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璉 - 第608章 新生儿封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08章 新生儿封侯
    立秋之后一场细雨,气温骤降,
    忽高忽低的气温,给京城的各处医馆增加了不少生意。
    这日贾政亲自过来,贾璉闻讯出迎,叔侄二人见礼寒暄,入內落座。
    “知道不器公务繁忙,一直不敢来打扰。”贾政说的很客气,未尝没有暗示贾璉不主动来往之意。
    回京之后的贾政,身为金都御史,有点位高权重的意思。但要看跟谁比,现在说这个,无非是仗著辈分,不轻不重的点一下,过分了不敢。
    贾璉直接当著没听懂,微笑而道:“二叔今日登门,可有赐教?”
    明显的避而不谈,弄的贾政有点难受,但也无可奈何,只是点头道:“探春婚事將近,梅翰林有意待其子与探春婚事之后,外放一县。”
    探春的婚事轮不到贾璉指手画脚,只不过拖到现在,与贾政长期在外有关。男方也不是啥好鸟,有点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意思。
    “哦,有小侄出力之处么?”贾璉也就是客气一句,贾政却顺杆子上了:“梅翰林希望能留在京郊,吏部那边很不好说话。”
    嗯,贾政去说过了,大概吏部不给面子,吏部听谁的?当然是听林如海的咯。这,不对吧?林如海与贾政关係不差啊。
    “此事,姑父那边如何回话?”贾璉直接奔著林如海这个关键人物去了。
    贾政听了嘆息道:“如海的意思,吏部的事情他也不好置喙。”
    贾璉听著翻白眼了,什么叫不好置喙,就是不愿意帮忙啊,你心里没点b数么?多半是因为黛玉的事情记仇了。
    无论如何都是一家人,探春的夫家,你自己不承认,別人也会认作是贾家的人。
    “如此,回头小侄托人问一问,成不成,不敢保证。”贾璉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帮忙。
    对於探春,贾虽然接触不多,但觉得她挺可怜的,摊上一个不靠谱的爹,婚事拖到现在。
    “多谢不器,某替梅翰林谢过。”贾政大喜。
    现在距离年底还有几个月,梅翰林谋求外放,那也是明年的事情了,除非有特殊情况,时间还有,暂时不著急。
    贾璉先给还在热河伴君的林如海写了一封信,说起了这个事情,大概意思,贾政难得开口,实在不好拒绝,姑父看著办。
    林如海这边几天后接到信,看了顿时微微皱眉,因为黛玉被的事情,林如海对贾政是有不满情绪的。所以上次贾政跟他说这个事情,林如海比较委婉的拒绝了。现在贾璉来信说起这个事情,林如海就不好回绝了。说起来,贾璉素来不掺和人事上的事情,或者说不在他势力范围之外的人事,贾璉基本不掺和。
    但怎么说呢,不能因为贾璉不掺和,就小看贾璉的实力。別的不说,张庭恩留下的一票人马里头,相当一部分都默认是贾璉的人。逢年过节礼物送上,日常也不少书信往来,
    这些事情都是贾璉的幕僚整理出来,由贾璉决定是否接纳。
    贾璉真正的基本盘,还是几个新设立的衙门,像研发厅这样的衙门,那真是贾璉的自留地,还有五城兵马司,那也是默认是贾璉的地盘。
    什么人脉地盘,林如海並不在意,堂堂首辅,林如海最在意的还是贾璉在军队中的影响力。
    尤其是皇帝的身体日渐变差,一旦有变,贾璉的作用那可太重要了。
    这点小事,既然贾璉开口了,林如海自然无话可说,立刻提笔回信。
    林如海的回信写的有点不客气,很明確的告诉贾璉,贾政能回京出任金都御史,本身就很不容易,他可不是正经的进士出身。至於梅翰林的事情,林如海表示会派人去过问一下,看墨最多的,还是黛玉的產期,再三叮瞩,一旦生產,必须立刻报信。
    贾看的哭笑不得,贾敏都搬进贾府陪著了,林如海还如此的不放心。
    看完信之后,贾璉习惯性的直接烧掉,不留证据。
    刚烧完倒上水,鸳鸯上气不接下气的出现:“玉夫人要生了!”
    贾璉腾的起身,直奔黛玉的院子。
    .对於黛玉的孩子,贾璉是真的担心,毕竟是近亲啊,真有点怕的。
    这边早有准备,所以人马都很齐全,產婆也都送去工程学院下属的医学分校进修过的。没错,针对中医的帚自珍,工程学院开设了妇產科教学和护理科教学。其中护理科教学,还是与军医系统合作的。至於军医体系,那也是贾璉从新军体系里诞生的。
    所谓工程学院,现在就是个大杂烩,有理科,有工科,有財会科,还有医科。
    其中医科的开设,开始受到了不小的詬病,针对的都是女大夫们,但是贾璉根本不在意,时间长了慢慢的也都闭嘴了。
    此刻的黛玉住所外,一支女子医生组织的医疗团队已经介入,搞的如临大敌。
    贾璉可没有什么西医中医的歧视,只要能治病救人的,都是好医生。当然了,现在的所有西医的理念还比较落后,因为工程学院有了医科,大周的西医水平,实际领先於西方。之所以是这么情况,完全是因为战爭的缘故,西医真正发展起来,真就是因为外伤的治疗。在此之前,水平真不高。
    贾敏先一步抵达,看见贾璉一脸焦虑的来到,上前安抚:“別担心,大夫和產婆早就准备好了,玉儿多年坚持锻链,身体好著呢。”
    贾璉点点头,心道:能倒拔垂杨柳么?哎,怎么能胡思乱想呢?我担心的不是生孩子,是孩子,毕竟是近亲。
    內眷们陆续抵达,贾母,王夫人,邢夫人,王熙凤,尤氏,秦可卿,宝玉媳妇,赵姨娘等。
    王熙凤第一时间找到贾璉,拉著他的手安抚道;“別担心!准备如此充分,便是百年的山参也备了十几条,御医也叫来了两个等在外面。”
    贾璉摇摇头道:“御医要用请!”王熙凤愣了一下,你还有心思纠正我措辞?看来是不担心咯。不知为何,竟然窃喜。
    说到黛玉生孩子,贾璉还真不是很担心,主要黛玉坚持锻链,身体不错,价值年龄也过了二十,正是最合適生孩子的年龄。
    送进產房不过一个半时辰(三个小时),產房內哇的一声初啼,门口打开了,出来一个產婆,满脸笑容道:“恭喜贵人母子平安!”
    一千妇人都要进去,被一个三十出头的女大夫拦下道:“暂时不要进去,影响產妇休息,请各位贵人放心,一切都很顺利。”
    贾璉虽然心急,但这个时代男人不让进產房,只好问了一句:“玉儿可安好?”
    女大夫略略错愣道:“夫人一切安好!贵人可要看看孩子,稍候即可。”
    贾璉道:“不著急,让大家先看。对了,不要一起进去,挨个进去。”其实贾璉心里还是有点担心,毕竟是近亲。
    过了一会,女卷们挨个进去看孩子,贾璉倒是排在了最后。
    入內后,贾璉没著急看孩子,而是直奔黛玉,看著还在睡觉的黛玉,起色只是略显苍白,顿时安心不少。
    再看新生的孩子,这会也在睡觉,脸上皱巴巴的。
    贾赦急匆匆的赶来,他人在外面嗨皮,闻讯赶回来的。
    贾赦拉著贾璉走到一边说话:“此乃当今首辅之外孙,名字一定要让我起。”
    贾璉没跟他爭这个,点点头:“行,你来起。”贾赦让奶妈抱著孩子来看了看就走了,贾璉留下,坐在塌旁,默默的看著黛玉。
    通过女大夫的转述,贾璉知道黛玉生的比较顺利,得知生了个儿子后,直接就睡过去了。
    黛玉睡的时候心满意足,醒来时第一眼就看见贾璉,视线相对时,贾璉笑了笑,抓住黛玉的手道:“夫人辛苦了!”
    黛玉嘴角微微上翘:“生儿育女,乃是为人妇之本分,谈何辛苦?”
    贾璉嘴角抽了抽,这觉悟,放在现代那真是要被喊打喊杀的。
    亲手给黛玉餵了一碗鸡汤后,黛玉又睡了过去,贾璉出来,时间已经是深夜了。
    贾璉直接回了书房,迎接他的是香菱和晴雯,伺候梳洗的时候,贾璉问道:“袭人几个如何?”
    晴雯略略带酸道:“跟著折腾到子时才睡的,都带著身子,可不敢让她们跟著熬夜。”
    没错,袭人、鸳鸯、司琪三个先后坏了,可见贾璉的效率实在不高。
    香菱倒是没有特別在意这个,起身去倒了水,回来看见晴雯仅著肚兜,撇了撇嘴。
    嘴上说不著急,行动倒是很著急。想著香菱便去了隔间,没打扰晴雯卖力气。
    热河那边接到报信时,林如海哈哈大笑,黛玉產子,地位瞬间就稳了,王熙凤怎么跟黛玉比?
    贾府的后院,好在黛玉不是个喜欢爭的,日常也就管自己的一摊子,不然真消停不了。不过很明確的是,黛玉的孩子肯定有个爵位,稳稳的。
    承辉帝这边得知贾璉平妻添子,也有点大喜过望的意思。这不能怪別人,要怪贾璉,
    功劳太多太高了,一直没可赏之处。
    考虑到贾璉的长子贾菌是荣国公的第一顺位继承人,黛玉生的儿子地位不能太低了,
    至少是个侯,將来等贾璉再立功,还有上升空间。
    这不,承辉帝立刻召见林如海,当面告知:“朕给林相道喜了!这份旨意,林相看看,如无异议,这就派人传旨。”
    林如海接过中旨看一眼,顿时起身大礼参拜道:“微臣替外孙谢过陛下隆恩!”
    真不怪林如海如此隆重,承辉帝给一个新生儿出手就是【安国侯】,这谁能顶的住。
    至於说受得起受不起的话,林如海当然不会有异议,其实內阁也好,满朝文武也罢,
    都不会有异议。
    算起来,贾璉平定南海,镇压缅甸的功劳,至今都没有一个明確的说法,这都过去好些年了。如今逛盪一下给个侯爵,不仅仅是酬劳贾璉的功劳,还有给林如海这个首辅的尊重。谁敢质疑半个字,不用林如海出手,也不用御史们,有的是人出手喷死他。
    內阁其他阁臣知道此事后,也都鬆了一口气,封贾璉的儿子,那可太好了。关键这个儿子还是林如海的外孙,妙啊!
    群臣知道后,也都是纷纷给林如海贺喜,没人说閒话,心里也只有羡慕。谁让人家女婿厉害呢,首辅外孙的身份也有加分。
    朝野上下其实都默认了一个事情,那就是贾赦没了,贾璉继承爵位后,不管谁做皇帝,都要恢復荣国公的爵位。这个谁都挑不出理来。你要是牛逼,你亲自去打下整个南洋,顺手给缅甸换一个王,大家无话可说,做不到就老实闭嘴。
    这几天给贾府送贺礼的人太多了,荣寧街都堵车了。成箱的礼物往里搬,王熙凤还不敢往中库里送,专门腾出北面的几个院子做仓库装贺礼。
    你说酸不酸呢,酸,但没法比。黛玉是林如海的女儿,生的儿子是首辅的外孙,不算贾府这一块,大半个京城的京官,都要送礼的。
    到底有多少人来送礼,统计起来需要时间,截止目前能被记住的,两位亲王,內阁诸公,六部九卿,若干侍郎等等。这些还都是贾璉需要亲自接待的主,更多送礼的人,都是林之孝出面接待,收下礼物和礼单。送礼的过程持续了好几天,后续还有外地的官员送礼,断断续续的持续著,广东方面的礼物集中送到,都是两个月后了,南洋方面的礼物送到,五个月后了。
    最隆重的还要是半个月之后,承辉帝的圣旨来到,新生的孩子贾荣,特赐安国侯。
    这个消息一日之间传遍京师,热度瞬间拉满。尤其是贾璉一系的所谓实学派,那真是炸窝了。
    所谓的实学系,以前是没有的,但是贾氏实学推出之后,有的是人自发的推波助澜。
    待到新生儿贾荣直接封侯,以实学弟子自居的官员和学子,都要给贾璉封圣了。
    至於別人认不认,我管你认不认呢!
    学术界怎么说呢,当然是不认的,贾璉凭啥啊,就凭一点歪理学说么?
    官场方面也不能接受,有人提出一个论调,贾璉最多算个半圣,不能再高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