豫四省巡抚標兵会剿。”
贾璉听罢顿时急问:“陛下同意了么?”
张廷恩边走边说道:“李清站出来反对,认为四省会剿,应有资歷足够的大臣坐镇,建议忠顺王为监军。陛下对新来的两位舍人不是很满意,你的假期要结束了。”
最后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贾璉顿时一脸苦相:“不带这样的,我还是个孩子。”
“你也好意思自称孩子,一句话八百个心眼子。”
张廷恩的吐槽很是锐利,贾璉悻悻的不敢反驳。
“你监造的新式火銃,工部全力生產了五百多条,原本要送往两江,陛下直接发给神机营。现在的问题是,新火銃有了,新战术却没跟上,陛下的意思,你去神机营做监军。”
贾璉人都麻了,怎么打仗还有我的事情呢?
“监军不该是內侍么?”贾璉也就是隨口一句,想逃掉此番劳累。
不想张廷恩听了暴怒:“一派胡言,以內侍为监军,当陛下昏君耶?”
哦,时代不同了,大周太祖有遗训,內侍不得干政。
“口误了,不是还有龙禁尉么?”贾璉赶紧狡辩。
“龙禁尉不过一群走狗,哪有资格做监军?”提到龙禁尉,张廷恩的语气叫一个不屑啊。
仔细想想也是啊,龙禁尉归太监管的,自然是走狗咯。这个局面,也不知道怎么形成的。理应是文官和勛贵之间的默契,联手打压的结果。
一个暴力机构,皇帝直接掌握,换成你是文臣和勛贵,你压制不压制?
勛贵寧愿五百两银子,也要把家里的废物子弟塞进去掺沙子。
根本原因还是后来的皇帝没有太祖的威望,压不住下面的臣子,只能妥协。
皇帝能保住龙禁尉这个编制就很不错了,特务机构太遭人狠了。
离开张府的贾璉,心里有充分准备了,回到家中王熙凤还没睡呢,见他情绪不高,上前关心:“爷这是怎么了?”
贾璉嘆息一声,说起可能要提前结束休假的事情,最后感慨:“多事之秋啊。”
这时候王熙凤表现的很大气:“外面的事情我不懂,家里的事情,必不使爷分心。”
贾璉看看王熙凤的肚子,希望种子能发芽了。
不料王熙凤表情微微凝滯,很明显是失望的情绪一闪而过。
贾璉察觉到了,立刻问:“怎么了?”
王熙凤推了推他:“今夜不便,爷自去寻地方过夜。”
贾璉猜到了点什么,想说话却被王熙凤推著出门道:“女儿家的事情,少打听。”
平儿目送贾璉去了桂香的院子,回头时多少有点幽怨,男人的嘴,骗人的鬼。
王熙凤见平儿进来,也有点意外:“怎么了?”
平儿道:“人家是老相好,哪轮的到我。”
一傢伙给王熙凤抖乐,那点鬱闷很快便散了。
桂香这边真是意外之喜了,门口贾璉进来时,她已经睡下了,丫鬟喜儿来叫,披著外套光著脚就下来迎接。
贾璉一眼看见她光著脚,嘆息一声给她抱起来,放在炕上坐下,要喜儿去取毛巾来,亲手擦乾净后,这才在桂香满眼的柔情和喜悦中说话:“不是喜事,单纯的不方便,所以才来你这。”桂香却不以为意道:“也能来就是喜事。”
话是这么说,事情结束后,桂香心疼的拿毛巾擦肚子时,很是惆悵。二爷是好心,生怕害了自己。这都是命啊。
个人是无法与时代抗衡的,那群开掛的人,五千年才出一波,最后剩下的人都是经歷过无数次生死,无数战友的牺牲才缔造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看!
用【时代】是因为文明没断档。
贾璉再牛逼也不敢跟整个时代抗爭,真牛逼也不至於上辈子不温不火的。
有的人能改变一个时代,有的人只能去適应这个时代。
贾璉不打算改变时代,所以努力的去適应。
最关键的,我一个既得利益者,没有改变时代的原动力。
早起,內侍登门,贾璉放下筷子,嘆息一声,更衣出门。
王熙凤送到门口,还在鼓励他:“二爷,在外专心做事,別想著家里。”
md,这姑娘自小受的都是啥教育?
婚假被剥夺的贾璉,心里还是有点气的。
进入乾清宫的瞬间,贾璉调整好了心態,入內见礼,承辉帝指著角落里的桌子:“赶紧的。最近事情太多了。也就是辛苦几天的事情,忙完伱可以回去。”
贾璉赶紧进入工作状態,再拿捏就是不识趣了。
这是领导的信任,懂?
昏天黑地的忙碌持续了一个上午,前后差不多四个小时,眼看面前的奏摺处理的差不多了,贾璉才鬆一口气,放下手里的笔,活动了一下手腕。
毛笔写字还是慢了点,得弄个合用的硬笔出来才行啊。
承辉帝这边也正好停下了,很直接的问一句:“一个上午看那么些摺子下来,作何感想?”
贾璉没直接回答这个,而是反问一句:“陛下,两位舍人去哪了?”
提到这两位,承辉帝露出不悦之色:“別提了,这两位做杂事还行,让他们提建议,好几次差点给朕误导了。说是寒门子弟,却不能从百姓的立场说话。”
贾璉想了想还真是,四十岁前后的人,混个三五年的官场下来算短的,当初就是奔著做人上人来读书的,哪里会共情底层百姓。甚至无法与陛下的利益为先。
“陛下大可从基层官员入手,政绩卓越者,可选拔试用一段时间,天下那么多才俊之士,总能找到合用的。关键还是要有一套机制,用於选拔官员和储备人才。翰林院的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啊。”
承辉帝有点被戳肺管子的感觉,翰林院最大的作用,其实就是储备人才。
两个舍人也都是从翰林院调来的,结果不能令人满意。承辉帝实在是没耐心了。
“朝廷大事有邸报,翰林院也不缺史书借鑑,朕觉得,还是史书没读好。也不知道他们在翰林院都干点啥。就没几次的建议做到体会圣心。”
贾璉觉得皇帝要求太高了,如果建议不合適,那就不接受咯,慢慢来嘛。
不过这话不能说,只能笑道:“陛下,人才那么多,换就是了。”
承辉帝点点头:“也是,贾卿天赋异稟,五十年出一个,不好比较。”
这个讚扬的含金量就很高了,贾璉赶紧自谦:“陛下过誉,臣不过是凡事儘量不以私心为先,人皆有私心,只是有的人藏的深而不自觉。遂以私为先犹不自知。臣为勛贵子弟,与国同休,想必陛下信任微臣,有赖於此。”
承辉帝一开始听的还连连点头,后来直接瞪过来:“屁话,勛贵私心还少了?”
贾璉赶紧道:“微臣还有几份奏摺没看,这就继续。”
承辉帝抬手道:“別继续了,先吃点东西,下午去趟神机营,盯著那批新式火銃的装备与使用。物件你是搞出来的,一定有相关的战术配合。”
差事就这么被压下来了,贾璉只能无奈的接受。
事情不算大,可见承辉帝还是比较实际的,没有一上来就给他压一份重担。
神机营这边的装备已经运到,贾璉人到之后,火器旅统领齐国远率部出迎,见礼之后才知道,齐国远出身绥远边军,並非神机营的老底子。
贾璉非常谦虚的表示:“在下於军事一道,只有纸上谈兵的经验,並无任何实际操作的经歷。陛下对於新式火銃的运用高度重视,齐將军不可令陛下失望才好。”
齐国远明显是懂军事的,请贾璉入帐后,立刻介绍他关於新式火銃战术的思考。
“旧式火銃,七十步三段射,能射两轮即为精兵,死伤一成不乱者,可为精锐。新式火銃在精锐手里,一百五十步齐射,可射五轮。战时,骑兵庇护两翼,中军佐以刀盾,短暂拖延后,新式火銃兵可做长枪兵用於近战,大大增加了灵活性。以本將的经验,五百新式火銃兵,配合五百刀盾兵,再加五百轻骑,可以敌三倍同等之敌。对阵乌合之眾,怕是对手连火銃兵的脸都没机会看的到,硬抗五轮齐射不溃散者,世间没有这样的军队。”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