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璉 - 第256章 离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6章 离谱
    贾璉没责备放人的家將,毕竟夜宿城內,知府可是个大官儿。
    知府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来的一个中年人,看著像个商贾。
    进门寒暄几句后,这位商贾报了个甄三的名字,贾璉一听就是个化名,却也没在意。
    “草民有一些货被困天津,水师孙將军那边的意思,得大人点头才好走海路运走。”
    甄三態度恭敬的很,双手奉上一个信封,丝毫没有避著知府的意思。
    这位姓夏的知府,见贾璉看过来,顿时起身道:“夏公公乃在下族叔。”
    贾璉不动声色的看著夏知府,这个时候才放出底牌么?你是不知道我跟夏守忠的关係如何,又怕过早的说出来,被误会以夏守忠压人,引起的反感?
    又或者说,这钱是个坑。
    无论如何,现在不缺钱的贾璉都不会动心的,鬼才知道有多少龙禁尉密探在周边。
    “东西收起来吧,本官肩负作战任务,这种事情你们去找別人吧。送客!”
    贾璉很乾脆的拒绝后,也不理睬两人要说话的意思,直接让人送客。
    临了贾璉还交代一句:“以后除非军务,不见客。”
    贾璉不知道的是,出去的甄三对夏知府道:“你说这位极为贪財?”
    夏知府完全是一个下属姿態的回应:“上回他到登州,没少收钱啊。”
    甄三稍稍停顿道:“准备一下,只能进京了,贾家不止他一个人。”
    甄三没住客栈,而是住宅一处宅院,独自一人站在垂门前道:“甄三求见。”
    门口出来一个丫鬟,领著他入內,站在庭院內,堂上有一女子蒙著面纱出现,居高临下的看著甄三语气清冷道:“事情办好了?姓夏的可老实?”
    “回尊者,姓夏的还算老实,倒是那贾璉油盐不进。夏守忠的面子也不肯卖。”
    “你没说是甄家人?”女子语气陡然凌冽?
    “贾家与甄家確为世交,奈何这贾璉是个另类,素来不搭理甄家。孙化贞在金陵咄咄逼人,甄家前景堪忧。属下想进京另寻出路,贾家不止贾璉一个。可惜,属下在甄家地位不高,人微言轻,只能建议。”
    “试试也无妨,两代皇帝之间斗的越狠越好。”
    甄三告辞出去,蒙面女子回到屋內,身边丫鬟凑近了低声道:“圣女,济寧得手了,为何滯留天津不去。”
    蒙面女子道:“四方尊者就是四个山头,如今北方尊者起事,並无其他尊者动手的呼应消息传来。按理说,约好的时间,我在京城动手,四方尊者全国呼应。结果呢,只有济寧动手了,最担心的还是金陵,孙化贞可不是吃素的。本以为两代狗皇帝之间能打起来,没想到京城分舵遇上贾璉被一击而溃不说,狗皇帝们相安无事。眼下去哪都不合適,且看看吧。”
    没说的话是天津这边海路便利,隨时可以跑路。
    “圣女,姓甄的靠谱么?”
    “管他靠谱不靠谱,他唯一的儿子在我们手中,不怕他作妖。倒是贾璉,得找机会碰一碰他。”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四更天,军营便开始躁动。
    贾璉一样早早起来,带著家將到运河边,特意问了问,昨夜船队这边有没有可疑之事。
    昨晚上的事情,贾璉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又想不明白,一晚上都没怎么好睡,最后发现,想要让前军出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衝著隨行的船队。
    船队拉的主要是火药和大炮,这要是一把火,別说重新凑齐军需,即便是想弄到足够的船,都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没有足够的船只,带著輜重走陆路,时间被推迟不说,军心士气都会遭到沉重打击。
    看了一眼岸边的船队,贾璉发现夜宿时也很有讲究,船都是分开的,三五艘船一堆,没有凑在一起。沿岸到处都是巡逻队,还有小船在水面逡巡。
    杨副將是个带兵打仗的好手啊,年近四十了,此前还是个校尉,可见上升通道被阻是何等的严重。守卫发现贾璉,询问口令后才放行。
    杨副將闻讯赶到,贾璉了解了一下情况,昨夜別看安静,实则周边有不下五百人在守备,有明有暗,可以说防备的密不透风。
    “神机营作战特点极为依赖輜重。没有药子,新式火銃只能当长毛用。”
    贾璉听了点点头道:“昨夜不该进城的,兵力分散了,很难护著船队。还好没出事,这是我的失误,以后你发现问题,请一定及时提醒我。”
    杨副將听贾璉这么说,顿时正色抱手道:“请大人放心,属下一定竭尽全力,拼死效命。”
    这话的意思,今后就跟著您混了,抱死大腿那种。
    贾璉露出笑容:“自己人,客气啥。”
    沿著运河行军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带太多的輜重,行军速度大大的加快。
    官兵们是舒服了,新成立的参谋处却叫苦连天。
    这是个新鲜玩意,大家都没有经验,按照贾璉的要求做事,一开始全部没达標。
    折腾了到天津之后,才算是摸出一点门道来。每日行军多远,所需军需几何,在哪安营扎寨等等。以前这些都是做將领的操心,现在需要参谋处的人提前做出预案。可以说是边做边学,就算出错了,贾璉也没有破口大骂,毕竟他也不懂。
    只能说是一起学习,就一个目的,把主將的精力从繁琐的杂务中解放出来,专心作战。
    好在这些人的运气不错,贾璉不是个苛刻的人,每日扎营后,与参谋处的人一道研究总结。一条一条的总结经验,形成条例。
    应该说贾璉走的不算快,半个月的时间才看到济南的城墙。
    沿途官员非常配合,没有出大问题,倒是船队在过夜的时候,打掉了几个摸进来想搞事情的团伙。这些人都是当地的教民,他们也是奉命来搞事。对这些人,贾璉没有全都砍了,而是关起来,等天亮了交给当地官府。
    大军沿途不住城镇的好处,就是不会因为人多而带来不必要的戒备成本。
    野外扎营停船,閒人莫进,靠近的就拿下,这一点都没啥可说的。
    沿途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有战时的紧张感,贾璉亲自去看过每个扎营地附近的城镇,除了运河上的船少了很多,跟平时也没两样,即便安排看守卫,也都是懒洋洋的。
    带著这个疑问的贾璉,见到山东巡抚聂远后,立刻问他:“聂巡抚,为何城池戒备鬆弛?”
    两人之间差著级別,臭名昭著的贾璉说话也不是太客气,年过六十的聂远看似没动火,说出来的话却是不冷不热:“齐总兵於平阴县挫败贼人,如今贼人被分为两半,局势还算稳定,过分戒备,恐伤民生。”
    感觉到聂远的不客气,贾璉也没跟一个文官老头较劲的意思,立刻让人展开地图,就在亭子里研究战局。
    “请问巡抚大人,肥城可在我手?”面对贾璉的提问,聂远守著脾气,耐心的回应:“齐总兵上报,所部三千人突袭肥城未果,如今內外对峙。”
    “齐总兵手里兵力如何,装备如何?”贾璉继续问,眉头紧缩,因为从地图上的態势看,山东总兵齐某的位子不妙啊,別看被黄河隔著聊城,但这一带水网发达,一旦聊城的教匪悄悄的扑上来,如果兵力不足的话,在平阴的齐总兵所部,有被夹击的危险。
    “齐將军麾下有兵六千,其中三千为巡抚麾下精锐標兵。背靠济南,即便打不得野战,挡住贼人背上济南却也不难。”聂巡抚已经有点压不住火了,这小子怎么跟审问似的。
    聂远不爽,边上的布政司倒是笑眯眯的吃瓜,巡抚和布政司之间关係不和睦,很正常。
    贾璉掏出怀表看看时间道:“各位大人,军情如火,我部不进城了,就在城外过夜。明日一早出发。所需军需,还请配合筹集。”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看!
    布政司秦岭立刻接过话;“请小公爷放心,所需粮草,一定做好保障。”
    贾璉最后再看一眼地图,示意参谋收起后,这才对各位地方大员道:“不是贾璉无礼,实在是教匪在济寧起事,各位大人难辞其咎,贾某不假辞色者,就是不想被牵连。”
    说实话就是够伤人的,聂巡抚的本意,借著齐总兵的一场胜利,挽回一下执政一方的形象。没曾想到的是,贾璉根本不给面子,直接说出不想被牵连的话。
    作为地方长官,他知道自己肯定要被罢免的,回乡做一个士绅也不是啥大事,毕竟六十了嘛,也该退休了。只不过这话是贾璉说的,毛头小儿一个,难免有被当面侮辱的感觉。
    聂巡抚福秀而去,贾璉抱手相送,布政司秦岭倒是没著急走,而是凑近了抱手道:“小公爷,在下看地图,齐总兵似乎情况不妙啊。本官也曾建议巡抚大人,紧守门户等待增援,齐总兵也是这个意思,奈何巡抚大人不听啊,逼著齐大人出兵了,还好小胜一场,一旦战败,济南空虚,局面危矣。”
    贾璉抬头看一眼济南城高大的城墙,不知道走近了看情况如何。
    “济南建城,有个三五千人,贼人没有重武器,很难攻克。无论如何,秦大人还是劝一劝聂大人,不要太过鬆懈。”贾璉也算是苦口婆心了,但秦岭只是面带苦笑道:“劝了,没用。”
    “城门处加强守备吧!”贾璉最后再劝一句,跟著大军继续前进,穿过济南城后,於城外寻荒野处扎营,此刻天色还早,贾璉却没有继续行动的意思。
    “传令,抓紧休息,明日出发。”
    儘管贾璉不客气,以秦岭为首的三司还是把位置放的很低,聂巡抚年龄大了,无欲无求,他们不一样啊,还是想进步的。现在別人背锅是肯定了,自己不得爭取一下么?
    杀好的猪羊被送到军营,还有足够的粮食草料。晚一点,贾璉特意到城门处看了看,果然加强了守备,已经不许隨意进出了。
    就目前掌握的情况看,白莲教是不是乌合之眾不知道,反正聂巡抚就离谱。
    按说大周的巡抚,都是从基层做起来的,不能太过无能。勉强的解释,聂巡抚没有相关的经验,没有应付过造反,所以儘管很紧张,行动上却没有跟上。阴谋论的解释,相关的利益方不让戒严。如果是后者,那就麻烦了。
    次日一早,贾璉抓紧准备最后一天的行军,要求各部,做好隨时展开作战的准备。
    在地方的配合下,凑集足够的车辆,將大炮与輜重全部上岸装车。迅雷营的骑兵已经撒出去,要求,儘快与山东总兵联繫上,並儘量多的探明敌情。龙禁尉在这个节骨眼上,並没有展现出相应的价值。过去的四十八小时,没有新的消息传来就算了,山东地方反击得手,龙禁尉也没有及时报信。
    临出发前,贾璉倒是收到了一个龙禁尉送来的消息,聂巡抚的捷报已经送出去一天了。
    贾璉气的牙根痒痒,追问信使:“为何没有前方战报?”
    龙禁尉信使回话:“没收到消息,怎么转达?”
    也就是说,敌占区內,很难快速的把信息传出来?
    战爭迷雾这个现象,贾璉也算是亲自体验了一回。
    没法子,不是一个系统的,只能要求:“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把能收集到的情报,儘快的传过来。”打发了信使,贾璉让人给岳齐送信,並询问身边的参谋:“岳统制到哪了?”
    看似隨意的问,实则是个小考。
    “据昨日信报,距离我部有七天的路程,主力人多,走的更慢。”
    实际上因为一些事情,岳齐的中军出发时间慢了三天,在路上又被拉开了几天的距离。
    贾璉走的已经不快了,没想到中军走的更慢。真不是岳齐懈怠,行军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情。那么多人,那么多单位,需要相互协调,太繁琐了。一个应付不好,大军就得停顿。
    贾璉的先头部队是三百人的骑兵,放出去不过两个时辰,前方有消息回来了。
    “报,发现山东本地驻军,正在后撤。大人请看。”
    信使指著前方道路上空,贾璉见状立刻跳上一辆马车,举起单筒望远镜,结果只看见烟尘滚滚,具体情况不知。
    “命令各部,立刻展开,做好战斗准备。”
    无论如何,小心不会错的。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