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岭南创业史 - 037 元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乾寧二年正月初一,广州。
    正月初一,又称元日或元旦。
    如果说除夜主题是告別过去、守岁团圆,那么元日的主题那就是喜迎新年、万象更新。
    说起来,就和现在的除夕、初一没什么两样。
    节度使府衙后院,刘濬早早带著家人前来给刘崇龟拜年。
    岭南东道节度使的属官、广州刺史的属官等一大帮子在广州的官员,也来到府衙给刘崇龟拜年。
    闹哄哄好一阵后,官员们各自散去。刘崇龟和刘濬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吃顿饭后,二人一同来到了书房。
    下人送上茶具,二人开始研茶、泡茶。
    热气蒸腾间,刘濬想起六天前他从封州回来,在这里向大阿耶报告封州之行的情景。
    那天,刘濬虽然对刘隱刘台兄弟很是推崇,但还是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儘量客观地描述了他在封州的所见所闻。
    听完他的讲述,刘崇龟端著茶盏久久不语,许久方吐出一口气道:“刘谦虽逝,其二子皆有非凡之姿,令人艷羡啊!”
    “大阿耶说的是,目前看来,刘氏气运未绝。不过此番大阿耶向封州释放了善意,已经令我们在结好封州时占据了先机。”
    刘崇龟点点头,问道:“那刘隱对此是何態度?”
    “刘隱言道,愿为大阿耶心愿尽心尽力!”刘濬答道。
    刘崇龟喝了一口茶,放下茶盏,问道:“五郎,依你看来,刘隱兄弟是否值得结好?”
    “大阿耶,以我几日近距离观察,此兄弟二人有韜略而不失仁心,明大势又注重眼前,贤明有为,甚得属官军士拥戴。”
    “封州政治清明,军容雄壮,商业繁荣,假以时日,必成岭南一强州!故侄儿以为,值得与之交好!”刘濬斩钉截铁地道。
    其实刘濬心中想的是,不仅仅是结好,而是要大力支持,甚至要用联姻来稳固关係、牢牢绑住。
    但是他也明白,家族联姻兹事体大,他也不敢贸然提出。
    刘崇龟捋了捋须,不置可否,又问道:“你返程时,刘隱可有託付你些什么?”
    “一则托我如实向大阿耶稟告情况,表明心意。二则是托我为他网罗俊才,治理封州。”刘濬如实答道。
    “如此看重人才,確实难得。”刘崇龟讚赏道。
    “正是。刘隱还言道,人才之事,他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要长久实行,让我不必著急,他能等得起。”刘濬补充道。
    “嗯,不急於求成,此子確有远见。”刘崇龟又赞了一句。
    刘濬见刘崇龟这么讚赏刘隱,却又不明確表態,不由有些著急,忍不住道:“大阿耶,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
    刘崇龟闻言,双眉一掀,站起身来断然道:“伯深之言甚是!是我优柔寡断了!如今多事之秋,又哪有万全之策!”
    “伯深,即日起,你多和刘隱书信往来,可多將广州之事告知於他,亦可为他封州之事,多加谋划。”
    “既然已经做了选择,那就无需瞻前顾后。中原俊才,亦可多为之招揽,特別是与我们家族交好的。”
    “你可告诉刘隱,封州刺史之位,我会替他向朝廷討要!”
    刘崇龟一口气为刘濬接连安排了好几件事,说完后,只觉神清气爽,之前那种茫然无措、悵然若失的感觉,一扫而去。
    到了刘崇龟这个位置,心里掛念的无非就是家族延续。
    至於忠君报国,眼下就这国朝的形势,那真是也无从做起,有心无力啊。
    在位一日,能往长安多输送一日钱粮,已是不易了!
    刘濬见刘崇龟下定了决心,心中暗暗高兴。连忙恭声应是,一件件都记在心头。
    又再请教了事后,就匆匆退出,写了封信告知刘隱这边的情况。
    可惜刘濬不知封州在广州的联繫点,也不敢贸然去打听,只好叫了个心腹僕人,带著书信匆匆往封州而去。
    如今已是元日,不知道刘隱可收到了书信?刘濬心里想著。
    “五郎在想什么呢?”刘崇龟出言打断了刘濬的思绪。
    “大阿耶,侄儿在想刘隱是否收到了我的书信。”刘濬坦然道。
    “此事五郎无需著急。封州毕竟路远,这一来一回也需要时日,过几日自会揭晓。”刘崇龟宽慰道。
    “是侄儿操之过急了。”刘濬歉然道。
    刘崇龟挥了挥手,示意刘濬不必在意。
    接著说道:“等过了假,五郎替我擬一封奏章,向朝廷举荐刘隱接任封州刺史。”
    “侄儿领命。”刘濬答道。
    今天不算,还有三天才出假,此事倒是不必著急。不过刺史一职重要,奏章倒是要好好琢磨琢磨。
    若是刺史一职敲定,那刘隱在封州就稳固得很了!
    二人边喝茶边閒谈,享受这春节的假期。
    同一时刻,封州州衙正厅,刘隱在主位上接受了一眾前来拜年官员的祝福。
    一群人刚刚散去,守卫来报,门口有自称广州刘濬信使的人求见。
    刘隱听了,一边连忙让把人请进来,一边想刘濬会有什么事要急著告诉自己呢?这前后也不到半个月。
    不一会,刘隱在书房见到了信使。
    “小人见过刘镇使,祝镇使福延新日,庆寿无疆。我家阿郎有书信送上。”
    信使躬身行礼,拿出书信。亲卫接过,送到刘隱手中。
    刘隱看了看书信封面,之前陪刘濬游玩封州时,曾见到过刘濬的字跡,倒是与封面一致。
    刘隱没有著急拆阅,而是將信件放在书案上,问道:“你家阿郎可有说些什么?”
    “回镇使,阿郎只说此信重要,让我务必亲自送上。”信使恭敬答道。
    “那你是何时启程的?”刘隱又问道。
    “小人是腊月二十五下午从广州出发的。一路紧赶慢赶,刚刚进了城。”
    刘隱算了算时间,倒是没有问题。
    遂道:“你一路辛苦了,且先下去在府里好生休息,待我阅过书信后再来唤你。”
    “小人告退。”信使转身出了屋,跟著府里下人自去安顿。
    刘隱拿起书信,拆开信件仔细看了起来。
    “昭贤吾弟惠鉴:前日封州一別,甚是想念。料书达之日,已是新年,愚兄谨祝贤弟新岁无忧,福祚绵延。……”
    书信不长,刘隱很快看完。
    刘濬报来的好消息,令刘隱精神为之一振。算上贺州大捷,真可谓是双喜临门。
    “可惜二弟不在身边,不能第一时间和他分享!”刘隱心想道。
    贺州城,军营。刘台与苏章庞纶李冲一起吃完了饭,来到了营地,安排起换防之事。
    如今贺州城已经整体在掌控中,四门和粮仓各有一队人守卫即可。再加上州衙的两队人,一共需要七队人。
    之前黎国华、莫有新等五队在夺取封阳城时曾短暂守卫过城门,为显公平,刘台决定让梁克贞等五队去守卫。
    最终安排如下:梁克贞守东门,邓博守北门,孔德胜守西门,潘瑞守南门,李永金守粮仓。
    州衙则交给聂大伟和吴力雄。
    安排完毕,各队各自按约定时间去换防。刘台则带著苏成等亲卫在城里转了转,体察民情。
    到了晚上,刘台又按约定和换防下来的第六营军士一起畅饮达旦,在酒场上大杀四方,让一眾武夫称羡不已。
    不论在战场还是在酒场,都让这帮梧州兵服服帖帖,心服口服。
    喝完酒,刘台还不忘去城头等处巡视一遍,让那些武夫自愧不如,进一步收服了他们。
    那些值守的几队人见刘台如此谨慎、亲力亲为,也是心下敬佩。
    军心人心,就是在这些细节中收拢、凝聚。威信威望,也在这些细节中建立、树牢。
    让手下人看到领导和他们在一起,简单也不简单!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