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璉 - 第384章 被逼干活
第384章 被逼干活
很明显【立宪】这个事情成了承辉帝心头的一根刺,贾璉的糊弄没能得逞,承辉帝冷著脸道:“英吉利立宪乃大逆不道之举!朕欲驱逐此辈!”
贾璉一阵头疼,过不去了是吧?没法子,硬著头皮也要继续:“陛下不必动怒,西洋各国远在万里之外,国情自有不同。本朝只需严加防范,减少此辈与本国百姓接触,自无大碍。本朝有陛下励精图治,百姓安居乐业,外夷即便想蛊惑人心也很难。前明尚且能容外夷传教,况本朝乎?”
承辉帝也知道不能意气用事,来的是使团,又不是造本国官员,更不是藩属国,英吉利乃西洋第一强国,无端树敌不智也。再者,落一个本朝心胸不如前明的说法,实在是大大的不美。承辉帝还是希望史书上留美名的。
“此事贾卿需拿一个稳妥的对策出来。”承辉帝开始下任务了,这种耳提面命的机会,多少人求而不多,贾璉却不太想干。
见贾璉犹豫,承辉帝又怒道:“竖子,又犯懒病!仔细回头朕让你去镇守山海关!”
皇帝耍无赖了,贾璉只好捏著鼻子认了,再说了,这事情交给別人,贾璉还真有点不放心。
“微臣明白,这就回去整理方略。”贾璉领了差事,承辉帝这才露出笑容来,心道:这廝本天才之姿,奈何太懒了一点。典型的懒驴不上磨,非得给他来硬的,才会卖力气干活。唉,都是勛贵子弟,別的勛贵子弟打破头都想给朕出力,奈何本事不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个有本事的又懒了点,正所谓:人无完人。
承辉帝倒是忽略了另一个角度,万一贾璉有本事又卖力气干活,手里掌握了足够的兵权,皇帝又要胡思乱想了。
“嗯,老三在鸿臚寺坐班,卿也领一个鸿臚寺少卿的差事吧。”承辉帝又给贾璉加担子,贾璉差点哭出来了:“陛下,微臣兼职太多了。”
承辉帝听了怒道:“朕还不知道你兼职多?那么多兼职,哪个差事你正经坐班的?也就是研发司上了心。”
贾璉无奈的接手,並进行最后的反抗:“陛下不回收金牌,左军都督的差事必须辞掉。”
“那就是个临时的差事,卿想长期担任,朕答应你,兵部也不能答应你,內阁更不能答应你。”
贾璉先一步回到会议室,这边又在吵架,不过这次换了另外一个话题——公田。
是这样的,大周的军队制度为募兵制,为了避免军队的粮餉受文官的钳制,太祖搞了一个公田制度。每个军镇根据实际人员规模,有相应数字的公田。土地归朝廷,產出由军镇上下共同分配。
好好的商议接待带英使团,怎么吵到了公田上呢?原因也很简单,接待使团的费用问题引发。
这钱应该谁出?梁道远主张户部与內帑共同分担,郭衍站出来反驳,认为这钱应该是户部出,不能什么事情都找內帑出钱。
儘管皇帝不在场也一点不耽误郭衍拍马屁,这廝还是很清醒的,知道一旦他离开了皇帝的支持,內阁大臣肯定坐不下去。
这就是郭衍走捷径的下场,因为走捷径,导致文官们对他非常不屑,阁老又如何,我不买帐。
郭衍处心积虑的培植党羽,奈何大多数文官自詡【傲骨】,不肯加入他的阵营,个別官员无所谓【文人傲骨】,只要能升官就好。这类人在朝中属於极少数,依附郭衍暂时升官快,天板却不高。郭衍没得选,只能拼命往上爬,等他坐到次辅了,他就能管吏部的事情。到时候才能轻鬆的提拔自己人,所以郭衍与梁道远天然的不对付。属於必须处之而后快的性质。
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后果,就是越扯越远,郭衍直接搬出山西巡抚与布政使的案子,睁著眼睛说瞎话,指控这俩不但侵吞军镇公田,同时放任地方士绅勾结军镇官员侵吞军镇公田,给开中法的坟墓加了一铲又一铲土。
为何盯著山西巡抚和布政使不放呢?这不是巧了么?山西巡抚的座师就是梁道远,布政使的座师是孔照。
这么说吧,能进內阁的,好歹是干过主考官的,郭衍也干过一任乡试的主考官。
郭衍还非常聪明,他没去点大同与云州官员的名,这就等於没有插手案子。
其实山西两位官员的案子,皇帝已经定性了,判决都下了。郭衍揪著不放,就是在胡搅蛮缠。
贾璉进来打断了两人的爭吵,看了两人一眼后,默默的走到位子上,开始动笔写接待使团的章程。
以前接待使团的章程是老章程,贾璉必须精心准备,將自己的新章程定下来並沿用今后,也算是为朝廷的外交做贡献了。
四位阁臣並不知道贾璉与皇帝聊了点啥,並且接下了差事。承辉帝也没有把《西洋游记》给几位阁老看,把贾璉交出去谈是苦心孤诣的做法,就看贾璉能不能体察上意,为君分忧了。
贾璉当然知道承辉帝最忌惮的是【立宪】,这个事情必须在接待的章程中表现出来。
外事接待章程细则补充。
防疫隔离,西洋有黑死病的先例,为防瘟疫进入,来访人员一律在隔离区等待半个月,无问题后才可进行后续安排。
彰显国威,设仪仗队供外使检阅,彰显本朝军威国威。
礼仪教导,专门人员教导外使,在本朝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许说。
附:本朝出访使团归来人员,一同接受教导。(具体教导细则,待定。)
回赠国礼,根据来使携带礼物价值,溢价一成给与回礼,不可追求虚荣。
接待费用,接待外使应有之意,然则不可铺张浪费,应根据来使携带的礼物价值,设定相应的標准。
贾璉考虑过了,鸿臚寺那套东西太老了,有很多可以修改的地方。但是最需要改变的,就是以上这些了。
这些补充细则,主打一个可以吃点亏,但不能吃太大的亏。
贾璉写的很快,承辉帝回来没一会,还没確定接待费用该怎么出呢,贾璉就举手表示要求发言。
“贾大人有何建言?”看见贾璉举手,孔照心跳加速,这狗东西每次说话,都不是啥好事。
贾璉举起手里的纸张:“鸿臚寺那套东西太旧了,下官写了点接待外使章程的补充细则。”
都不等孔照说话,承辉帝非常默契的开口:“呈上来,朕看看。”
內阁大臣们本来都想先看看的,皇帝一开口,全都闭嘴,心里都跟几十只猫爪子挠似的痒痒,同时也有点不安。
承辉帝接过后,飞快的看完,忍不住嘴角上翘,不愧是状元之才。就是这文字,太白了一点。白就白吧,好理解,不易执行出错。
皇帝看穿,传给孔照,首辅看了没太大的问题,鬆了一口气,不过心里也在吐槽,还状元呢,这文字太丟分了。
梁道远接过看了看,也觉得没问题,忍不住开口吐槽;“贾大人状元出身,为何行文总是如此浅白?”
贾璉没好气的回懟:“次辅大人为官多年,难道不知上面的规则越浅白明確,执行越轻鬆么?规章制度是给人看了执行的,駢四儷六让下面的小吏和百姓如何明白无误的理解?將来执行出了问题,算在谁的头上?如此浅显的道理都不明白,不知道梁相如何足做的次辅,自请乞骸骨吧,免得留下不小心胡说八道,丟的是朝廷的人。”
梁道远最得意的就是他的文采,没想到被贾璉一通挤兑,竟然无法反驳,气的面红耳赤时,郭衍又补刀:“贾大人言之有理,公文当浅白,避免下面误解,此太祖训诫也!”
可惜,贾璉没继续下刀子,平静的看一眼郭衍后,默默的坐下。
眼看气氛有点僵持,接待费用的事情难以定下,潘季驯起身道:“费用之事,延旧制即可。”
承辉帝指著补充细则:“先看完再说!”
郭衍夺过补充细则,仔细看完后,確定没有理解错误,转给潘季驯。
潘季驯看完后,默默的放在內侍手里的托盘里。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看!
贾璉见没人说话,开口道:“上一次接待法兰西使团,所需费用大半出自內帑。以在下之见,此非荣誉,实为百官之耻。我等为官不能为陛下分忧,还要让陛下出內帑为国办事。试问各位,让尔等掏腰包为国家办事,愿意么?”
“竖子无礼!”梁道远拍案而起,以手指贾璉。说无礼的理由,大家都知道,贾璉用了【尔等】一词,这是蔑称。
贾璉嘿嘿冷笑两声,齐声道:“梁相,上一个拿手指下官的同僚,你猜猜他结果如何?”
不等梁道远回答,潘季驯怒吼一声:“別吵了,公事別把私人恩怨掺和进来。接待使团所需费用,延旧制。只是回赠国礼,请陛下破费。”
和稀泥,一团和气,这是潘季驯的一贯作风,和光同尘嘛。
贾璉听了也不说话,只是笑眯眯的看著孔照,那眼神別提多噁心人了。
孔照被看的非常的不舒服,他很清楚贾璉的意思,身为首辅,为何如此没有存在感呢?
“陛下,潘相所言极是,微臣以为可行。”孔照站出来支持潘季驯,这就是两票了,郭衍有心反对,考虑到梁道远肯定作对,默默作罢。
贾璉却站起道:“诸位阁老,如何给外使回礼乃內阁的本分,官员拿的俸禄皆为民脂民膏,就是干这个的。陛下是否愿意为回礼增辉,那是陛下的事情,而不是各位隨意替陛下做主的理由。”
一句话给內阁四位大臣都装进去了,贾璉之勇,令人现场记录的中书舍人们瞠目结舌,手下不停的记录下这精彩的一战。
偏偏这句话的杀伤力太大了,一个替陛下做主的帽子,是个官都不敢戴上。
四位阁老选择了沉默,沉默啊沉默,沉默是中午的心里默默画小人诅咒。
“贾璉,坐下!”承辉帝厉声呵斥,贾璉乖乖的坐下。
四位阁臣被贾璉开嘲讽的事情不是一次两次了,早就麻木了。
孔照带头站起,冲皇帝行礼:“陛下,臣等不能为陛下分忧,有罪!”x4。
承辉帝居高临下的看著这些內阁大臣,他也麻木了,每次都是这套,知道自己有罪,就是不该对吧?觉得朕离不开官员的辅佐对吧?
“行了,都坐下。此次接待外使的任务,贾璉全权负责。嗯,暂掛一个鸿臚寺少卿的名,所需费用鸿臚寺做预算送审核,通过后户部儘快拨款。不可耽误大事,谁丟了朝廷的脸面,谁给朕捡起来。散会后內阁草擬任命上呈!散会!”
承辉帝一脸不悦的起身就走,实在是不想继续看几位阁臣的老脸了。
事关內帑,承辉帝心里就没法舒服。不知道这帮官员是怎么想的,每次有点事情都请开內帑。
承辉帝也不是小气的人,涉及到军国大事,內帑的银子哪次不是流水一般的出来?该的钱,皇帝真不吝嗇。
当初的西域平叛,到现在的西北草原贼寇入侵,皇帝都没少掏银子。这帮文官倒好,养成习惯了,这点小事也出內帑!
其实承辉帝也很清楚,动不动请內帑的根源,还是在於文官集团的初衷,就是最好別有所谓的內帑。
初衷很好,问题没法实现。哪个皇帝都会抓住內帑不放的,不然真出点啥事情,户部银库空荡荡,真是要急死人的。
贾璉之所以发飆,就是因为承辉帝不是个小气的皇帝,所以才跳起来骑脸输出。
郭衍很客气,他身为阁臣,想骑脸输出是不可能的,他能对梁道远出手,却无法对整个內阁出手。
同为帝党,郭衍觉得自己被比下去了,好气。
承辉帝走后,孔照看了一眼贾璉道:“本相口述,贾大人执笔如何?”
贾璉很乾脆的拒绝:“自己给自己写任命文书就很丟人了,还是个临时的差事,更丟人。”
这话说的孔照也乐了,作为老江湖,孔照知道很多事情做不得数,在內阁开会吵架,属於常规操作,只要不下死手,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
倒是梁道远和郭衍之间,大概是要分出一个死活的。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