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璉 - 第414章 本朝新气象
第414章 本朝新气象
冬菜赶在腊月初一採摘,第一批蔬菜並不对外卖,而是送人和发福利。皇宫里送五车,承辉帝知道后,让裘世安传话,收了租金的,以后別送了。贾璉当然不会听这个,还反过来威胁裘世安:“矫詔,此矫詔也!”
裘世安面带微笑,丝毫没有反驳的意思,贾璉还是坚持每天送菜,只不过数量变成了一车。承辉帝知道后也假装没事发生,私下对裘世安表示,这贾璉就是不听话,裘世安笑著附和,是啊,不听话。心里默默的补一句,这样不听话的臣子,多多益善。
搞定了皇帝,轮到贾家和林家,因为要卖钱了,所以每家一车。研发司和五城兵马司是自己人,每人限购两斤平价菜。
下面的人捨不得吃,转手翻倍卖掉!
福利发完了,正式开始买菜。贾蓉带著贾芸等人,每天都盯著这摊子买卖。
韭菜一斤敢卖两块银元,黄瓜论根卖,一根两块银元。
这哪是在买菜啊,这是在抢钱。
京城有钱人多了,这点菜还不够卖,好些京官很不爽,纷纷抱怨贾家的菜卖的太贵了,大家都吃不起。这是在吸官员的血。
抱怨归抱怨,这是独家的买卖,贾蓉肯定不会降价的,养那么多人手,还有皇帝的一百万两租金。一个冬天下来,还能挣多少都不好说。
反季节蔬菜不坑穷人,农庄里的农户,倒是能弄点白菜帮子和烂叶子回去煮著吃。
贾璉不是没想过推广出去,问题是本钱没回来呢,先赚够本了再说推广的话,贾璉又不是圣人。再说了,北方的土地种粮食都不够吃呢。
小年后,反季节蔬菜又涨价了,这次京城的官员们忍不了了,纷纷上奏弹劾,说贾璉搞这个反季节蔬菜买卖缴税少了,要严厉打击偷漏税行为。
承辉帝看了这些奏摺,冷冷一笑,很有耐心的一一批覆:【尔等缴税了么?】
裘世安带著內侍,用筐子把这些奏摺抬到內阁,交给內阁处置。
诸位阁臣很耐心的一一看完,发现承辉帝的批覆都是同一句话,所有阁臣都麻了。
贾璉好歹还缴税了,这些官员家里土地商铺矿山,真要认真去查,无人倖免。
內阁诸公分工,把上奏弹劾贾璉的官员都叫来,挨个谈话。过程都很一致,把奏章甩在对方的脸上,怒斥:“你怎么有脸弹劾贾璉偷漏税?”
上了奏摺的官员,一个个兴致勃勃的来到內阁,又一个个灰溜溜贴著墙根走掉。
事情就这么过去了,没人再提贾璉挣钱的事情,红眼病不药而愈,医学奇蹟诞生了。
贾璉知道这些事情后一笑而过,並且又拿出新的一招!
为了种菜,贾璉弄了好多烧蜂窝煤的煤炉,蜂窝煤的原材料都是一些碎煤,卖不掉还占地方。贾璉手握研发司下的煤矿,弄了个煤球场,碎煤+黄泥+锯木屑混合后上磨具,生產蜂窝煤。
只能说贾璉是懂怎么气人的,年前给五城兵马司和研发司两个部门的人,全部都免费送煤炉和五十块蜂窝煤。城北的贫苦百姓聚集区,更是打著皇帝的旗號,家家户户都白送煤炉和五十块蜂窝煤。此事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一时间底层百姓人人称颂陛下圣明,承辉帝闻讯特意把贾璉叫来问话。
“贾卿给百姓送炉子,有心了!要不要朕给你免点租金?”承辉帝看贾璉,怎么看怎么顺眼。
每年冬天,京城都会冻死不少人,今年有了贾璉的煤炉,能救不少人的性命。
贾璉笑著解释道:“陛下放心,臣不会做亏本买卖,炉子是一次性的白送,今后煤球是要钱买的。京城这么多户人家,一文钱十块煤球也不贵。只要所有人都用煤炉,煤球除了人力成本,几乎等於没成本,一个冬天下来,微臣还是能收回本钱的。”
承辉帝听贾璉这么一说,还是有点不好意思,贾璉说的轻鬆,派人了解过情况的承辉帝,还是知道贾璉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的。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於是皇帝一挥手:“以后京城只许你一家卖蜂窝煤,別人卖一律取缔。”
贾璉感激不已,还是劝住了皇帝道:“陛下不必如此,微臣做这个,就是为了冬日惠及百姓过冬。如今陛下当政,有些新气象乃应有之事。如果贾家专卖,反倒不利於陛下的圣明。”
承辉帝沉默了一番,嘆息道:“你啊!”不善画饼的承辉帝,心里默默记住了一件事情,待贾赦死了,贾璉继承爵位时,恢復贾家荣国公。
城北之外的百姓,也是要用煤炉的,贾家商铺对外卖的时候,煤炉白送,煤球一文钱十块。因为事先准备充足,短短数日,除夕之前,京城百姓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蜂窝煤取暖。
此前民间报纸上,还有人酸溜溜的写文章,阴阳怪气的暗示,贾璉卖蔬菜是吸京城民血,出了这事后,不少百姓跑那家报社门口丟土块,因为丟的人太多了,门口都堆成小山,给门堵住了。
还有更过分的,晚上挑一旦粪便,直接到那家报社的门口。
此事在京城传的甚广,一时成为美谈。
除夕之前,五城兵马司、研发司、神机营三部门的人员,每人可以买一斤平价蔬菜,只要十文钱。作为年前福利之一。
其他福利也不少,三个部门都发了福利,麵粉、猪肉、生、瓜子、麦芽、入冬后天津运来的海鱼,確保人人都能过一个不错的年。
其中待遇最好的当属研发司,神机营都次一等。神机营上下也没啥脾气,毕竟他们去年挣的也多。
相比之下,五城兵马司的人就有点小遗憾了,总觉得贾大人不爱大家了,很久没有再搞创收了。
腊月二十七祭祖之日,一干人等在贾家祠堂里匯聚时,贾赦走到贾蓉跟前问他:“敬大哥呢,怎么没见他人?”
贾敬对外说是避世修行,实际上年年祭祖都要回来主持。红尘的权利放了手,修行的银子怎么来?
贾蓉对贾赦道:“孙儿也很意外,昨日祖父派人来传话,说今年的祭祖让我主持。”
贾赦还想说话,被贾璉拽了回来,低声道:“每日舒舒服服的吃酒玩女人的日子过著不舒服么?”
贾赦还想骂贾璉这个不孝子,对上眼神,发现贾璉的表情不善,这才作罢,低声骂骂咧咧,几不可闻。
待祭祖仪式完毕后,贾璉捅了一下贾赦,低声对他道:“去,建议蓉哥儿正式出任族长。”
贾赦顿时大怒,但是看见贾璉手指上夹著的银票,立刻息怒,笑嘻嘻的收了,站出来咳嗽一声:“各位,我有话说。”
族內的一干人等,顿时露出要看好戏的嘴脸,其中贾代儒之流,更是喜上眉梢。
怎么说呢,只要贾赦爭族长,大家都会支持,到时候就有藉口分润好处。
不料贾赦开口道:“珍哥儿中风,不能理事。族长素来是东府嫡出担任,我建议,蓉哥儿正式担起族长的重任,为全族谋福利。”
眾人呆若木鸡,唯有贾璉抬手鼓掌,其他人听到掌声后,不情不愿的跟著鼓掌,掌声从稀稀拉拉的,变成一片热烈。
贾蓉上前讲话,还有点小激动呢,毕竟此前还没正式嘛。
按照事先与贾璉商量好的,贾蓉一番套话后,宣布族內每户人家,发十枚银元,另有福利若干。
一套组合拳下来,此前是靠贾璉威压出任族长,现在多数族人都支持贾蓉了。个別老傢伙不服气,当著贾璉的面也不敢吱声。
这次机会没能反抗,以后基本没机会了,贾蓉族长的位置彻底坐稳了。
祭祖结束,贾璉回到住所,王熙凤正在大把撒钱,院內的下人,每个人五块银元的过年钱。出了这个院子,其他下人,每人只有两块。
往年贾府过年,普通下人最多发五百文钱,今年直接发两块,按照官方的兑换价,这就是一千四百文钱。都怪东瀛鬼子,每年大量的將国內铜钱贩卖到日本,铜钱兑换银元又涨价了。
为了获取足够的铜,贾璉年前上奏,今后海外商船来贸易,每船需携带一成运载量的铜锭。该规定,承辉十一年开始正式执行。
大周不是不產铜,只不过铜矿不多,现有最大的铜矿还在云南偏远之地。
出台新外贸政策的目的,自然是贾璉处心积虑的结果,因为要搞金属弹壳,没铜可不行。
至於铜钱外流的事情呢,贾璉不打算拦著,一个国家用別的国家的货幣,这种好事上哪去找啊。也就是白银作为货幣的事情贾璉拦不住,只能眼睁睁的看著,洋鬼子用不能吃不能喝的银子换走劳动成果。明年,贾璉决定上奏,对外贸易时,付款需增加黄金支付的比例。
白银的价格註定是要下跌的,黄金则不然。
和府上下,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过了个年,正月初一一大早,贾璉就起来了,不起来不行,正旦大朝会,他得去。
不但要去,还要给皇帝上贺表。
贾璉提前写好了,收在袖子里,带著人,坐马车出的门。天太冷了,骑马受罪。
正旦朝会上,贾璉一直在打瞌睡,昨晚上东府那边搞活动,贾璉也去了,途中溜走去了秦氏处,遭到两面夹击。半夜离开的时候,贾蓉那边还在主持活动,一群人吆五喝六的推牌九,也不知道谁贏谁输,反正贾璉输了好几亿。
好在朝会上的其他人也没啥精神,承辉帝搞的很简短,孔照代表內阁讲话后,承辉帝发表了五分钟的新年寄语,然后宣布散会,正式开席。
吃席的规矩不多,愿意吃席的吃,不愿意吃的可以打包走人。
走之前,皇帝给每个臣子都准备了一份新年礼包,每个人一篮子蔬菜拎回家,算是过年桌子上加一个菜,另外每个大臣都发了一枚金幣当彩头。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看!
离开的时候,贾璉特意与岳齐走在一起,把手里的菜篮子塞给他。
儘管身为兵部尚书,岳齐还是坚持穿武將的衣服,作为武人在朝中的代表。反倒是贾璉,作为战无不胜的將令,穿的是四品文官服。
接过菜篮子的岳齐谢过贾璉后,一边走一边说:“神机营换服装的奏摺,兵部这边批准了,已经上呈御前,年后应该能批下来。说起来,这么多军队换服装,怕是很难一蹴而就。”
贾璉笑道:“下官也不著急,神机营先换了,別的人见了好,自然会主动跟上。”
“你就不怕別人说你崇洋媚外?”岳齐还是提醒了一句,毕竟西洋人才这么穿。
贾璉道:“军中制服,意在方便军旅,日常还是该怎么穿怎么穿。”
岳齐停顿了一下才道:“贾大人还是要悠著点,已经是眾矢之的了。”
贾璉站住盯著岳齐道:“岳大人,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有的人不会跟你讲道理的,你做不做在他们看来都是错。因为你我的存在本身,对於他们的利益而言,就是巨大的威胁。他们想要的是北宋那种朝廷,回去好好想清楚,东华门外唱名的才是好男儿这句话,我辈武人,不要自贱!”
岳齐看著这廝的文官服,心道:你能不能换一身衣服再跟我说这话。
初二日,外出拜年,初三日,贾母领衔,贾家命妇进宫,皇后设宴款待命妇们。
回来之后,王夫人脸色不好看,王熙凤红光满面,心情极佳。
初八日,重新开工,贾璉被叫进宫里,承辉帝问他:“今年有乡试,你想去哪里做主考?”
贾璉惊呼:“微臣还可以选地方么?”
承辉帝笑道:“別人不行,贾卿可以。”
贾璉低头,还好出门前用生薑汁泡了手,只需揉几下,眼泪就下来了。
承辉帝见他一直在擦眼睛,內心一时感慨,总归是年轻啊,情绪外放。不像那些老匹夫,极擅掩饰情绪。
感慨之后,承辉帝柔声道:“好了,不要哭了!”
贾璉抬头,红著眼睛谢恩:“陛下隆恩,微臣万死难报。”
承辉帝点点头,鼻子也有点发酸,別人说这话,皇帝是能信个三成就不错了,贾璉说这话,皇帝能信九成,剩下一成是皇帝的本能,绝对不能完全相信任何一个臣子。吸了吸鼻子,承辉帝仰面道:“卿与朕都好好的,让后人看看,君臣相得,同心戮力共创盛世的一段佳话。”
乡试在秋天,时间还早,贾璉提前贷款了乡试主考。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事情,成了乡试的座师,就会有一票门生。门生与座师之间关係的存在,是天然同盟的基础。
內阁五年一期,今年孔照、梁道远都到期了,能不能继续干,全看皇帝的,还要看有没有下面的大臣不识趣,主动上奏提这个事情。
年后,內阁的工作情绪空前高涨,孔照拖著年迈的身体,连续召开会议,让京城各部门,儘快的进入工作状態。
可是话怎么说呢,古人的过年,出了正月才算年过了。
內阁这么一搞,各部门很难从懒洋洋的状態出来,一时间天怒人怨,晚上官员们吃酒时,抱怨声不断。
龙禁尉及时出动,大清早在各处青楼搜查,官员不得狎妓,违者罚款五十两。
嗯,龙禁尉也要搞创收。这事情吧,官员们开始很慌张,后来发现只要交钱了,想继续也没人拦著。
这么一来,被抓到的官员也不慌张了,不就是五十两银子么?
他们可不知道,所有人都记录在案,今后吏部京察时,评语上这就是减分项。
贾璉得知此事,不禁感慨:皇帝也学坏了。
正月刚过去,四川那边就传来了好消息,採用四面围困,一面稳打稳扎,逐步推进的战略后,牛继宗的推进虽然不快,但是很稳。
沿途有路的拓宽,没路的修路,反正就是不著急,沿途修建坚固的兵站,屯兵屯粮屯弹药。每个兵站只需要一队火枪兵,两门弗朗机炮,上千叛军都很难撼动。每个兵站之间,直线距离相隔不过两里地,互相呼应驰援,叛军虽然熟悉地形,但却拿这个战术毫无办法。
年前已攻克小金川,毙伤叛军一千余,俘虏一千五。贼首率残部退往大金川顽抗。
取得阶段性成果的牛继宗上奏京城,与此同时,林如海的奏章也进京了。
四川官场的案子,基本审完了,牵扯到七品以上官员达一百三十人。
林如海有便宜行事的权利,却没有发挥到极致,而是仅仅处理了其中四品以下的官员。其中最严厉的就是罢官加革除功名,罚没贪污所得,一定程度的罚款。四品以上的官员,林如海没有处理,而是將案件卷宗送到京城,请皇帝处置。
回京的不仅仅是奏摺,还有在半路上的夏守忠,这位因为携带了大量的脏银和罚款,只能顺流而下,连人带银子,五十条船装了五百万两银子。
奏摺到京时,夏守忠还在扬州。
林如海的奏摺里,秉承了一条宗旨,那便是不杀一人。这个宗旨不是林如海首创,而是本朝优待士人的体现之一。
怎么说呢,不是谋逆,定格定罪就是革除功名,贬为庶人。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