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精英 - 第139章 大清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9章 大清洗
    随着只持续了一个晚上的日耳曼尼亚危机结束,差一点就和自己的好朋友们落到同一下场的元首刚回到日耳曼尼亚之后。
    立刻就开始了一场针对王党份子的大清洗,在清洗王党份子的同时,元首还开始了一场外交攻势。
    虽然在政变爆发的同时,王党份子就警告了乔,波西米亚的事情他们日后再谈,别来干涉条顿人的事情。
    但是对于元首来说,王党说的话算个屁,或者说王党算个屁!
    在日耳曼尼亚的硝烟还没有散尽的时候,元首就开始了外交攻势。
    首先便是国社党的宣传宣传干事开始发力,那个喜欢穿黄色外套的人向全世界宣布:“我们挫败了一起由乔·哈里森、波西米亚政府和条顿保皇党共同策划的、旨在刺杀元首并颠覆旧大陆的巨大阴谋!”
    随后便是一轮“证据”展示。
    虽然乔确实和这件事没有关系,但是在卫队面前讲证据,这事多少还是有些大可不必了。
    在政变的最后,知道元首会对他们采用何种手段的王党份子,大部分要么选择了抵抗到死,要么干脆在被逮捕之前给了自己一枪。
    有人走的果断,自然有人还没有看清楚局势,觉得自己也可以谈,自己也可以忠诚。
    但是显然,元首觉得这种问题没有必要谈,至于忠诚?在日耳曼尼亚事件之后,还有人能够不忠诚?
    于是在卫队的循循善诱之下,很快这些幸存的王党份子纷纷在卫队的帮助下想起了乔是怎么帮助他们发动政变的。
    接着便是一场元首饱含愤怒与克制的全国演说:“他们不仅想杀我,更想将条顿拖入一场与布尼塔妮亚与高卢的血腥战争,以满足那个布尼塔妮亚军阀个人的野心!但我,元首,是和平的元首!我绝不会让他们的奸计得逞!”
    在这场全国演说的同时,条顿的外交官也向布尼塔妮亚与高卢在内的几乎所有旧大陆国家送去了消息。
    “先生们,你们都看到了!乔是个彻头彻尾的战争狂人!他试图在日耳曼尼亚点燃战火。是我,用铁腕拯救了和平!现在,为了旧大陆的稳定,我们必须共同约束这个危险的军阀。我要求:召开一次国际会议,永久性地解决由这位将军及其盟友所带来的安全威胁。”
    当然在这种公开表态之下,对于不同国家,元首还有不同的表态。
    对于布尼塔妮亚与高卢,元首的意思是“支持我,我们共同‘管理’这位旧大陆最危险的男人。否则,下一次,我可能就无法控制住条顿军队的复仇情绪了。你们是愿意看到一个在我领导下的、有秩序的条顿,还是愿意面对一个被激怒的、与那个疯子将军陷入全面战争的条顿?”
    对于波兰德元首表示“看清楚,乔的冒险主义会带来什么?他差点毁了日耳曼尼亚!与我们合作,一起‘规劝’波西米亚服从条顿的‘合理安全诉求’,苏台德归我,切欣地区归你。我们所有人都将获得安全与和平。”
    在对外用外交的方式,元首准备用敌人的刀子,为自己切下最大的一块蛋糕的同时,在内部元首还是叫停了原本已经箭在弦上的黄色方案。
    至于原因也简单,那就是在王党叛乱之后,元首对于条顿武装力量的忠诚度产生了一点小小的疑问。
    虽然在这场叛乱中,绝大部分的国防军将领都没有参与,但是那些出现在日耳曼尼亚的国防军部队,可是展现出了这些将军们究竟对谁忠诚,或者说他们究竟有没有忠诚。
    对国防军,元首展开了一场大清洗,任何与王党有关的人士要么被解职,要么被直接逮捕。
    不过鉴于整个条顿的高级军官,基本上都来自帝国时代,如果清洗的过分了,元首将会失去他所有的将军。
    这种代价是元首不能接受的,所以这场清洗被元首严格限制了规模,那些被逮捕的军官除了少数被确定与王党确实有关系的人,被枪毙之外其余大部分人都被元首赋予了第二次机会。
    而这所谓的第二次机会,则来自乔的电影《星球总督》。
    说来比较奇怪,虽然元首很不喜欢乔这个当初敢于在莱茵兰阻拦他的家伙。
    并且在那次莱茵兰血战之后,在国内煽动情绪,将不少与瓦格纳有关的商品与产业从条顿驱逐了出去。
    但是对于乔的某些产品,元首本人却是非常喜欢。
    虽然戴姆勒公司送了元首一台防弹轿车,但是比起这辆元首经常坐着出现在各个公开场合的防弹轿车,熟悉元首的人都知道实际上元首更喜欢的是一辆由他的布尼塔妮亚朋友送给他的胜利之车。
    这辆车的引擎来自他的密友,如今已经在国葬后,拥有了纪念碑的赫尔曼。
    车都选择了胜利之车,乔的《星球总督》元首就更是忠实观众。
    其中元首尤其喜欢,克里格部队时常对身边的人表示,我们当初就是这么作战的,这种忠诚才是我们条顿能够立于世界之巅的原因啊。
    既然是《星球总督》的忠实观众,那么元首在怎么处理那些与王党有关,但是看起来似乎又没有关系的人呢?
    送去惩戒营,给他们第二次机会去战场上证明自己,让他们用刺刀与鲜血来洗刷自己的耻辱,证明自己的荣誉,在战死沙场之后,这些惩戒营的成员也将得到和普通国防军一样的待遇。
    至于活下来……不可能的,所有惩戒营中的人都只有战斗到死这个结局。
    除了惩戒叛徒之外,自然也要嘉奖忠臣。
    虽然空军的伞兵部队参与了这次叛乱,并且参与了逮捕副元首与赫尔曼以及突袭总理府的行动。
    但是赫尔曼是空军副司令的同时,作为空军总司令的红骑士也用一场骇人的轰炸,证明了空军的立场。
    所以空军在这场动乱中得到了元首的嘉奖,更多的兵员,更多的预算,更多的研究所,空军将会得到元首的肯定。
    而与空军相比,保护了元首并且血战一夜夺回了日耳曼尼亚的武装卫队毫无疑问地获得了蛋糕的最大份。
    卫队组织不仅将会获得与国防军同样的待遇,可以建立自己的军校培养体系,并且获得更多的编制,同时卫队组织也将作为国社党的代表,深入到所有的学校组织中,宣传元首的思想。
    是所有的学校,即便是国防军的学校中,也将会有卫队的军官来“纯净思想”。
    卫队将会成为条顿的国中之国,成为元首最精锐同时也是最信任的力量。
    在条顿之外元首的外交攻势,让乔十分被动。
    毕竟有血战莱茵事件在前,说乔不会干这种事情,那自然是没人信的。
    但是对于这件事,乔也有的解释。
    而作为一个旧大陆最危险的男人,乔的解释也十分简单。
    看看莱茵兰,如果这次真的是我出手,他元首现在还能够活着?开什么国际玩笑?!
    如果乔用其他的方法解释,那确实不太能够解释的清楚。
    但是乔从战斗力的方向解释,倒是让不少人觉得,乔确实可能是被冤枉的。
    毕竟瓦格纳有多能打,大家都知道。
    王党在日耳曼尼亚只坚持了一个晚上也是大家都能够看得到的。
    但是很多时候,证据这种东西,有没有不重要,信不信,愿不愿意相信,这才重要。
    原本在莱茵兰血战之后,就对乔非常不满的伦敦方面,现在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采信元首的说法,开始对乔施压要求乔带领瓦格纳立刻退出波西米亚。
    甚至部分激进的和平派成员,开始提出更加激进的提案,直接解散瓦格纳,将瓦格纳重新收编回陆军,让乔这个肆意妄为的将军直接退伍。
    与此同时在日耳曼尼亚的会议中,元首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波西米亚必须立刻解除武装,将其军队规模削减至象征性水平。
    苏台德区毫无疑问地回归条顿。
    波西米亚的外交和国防政策必须由日耳曼尼亚“指导”,实质上成为保护国。
    北约组织必须与波西米亚解除盟约,并接受国际监督其军备,防止再次出现类似的状况。
    而这,将会成为条顿最后的领土需求,有了足够生存空间的条顿,此后将会和平的生存在旧大陆。
    对于元首的这些要求,波西米亚与瓦格纳代表自然是极力反对,但是这一次布尼塔妮亚与高卢代表却先是保持了沉默,随后表示现在他们在讨论旧大陆的秩序,波西米亚与北约军代表没有资格参加这种规格的会议。
    随后将波西米亚与北约的代表驱逐出了会议。
    没有了波西米亚与北约代表的搅局,日耳曼尼亚的会议很快就得出了结果。
    元首的要求几乎得到了全盘满足,波西米亚必须要解除武装,苏台德地区将要回归条顿,瓦格纳必须从波西米亚撤离,波西米亚将要退出北约组织。
    不过北约组织将不会遭到裁军与国际监督。
    当这个协议签订之后,布尼塔妮亚的主和派认为他们将会获得一代人的和平,同时元首也很满意。
    虽然这次事件打乱了他的计划,让他必须暂停袭击高卢的黄色方案,但是如果能够兵不血刃的吞并波西米亚。
    那么获得了波西米亚的条顿将会变得更强,同时失去了背后可能会威胁自己的波西米亚,条顿能够集中所有部队到西线,在完成清洗之后去洗刷二十年前在凡尔赛的耻辱。
    这个未来看起来很好,但是只有一个小问题。
    那就是乔并不准备按照伦敦的方案行事。
    当布尼塔妮亚与高卢还有元首在日耳曼尼亚宣布了他们达成的协议之后。
    乔回望过去二十年来的谎言,愚蠢与坚持,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和伦敦这群虫豸在一起,怎么特么搞得好政治呢?!
    于是就在合约签订的第二天,乔做出了两项声明,首先这份协议的制定没有波西米亚与北约的参与,签字也没有波西米亚与北约代表的签字,对波西米亚没有任何法律效益。
    波西米亚与北约组织不会接受这份强加给他们的条约。
    然后便是宣布,自己将会放弃布尼塔尼亚国籍,同时作为北约总司令的自己,将会履行条约义务率领北约部队在波西米亚战斗到最后一刻。
    这一宣布瞬间在世界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虽然乔和伦敦方面不对付这种事情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乔直接公开宣布自己放弃布尼塔妮亚国籍这种事情对于伦敦方面来说还是太过刺激了。
    甚至很多人都不理解,乔为什么要这样做。
    就算乔作为一个上次大战的老兵不喜欢条顿人,但是为了限制条顿人而做到这个地步是不是有点太过了。
    有人疑惑自然有人感到敬佩,不少人觉得这才是乔会做的事情,乔不愧是旧大陆最后的骑士,为了履行盟约能够做到这个地步。
    看看老乔,再看看布尼塔妮亚与高卢政府,特么的一群虫豸!
    有人不理解,有人敬佩,自然就还有人感到尴尬。
    感到尴尬的人是安德烈,因为此时想要重走老乔来时路的安德烈已经加入了布尼塔妮亚陆军。
    由于一直以来,布尼塔妮亚陆军来了就是布尼塔妮亚人的原则,即便安德烈在征兵表上一通乱填,但是安德烈还是成功用莱昂·庄森的名字加入了陆军。
    刚在新兵营里,混出一点名堂的安德烈,就听到了自己老爹放弃布尼塔妮亚国籍的消息,这下安德烈顿时尴尬的不行。
    而元首对于乔的这种表态,非但一点都不愤怒,反而感到了狂喜。
    从始至终,虽然瓦格纳展现出了强悍的战斗力,并且乔也是个危险的将军。
    但是与条顿相比,就算是已经开始动员的波西米亚,都不可能是条顿的对手。
    乔或许能够打出一两场漂亮仗,但是国力上的碾压,以及波西米亚周围的邻国,除了波兰德还处于中立之外,其余不是自己的盟友,就是在政治与思想方式上偏向自己。
    条顿几乎必然获得最后的胜利,而之前不这么做,无非就是担忧布尼塔妮亚与高卢干涉而已,而现在乔给了自己一个完美的,能够进行军事介入的理由。
    同时由于国社党的政治宣传,部队现在对波西米亚与瓦格纳意见很大。
    现在,是时候,在开始西线战役之前,拔掉波西米亚这个插在帝国东线的钉子了。
    于是元首开始向波西米亚方向调动,元首之前准备去偷袭高卢的装甲部队。
    其中包括了刚刚结束日耳曼尼亚事件的三个武装卫队装甲师。
    就在元首调动部队的时候,波西米亚方面也正在进行最后的准备,除了加大动员力度组建部队这种常规准备之外,波西米亚还做了一件小事。
    在乔再一次在瓦格纳的军营中,欢迎那些单纯自带武器装备前来支援自己的旗志愿者的午餐结束后,波西米亚总统的特使将乔请到了总统府中。
    而在总统府中,波西米亚总统拿出了一份计划书交给了乔。
    翻开这份没有名字的计划书看了看之后,乔震惊地看着面前的波西米亚总统。
    “这是……”
    “这是我们波西米亚人履行盟约的方式。”
    波西米亚总统平静地看着乔。
    “布尼塔妮亚与高卢背弃了我们,但是将军你没有,甚至没有将军您当初为我们保住的那批黄金,波西米亚也不会有今天,所以……”
    波西米亚总统将手放在了那份计划书上。
    “从莱茵危机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制定这份计划,现在是时候开始计划的第一部分了。”
    乔看了看波西米亚总统,又看了看自己手中的这份计划表,纵使见过了太多大风大浪,乔此时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
    手中的那份计划表虽然只是几张纸,但是在此时的乔手中,乔觉得这份计划表却重逾千斤。
    波西米亚人计划在条顿人的眼皮子底下进行一场战略转移,将波西米亚的瑰宝,斯柯达军工厂中最重要的东西转移到境外。
    尽全力将兵工厂的核心工程师、技术人员及其家属,连同最关键的设计图纸、技术专利和生产流程,秘密转移至其他北约成员国或其它安全地带。
    同时一旦防线崩溃,波西米亚人也将会采取进一步行动,对于无法搬走或来不及转移的大型生产线、精密机床和关键动力系统,进行有计划的技术性破坏,拆除核心电路、向关键部件灌注浆或混凝土,使其短期内无法被条顿人有效利用。
    部分非急迫但至关重要的技术图纸、特种钢材的冶炼配方、武器测试数据等,会被密封在防潮箱中,秘密埋藏在预定地点,等待光复之日。
    这样条顿人或许能够夺取波西米亚,但是却无法夺取波西米亚的瑰宝,斯柯达军工厂。
    看着愣在原地的乔,波西米亚总统伸出手在乔握着计划书的乔手上拍了拍。
    “为了波西米亚的独立,我们做了所能做的一切,也能够去做我们该做的一切。”
    看着波西米亚总统,乔点了点头。
    “放心,不过我们还有苏台德的要塞区,情况或许还不会糟糕到这个程度。”
    事实上情况也确实在向最糟糕的方向发展,虽然出于“中立”原则,北约的军备与人员还是能够以民航的方式,通过波兰德的领空。
    但是随着元首完成对于国防军的清洗,再加上在乔直接宣布放弃布尼塔妮亚国籍之后,发现波西米亚与北约方面没有任何履行条约的想法后。
    元首宣布为了履行条约,条顿不得不通过果断的行动,收复苏台德地区,保护苏台德地区那些遭到迫害的条顿人。
    对于元首的战争借口或者说理由伦敦与巴黎一如既往的保持了沉默。
    而在伦敦与巴黎的沉默中,伴随着条顿空军的骇人轰炸,条顿的装甲部队开始在空军的掩护下进入苏台德地区。
    原本,按照条顿人的计划,战争的第一步将会是空军发起大规模空袭,将波西米亚的空军都炸毁在机场上,随后装甲部队将会在空军的掩护下,疯狂的向前突破。
    突破后的阵地将由步兵部队接手,装甲部队将会像是一把切黄油的尖刀一样,捅穿任何挡在他们前方的防线,而等待着那些被包围部队的将只有被分割包围的然后歼灭的命运。
    从理论上来说,这是一份合格的计划,一份完美的计划,一份没有任何意外的计划。
    但是这个计划唯一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就是,他们的对手是乔,是第一个用装甲部队踹门的人。
    对于装甲部队将会怎么踹门,从什么地方踹门,乔都有所预料,再加上苏台德地区原本就是山地。
    所以在乔的针对性布防下,装甲部队原本计划的高速突进,在苏台德的筑垒带前变成了缓慢而血腥的推进。
    坦克不再是能够高速推进的机动单位,而变成了能够在前线提供平射火力支援的火力点,为步兵部队压制堡垒附近的波西米亚人的火力之后,让步兵能够接近那些堡垒,进行一场宛如上一次大战般的堑壕战。
    同时在空中,虽然条顿人空军的数量更多,飞行员的训练更加完善。
    但是在保卫祖国的波西米亚飞行员们,也在洞库中挺过了条顿空军的轰炸之后,毫不畏惧的升空作战。
    并且很快,这些波西米亚飞行员们就发现了条顿空军的一个小问题。
    或许是由于空军高层都是来自上次大战的战斗机飞行员的缘故,条顿空军的飞行员们都非常具备进攻精神。
    他们就像是布尼塔妮亚的皇家海军一样,充满了见敌必战的精神。
    原本这种精神是件好事,可是如果是在为轰炸机部队提供护航的时候,看到敌机就开始见敌必战呢。
    在发现这一点之后,波西米亚的飞行员们,很快就开始在面对条顿轰炸机的时候,先派出一些飞机,在低空吸引护航飞机的注意。
    当那些护航战斗机离开之后,其余拦截机再从高空发起攻击。
    虽然这种战术,让波西米亚空军损失了不少勇敢的飞行员。
    但是也成功影响了条顿空军的支援效率,而这也就产生了一点连锁反应。
    很多原本只需要空军一枚炸弹解决的问题,现在需要陆军部队填上一个排甚至一个连的部队才能够解决问题。
    残酷的战斗,很快就让国防军中的那些军官们再次回忆起了在凡尔登与索姆河的糟糕经历。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